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成语一诺千金(成语一诺千金形容的是哪位历史人物)这样也行?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1-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读成语“一诺千金”背后的故事

成语一诺千金(成语一诺千金形容的是哪位历史人物)这样也行?

 

“有时想想,做一个读书人何其幸福:山是相看两不厌,水是澄江静如练,晨是宿鸟动前林,夜是清辉玉臂寒……仿佛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飘满墨香,仿佛纸页里每一行文字都藏着一个世界”贵州公路 “悦读”栏目将为你推荐书籍,分享读书感悟,讲述阅读故事……陪伴你开启一个全新的“阅读人生”。

读成语“一诺千金”背后的故事

 最近买了一本中国成语故事书,惯例给孩子讲睡前故事,读到了“一诺千金” 一诺千金释义:“诺”,许诺,诺言,一句许诺就价值千金比喻说话算数,讲信用    这个成语出自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成语故事书里是这样描述的: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

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这时敬慕季布为人,都在暗中帮助他。

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后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候婴说情刘邦在夏候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  首先,据《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记载,季布当时头发被剃掉,脖子用铁箍束住,穿上粗布衣服,被放在运货的大车里躲到大侠朱家家中当奴隶。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当时,许多有名望的人物都称赞季布能变刚强为柔顺,这启示做人要学会变通即以改变自己适应新的环境,要审时度势并且有勇气应对变化,同时要有信心并善于改变自己的固有思维再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成功,不变不通,一变则通。

司马迁如此评价:然被刑戮,为人奴而不死,何其下也!彼必自负其材,故受辱而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故终为汉名将!  其次,季布在汉高祖刘邦在位时任郞中,孝惠帝刘盈在位时任中郞将,孝文帝刘恒在位时任河东郡守,历经三朝,职位越来越高。

刘邦得天下时,因楚汉之争时吃过几次季布献计项羽的败仗,记恨在心所以通辑季布,且是藏匿者要被灭三族的重犯由此可以看出季布的军事才能,是一位有勇有谋之士如司马迁评价:身屦典军,搴旗者数矣,可谓壮士  在《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中一段记载:孝惠时,为中郎将。

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攀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攀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

于今创痍未廖,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吕太后,名雉,刘邦反秦起义前名媒正娶之妻何等厉害人物,据《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在武则天、慈禧太后之前,惨绝人寰的酷刑“人彘”就是她残害戚夫人发明的。

在如此霸道、专政、残酷之主面前,而且是在匈奴单于写信侮辱吕后之时,季布没有同流合污答好,赞成出兵匈奴而是直言不讳,援引汉高祖刘邦曾经的作战历史,说明了出兵难以取胜,同时分析当前的形势,冒死谏言不可出兵,吕太后听后不再提攻击匈奴之事。

此事件可以看出,季布是位真性情且耿直的忠臣,虽然出身社会底层,不阿谀逢迎,不随声附合,也不惧权贵,即使在吕后面前也敢直言进谏这是他一句许诺就价值千金美名的有力佐证之一  故事的最后提到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

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

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有这样好的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

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季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一诺千金”流传至今  从这点得到一个启示:宣传需要经营,包括宣传团队、宣传方法、宣传资金的打造和投入等等同时可以看到,从古至今,宣传的力量和重要性。

宣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一个人、一个单位的文化软实力,进而提升个人、单位的竞争力,更能促进被宣传者的多方位发展  故事已经读完,孩子早已入睡这本崭新成语故事书,还有好多故事等着我们以后慢慢读来源:都匀公路管理局

作者:王璐鸣 编辑:蔡瑶佳编审:王晨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