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忘忧(萱草忘忧诗经出处)没想到
中国古代的萱草是母亲花,也是忘忧草,然则母亲为何与忧相联系?
作者 | 谢决明自然爱好者
中国古代的萱草是母亲花,也是忘忧草,然则母亲为何与忧相联系?忧子之远行?忧子之不肖?为何为父的就没有这些烦忧?印象中自纪年伊始就中国已经不是母系社会,母亲的地位不是那么高,除了少数几个女皇太后,到底是啥事用得着为娘的操心烦忧?
原来是某些训诂大师不解语法、穿凿附会、望文生训、随意破字,而后人囫囵吞枣,不求甚解、食古不化造成了很多的语义混乱,奇怪的是今人对于语焉不详、解释不通的字词照搬不误,这才有了萱草忘忧的乌龙,且听我慢慢道来。
萱的篆文字“藼”由“艸”“憲(xiàn)”组成,“艸”表示字义,说明它是一种草本,“憲”表示读音由于笔画繁复,人们在书写的时候出现一种更为俭省、与简体字结构相似的写法,这在《说文解字》中有所提及见下图(中间)。
在《诗经·卫风·伯兮》中提到一种谖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在唐代之初科举始盛,更多的底层人可以通过考试进入仕途,而古文是重要的考试内容,平民掀起了学古的热潮,于是就有一大批御用的训诂大师如陆德明、孔颖达应运而生,对生涩难懂的古文字义进行注解释,便于大众攻读古文,他们的著作《经典释文》、《毛诗正义》相当于当时的标准答案集,编这样的工具书的工作量是巨大的,大师们对很多古文字句难免考究不严谨,“谖草”成为“萱草”就是那时候解释的结论,谖发音跟萱相同,极大的可能就是老夫子们将音同、意不同的字错误地通假合并了。
先秦时期书体繁多,语言文字存在很大的差异,一词多字的现象时常发生“萱”早期字形亦作“谖”“藼”“蘐”等,谖的本意是忘却,“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可以解释为“怎样才能得到那种使人忘忧的草,将其种在我的屋后,令我忘却烦忧”。
文中使人忘忧的草并未明指萱草,这个谖字,在原文中并没有名词的属性,训诂将它跟名词萱相通,结论未免可疑草率西晋博物学家张华著作《博物志》中对于萱草有一段这样的描述:“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
”兴许这样的描述也是让人将谖草跟萱草混为一谈的依据,《诗经》中的谖草忘忧,《博物志》的萱草也忘忧,两者会不会是同一种草本呢?假如谖草就是萱草,那么忘忧的谖草被当成忘忧的萱草也就顺理成章了清《诗札》载:“自后人以谖草为萱草,遂起萱草忘忧之说。
”从语气看,作者毛奇龄认为谖草另有所指,不能等同于萱草,是后人的误读张华所说的“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其实应是一种令人感觉麻痹的中毒现象,现代研究发现,萱草中含有秋水仙碱,食用过量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可笑的是古今某些学者先入为主,从萱草中找“忘忧”的理论根据,《本草纲目》记载 “(萱草)苗花气味甘、性凉、无毒,治小便赤涩、身体烦热,除酒疸,消食,利湿热。
作菹,利胸膈、安五脏,令人好欢乐无忧,轻身明目”他的依据是李九华《延寿书》所载,嫩苗为蔬,食之动风,令人昏然如醉,因名忘忧……由此可见,萱草能使人心安神定,忘却暂时的烦恼与忧愁,其忘忧的意蕴也由此引申而来。
明明是昏然如醉,却还要说它性凉无毒!在古代食物缺乏的时候,萱草的苗也被当成野菜食用,据说气味像葱传说中鹿食百草难免会中毒,于是会在大自然中找九种解毒草来吃,所吃的九种解毒草中,萱草(鹿葱)就是其中之一,其它八种分别是葛叶、鹿药、白蒿、水芹、甘草、齐头蒿、山疮耳和荠苨。
