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琴瑟只好的意思(琴瑟谐和的意思)干货分享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2-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品听经典

琴瑟只好的意思(琴瑟谐和的意思)干货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品听经典”、“品听诗词”后,即可收藏、阅读全部《聊斋志异》篇章,欢迎转发,谢谢支持。

.《聊斋志异》15-04《聊斋志异》-小翠王太常【太常,官名,汉为九卿之一以后各代设太常寺,置卿和少卿各一人,掌管宫廷祭犯礼乐等事】,越人【越:指令浙江地区古越国建都于会稽(今浙江绍兴),春秋末年越国灭吴,向北扩展,疆域有江苏南部、江西东部、浙江北部等地区。

】总角时,昼卧榻上忽阴晦,巨霆暴作【巨霆:迅雷】,一物大于猫,来伏身下,展转不离王太常,是江浙一带地方的人他童年时,有一次白天卧床休息,忽然天色变得黑暗,雷电交加,一只比猫大一点的动物跳上床,躲在他身边.辗转不肯离开。

移时晴霁,物即径出视之,非猫,始怖,隔房呼兄兄闻,喜曰:“弟必大贵,此狐来避雷霆劫也”后果少年登进士,以县令入为侍御【以县令入为侍御:从外任知县调入朝廷为御史清代称御史为“侍御”】一会雨过天晴,那动物便走了。

这时他才发现不是猫,怕得不得了,隔着房间喊他哥哥兄长听他讲明原委,高兴地说:“兄弟将来一定会做大官,这是狐狸来躲避雷劫的”后来,他果然少年就中了进士,从知县一直做到监察御史生一子,名元丰,绝痴,十六岁不能知牝牡

【牝牡(pín—mǔ聘亩):雌雄,指男女性别鸟兽雌性叫“牝”,雄性叫“牡”】,因而乡党无与为婚【与: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原作“於”】王忧之王太常有个儿子名叫元丰,是个傻子,十六岁了,还分不清雌雄就因为傻,乡里人谁也不肯把女儿嫁给他。

王太常很是发愁适有妇人率少女登门,自请为妇视其女,嫣然展笑,真仙品也有一天,有个老妇人领着一个姑娘找上门来,说是愿把姑娘嫁给王家做媳妇那姑娘满脸带笑,漂亮得像天上的仙女喜问姓名自言:“虞氏女小翠,年二八矣。

”与议聘金曰:“是从我糠覈不得饱【糠覈(hé河):粗粝的饭食覈,米麦的粗屑】,一旦置身广厦,役婢仆,厌膏粱【厌:通“餍”,饱食膏粱,肥脂与细粮,指美食】,彼意适,我愿慰矣,岂卖菜也而索直乎!”王太常全家很高兴,问那老妇人姓名,她自称姓虞,女儿名叫小翠,已经十六岁了。

商量聘金时,老妇人说:“这孩子跟着我,吃糠还不得一饱一旦住在这高房大屋里,有丫头仆妇供她使唤,有山珍海味给她吃,只要她舒心如意,我就心安了这又不是卖青菜,还要讨价吗?”夫人大悦,优厚之妇即命女拜王及夫人,嘱曰:“此尔翁姑。

【翁姑:公婆】,奉侍宜谨我大忙,且去,三数日当复来”王夫人大喜,热情地招待了她们老妇人叫女儿拜见了王太常夫妇,吩咐道:“这就是你的公公婆婆,你得好生侍奉他们我很忙,先回去三两天,以后还要来的”王命仆马送之。

妇言:“里巷不远,无烦多事”遂出门去小翠殊不悲恋,便即奁中翻取花样【奁(lián):此指闺中盛放什物的箱匣】王太常叫仆人备马相送那老妇人说她家离这儿不远,不必麻烦了,说完出门径自走了小翠倒也没显出悲伤和依恋不舍的样子,就在带来的小箱子里翻寻花样,准备做活。

夫人亦爱乐之数日,妇不至以居里问女,女亦憨然不能言其道路,遂治别院,使夫妇成礼王夫人见她很大方,心里很是喜欢过了几天,老妇人未如约而来王夫人问小翠家住哪里,她只是露出一副痴憨的样子,竟不知家住在哪里,怎么个走法。

王夫人便收拾了另外一个院子,让小夫妇完婚诸戚闻拾得贪家儿作新妇,共笑姗之【笑姗(shàn):嘲笑姗,古同“讪”,讥讽】;见女皆惊,群议始息亲戚们听说王太常找了个穷人家的女儿做媳妇,不免暗地嘲笑一番可后来见小翠伶俐漂亮,都大吃一惊,从此就再也不议论什么了。

女又甚慧,能窥翁姑喜怒王公夫妇,宠惜过于常情,然惕惕焉,惟恐其憎子痴【惕惕:耽心、忧虑】;而女殊欢笑,不为嫌小翠很聪明,会看公婆的脸色行事,老夫妇也特别疼爱她,唯恐她嫌元丰傻小翠却有说有笑,好像满不在乎的样子。

第善谑【第,但善谑(xuè):善于戏耍玩笑】,刺布作圆【刺布作圆:缝布作球刺,缝制,圆,球】,蹋蹴为笑着小皮靴,蹴去数十步【数十步: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原作“数步”】,绐公子奔拾之【绐(dài):古同“诒”,欺骗;欺诈。

哄骗】,公子及婢恒流汗相属只是小翠太爱玩耍,常用布缝成个球,踢着玩,穿上小皮鞋,一踢就是好几十步远,骗元丰跑去拾取元丰和丫鬟们跑来跑去,往往累得满身大汗一日,王偶过,圆訇然来【訇(hōng轰)然:形容踢球的声音。

】,直中面目女与婢俱敛迹去【敛迹:躲藏,藏身】,公子犹踊跃奔逐之一天,王太常偶然经过,球从半空中飞来,拍的一声,正好打在脸上小翠和丫鬟们连忙溜走,元丰还傻乎乎地跑过去拾王怒,投之以石,始伏而啼王以告夫人,夫人往责女,女俯首微笑,以手刓床。

【刓(wán玩):划刻】太常大怒,拣起块石子投过去,正打中儿子元丰趴在地上又哭又闹王太常回到房里,将事情的经过向夫人说了一遍,夫人过来斥责了小翠一顿小翠一点不在意,低头微笑着,用手指在床沿上划来划去既退,憨跳如故,以脂粉涂公子,作花面如鬼。

夫人见之,怒甚,呼女垢骂夫人走后,她又照样胡闹,把胭脂粉抹在元丰的脸上,涂得五颜六色,像个花面鬼夫人一见,气极了,叫小翠来怒骂一顿女倚几弄带,不惧,亦不言夫人无奈之,因杖其子【杖:棒打】元丰大号,女始色变,屈膝乞宥。

【乞宥:求饶宥,原谅】夫人怒顿解,释杖去小翠靠着桌子玩弄衣带,不害怕,也不吭声夫人无可奈何,只得拿儿子出气,把元丰打得大哭大叫,小翠这才变了脸色,跪在地上求饶夫人消了气,丢下棍子走了出去女笑拉公子入室,代扑衣上尘,拭眼泪,摩挲杖痕,饵以枣栗。

公子乃收涕以忻【收涕以忻:止住眼泪而欢喜高兴】小翠把公子扶到卧室里,替他掸掉衣裳上的尘土,用手绢给他擦脸上的泪痕,又拿红枣、粟子给他吃元丰止住啼哭,又高兴起来女阖庭户,复装公子作霸王,作沙漠人【“装公子作霸王,作沙漠人”及以下数句:这里是合写他们所扮演的两出戏。

