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生儿当如孙仲谋(生子当如孙仲谋全诗)深度揭秘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2-1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20集电视纪录片《宋之韵》,开篇第一集就把宋词比作富春江:如果把唐诗比做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生儿当如孙仲谋(生子当如孙仲谋全诗)深度揭秘

 

20集电视纪录片《宋之韵》,开篇第一集就把宋词比作富春江:如果把唐诗比做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气势壮阔,旷莽浑厚;那么宋词则像自古就以风景优美而闻名的富春江,一路幽幽静静的流去,一曲一种气象,一弯一种景色。

水的碧绿,山的青翠,都那么含蓄有致,秀丽无比这是中国第一部以电视纪录片方式表现宋词和宋代词人的电视作品,创作历经13年,由国内顶尖纪录片人联袂奉献如此精妙的联系,让宋词和富春江的神韵相映成趣是啊,富春江本身就是一阕宋词,江水缱绻,韵味悠长。

难怪,“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赴睦州任官途经严陵滩之时,写下《满江红·暮雨初收》,写富春江“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雾霭漠漠密布,好似浸入了水波之中,山峰如刀削一般,白鹭和鱼儿围绕严陵濑飞翔和跳跃。

生动美丽的景色使词人心情欢娱山水如诗,养眼养心,怡情怡性,赏心悦目在睦州任过职的范仲淹,专门为富春江畔的小隐书室写了一首诗,这首名为《留题小隐山书室》的五言律诗,后来成为其代表作品之一:小径小桃深,红光隐翠阴。

是非不到耳,名利本无心笋迸饶当户,云归半在林何须听丝竹,山水有清音尤其前两句,一条小路通向桃林深处,桃花的红映衬着山中的苍绿两个“小”和一个“隐”字,巧妙地点了题山中的“小隐山”,意境幽深,节奏感、音乐感、色彩感都特别强,一读就惊艳了。

小隐山地处富阳城北,离城不远,诗人写出了小隐山的闲适安静,没有是非,也无需追求名利吸引范仲淹并让他赋诗一首的,绝对不会只是小隐山的闲适,“小隐山书室”是北宋富春谢家的书室,谢家的谢涛与范仲淹是多年好友,。

谢涛女婿梅尧臣、谢景初女婿黄庭坚,都是文坛响当当的人物谢家祖孙三代出了五名进士和五位诗人,所以这书室也成了当时文人墨客咏诵的对象谢涛儿子谢绛,在高中进士以后,曾与欧阳修等人共事多年,经常在一起切磋学问,酬唱诗词,游览名山。

在游览中岳嵩山时所举行的赋诗活动中,还被推为"文章魁首"据《富春遗事》载,希深居富阳小隐山,别筑室曰“读书堂”倚山临江,杂植花果,沼荷稻圩,环流布种,颇称幽人之居其词亦“藻然轻黠”,与众特异,如《夜行船》:。

昨夜佳期初共鬓云低、翠翘金凤尊前和笑不成歌,意偷转、眼波微送草草不容成楚梦渐寒深、翠帘霜重相看送到断肠时,月西斜、画楼钟动“希深”,是谢绛的字这首惜别词,上片回忆昨夜欢会,着重描绘人物情态;下片写今日送别,着重以景衬情。

谢绛另写有《小隐园诗》,诗云:仆本尘外士,功名若毫末因寻小园隐,忽见群芳发昔梦宛可记,灵契方兹达会须挂朝缨,归弄岩前月小隐山书室前,筑双松亭,谢绛写有《双松亭》,后人以诗为据,尚能想象当时情形:筑居喜物外,披迳穷木末。

层阜绕襟带,澄江见毫发芬芬山蜜熟,决决春泉活林梢闪猿陨,石罅憖衔月坐长百虑寂,望远孤兴发何必较万殊,吾自师吾达“木末”是树梢的意思,看得出,双松亭地势较高,所以能够“望远孤兴发”,可惜如今已难觅旧踪目前只能确定小隐山大致的范围,确切的位置在哪里,尚无定论。

