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千差万别(千差万别拼音)不要告诉别人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1-2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载2002-6《收获》孙颙专栏《百草园漫步》】3回到文章开头部分的话题。我很认真地构思过那部卡通剧本,即

千差万别(千差万别拼音)不要告诉别人

 

【原载2002-6《收获》孙颙专栏《百草园漫步》】3回到文章开头部分的话题我很认真地构思过那部卡通剧本,即那个关于中文起源的故事我首先要安排好仓颉老先生的情节,因为他是事件的主角,至少是被众人信奉的中文的缔造者。

从我阅读到的资料分析,在仓颉之前,汉文字已经在黄河养育的土地上落脚,老先生可能做了归纳整理的事务如果他确实是黄帝的史官,他就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中华文化历来有英雄崇拜倾向(其实,世界各民族都是如此),发明文字这样的伟业,是一定要寻找出可供顶礼膜拜的偶像的,仓颉就被挑选出来。

做惊天动地大事情的人物,还应与凡人划清界限,比如,孔夫子的出生,是由于他的母亲梦到了周公,而老子的归宿,是骑了毛驴出关不知所终中国文化的两根支柱,一个生得奇异,一个去得离奇,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仓颉老先生的不同凡响是有三只眼睛。

我们的祖先编排神话并非随心所欲,自有一番道理仓颉是汉语的祖师爷,当然要见多识广,让他多长一只眼睛,看到的世界当然格外丰富清晰我却有点犯难,在剧本中如何交代这第三只眼睛的来历呢?难道说是仓颉的母亲在生育前梦到了哪吒

?好像显得过于随心所欲!我花了不少时间苦苦思索,曾经设想过这样一个情节:仓颉因事激怒了黄帝,黄帝一气之下,在他眉间烙了一个火印;后来黄帝悔悟,又不能改变仓颉被毁的容貌,就让画师把那个火印描成一只大眼睛渐渐的,民间有了沸沸扬扬的传说,仓颉老先生原本就有三只慧眼。

刚设计出此情节我颇为得意,隔两天一想,不对了,好像是在剽窃司马迁受宫刑而发愤作《史记》的故事,遂作罢卡通剧本没有写成,对中国文字的了解则加深了许多与汉字并称世界三大古典文字的,还有两家,历史比我们约早两千年。

一种产在今日属于伊拉克等国的土地上,另一种则发育于当今埃及的位置都是由原始绘画进化而成的象形文字那两种,连带它们代表的文明,早已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惟独中文绵延五千年,记录和发扬光大着中华文明,至今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文字之一,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写到此处,我不由回想起一件往事:十几年前,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文遭遇的一场危机当时我是大学中文系的学生由于电脑日见普及的使用,一种关于中文末日的说法,开始在社会上流传听上去还蛮有说服力电脑使用的是字母键盘,输入拼音文字,易学、方便、高效,优越性一目了然。

笔画多多、结构复杂的中文却如何是好?年纪在五十朝上的人,可能还记得过去的中文打字机,黑压压的字盘上,密布着铅字,光常用的就有六千多个,不常用的还大大超过这个数,桌子上放不了,搁在下面的抽屉里甭说飞快打字,你想背出那些铅字的排列位置,恐怕就像学会一门外语那么难。

我一直记得那些令人不安的日子在今天已被拆除的中文系陈旧的宿舍楼里,寝室中,过道上,时常听见关于中文是否会被“终结”的争论;连简陋的集体卫生间内,清晨一边嚼着白花花的牙膏沫子,一边还在吵个不停几位在语言方面颇有天分的同学,更是以保卫中文为己任,毅然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投入了中文输入编码的研究。

要知道,那是些拿十几元助学金的穷学生,夜自修后,连买碗光面充饥都不舍得的,时常喝杯冷开水就饿着肚子睡觉了在毫无后援的情形下,他们完全凭个人意志,日以继夜地搞出一套套的方案岂止是我的母校华师大的学生有这样的激情,当年,全国不知有多少年轻人无偿投入“保卫中文”的战役。

五笔输入法、自然码、双拼等等,是从成百上千编码中胜出的幸运者那些被淘汰的方案,留给开发者的仅是一堆发黄的稿纸后来,我在出版培训中心给年轻人讲课时曾说,这些无名氏的精神,正是中华文明的脊梁!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夸口,中文自有难以估量的生命力。

电脑的普及,非但没有“终结”她,反而为她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现在中文输入电脑的速度,可与任何一种拼音文字比赛,加上机器翻译的日益成熟,使中文能够方便地为其他民族所理解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得以心平气和地发现,中文还有明显优于其他语言的方面。

我们前面说过,另两种古典象形文字早就泯没在时间的尘埃里不过,它们也曾经传播到别的土地别的民族,苏美尔人的钉头字,在问世后,曾经逐步影响其他地区和民族,在当时甚至达到了“国际文字”的程度但是,它和另一种古典象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都在地中海受到了抵制。