装公子作霸王,指扮演西楚霸王项羽;下文写小翠”乃艳服,束细腰,婆婆作帐下舞”,指扮演虞姬;串演的是楚汉相争时霸王和虞姬的故事公子作沙漠人,指扮演发兵索取昭君的匈奴王;下文写小翠“髻插雉尾,拨琵琶,丁丁缕缕”,指扮演王昭君!串演的是汉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

】;己乃艳服,束细腰,婆娑作帐下舞【婆娑:舞蹈的姿态】;小翠关上房门,把元丰扮做楚霸王,自己穿上艳丽的衣服,腰束得很细,扮成虞姬,姿态轻盈地跳起舞来或髻插雉尾,拨琵琶,丁丁缕缕然【丁丁(zhēng zhēng争争)缕缕然:形容弹奏琵琶所发出的连续不断的声响。

丁丁,形容声音响亮缕缕,形容声细不绝】,喧笑一室,日以为常有时又把公子装扮成沙漠国王,自己头上插上野鸡翎子,手抱琵琶,丁丁铮铮地弹个不停,满屋子里充满了笑声王公以子痴,不忍过责妇;即微闻焉,亦若置之一天到晚,总是这样。

王太常因为儿子傻,也就不忍心过分责备、埋怨小翠,即使偶而听到,也只好装聋作哑同巷有王给谏者【给谏:官名,给事中的别称明代给事中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掌侍从规谏、稽察六部弊误等事清代隶属都察院】,相隔十余户,然素不相能

【素不相能:向来不相容】时值三年大计吏【三年大计吏:明清时,每三年对官吏举行一次考绩对外官的考绩称“大计”,对京官的考绩称“京察”】,忌公握河南道篆【握河南道篆:做河南道监察御史篆,官印明代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给予印篆,分区负责考察各该地区刑名吏治情况。

《明史,职官志二》谓“都察院衙门分属河南道,独专诸内外考察故王给谏嫉妒而欲中伤王侍御】,思中伤之公知其谋,忧虑无所为计与王家同一巷子里,还住着一位王给谏,中间相隔只十几家,但王太常和王给谏向来不和那时正逢三年一次的官吏考核,王给谏嫉妒王太常做了河南道台,想找机会暗算一下。

王太常知道了,心里很着急,可是想不出对付的办法来一夕,早寝女冠带,饰冢宰状【冢宰:周代官员,为六卿之首明代以内阁大学士为相,中叶启多兼吏部尚书,故又称吏部尚书为冢宰】,剪素丝作浓髭【素丝:白色生丝浓髭(zī资):密集的胡须。

】,又以青衣饰两婢为虞候【虞候:宋时贵官雇用的侍从此指侍卫、随员】,窃跨厩马而出【厩(jiù旧)马:指家中的马匹厩,马棚】,戏云:“将谒王先生”一天晚上,王太常睡得很早小翠穿上太官上朝的服装,装扮成吏部尚书的模样,剪了一些白丝绒做成大胡子戴上,又叫两个丫鬟穿上青衣装成官差,偷偷地从马棚里牵出马来,说是“去拜见王先生”。

驰至给谏之门.,即又鞭挝从人,大言曰:“我谒侍御王【侍御王:侍御王先生,指王太常】,宁谒给谏王耶【给谏王:给谏王先生,指王给谏】!”回辔而归【回辔:回马】到了王给谏的大门口,便用马鞭打自己的从人,说:“我是要看王侍御的,谁要看什么王给谏啊!”拨转马头就走。

比至家门,门者误以为真,奔白王公公急起承迎,方知为子妇之戏到了自家门口,门房以为真的是吏部尚书来了,赶紧跑到上房向王太常禀报王太常连忙起身出外迎接,才知道是儿媳妇开了个大玩笑怒甚,谓夫人曰:“人方蹈我之瑕。

【蹈我之瑕,寻找我的过错瑕,玉的斑点,比喻缺点或毛病蹈,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原作“盗”】,反以闺阁之丑,登门而告之余祸不远矣!”王太常气得脸色发白,一甩袖子回到房里,对夫人说:“人家正找咱的岔,想整治咱家,这可倒好,媳妇反而闹出这种丑事,咱家灾难临头了!”。

夫人怒,奔女室,诟让之【诟让:责骂让,责备】女惟憨笑,并不一置词挞之,不忍;出之【出:休弃】,则无家:夫妻懊怨,终夜不寝夫人也气得不得了,跑到小翠房里,又是训斥,又是责骂小翠只是嘿嘿地傻笑,并不分辩打她吧,不忍下手;休掉她吧,又无家可归。

夫妇二人百般悔恨,一宿都没有睡好时冢宰某公赫甚,其仪采服从【仪采服从:仪容、风采、服饰和扈从】,与女伪装无少殊别,王给谏亦误为真屡侦公门,这时吏部尚书某公正声势显赫,他的穿着打扮和那天小翠装扮的一模一样。

因此王给谏也以为真是吏部尚书,屡次派人到王太常门口打听消息中夜而客未出,疑冢宰与公有阴谋次日早朝,见而问曰:“夜,相公至君家耶【相公:此指上文所说的“冢宰”】?”等了半夜,还没见吏部尚书出来,他怀疑吏部尚书和王太常正在商议什么机密大事。

第二天早朝,王给谏见了王太常,便问道:“昨晚尚书到府上拜访了吧?”公疑其相讥,惭言唯唯,不甚响答给谏愈疑,谋遂寝【寝:停止、中止】,由此益交欢公王太常以为他有意讥讽,满面羞惭,只是低声含糊地应了两个“是”字。

王给谏越发怀疑了,从此不敢再暗算王太常,反而极力和他交好公探知其情,窃喜,而阴嘱夫人,劝女改行【改行(xíng形):改变其所作所为】;女笑应之王太常探得内情,暗暗高兴,但私下仍叮嘱夫人劝小翠以后不要再胡闹了。

小翠也笑着答应下来逾岁,首相免【首相:也指上文所说的“冢宰”】,适有以私函致公者,误投给谏给谏大喜,先托善公者往假万金【善公者:与王公友善的人】,公拒之过了一年,朝中首相被免职恰好有人写了一封私信给王太常,误送到王给谏家里。

王给谏大喜,便先托一位和王太常有交情的人,以此为要挟,向他借一万两银子王太常拒绝了给谏自诣公所公觅巾袍【觅中袍:寻找官服,拟穿戴出见宾客巾袍,犹言冠服】,并不可得;给谏伺候久,怒公慢,愤将行王给谏又亲自上门来谈。

王太常忙寻找官服,哪知怎么也找不到了王给谏等了好一会,以为王太常摆架子,有意怠慢,气忿地正要离开,忽见公子衮衣旒冕【衮(gǔn滚)衣旒(liú留)冕:此指穿戴帝王冠服衮衣,皇帝所穿的|龙袍旒冕,前后悬垂玉串的皇冠。

】,有女子自门内推之以出,大骇已而笑抚之,脱其服冕而去公急出,则客去远忽见元丰身穿皇帝的龙袍冠冕,有个女子从门内把他推了出来王给谏一见吓了一跳,假意含笑,抚慰公子,把衣冠脱下来,交给从人带走了等到王太常赶出来,客人已经走了。

闻其故,惊颜如土,大哭曰,“此祸水也【祸水:汉成帝宠赵飞燕的妹妹合德披香博士淖方成唾曰:“此祸水也,灭火必矣”见《飞燕外传》照五行家的说法,汉朝得火德而兴,因而说赵合德祸害汉室,如同水之灭火后因称败坏国家的女性为“祸水”。