用现代植物学和动物学知识来看,这种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不过如今人们依然将萱草科的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花朵汆水、晾干脱毒后入菜,俗名名金针菜,特别要说明的是,黄花菜鲜吃仍有中毒风险。
关于萱草还有一种很玄的说法,就是怀孕的妇女如果佩戴萱草花就会生男孩,所以又叫宜男这样的说法在古籍中能找到一大堆,如今看来是多么无知可笑,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这样的玄学是深信不疑的:清萱到处碧翙翙,兴庆宫前色倍含。
借问皇家何种此,太平天子要宜男——明·黄省曾《拟洪武宫词十二首》这首诗说的是唐玄宗命人在他的宫殿前遍植萱草,为的就是想多生几个皇子,玄宗一辈子生了三十个皇子,可谓子嗣繁盛,但多子并不多福,看官们有空翻翻唐史就知道了。
说到萱草是母亲花,大概的出处是这样的,古代大户人家的母亲通常住朝北的厅堂,光线相对幽暗,一般开花的植物都喜阳,在园艺植物品种并不多的古代,萱草正好是对光照要求不很高的开花植物,适合在北堂附近栽种,“北堂幽暗,可以种萱。
”(《诗经疏义会通》)相对地,父亲居住的朝南庭院多载寓意青春永驻的长寿椿树,后人将“椿庭萱堂”意指父母亲,倒也很贴切雅致古代人的生活常常不尽如人意,如何解闷忘忧是人们常态的期望,就跟人们期望借酒消愁的做法是类似的,其实古人自己也明白: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花儿自开水自流,又是天凉好个秋萱草这样的草木并不能真的担负起心理医生那样的厚望,真正能让人忘忧的,是自我的调适和收放心绪,心有烦闷而无处说,寄情花木不失为一种辅助的解压方式,走到自然中看看花,或许真的能让你暂时忘掉眼前的烦忧。
萱草园艺品种“金娃娃”
树荫下开放的萱草-END-编辑 || 刀刀重 拾 自 然— 让科普更加科学 让科学更接地气 —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微信号:zhiwufenleiqun新浪微博:重拾自然注:本公众号由重拾自然工作室运营重拾自然工作室长期承接:野外科学考察 | 物种鉴定 | 科研材料采集 | 户外拓展活动与博物旅行
家庭园艺 | 自然、文创课程分享 | 自然类自媒体运营与主题影展基础农产品推广与自然农业传承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重拾自然工作室,了解更多活动和产品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欢迎阅读者在个人网络媒介进行由原文链接转发的全文转载;谢绝改编、摘录、部分转载,谢绝全文复制或重新编辑后自创新的链接发出转载时保留能够跳转至原文的链接,并保留本声明。
超出上述许可的范围如其他微信公众号或印刷品等,如需转载或使用,请先发函至邮箱zhiwufenleiqun@yeah.net联系如有非法转载,将追究一切侵权行为公众号长期接收自然类原创文章,投稿可发至邮箱zhiwufenleiqun@yeah.net,谢谢。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萱草忘忧(萱草忘忧诗经出处)没想到
中国古代的萱草是母亲花,也是忘忧草,然则母亲为何与忧相联系?
-
萱草忘忧(萱草忘忧诗经出处)怎么可以错过
萱草 最早记载始见于《诗经》焉得萱草,言树之背。朱熹有注:萱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在古代"北堂"指的是母亲,当游子远行之时就会在北…
- 萱草忘忧(萱草忘忧出自诗经哪里)全程干货
- 萱草忘忧(萱草忘忧出自诗经哪里)满满干货
- 萱草忘忧(萱草忘忧,合欢蠲忿读音)难以置信
- 萱草忘忧(萱草忘忧是什么意思)满满干货
- 萱草忘忧(萱草忘忧是什么意思)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