当年的地中海是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商人们觉得这些文字使用时实在不方便,写起来繁琐,和口语又不一致那儿的先民开始自创拼音文字因此,地中海应该算字母文字的孕育地这个新系统亮相后,便以强劲的姿态进入了世界后来的几个大宗教的经典也使用了拼音文字,于是渐渐统一了除中文圈以外的地区。

到罗马帝国之后,广阔的欧洲、西亚大陆的文化都被字母所囊括早期的欧洲人,在大力发展商业的时候,肯定觉察到拼音文字加阿拉伯字母的无比优越,在账本上书写时多么简捷流利!他们把曾经有过的古典象形文字忘得一干二净,最后还是靠考古发现,才知道存在过那么回事。

欧洲人的这种选择,随着他们的经济和军事扩张,进一步扩散到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区到上一个世纪,连中国的许多学者也认为,文字由象形到拼音是进步的必然因此,饶宗颐教授别有洞天的学术推论,才深深打动和震撼了我饶先生的重要发现,是推断我们的祖先,经过比较,决定让文字和口语保持适当距离,走用文字控制语言的道路。

这里的意思很明白,即各地域的人,不管你如何说话,笔端写下的文字必须稳定统一,所以,用拼音是万万不行的用拼音作书写文字的话,上海人,广东人,温州人,写出来的文章彼此都看不懂也许,我们的祖先早就想清楚了,文字是文明承继的基础,也是民族国家统一的基础,中华国土辽阔,地方语言众多,汉字是方便大家交流,同时凝聚地域文化的核心。

海峡那边的扁先生们,想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独”出去,殊不知,像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一般,他逃不开五千年祖先智慧的框架生活在历史悠久的中国版图上,说着中国话,写着中文字,却硬要说不是中国人,连小孩子都想不通啊。

我没有走向极端的意图要说中文最先进,那是不科学的世界上主要的语种是拼音文字,是历史迄今的选择我想说明的,仅是中文自有存在的价值,不要把我们自己的文化估计得太低了欧洲人善于总结历史血肉横飞的两次世界大战,令他们痛定思痛,于是排除万难地搞了个欧盟,又千辛万苦地发明了欧元。

设计者们的伟大梦想,是一步步走向欧洲大同,以求得子子孙孙的安宁太平可惜的是,若想统一大大小小国家的文字,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口语千差万别,用拼音一拼,也是千差万别,百家归一,难于上青天一直记得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记得文中那位法语老师深沉的感伤,记得面临丧失母语危险的法国少年的醒悟。

欧洲人的祖先,当年为拼音文字的使用方便而激动时,肯定没有想到几千年后文化融合的困难建立在各种拼音文字之上的不同文化,比货币更加难以统一法国人骄傲地不愿随意使用英语,德国人对法语亦持有差不多的态度任何一个国家,都把自己的文字视为民族的根,那是文明延续千百年的结晶,轻易绝对动不得。

!写到此处,我想已经把中华祖先的远见卓识表达清楚了他们有意或者无意选择的方块字道路,为后人留下了举世无双的伟大遗产中文学习难,书写难,确实如此,然而,文字控制语言,自有天大的妙处,何妨让她继续难下去呢?

将要写完本文的时候,正值闷热的夏天英国人霍金,令人高山仰止的当代科学奇人,在中国访问,并在北京作宇宙学的报告他无法说话,无法书写,他的报告是依赖电脑语音合成器进行的不过,即使是他那样特殊的状态,当他深不可测的大脑思考宇宙玄学时,也还要有语言的拐棍。

我想,他肯定是用自己的母语——英文思考霍金的报告认为,人类难以建立大一统的宇宙理论,并把这个推论的基础,置于普通人能够理解的常识上,即任何系统都有既不能证伪又不能证明的问题,更通俗一点说,就是没有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理论。

我联想到语言文字方面的哥德巴赫猜想——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是否有那样的一天,最终用同一种语言说话和书写?我相信,它也是永远无法证伪又无法证明的理想世界伟大的魅力在于多样、多变和不确定性,所以任何大一统的希望仅是无法到达的地平线。

地球上的各种文化会不断交融,网络等最新科技正大大促进这种趋势但是,只要活生生的人类对地球的主宰不会被机器人所取代,那么,就不可能设想,偌大世界,只剩下一种文字、一种文化

《语文的秘密》原载2002年第6期《收获》孙颙专栏“百草园漫步”

《收获》函套珍藏版

1,微信购买《收获》及《收获》长篇专号,可移步《收获》微店扫码即可进入《收获》微店,或从《收获》微信公众号(ID:harvest1957)底部导航条“收获微店”进入订阅2016年《收获》双月刊6本+长篇专号2本共计130元,或双月刊6本共计90元。

包邮另外有函套珍藏本、合订本及当期《收获》上架

2,《收获》淘宝店:《收获》文学杂志社http://shop108241121.taobao.com3,邮局订阅,全年90元,每册15元,代码4-7,可拨打11185邮政服务热线查询4,邮购,《收获》发行部电话021-54036905,汇款至上海巨鹿路675号《收获》,200040,平邮免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