】!指日赤吾族矣【指日赤吾族矣:不久就将诛灭我家全族指日,不日,为期不远赤族,全家族被杀】!”与夫人操杖往王太常得知缘故,立时吓懵了,脸色如土,大哭道:“真是祸水啊!闯下这滔天大祸,眼看咱全家就要被抄杀满门了!”说着和夫人拿着棍杖去打小翠。

女已知之,阖扉任其诟厉公怒,斧其门小翠早已知道了,关紧房门,听凭他们叫骂,全不理睬王太常见此情景,更是火上浇油,拿起斧子要劈门女在内,含笑而告之曰:“翁无烦怒有新妇在,刀锯斧钺,妇自受之,必不令贻害双亲。

翁若此,是欲杀妇以灭口耶?”公乃止这时,小翠在门里笑着劝公公说:“爹爹不要生气,有我在,各种刑罚自然由我承担,定不要您二老受牵连爹爹要劈死我,这是想杀人灭口吗?”王太常一听有道理,这才把斧子扔下给谏归,果抗疏揭王不轨。

【抗疏:上疏直陈不轨:越出常轨,不守法度《左传·隐公五年》:“不轨不物,谓之乱政”】,衮冕作据上惊验之,其旒冕乃粱秸心所制,袍则败布黄袱也王给谏回去,果然上奏皇帝,揭发王太常谋反,有龙袍、皇冠为证皇帝惊讶地打开验看,原来所谓皇冠是高梁秸子编的,龙袍乃是个破旧的黄布包袱皮。

上怒其诬又召元丰至,见其憨状可掬,笑曰:“此可以作天子耶?”乃下之法司【下之法司:把王给谏交付法司审理明清时代,以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为三法司,负责审理重大案件】皇帝生气了,责怪王给谏诬陷好人皇帝又把元丰叫来,一看,原来是个白痴。

皇上笑了:“这样的傻瓜能当皇帝吗?”就交给法司看管给谏又讼公家有妖人,法司严诘臧获【臧获:奴婢《荀子·王霸》:“如是,则虽臧获不肯与天子易势业”《注》:“臧获,奴婢也《方言》谓荆淮海岱之间,骂奴曰臧,骂婢为获。

或日,取货谓之臧,擒得谓获皆谓有罪为奴隶者”】,并言无他,惟颠妇痴儿,日事戏笑;邻里亦无异词王给谏又指控王太常家中有妖人司法官吏把王家的丫鬟仆人拘去审讯,大家都说:“哪有妖人?只有个疯疯颠颠的媳妇和一个痴呆呆的儿子,整天闹着玩儿罢了。

”四邻八舍也是这样讲案乃定,以给谏充云南军【充云南军,充军到云南充军为古代刑罚宋代把罪犯发配往军内或官作坊服劳役,明代则大都发配往边远驻军服役,都叫充军】王由是奇女又以母久不至,意其非人使夫人探诘之,女但笑不言。

这件案子才审定了,判王给谏诬告,充军云南从这以后,王太常觉得小翠很不平常,又因为她母亲一去不回,就揣度媳妇莫非是个仙女吧!就让王夫人去询问小翠只是笑,一句话也投有再复穷问,则掩口曰:“儿玉皇女,母不知耶?”。

夫人再三追问,小翠捂着嘴,笑道:“我是玉皇大帝的亲生女儿,娘还不知道吗?”无何,公擢京卿【擢:提升京卿:清代对三品或四品京官的尊称,或称“京堂”这里指从侍御擢升为大常寺卿】五十余,每患无孙过了不久,王太常又升了官。

这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经常为没有孙子而发愁女居三年夜夜与公子异寝,似未尝有所私夫人舁榻去,嘱公子与妇同寝小翠过门已经三年了,每夜都和公子分床睡眠夫人就派人把公子的床搬走,嘱咐他和小翠睡一张床过数日,公子告母曰:“借榻去,悍不还!小翠夜夜以足股加腹上,喘气不得;又惯掐人股里。

”婢妪无不粲然夫人呵拍令去过了几天,公子就找夫人告状了:“那张床搬走了,怎么老不归还?小翠每夜都把脚搁在我肚皮上,压得我都喘不过气来!又好掐人家的大腿……”丫鬟仆妇们听了都捂着嘴吃吃地笑,夫人连喝带打地把他赶走了。

一日,女浴于室,公子见之,欲与偕;女笑止之,谕使姑侍既出,乃更泻热汤于瓮,解其袍袴,与婢扶之入公子觉蒸闷,大呼欲出女不听,以衾蒙之一天,小翠在房里洗澡,元丰见了,要和她同浴小翠笑着拦阻他,叫他等一下小翠洗完澡出来,把热水倒在大瓮里,然后给公子脱去衣裳,和丫鬟扶着他下了瓮。

公子觉得非常闷热,大叫着要出来,小翠不听,又用被子给他蒙上少时,无声,启视,已绝【绝:气绝】女坦笑不惊【坦笑:坦然而笑】,曳置床上,拭体干洁,加复被焉过了一会儿,没有声响了,打开一看已经死去小翠很坦然地笑着,一点也不惊慌,慢慢地把公子抬出来放在床上,给他擦干身子,随后盖上两床被子。

夫人闻之,哭而入,骂曰:“狂婢何杀吾儿!”女冁然曰【冁(chǎn铲)然:笑的样子】:“如此痴儿,不如勿有”夫人听到儿子洗澡给闷死了,嗷嗷哭着跑了来,骂着说:“疯丫头,怎么把我儿子给弄死了!”小翠微微一笑,说:“这样的傻儿子,还不如没有哩!”。

夫人益恚,以首触女;婢辈争曳劝之方纷噪间,一婢告曰:“公子呻矣!”夫人一听这活,更是气得发疯,用头去撞小翠丫鬟们连忙把夫人拉开正闹得不可开交,一个丫鬟跑来报告:“公子哎哟着起来啦!”夫人辍涕抚之,则气息休休,而大汗浸淫。

【浸淫:渗渍】,沾浃裀褥【沾浃(jiā加):湿透】食顷,汗已,忽开目四顾,遍视家人,似不相识,曰:夫人收住眼泪,过去抚摸元丰,见他咻啉地喘着气,浑身冒大汗,把棉被也湿透了过了一顿饭的功夫,汗也完了,元丰睁开了两眼,四下张望。

看家里的人,好像一点不认识,开口说:“我今回忆往昔,都如梦寐,何也?”夫人以其言语不痴,大异之携参其父,屡试之,果不痴“回想过去的事,真像做梦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呀?”夫人听了这话,好像不是出自傻子之口,觉得很奇怪,领着他见王太常。

太常多方试探,果然不傻了大喜,如获异宝至晚,还榻故处,更设衾枕以觇之公子入室,尽遣婢去一家都高兴得不得了,真是如获至宝老两口又暗暗地叫仆人把原先抬走的床再抬回去,放在原处,铺好被褥早窥之,则塌虚设自此痴颠皆不复作,而琴瑟静好,如形影焉。

【如形影焉:如影随形,谓亲密相伴】第二天再去看,被褥一动没动从那以后,元丰的痴病再也没有复发,夫妻二人非常和谐,出出进进,形影不离年余,公为给谏之党奏劾免官,小有罣误【罣(guà挂)误:同“挂误”,语出《战国策·韩策》。

此指官吏因公事受谴责】旧有广西中丞所赠玉瓶【中丞:巡抚的别称明清时,巡抚兼带副都御史衔,相当于前代的御史中丞,故称之为“中丞”】,价累千金,将出以贿当路又过了一年多,王太常被王给谏一党的人弹劾,罢了官,还要受处分。

