俟河之清(俟河之清 人寿几何 全诗)这样也行?
吾方欲秉耒耜于山阳——三国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鉴赏作者:李庆保三国魏·应璩【原文】“而吾方欲秉耒耜于山阳,沉钩缗于丹水,知其不如古人远矣。”
吾方欲秉耒耜于山阳
——三国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鉴赏作者:李庆保
三国魏·应璩【原文】此书言欲归田,故报二从弟也璩报:间者北游,喜欢无量登芒济河,旷若发矇风伯扫途,雨师洒道,按辔清路,周望山野,亦既至止,酌彼春酒接武茅茨,凉过大夏;扶寸肴修,味逾方丈逍遥陂塘之上,吟咏菀柳之下,结春芳以崇佩,折若华以翳日,弋下高云之鸟,饵出深渊之鱼,蒲且赞善,便嬛称妙,何其乐哉!虽仲尼忘味于虞韶,楚人流遁于京台,无以过也。
班嗣之书,信不虚矣来还京都,块然独处营宅滨洛,困于嚣尘,思乐汶上,发于寤寐昔伊尹辍耕,郅恽投竿,思致君于有虞,济蒸人于涂炭而吾方欲秉耒耜于山阳,沉钩缗于丹水,知其不如古人远矣然山父不贪天地之乐,曾参不慕晋楚之富,亦其志也。
前者邑人念弟无已,欲州郡崇礼,官师授邑,诚美意也历观前后,来入军府,至有皓首犹未遇也,徒有饥寒骏奔之劳俟河之清,人寿几何?且宦无金张之援,游无子孟之资,而图富贵之荣,望殊异之宠,是陇西之游,越人之射耳幸赖先君之灵,免负担之勤,追踪丈人,畜鸡种黍,潜精坟籍,立身扬名,斯为可矣。
无或游言,以增邑邑郊牧之田,宜以为意,广开土宇,吾将老焉刘杜二生,想数往来朱明之期,已复至矣相见在近,故不复为书慎夏自爱璩白【鉴赏】该文“吾方欲秉耒耜(lěi sì)于山阳”一句中的“山阳”,是古县名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置县,以在太行山之阳得名,治所在今河南焦作市山阳区新城街道办事处墙南村。
西部边界为今博爱县城清华镇一带,西南边界在今博爱县城南界沟村北一带,东部边界为修武县的李固村东部和北部一带,南部边界为今武陟县三阳乡西尚村北部一带范围大致包括焦作市区、修武县西北部和博爱县城至界沟村一带。
北魏未,国家财力枯竭,朝廷号召民间土豪捐款捐粮,以封官偿还,官位有限,朝廷就大量增设郡县,以安插这些捐钱粮换来的官员魏亡后,高姓齐朝掌权,认为郡县及冗官太多,国家财政负担太重,再加上这些捐来的官员都不是高齐的嫡系。
于是,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文宣帝高洋下诏,大量并省州郡县,一下撤销3个州、153个郡、589个县,至少有3.4万名官吏下岗失业同时设镇迁豪,一废一设,看似矛盾,实际目的其实相通:打击汉族豪右从山阳故城周边出土的大量陶仓楼可以看出,当时的山阳县是极其富裕的,汉族豪右肯定不少。
这一次,移山阳县临县的修武县治于西修武,并北修武入之,山阳县存在761年后被废并入了修武县应璩的这句话,表明了“山阳”在魏晋名士们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该文作者应璩,公元191~252年,三国魏汝南人,字休琏。
博学,以文章显,善为书记魏文帝、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齐王曹芳立,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曹爽执政,多违法度,璩以诗讽之,多切时要复为侍中,典著作今存《百一诗》数篇,有辑本《应休琏集》存诗文59篇该文部分词句解释。
从弟:堂弟报:告知间者:近来芒:北邙山,在洛阳东北河:黄河旷:开阔发蒙(ménɡ):打开遮眼之物这里指登山临水,胸襟豁然开朗按辔(pèi):乘马控缰徐行清路:清洁的道路亦既至止:意为到了这地方酌:饮酒接武:前后足迹相连接,形容步子小,走路慢。
武:足迹茅茨(cí):草屋大夏:巨宅夏指房屋“扶寸”二句:一小块肉或肉脯的滋味胜过丰盛的筵席扶寸通肤寸,一指为寸,一肤四寸肴:肉脩:肉脯方丈:一丈见方《孟子·尽心下》:“食前方丈”谓菜肴罗列之多菀(yù):茂盛貌。
春芳:香花若华:若木之花传说此花能挡住太阳翳(yì):遮蔽弋(yì):用绳系在箭上射饵:钓饵,这里指钓鱼蒲且(yū):古代善射的人便嬛(yuān):古代善钓的人“虽仲尼”句:孔子在齐听了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楚人”句:楚庄王不登京台,怕登了会流连忘返班嗣(sì):东汉人,班彪的堂兄,好老庄之学其答桓谭信云:“(庄子)渔钓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借指游览之乐块然:孤独的样子嚣尘:嘈杂而肮脏。
汶(wèn)上:汶水之上孔子学生闵子骞辞官,说:“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汶上成了隐居之地的代称昔伊尹”四句:伊尹罢耕出山,是为了使商汤成为尧舜一样的君主东汉人郅恽,告别隐居的师友而学伊尹,为的是救民于水火之中。
蒸人即众人,指老百姓涂炭指泥淖与炭火,比喻极端困苦的境地秉耒耜(sì):拿着农具沈钩缗(mín):放下钓丝钓钩沈:通沉缗:钓丝丹水:汉地理志上党郡高都有莞谷,丹水所出山父即巢父相传尧让天下给他而不受,故说不贪天地之乐。
“曾参”句:《孟子·公孙丑下》引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曾参即曾子,字子舆孔子学生崇礼:崇敬礼教官师授邑:为众官之师而教授乡邑骏奔:奔忙俟河之清:等待黄河水清。