2020年,在小隐山附近,达夫路最北端的小垄桥头,建了古色古香的“小隐书屋”,作为一处城市书房,供市民免费阅读。

水,波光粼粼,闪闪烁烁;山,层层叠叠,连绵起伏山水灿烂双眸,震撼心灵见过富春江,来过富春江畔的宋代诗人是幸运的,他们看到了万皱山峦,提前赏看现实的富春山居图他们是幸福的,一路行走在青山绿水之中,内心得到宁静,性情得到释放。

一江春水属于诗人,千山万岭容纳心间富春江,是一条能让诗人诗兴大发的诗之江宋代大诗人陆游因仕途坎坷,偶生遁世之念,但是在富春江上看到民间社日活动的热闹场面,仍然表达了他热爱生活的一面,他写《泛富春江》:“双橹摇江叠鼓催,伯符故国喜重来。

秋山断处望渔浦,晓日升时离钓台官路已悲捐岁月,客衣仍悔犯风埃还家正及鸡豚社,剩伴邻翁笑口开”有意思的是,临安于潜人释文珦游遍东南各地,也写了一首《泛富春江》:“梦寐羊求客,清游乐此邦一篙残腊雨,千古富春江。

岸转青螺合,烟明白鸟双洗除名利迹,滩濑日春撞”诗中残腊雨、富春江,早已脱落了自然本色,染上了诗人的喜怒悲欢人只有在茫茫黑夜中才能更真实地感觉到自我的存在和思想的运转,只有在绝对孤独的情境之中才能更清晰地反省人生认识自我。

徐集孙写了《夜过富春》:“夜船摇兀当乘槎,得与僧俱似出家数幅征帆抛草渡,一团幽梦绕梅花风传山县残更漏,潮练霜江淡月华所恨钓台眠里过,矶边不及理渔车”南宋诗人王十朋创作了一首五言绝句《宿富春舟中》:苦雨冷朱夏,小舟眠富春。

馀生今可乐,归作太平人生活不能没有鲜花,人生不能没有性情《惜分飞 富阳僧舍代作别语赠妓琼芳》是北宋词人毛滂青春恋情的真实记录,苏轼知守钱塘时,毛滂为法曹椽,与歌妓琼芳相爱三年秩满辞官,于富阳途中的僧舍作《惜分飞》词,赠琼芳。

:“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全词感情自然真切,音韵凄惋,直抒胸臆,与形象比喻奇异想象相结合宋人作诗,向来不就物说物、就景绘景,而是由此及彼,喻意双关,在物与景的描写中别有寓托。

方回写《富阳田家》:“自从丧乱来,懒复治生事行行过田家,因之动幽意早稻青已黄,晚稻亦垂穗霅霅割稻声,自与割草异是时秋欲半,蒲柳风日脆儿卧牛自行,客熟犬不吠螃蟹出篱间,茅茨临水际使吾劣有此,亦足活老稚宦学四十年,进退两不遂。

扶犁手尚可,奈无可犁地”《夜下富阳不寐二首》之一:“夜寒吟至晓,独立思冥冥浪聒风兼水,光摇火似星微劳何足叹,大患累曾经更念行船者,筋骸不暂停”《夜下富阳不寐二首》之二:“橹声戛鹅鹳,风紧已为霜少假愁人寐,焉知旅夜长。

天寒星烨煜,江阔树微茫底用胥涛急,吴亡越不亡”诗人不管是贬官降职、壮志未酬,不管是前途凶险、思有郁结,他们都能在观照自然、神游富春的审美愉悦中解除痛苦、超越自我。

武衍写《送蕙坡赵富阳赴高邮元幕见次》:“相逢客里便相叹,握手真能出肺肝买得酒尊曾共酌,带来诗卷每容看旧闻游宦多知己,今喜公朝与好官一片淮云千里月,觐圭何日入长安”人生就是一场送别送别朋友,送别亲人,也是在送别过去,送别青春。