王太常家中有个广西巡抚赠送的玉瓶,价值几千两银子,准备拿出来贿赂大官女爱而把玩之,失手堕碎,惭而自投小翠很爱这花瓶,常拿在手里玩一次一不留神掉在地上,摔个粉碎她十分羞愧,忙去告诉公婆公夫妇方以免官不快,闻之,怒,交口呵骂。

老两口正为丢官而烦恼,一听玉瓶摔碎了,气上心头,齐声责骂小翠女忿而出【忿: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和二十四卷抄本,原作”奋”】,谓公子曰:“我在汝家,所保全者不止一瓶,何遂不少存面目?小翠气忿地走出房门,对元丰说:“我在你家几年,替你家保全的不止一只花瓶,怎么就这么不给我一点面子?。

实与君言:我非人也以母遭雷霆之劫,深受而翁庇翼【而翁: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原作“而公”而,同”尔”】;又以我两人有五年夙分,故以我来报曩恩、了夙愿耳老实对你说,我不是凡间女子,只因我母亲遭受雷劫时,受了你父亲的庇护,又因为咱们俩有五年的缘份,这才让我来到你家,一则是报恩,二则是了却这一点心愿。

身受唾骂,擢发不足以数,所以不即行者,五年之爱未盈今何可以暂止乎!”盛气而出,追之已杳我在你家不知挨了多少骂,真是数也数不清了我之所以没走,是咱俩五年缘分未满如今我还能呆下去吗?”说罢,小翠气冲冲地走了出去。

元丰追到门外,已经不知去向了公爽然自失【爽然自失:语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意谓深为内疚爽然,茫然自失,内心空虚】,而悔无及矣公子入室,睹其剩粉遗钩,恸哭欲死;寝食不甘,日就赢瘁王太常觉得自己做得过分,但后悔已来不及了。

元丰走进房里,见到小翠用过的脂粉和留下的首饰,睹物思人,不禁号啕大哭起来白天不吃饭,晚上不睡觉,一天天瘦下去公大忧,急为胶续以解之【胶续:指续娶旧时以琴瑟谐和比喻夫妇,因此俗谓丧妻为断弦,再娶曰续弦《十洲记》谓海上凤麟洲,多仙人,以凤喙麟角合煎作膏,名“续弦胶”,能续弓弩的断弦。

后来因称男子续娶为“胶续”或“鸾胶再续”】,而公子不乐惟求良工画小翠像,日夜浇祷其下【浇祷:酹酒祈祷】,几二年王太常很着急,想赶快为他续娶,以便解除他的悲痛,可是元丰仍不快乐,只是找来一位名画师,画了一张小翠的像,每天供奉祷告不已。

这样差不多过了两年偶以故自他里归,明月已皎,村外有公家亭园,骑马墙外过,闻笑语声,停辔,使厩卒捉鞚【厩卒:马夫捉:抓住鞚(kòng控):有嚼口的马络头】;登鞍一望,则二女郎游戏其中一天,元丰偶然因事从外地归来。

那时天色已晚,明月当空村外原有他家一座花园他骑马从墙外经过,听到墙里有笑声,便停下来,叫马夫拉住马,自己站在鞍子上,隔着墙朝里望去,看见有两个姑娘在园中戏耍,云月昏蒙,不甚可辨,但闻一翠衣者曰:“婢子当逐出门!”一红衣者曰:“汝在吾家园亭,反逐阿谁?”

因为月亮被云彩遮着,朦胧不明,看不甚清楚只听得一个穿绿衣裙的姑娘说:“死丫头,该把你赶出去!”穿红衣裙的姑娘说:“这是俺家的花园,你反倒赶我,到底该赶谁呀!”翠衣人曰:“婢子不羞,不能作妇,被人驱遣,犹冒认物产也?”红衣者曰:“索胜老大婢无主顾者。

【索胜:总还胜过】!”听其音,酷类小翠,疾呼之绿衣姑娘说:“真不害羞,不会做媳妇,被人家休了出来,还敢冒认是你家的花园哩”红衣姑娘说:“总比你这没有主的老姑娘强得多!”元丰听话音很像小翠,便连忙喊她翠衣人去曰:“姑不与若争,汝汉子来矣。

”既而红衣人来,果小翠喜极绿衣姑娘一边走一边说:“我暂时不跟你争论,你的汉子来了!”红衣姑娘走过来,果然是小翠元丰高兴极了女令登垣,承接而下之,曰:“二年不见,骨瘦一把矣!”公子握手泣下,具道相思小翠叫他攀上墙头,接他过去,说:“两年不见,你竟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架子了。

”元丰握着她的手,泪流满面,把思念之情详细给她讲了女言:“妾亦知之,但无颜复见家人今与大姊游戏,又相邂逅,足知前因不可逃也”请与同归,不可;请止园中,许之小翠说:“我都知道,只是没脸再进你家大门今天跟大姐在这里游玩,没想碰到了你,可见姻缘是逃不掉的。

”元丰请她一同回去,小翠不肯;请她留在园中,她答应了公子遣仆奔白夫人夫人惊起,驾肩舆而往,启钥入亭女即趋下迎拜;元丰打发仆人回家回禀夫人夫人一听,又是惊,又是喜,便坐着轿子赶来走进花园,小翠迎接跪拜夫人捉臂流涕,力白前过,几不自容,曰:“若不少记榛梗

【榛梗:草木丛生,阻塞不通;喻隔阂,前嫌】,请偕归,慰我迟暮【迟暮:喻晚年迟,晚】”女峻辞不可夫人拉着小翠的胳膊,老泪纵横,真诚地检讨以前的过错,简直不能谅解自己又说:“如果你心里不怀恨我,就请你一同回去,让我的晚年得到安慰。

”小翠坚决推辞,不肯答应夫人虑野亭荒寂,谋以多人服役女曰:“我诸人悉不愿见,惟前两婢朝夕相从,不能无眷注耳;外惟一老仆应门,馀都无所复须”夫人因为这花园太荒凉,打算多派些丫鬟仆人来侍奉小翠说:“别的人,我都不愿见,只要原先的那两个丫头。

相处的日子长了,我很相信她俩,就让她俩来吧照应大门,派个老仆人就行别的人一概用不着”夫人悉如其言托公子养疴园中,日供食用而已夫人就按小翠说的做了,对外人就说是元丰在花园里养病每天送给他们食物和日常用品女每劝公子别婚,公子不从。

后年余,女眉目音声,渐与曩异,出像质之,迥若两人大怪之小翠常劝元丰另外娶亲,元丰不依过了一年多,小翠的面孔和声音渐渐和从前不一样了把画像取出来一对,简直判若两人元丰非常奇怪女曰:“视妾今日,何如畴昔美?”公子曰:“今日美则美,然较昔日则似不如。

”女曰:“意妾老矣!”小翠说:“你看我比以前美吗?”元丰说:“今天你美倒是美了,但是跟从前不一样了”小翠说;“你这意思是说我老了?”公子曰:“二十余岁人,何得速老?”女笑而焚图,救之已烬元丰说:“你才二十几岁,怎么会老呢?”小翠笑了笑,把画像烧了,元丰要去拿,已经变成了灰烬。

一日,谓公子曰:“昔在家时,阿翁谓妾抵死不作茧【抵死:到老死;终究不作茧,以蚕不作茧比喻妇女不能生育】今亲老君孤,妾实不能产,恐误君宗嗣请娶妇于家,旦晚侍奉翁姑,君往来于两间,亦无所不便”一天,小翠对元丰说:“公公说我到死也不会生孩子。