宦:在朝为官金张指汉金日䃅和张安世二人,功名盛极一时援即援助子孟:霍光字子孟,汉武帝、昭帝时大臣陇西之游:陇西之人不善游泳,越想游得快,越易下沉越人之射:越人不善射,仰面向天射箭,射得高,落得近比喻事与愿违。
追踪:效法前人丈人:隐者《论语》曰: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天子?植其杖而耘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汉书》郑朗曰:修农圃之畴,畜鸡种黍潜精:专心研究。
坟籍:三坟五典,指古书或:通惑游言:游宦之言邑邑:通悒悒,不乐之貌,失意的样子朱明之期:指夏季慎夏自爱:当心暑气侵人,宜善自珍摄曹爽专政期间,应璩不惧强权,以诗百首进行嘲讽,遭贬官,为此顿生退隐之心《与从弟君苗君胄书》是应璩告退之前写给两位堂弟的家书。
这封家书别具一格,不谈家务客套,而以叙述游旅,表白个人心迹开篇告知让堂弟自己近来一次春游的感受“登芒济河,旷若发矇”,是对走进大自然后整体感受的概括登上芒山,鸟瞰洛阳、济水、黄河,确有心界大开、囊括四宇、欣喜若狂的感觉。
汉代梁鸿《五噫歌》有“陟彼北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句应璩用“旷若发矇”四字概括,大自然的清风、朗日,好象揭去了蒙在他头上的遮布,使眼睛突然一亮,心胸猛地开阔起来这既说明自然美景的强烈刺激,也说明应璩平素官府生活的郁闷。
接下来说此次游览,乘马控缰徐行,风伯为之扫途,雨师为之洒道这当然未必全是实景,也兼用典《列仙传》说“黄帝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风伯进扫,雨师洒道”应璩这样写,旨在说明大自然的热烈欢迎与慷慨恩赐,进一步表明自己投入大自然怀抱时的欣喜心情。
接着写自己怀着这样的心情接受享用大自然的恩赠茅屋、春酒、村肴,这充满乡土气息的一切,都那么别开生面,新奇可爱古人云,目不能遍视,口不能遍味,所以《墨子》有“美食方丈”(方丈即一丈见方,谓菜肴罗列之多)之说。
应璩北游芒济,大开眼界,大饱口福,情不自禁呼出快语“味逾方丈”,表达了满足而痛快的心情品尝之余,还有游乐在坡塘、柳苑结花析草,把屈原引为同调,高云弋鸟、深渊垂钓,使古代传说中精于射鸟的蒲且、善于垂钓的便嬛为之赞叹。
此中乐趣欣喜,比孔子闻韶乐、子瑕宴高台有过之而无不及与春游之乐相照的是孤独困顿的京都生活“困于嚣尘”,是写实,也是用典据《晏子春秋》,“晏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居”目前自己困于嚣尘之中,当然也是不可居的。
唯一希求便是回归故里但这与儒家典范大相径庭,于是举出伊尹、郅恽、许由、曾参故事辩解相传伊尹耕于莘野,终因思致君于尧舜而受聘于汤;郅恽钓于弋阳山下,终为拯民于水火而出仕这是由隐而仕的儒家榜样,自己想要到数百公里之外的山阳仿效竹林七贤隐居躬耕,或到丹河边仿效善于垂钓的便嬛钓鱼,是因为才能、品德远不及彼。
况且许由不受唐尧之位、曾参不慕晋楚之富,乃人各有志,不可强求一正一反,给自己由仕而隐找到了理由最后以自己亲身阅历和历史鉴镜,劝说两位堂弟不可出来作官一是眼下军府中皓首不遇者大有人在;二是朝中没有象金日磾、张汤、霍光那样炙手可热的要人作后盾,希图荣华,是万万不能的。
文末用《论语》中“荷蓧丈人”为例,再次表明退居乡里的愿望和决心文章主旨是阐明个人对隐仕的看法,然却不作抽象说教,而是通过个人对大自然的亲近态度表明观点在表现大自然的魅力时,没有对自然景物作过多具体描绘,只是通过概括性叙述和历史典故寄寓个人对大自然的深情。
尽管缺乏具象,然却不乏意象读者可以借助历史典故,重温古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并因此唤起个人对大自然新的感受与哲思总的看来,文章丰富的意象及深沉的哲理性思考,弥补了缺乏具体形象的不足,而骈对的形式美、音乐美及其浓郁的韵味,更给人以百读不厌的魅力。
监制:毋晓艳主编:孙晨阳责编:逯 苗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俟河之清(俟河之清 人寿几何 全诗)这样也行?
吾方欲秉耒耜于山阳——三国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鉴赏作者:李庆保三国魏·应璩【原文】“而吾方欲秉耒耜于山阳,沉钩缗于丹水,知…
-
人文环境包括哪些内容关于重庆的文案
虎鲸提里库姆是天下上被圈养、停止演出举动的最大虎鲸,在其落空自在的光阴里,它因不胜陆地馆内的压力,曾以致3人灭亡,屡次惹起哗…
- 人文地理期刊好投吗医院人文环境建设
- 经典人文地理平远街完整版人文地理学博士点高校
- 人文关怀的名言高中人文地理是什么意思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八年级人文地理作业本下答案2022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就业方向前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
- 提高人文素养的方法人文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