年年如此,代代相传,生命悄然流逝,而身后,依旧是绿水悠悠、风尘仆仆……程珌写《揭富阳孝子门》:“去年何明正,有妇方笄年母病偕幼弟,奉佛祈病蠲既蠲未全已,剖肝代兰荃今年盛立旺,二子亦奇伟兄肝起母病,弟复先割股。

人生贵男儿,愧此簪笄女峨峨儒冠弁,愧此田家子予谬为令长,冥愚化不宣彼直天性厚,或以上泽覃劳之缗酒廪,重为此诗篇揭之旌其门,观风盛采旃既以观邦人,庶几风普天”富阳境内有“一江十溪”,富春江是主动脉,“十溪”之一葛溪流域,流传着葛洪炼丹的传说故事,历代诗人均有吟诵,

宋代诗人朱复之、许广渊均同题诗《葛仙井》:“葛翁凿井冽寒泉,浸熟丹砂去作仙底事并烦仙子接,却随海水变桑田”“葛公高隐处,凿井碧山前炼就长生药,空余白乳泉鼎藏今去水,气吐旧成烟午夜风雷作,人疑羽珮还”南宋名臣、文学家范成大

写了一首《富阳》:“不到江湖恰五年,歙山青绕屋头边富春渡口明人眼,落日孤舟浪拍天“仅据此诗还不能断定范成大从富春渡口逆流而上到场口,但是,肯定会让我们感叹,人生就是一个行走的过程,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不管仕途还是荒野,思想与身体一起行走,情感与风光一块漫游。

北宋中期文坛领袖苏轼二任杭州,在他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的人生中,杭州是难得惬意的时期,自比唐代的白居易林语堂评苏东坡:“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无论工作,抑或闲暇旅行,苏轼多次到过富阳,。

这么有趣的人,自然会在富阳留下许多精彩的诗篇熙宁六年(1073年)正月,苏轼奉命出巡州内所属县,李佖先行三日并在风水洞等候苏拭为答谢李佖,苏轼作《往富阳新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春山磔磔鸣春禽,此间不可无我吟。

路长漫漫傍江浦,此间不可无君语金鱼池边不见君,追君直过定山村路人皆言君未远,骑马少年清且婉风岩水穴旧闻名,只隔山溪夜不行溪桥晓溜浮梅萼,知君系马岩花落出城三日尚逶迟,妻孥怪骂归何时世上小儿夸疾走,如君相待今安有。

”由杭州往富阳,沿富春江而行,春山已经很美,又有春禽磔磔,不可无诗,路途遥远,需要有人与他说话急急追赶李佖,感谢李佖“相待”句句押韵,急促跳荡,正好反映了苏轼巡视途中的轻松愉快心情遗憾的是,因为“世上小儿夸疾走”句,这首诗后来成了苏轼“诽谤新政”的罪名之一。

这次出巡,苏轼写了著名的《新城道中二首》,对秀丽明媚的春光、繁忙的春耕景象进行了描绘第一首诗主要写景,景中含情,反映了作者当时欢乐心情,也表现了他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第二首着重抒情,情中有景,透露出一种归隐之意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其中第一首“野桃”、“溪柳”一联,汪师韩以为是“铸语神来之笔,“常人得之便足以名世”富春江支流葛溪的源头,有一道叫做浮云岭的山峦,春天樱花盛开,秋天红枫满山,是杭州近郊著名的休闲旅游点。

但是在东坡任杭州通判的三年中,年年都有水旱灾害熙宁七年(1074),东坡因捕蝗至浮云岭,作《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寄子由,以抒发自己的抑郁之情第一首写捕蝗所感:“西来烟障塞空虚,洒遍秋田雨不如。

新法清平那有此,老身穷苦自招渠无人可诉乌衔肉,忆弟难凭犬附书自笑迂疏皆此类,区区犹欲理蝗余”诗人用典故表明因捕蝗劳作之苦,怀念子由,但山川相隔,寄书无由,更觉痛苦虽然满腔义愤,欲诉无人,但诗人仍想要“理蝗余”,努力做好蝗灾的善后工作。