现在双亲都年老了,你又孤零零一个弟兄也没有,我不会生育,怕要贻误你们的宗嗣你还是另娶一房妻子,早晚可以侍奉公婆,你两面跑跑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公子然之,纳币于锺太史之家【纳币:下聘礼见《青娥》注太史:古史官。

明清时,因修史之事归于翰林院,因称翰林为“太史”】吉期将近,女为新人制衣履,赍送母所及新人入门,则言貌举止,与小翠无毫发之异元丰答应了,就向钟太史家求亲迎亲的日子快到了,小翠给新妇做了新的衣服和鞋袜,然后送到钟家去。

新娘进门,她的容貌、言谈和举止,竟然跟小翠没有丝毫差异大奇之往至园亭,则女已不知所在问婢,婢出红巾曰:“娘子暂归宁,留此贻公子”元丰十分惊奇,到花园去找小翠小翠已不知去向,问丫鬟,丫鬟拿出一块红巾,说:“娘子回娘家去了,留下这个叫我交给公子。

”展巾,则结玉玦一枚【玉玦:玉饰,形为环而有缺口,古时常用以赠人表示决绝《苟子·大略》:“绝人以玦,反绝以环”】,心知其不返,遂携婢俱归虽顷刻不忘小翠,幸而对新人如觌旧好焉元丰展开红巾,上面系着一块玉玦,这是表示她永远与元丰分别了。

元丰知道她不会再回来了,便带着丫鬟回去元丰虽然时刻想念着小翠,幸而见到新娘犹如见到了小翠一样始悟锺氏之姻,女预知之,故先化其貌,以慰他日之思云元丰这才明白:和钟家女儿成亲的事,小翠早已料到了,因此她先化成钟家姑娘的模样,这样就可以安慰元丰后来对她的思念啊!。

异史氏曰:“一狐也,以无心之德,而犹思所报;而身受再造之福者【再造:犹言再生】,顾失声于破甑【失声于破甑(zèng赠):东汉孟敏荷甑而行,甑堕地破裂,孟敏不顾而去,认为“甑已破矣,视之何益”见《后汉书·郭泰传》。

这里反用其意,借以指责王太常毫无涵养,竟然惋惜已碎的玉瓶,诟骂对王家有再造之德的小翠失声,不自禁而出声甑,陶甑,古代炊器】,何其鄙哉!异史氏说:“一个狐狸,受到那么一点点并没有过多用心的恩德,还想着要报答呢。

而像受到人家再造之恩的王太常,对恩人打碎了他的一个破瓶子,却痛哭流涕,多么鄙陋呀!月缺重圆【月缺重圆:指小翠盛气离开王家,后在园亭又与公子重新团圆】,从容而去,始知仙人之情,亦更深于流俗也!”月亮残缺了会有圆的那一天,大大方方地离开,从中可知神仙的感情,更比时代流俗深厚啊!”。

15-04《聊斋志异》-小翠王太常【太常,官名,汉为九卿之一以后各代设太常寺,置卿和少卿各一人,掌管宫廷祭犯礼乐等事】,越人【越:指令浙江地区古越国建都于会稽(今浙江绍兴),春秋末年越国灭吴,向北扩展,疆域有江苏南部、江西东部、浙江北部等地区。

】总角时,昼卧榻上忽阴晦,巨霆暴作【巨霆:迅雷】,一物大于猫,来伏身下,展转不离王太常,是江浙一带地方的人他童年时,有一次白天卧床休息,忽然天色变得黑暗,雷电交加,一只比猫大一点的动物跳上床,躲在他身边.辗转不肯离开。

移时晴霁,物即径出视之,非猫,始怖,隔房呼兄兄闻,喜曰:“弟必大贵,此狐来避雷霆劫也”后果少年登进士,以县令入为侍御【以县令入为侍御:从外任知县调入朝廷为御史清代称御史为“侍御”】一会雨过天晴,那动物便走了。

这时他才发现不是猫,怕得不得了,隔着房间喊他哥哥兄长听他讲明原委,高兴地说:“兄弟将来一定会做大官,这是狐狸来躲避雷劫的”后来,他果然少年就中了进士,从知县一直做到监察御史生一子,名元丰,绝痴,十六岁不能知牝牡

【牝牡(pín—mǔ聘亩):雌雄,指男女性别鸟兽雌性叫“牝”,雄性叫“牡”】,因而乡党无与为婚【与: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原作“於”】王忧之王太常有个儿子名叫元丰,是个傻子,十六岁了,还分不清雌雄就因为傻,乡里人谁也不肯把女儿嫁给他。

王太常很是发愁适有妇人率少女登门,自请为妇视其女,嫣然展笑,真仙品也有一天,有个老妇人领着一个姑娘找上门来,说是愿把姑娘嫁给王家做媳妇那姑娘满脸带笑,漂亮得像天上的仙女喜问姓名自言:“虞氏女小翠,年二八矣。

”与议聘金曰:“是从我糠覈不得饱【糠覈(hé河):粗粝的饭食覈,米麦的粗屑】,一旦置身广厦,役婢仆,厌膏粱【厌:通“餍”,饱食膏粱,肥脂与细粮,指美食】,彼意适,我愿慰矣,岂卖菜也而索直乎!”王太常全家很高兴,问那老妇人姓名,她自称姓虞,女儿名叫小翠,已经十六岁了。

商量聘金时,老妇人说:“这孩子跟着我,吃糠还不得一饱一旦住在这高房大屋里,有丫头仆妇供她使唤,有山珍海味给她吃,只要她舒心如意,我就心安了这又不是卖青菜,还要讨价吗?”夫人大悦,优厚之妇即命女拜王及夫人,嘱曰:“此尔翁姑。

【翁姑:公婆】,奉侍宜谨我大忙,且去,三数日当复来”王夫人大喜,热情地招待了她们老妇人叫女儿拜见了王太常夫妇,吩咐道:“这就是你的公公婆婆,你得好生侍奉他们我很忙,先回去三两天,以后还要来的”王命仆马送之。

妇言:“里巷不远,无烦多事”遂出门去小翠殊不悲恋,便即奁中翻取花样【奁(lián):此指闺中盛放什物的箱匣】王太常叫仆人备马相送那老妇人说她家离这儿不远,不必麻烦了,说完出门径自走了小翠倒也没显出悲伤和依恋不舍的样子,就在带来的小箱子里翻寻花样,准备做活。

夫人亦爱乐之数日,妇不至以居里问女,女亦憨然不能言其道路,遂治别院,使夫妇成礼王夫人见她很大方,心里很是喜欢过了几天,老妇人未如约而来王夫人问小翠家住哪里,她只是露出一副痴憨的样子,竟不知家住在哪里,怎么个走法。

王夫人便收拾了另外一个院子,让小夫妇完婚诸戚闻拾得贪家儿作新妇,共笑姗之【笑姗(shàn):嘲笑姗,古同“讪”,讥讽】;见女皆惊,群议始息亲戚们听说王太常找了个穷人家的女儿做媳妇,不免暗地嘲笑一番可后来见小翠伶俐漂亮,都大吃一惊,从此就再也不议论什么了。

女又甚慧,能窥翁姑喜怒王公夫妇,宠惜过于常情,然惕惕焉,惟恐其憎子痴【惕惕:耽心、忧虑】;而女殊欢笑,不为嫌小翠很聪明,会看公婆的脸色行事,老夫妇也特别疼爱她,唯恐她嫌元丰傻小翠却有说有笑,好像满不在乎的样子。

