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以心传心(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一篇读懂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1-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释迦摩尼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不立文字,

以心传心(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一篇读懂

 

#头条创作挑战赛#释迦摩尼和孔子各有一位悟性极高的弟子,分别是迦叶和颜回然而释迦摩尼对迦叶极为欣赏而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却不高这是为什么呢?释迦摩尼有一次为弟子们讲经,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

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释迦摩尼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

”无疑,迦叶领悟了佛祖的奥妙心法,所以佛祖才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孔子也有一位悟性极高的弟子叫颜回,孔子讲课时颜回一听就明白了,然后自己喜悦于心,不再提问孔子就感慨:“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这段话读起来似夸又似贬同样是对待悟性高的弟子,两位圣人的态度为什么会截然不同呢?这就要看看儒学和佛学截然不同的修学方法佛家以“解脱”为本位,宣扬众生要通过修持,以求从迷惑、烦恼、痛苦和生命轮回中解脱出来。

所以佛家是心性之修,是个性之修在修心中修炼健康的心态通过修行使人的内心世界清静无欲,有助于人们放弃妄念而不受欲望的摆布,进入大自由大自在的“涅槃”理想境界释迦牟尼在寻求解脱的修证中,提出“四谛”“八正道”“三学”。

“三学”是修习方式,即戒学、定学、慧学戒学是抑止邪恶,积习善行;定学是安定身心,集中精神;慧学是如理思维,彻悟实相而儒家是修养人性,通过克己为仁、自我反省、君子自强、以礼立身、驭人以德等来提高道德修养倡导的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笃行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以致用,是为了治世所以颜回像迦叶那样自己心智大开,心生欢喜,只重视个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而不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显然不符合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哲学所以孔子感慨:回也非助我者也。

儒、释各有传承,各彰异彩,相互辉映。故而有所谓“以佛治心,以儒治世”的说法。修行的目的不同,方法亦不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