可见诗人是一个积极为民做事的实干官员,又是一个心系亲人的人,内心痛苦无人可诉的孤独者东坡的可贵处,正是这种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也要坚持为人民做好事的积极精神第二首写山行疲苦之感:“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

久废山行疲荦确,尚能村醉舞淋浪独眠林下梦魂好,回首人间忧患长杀马毁车从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感慨遥深,用事精切,写出了内心深处的难言之情,也是亲兄弟间推心置腹的肺腑之言,所以特别真切动人

富春江灵气盈江,富阳代有文人出宋代,富阳出现几位很有影响的文人,如新登孙邦、常安李宗勉出生于新城县新登乡的南宋著名文学家孙邦曾作为使节出使金国孙邦还到吕城,拜谒六世祖“孙陟庙”,并留题于壁,写下了《吕城谒祖庙》诗:“吾祖持兵镇此都,投身九死定全吴。

一朝流矢中眸子,千载忠魂列霸图墓木但遗枫合抱,庙庭还有像完躯英雄未必输张许,青史功名定有无”“张、许”即唐朝忠烈张巡、许远许远为新登乡贤,“安史之乱”时,坚守睢阳,抗击叛军,不屈而死孙邦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由于秦桧一派的攻击,孙邦被罢官,罢官后,回到胥口老家,隐居在崤山下晚年,孙邦以新登“崤山”之名,集著为《崤峰集》,可惜今已散佚,《全宋诗》及《新登县志》中还收录有诗数首,文一篇2021年12月出版的《新登文丛》之《新登古诗选注》,另录其《妙香堂》等三首。

宋代文人登山则情满于山,临水则意溢于水,赏亭则诗题于亭南宋开禧元年(1205年)进士李宗勉,字强父,富阳古城(今常安乡)人他写《题秀江亭》:“经行塔下几春秋,每叹无缘到上头今日登临方觉险,不如归去卧林丘。

”一首诗就是一片风景,一首诗就是一种心境富春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富春儿女而有一名富春儿女的杰出代表,经常出现在宋人诗词中,出现的方式也很有特色:“生子当如孙仲谋”南宋词人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其中“生子当如孙仲谋!”本是曹操对孙权(字仲谋)的赞叹之语,辛弃疾这首词里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将其发扬光大。

这真是有意思,赞美孙权,不说“做人要做孙仲谋”“打仗要像孙仲谋”,而是站在孙权父辈的角度,“生子当如孙仲谋!”富阳家庭教育应该沾着光了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 ,辛弃疾六十六岁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

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中佳作,词的第一句即是:“。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感叹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了。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刘克庄,词风豪迈慷慨,是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是最大的,他写《沁园春(送孙季蕃吊方漕西归)》:“畴昔奇君,紫髯铁面,生子当如孙仲谋”刘辰翁在《金缕曲》中也不由自主地赞叹孙权。

:“夫君自是人间瑞叹生儿、当如异日,孙仲谋耳”史正志写《新亭二首》,不是从个人的角度赞美孙权,而是说西北对东南,相差远了:“龙盘虎踞阻江流,割据由来起仲谋从此但夸佳丽地,不知西北有神州”宦游天涯,免不了触景生情,临风发感。

胡安国在《舟入荆江东赴建康》中虽然没有点名道姓,但是赤壁、柴桑、建康、京口、江东等等都容易让人关联到孙权:“路经赤壁怀公瑾,水到柴桑忆仲谋白日幸无云物蔽,好看澄景对高秋”心与物游,情与景谐黄庭坚自是要赞扬他的富阳亲戚,他在《次韵答柳通叟问舍求田之诗》写得更为高明:。

“少日心期转谬悠,蛾眉见妒且障羞。但令有妇如康子,安用生儿似仲谋。横笛牛羊归晚径,卷帘瓜芋熟西畴。功名可致犹回首,何况功名不可求。”

富春江一江诗词。江水涛涛,宋韵悠悠。文脉绵绵。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