第善谑【第,但善谑(xuè):善于戏耍玩笑】,刺布作圆【刺布作圆:缝布作球刺,缝制,圆,球】,蹋蹴为笑着小皮靴,蹴去数十步【数十步: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原作“数步”】,绐公子奔拾之【绐(dài):古同“诒”,欺骗;欺诈。

哄骗】,公子及婢恒流汗相属只是小翠太爱玩耍,常用布缝成个球,踢着玩,穿上小皮鞋,一踢就是好几十步远,骗元丰跑去拾取元丰和丫鬟们跑来跑去,往往累得满身大汗一日,王偶过,圆訇然来【訇(hōng轰)然:形容踢球的声音。

】,直中面目女与婢俱敛迹去【敛迹:躲藏,藏身】,公子犹踊跃奔逐之一天,王太常偶然经过,球从半空中飞来,拍的一声,正好打在脸上小翠和丫鬟们连忙溜走,元丰还傻乎乎地跑过去拾王怒,投之以石,始伏而啼王以告夫人,夫人往责女,女俯首微笑,以手刓床。

【刓(wán玩):划刻】太常大怒,拣起块石子投过去,正打中儿子元丰趴在地上又哭又闹王太常回到房里,将事情的经过向夫人说了一遍,夫人过来斥责了小翠一顿小翠一点不在意,低头微笑着,用手指在床沿上划来划去既退,憨跳如故,以脂粉涂公子,作花面如鬼。

夫人见之,怒甚,呼女垢骂夫人走后,她又照样胡闹,把胭脂粉抹在元丰的脸上,涂得五颜六色,像个花面鬼夫人一见,气极了,叫小翠来怒骂一顿女倚几弄带,不惧,亦不言夫人无奈之,因杖其子【杖:棒打】元丰大号,女始色变,屈膝乞宥。

【乞宥:求饶宥,原谅】夫人怒顿解,释杖去小翠靠着桌子玩弄衣带,不害怕,也不吭声夫人无可奈何,只得拿儿子出气,把元丰打得大哭大叫,小翠这才变了脸色,跪在地上求饶夫人消了气,丢下棍子走了出去女笑拉公子入室,代扑衣上尘,拭眼泪,摩挲杖痕,饵以枣栗。

公子乃收涕以忻【收涕以忻:止住眼泪而欢喜高兴】小翠把公子扶到卧室里,替他掸掉衣裳上的尘土,用手绢给他擦脸上的泪痕,又拿红枣、粟子给他吃元丰止住啼哭,又高兴起来女阖庭户,复装公子作霸王,作沙漠人【“装公子作霸王,作沙漠人”及以下数句:这里是合写他们所扮演的两出戏。

装公子作霸王,指扮演西楚霸王项羽;下文写小翠”乃艳服,束细腰,婆婆作帐下舞”,指扮演虞姬;串演的是楚汉相争时霸王和虞姬的故事公子作沙漠人,指扮演发兵索取昭君的匈奴王;下文写小翠“髻插雉尾,拨琵琶,丁丁缕缕”,指扮演王昭君!串演的是汉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

】;己乃艳服,束细腰,婆娑作帐下舞【婆娑:舞蹈的姿态】;小翠关上房门,把元丰扮做楚霸王,自己穿上艳丽的衣服,腰束得很细,扮成虞姬,姿态轻盈地跳起舞来或髻插雉尾,拨琵琶,丁丁缕缕然【丁丁(zhēng zhēng争争)缕缕然:形容弹奏琵琶所发出的连续不断的声响。

丁丁,形容声音响亮缕缕,形容声细不绝】,喧笑一室,日以为常有时又把公子装扮成沙漠国王,自己头上插上野鸡翎子,手抱琵琶,丁丁铮铮地弹个不停,满屋子里充满了笑声王公以子痴,不忍过责妇;即微闻焉,亦若置之一天到晚,总是这样。

王太常因为儿子傻,也就不忍心过分责备、埋怨小翠,即使偶而听到,也只好装聋作哑同巷有王给谏者【给谏:官名,给事中的别称明代给事中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掌侍从规谏、稽察六部弊误等事清代隶属都察院】,相隔十余户,然素不相能

【素不相能:向来不相容】时值三年大计吏【三年大计吏:明清时,每三年对官吏举行一次考绩对外官的考绩称“大计”,对京官的考绩称“京察”】,忌公握河南道篆【握河南道篆:做河南道监察御史篆,官印明代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给予印篆,分区负责考察各该地区刑名吏治情况。

《明史,职官志二》谓“都察院衙门分属河南道,独专诸内外考察故王给谏嫉妒而欲中伤王侍御】,思中伤之公知其谋,忧虑无所为计与王家同一巷子里,还住着一位王给谏,中间相隔只十几家,但王太常和王给谏向来不和那时正逢三年一次的官吏考核,王给谏嫉妒王太常做了河南道台,想找机会暗算一下。

王太常知道了,心里很着急,可是想不出对付的办法来一夕,早寝女冠带,饰冢宰状【冢宰:周代官员,为六卿之首明代以内阁大学士为相,中叶启多兼吏部尚书,故又称吏部尚书为冢宰】,剪素丝作浓髭【素丝:白色生丝浓髭(zī资):密集的胡须。

】,又以青衣饰两婢为虞候【虞候:宋时贵官雇用的侍从此指侍卫、随员】,窃跨厩马而出【厩(jiù旧)马:指家中的马匹厩,马棚】,戏云:“将谒王先生”一天晚上,王太常睡得很早小翠穿上太官上朝的服装,装扮成吏部尚书的模样,剪了一些白丝绒做成大胡子戴上,又叫两个丫鬟穿上青衣装成官差,偷偷地从马棚里牵出马来,说是“去拜见王先生”。

驰至给谏之门.,即又鞭挝从人,大言曰:“我谒侍御王【侍御王:侍御王先生,指王太常】,宁谒给谏王耶【给谏王:给谏王先生,指王给谏】!”回辔而归【回辔:回马】到了王给谏的大门口,便用马鞭打自己的从人,说:“我是要看王侍御的,谁要看什么王给谏啊!”拨转马头就走。

比至家门,门者误以为真,奔白王公公急起承迎,方知为子妇之戏到了自家门口,门房以为真的是吏部尚书来了,赶紧跑到上房向王太常禀报王太常连忙起身出外迎接,才知道是儿媳妇开了个大玩笑怒甚,谓夫人曰:“人方蹈我之瑕。

【蹈我之瑕,寻找我的过错瑕,玉的斑点,比喻缺点或毛病蹈,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原作“盗”】,反以闺阁之丑,登门而告之余祸不远矣!”王太常气得脸色发白,一甩袖子回到房里,对夫人说:“人家正找咱的岔,想整治咱家,这可倒好,媳妇反而闹出这种丑事,咱家灾难临头了!”。

夫人怒,奔女室,诟让之【诟让:责骂让,责备】女惟憨笑,并不一置词挞之,不忍;出之【出:休弃】,则无家:夫妻懊怨,终夜不寝夫人也气得不得了,跑到小翠房里,又是训斥,又是责骂小翠只是嘿嘿地傻笑,并不分辩打她吧,不忍下手;休掉她吧,又无家可归。

夫妇二人百般悔恨,一宿都没有睡好时冢宰某公赫甚,其仪采服从【仪采服从:仪容、风采、服饰和扈从】,与女伪装无少殊别,王给谏亦误为真屡侦公门,这时吏部尚书某公正声势显赫,他的穿着打扮和那天小翠装扮的一模一样。

因此王给谏也以为真是吏部尚书,屡次派人到王太常门口打听消息中夜而客未出,疑冢宰与公有阴谋次日早朝,见而问曰:“夜,相公至君家耶【相公:此指上文所说的“冢宰”】?”等了半夜,还没见吏部尚书出来,他怀疑吏部尚书和王太常正在商议什么机密大事。

第二天早朝,王给谏见了王太常,便问道:“昨晚尚书到府上拜访了吧?”公疑其相讥,惭言唯唯,不甚响答给谏愈疑,谋遂寝【寝:停止、中止】,由此益交欢公王太常以为他有意讥讽,满面羞惭,只是低声含糊地应了两个“是”字。

王给谏越发怀疑了,从此不敢再暗算王太常,反而极力和他交好公探知其情,窃喜,而阴嘱夫人,劝女改行【改行(xíng形):改变其所作所为】;女笑应之王太常探得内情,暗暗高兴,但私下仍叮嘱夫人劝小翠以后不要再胡闹了。

小翠也笑着答应下来逾岁,首相免【首相:也指上文所说的“冢宰”】,适有以私函致公者,误投给谏给谏大喜,先托善公者往假万金【善公者:与王公友善的人】,公拒之过了一年,朝中首相被免职恰好有人写了一封私信给王太常,误送到王给谏家里。

王给谏大喜,便先托一位和王太常有交情的人,以此为要挟,向他借一万两银子王太常拒绝了给谏自诣公所公觅巾袍【觅中袍:寻找官服,拟穿戴出见宾客巾袍,犹言冠服】,并不可得;给谏伺候久,怒公慢,愤将行王给谏又亲自上门来谈。

王太常忙寻找官服,哪知怎么也找不到了王给谏等了好一会,以为王太常摆架子,有意怠慢,气忿地正要离开,忽见公子衮衣旒冕【衮(gǔn滚)衣旒(liú留)冕:此指穿戴帝王冠服衮衣,皇帝所穿的|龙袍旒冕,前后悬垂玉串的皇冠。

】,有女子自门内推之以出,大骇已而笑抚之,脱其服冕而去公急出,则客去远忽见元丰身穿皇帝的龙袍冠冕,有个女子从门内把他推了出来王给谏一见吓了一跳,假意含笑,抚慰公子,把衣冠脱下来,交给从人带走了等到王太常赶出来,客人已经走了。

闻其故,惊颜如土,大哭曰,“此祸水也【祸水:汉成帝宠赵飞燕的妹妹合德披香博士淖方成唾曰:“此祸水也,灭火必矣”见《飞燕外传》照五行家的说法,汉朝得火德而兴,因而说赵合德祸害汉室,如同水之灭火后因称败坏国家的女性为“祸水”。

】!指日赤吾族矣【指日赤吾族矣:不久就将诛灭我家全族指日,不日,为期不远赤族,全家族被杀】!”与夫人操杖往王太常得知缘故,立时吓懵了,脸色如土,大哭道:“真是祸水啊!闯下这滔天大祸,眼看咱全家就要被抄杀满门了!”说着和夫人拿着棍杖去打小翠。

女已知之,阖扉任其诟厉公怒,斧其门小翠早已知道了,关紧房门,听凭他们叫骂,全不理睬王太常见此情景,更是火上浇油,拿起斧子要劈门女在内,含笑而告之曰:“翁无烦怒有新妇在,刀锯斧钺,妇自受之,必不令贻害双亲。

翁若此,是欲杀妇以灭口耶?”公乃止这时,小翠在门里笑着劝公公说:“爹爹不要生气,有我在,各种刑罚自然由我承担,定不要您二老受牵连爹爹要劈死我,这是想杀人灭口吗?”王太常一听有道理,这才把斧子扔下给谏归,果抗疏揭王不轨。

【抗疏:上疏直陈不轨:越出常轨,不守法度《左传·隐公五年》:“不轨不物,谓之乱政”】,衮冕作据上惊验之,其旒冕乃粱秸心所制,袍则败布黄袱也王给谏回去,果然上奏皇帝,揭发王太常谋反,有龙袍、皇冠为证皇帝惊讶地打开验看,原来所谓皇冠是高梁秸子编的,龙袍乃是个破旧的黄布包袱皮。

上怒其诬又召元丰至,见其憨状可掬,笑曰:“此可以作天子耶?”乃下之法司【下之法司:把王给谏交付法司审理明清时代,以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为三法司,负责审理重大案件】皇帝生气了,责怪王给谏诬陷好人皇帝又把元丰叫来,一看,原来是个白痴。

皇上笑了:“这样的傻瓜能当皇帝吗?”就交给法司看管给谏又讼公家有妖人,法司严诘臧获【臧获:奴婢《荀子·王霸》:“如是,则虽臧获不肯与天子易势业”《注》:“臧获,奴婢也《方言》谓荆淮海岱之间,骂奴曰臧,骂婢为获。

或日,取货谓之臧,擒得谓获皆谓有罪为奴隶者”】,并言无他,惟颠妇痴儿,日事戏笑;邻里亦无异词王给谏又指控王太常家中有妖人司法官吏把王家的丫鬟仆人拘去审讯,大家都说:“哪有妖人?只有个疯疯颠颠的媳妇和一个痴呆呆的儿子,整天闹着玩儿罢了。

”四邻八舍也是这样讲案乃定,以给谏充云南军【充云南军,充军到云南充军为古代刑罚宋代把罪犯发配往军内或官作坊服劳役,明代则大都发配往边远驻军服役,都叫充军】王由是奇女又以母久不至,意其非人使夫人探诘之,女但笑不言。

这件案子才审定了,判王给谏诬告,充军云南从这以后,王太常觉得小翠很不平常,又因为她母亲一去不回,就揣度媳妇莫非是个仙女吧!就让王夫人去询问小翠只是笑,一句话也投有再复穷问,则掩口曰:“儿玉皇女,母不知耶?”。

夫人再三追问,小翠捂着嘴,笑道:“我是玉皇大帝的亲生女儿,娘还不知道吗?”无何,公擢京卿【擢:提升京卿:清代对三品或四品京官的尊称,或称“京堂”这里指从侍御擢升为大常寺卿】五十余,每患无孙过了不久,王太常又升了官。

这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经常为没有孙子而发愁女居三年夜夜与公子异寝,似未尝有所私夫人舁榻去,嘱公子与妇同寝小翠过门已经三年了,每夜都和公子分床睡眠夫人就派人把公子的床搬走,嘱咐他和小翠睡一张床过数日,公子告母曰:“借榻去,悍不还!小翠夜夜以足股加腹上,喘气不得;又惯掐人股里。

”婢妪无不粲然夫人呵拍令去过了几天,公子就找夫人告状了:“那张床搬走了,怎么老不归还?小翠每夜都把脚搁在我肚皮上,压得我都喘不过气来!又好掐人家的大腿……”丫鬟仆妇们听了都捂着嘴吃吃地笑,夫人连喝带打地把他赶走了。

一日,女浴于室,公子见之,欲与偕;女笑止之,谕使姑侍既出,乃更泻热汤于瓮,解其袍袴,与婢扶之入公子觉蒸闷,大呼欲出女不听,以衾蒙之一天,小翠在房里洗澡,元丰见了,要和她同浴小翠笑着拦阻他,叫他等一下小翠洗完澡出来,把热水倒在大瓮里,然后给公子脱去衣裳,和丫鬟扶着他下了瓮。

公子觉得非常闷热,大叫着要出来,小翠不听,又用被子给他蒙上少时,无声,启视,已绝【绝:气绝】女坦笑不惊【坦笑:坦然而笑】,曳置床上,拭体干洁,加复被焉过了一会儿,没有声响了,打开一看已经死去小翠很坦然地笑着,一点也不惊慌,慢慢地把公子抬出来放在床上,给他擦干身子,随后盖上两床被子。

夫人闻之,哭而入,骂曰:“狂婢何杀吾儿!”女冁然曰【冁(chǎn铲)然:笑的样子】:“如此痴儿,不如勿有”夫人听到儿子洗澡给闷死了,嗷嗷哭着跑了来,骂着说:“疯丫头,怎么把我儿子给弄死了!”小翠微微一笑,说:“这样的傻儿子,还不如没有哩!”。

夫人益恚,以首触女;婢辈争曳劝之方纷噪间,一婢告曰:“公子呻矣!”夫人一听这活,更是气得发疯,用头去撞小翠丫鬟们连忙把夫人拉开正闹得不可开交,一个丫鬟跑来报告:“公子哎哟着起来啦!”夫人辍涕抚之,则气息休休,而大汗浸淫。

【浸淫:渗渍】,沾浃裀褥【沾浃(jiā加):湿透】食顷,汗已,忽开目四顾,遍视家人,似不相识,曰:夫人收住眼泪,过去抚摸元丰,见他咻啉地喘着气,浑身冒大汗,把棉被也湿透了过了一顿饭的功夫,汗也完了,元丰睁开了两眼,四下张望。

看家里的人,好像一点不认识,开口说:“我今回忆往昔,都如梦寐,何也?”夫人以其言语不痴,大异之携参其父,屡试之,果不痴“回想过去的事,真像做梦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呀?”夫人听了这话,好像不是出自傻子之口,觉得很奇怪,领着他见王太常。

太常多方试探,果然不傻了大喜,如获异宝至晚,还榻故处,更设衾枕以觇之公子入室,尽遣婢去一家都高兴得不得了,真是如获至宝老两口又暗暗地叫仆人把原先抬走的床再抬回去,放在原处,铺好被褥早窥之,则塌虚设自此痴颠皆不复作,而琴瑟静好,如形影焉。

【如形影焉:如影随形,谓亲密相伴】第二天再去看,被褥一动没动从那以后,元丰的痴病再也没有复发,夫妻二人非常和谐,出出进进,形影不离年余,公为给谏之党奏劾免官,小有罣误【罣(guà挂)误:同“挂误”,语出《战国策·韩策》。

此指官吏因公事受谴责】旧有广西中丞所赠玉瓶【中丞:巡抚的别称明清时,巡抚兼带副都御史衔,相当于前代的御史中丞,故称之为“中丞”】,价累千金,将出以贿当路又过了一年多,王太常被王给谏一党的人弹劾,罢了官,还要受处分。

王太常家中有个广西巡抚赠送的玉瓶,价值几千两银子,准备拿出来贿赂大官女爱而把玩之,失手堕碎,惭而自投小翠很爱这花瓶,常拿在手里玩一次一不留神掉在地上,摔个粉碎她十分羞愧,忙去告诉公婆公夫妇方以免官不快,闻之,怒,交口呵骂。

老两口正为丢官而烦恼,一听玉瓶摔碎了,气上心头,齐声责骂小翠女忿而出【忿: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和二十四卷抄本,原作”奋”】,谓公子曰:“我在汝家,所保全者不止一瓶,何遂不少存面目?小翠气忿地走出房门,对元丰说:“我在你家几年,替你家保全的不止一只花瓶,怎么就这么不给我一点面子?。

实与君言:我非人也以母遭雷霆之劫,深受而翁庇翼【而翁: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原作“而公”而,同”尔”】;又以我两人有五年夙分,故以我来报曩恩、了夙愿耳老实对你说,我不是凡间女子,只因我母亲遭受雷劫时,受了你父亲的庇护,又因为咱们俩有五年的缘份,这才让我来到你家,一则是报恩,二则是了却这一点心愿。

身受唾骂,擢发不足以数,所以不即行者,五年之爱未盈今何可以暂止乎!”盛气而出,追之已杳我在你家不知挨了多少骂,真是数也数不清了我之所以没走,是咱俩五年缘分未满如今我还能呆下去吗?”说罢,小翠气冲冲地走了出去。

元丰追到门外,已经不知去向了公爽然自失【爽然自失:语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意谓深为内疚爽然,茫然自失,内心空虚】,而悔无及矣公子入室,睹其剩粉遗钩,恸哭欲死;寝食不甘,日就赢瘁王太常觉得自己做得过分,但后悔已来不及了。

元丰走进房里,见到小翠用过的脂粉和留下的首饰,睹物思人,不禁号啕大哭起来白天不吃饭,晚上不睡觉,一天天瘦下去公大忧,急为胶续以解之【胶续:指续娶旧时以琴瑟谐和比喻夫妇,因此俗谓丧妻为断弦,再娶曰续弦《十洲记》谓海上凤麟洲,多仙人,以凤喙麟角合煎作膏,名“续弦胶”,能续弓弩的断弦。

后来因称男子续娶为“胶续”或“鸾胶再续”】,而公子不乐惟求良工画小翠像,日夜浇祷其下【浇祷:酹酒祈祷】,几二年王太常很着急,想赶快为他续娶,以便解除他的悲痛,可是元丰仍不快乐,只是找来一位名画师,画了一张小翠的像,每天供奉祷告不已。

这样差不多过了两年偶以故自他里归,明月已皎,村外有公家亭园,骑马墙外过,闻笑语声,停辔,使厩卒捉鞚【厩卒:马夫捉:抓住鞚(kòng控):有嚼口的马络头】;登鞍一望,则二女郎游戏其中一天,元丰偶然因事从外地归来。

那时天色已晚,明月当空村外原有他家一座花园他骑马从墙外经过,听到墙里有笑声,便停下来,叫马夫拉住马,自己站在鞍子上,隔着墙朝里望去,看见有两个姑娘在园中戏耍,云月昏蒙,不甚可辨,但闻一翠衣者曰:“婢子当逐出门!”一红衣者曰:“汝在吾家园亭,反逐阿谁?”

因为月亮被云彩遮着,朦胧不明,看不甚清楚只听得一个穿绿衣裙的姑娘说:“死丫头,该把你赶出去!”穿红衣裙的姑娘说:“这是俺家的花园,你反倒赶我,到底该赶谁呀!”翠衣人曰:“婢子不羞,不能作妇,被人驱遣,犹冒认物产也?”红衣者曰:“索胜老大婢无主顾者。

【索胜:总还胜过】!”听其音,酷类小翠,疾呼之绿衣姑娘说:“真不害羞,不会做媳妇,被人家休了出来,还敢冒认是你家的花园哩”红衣姑娘说:“总比你这没有主的老姑娘强得多!”元丰听话音很像小翠,便连忙喊她翠衣人去曰:“姑不与若争,汝汉子来矣。

”既而红衣人来,果小翠喜极绿衣姑娘一边走一边说:“我暂时不跟你争论,你的汉子来了!”红衣姑娘走过来,果然是小翠元丰高兴极了女令登垣,承接而下之,曰:“二年不见,骨瘦一把矣!”公子握手泣下,具道相思小翠叫他攀上墙头,接他过去,说:“两年不见,你竟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架子了。

”元丰握着她的手,泪流满面,把思念之情详细给她讲了女言:“妾亦知之,但无颜复见家人今与大姊游戏,又相邂逅,足知前因不可逃也”请与同归,不可;请止园中,许之小翠说:“我都知道,只是没脸再进你家大门今天跟大姐在这里游玩,没想碰到了你,可见姻缘是逃不掉的。

”元丰请她一同回去,小翠不肯;请她留在园中,她答应了公子遣仆奔白夫人夫人惊起,驾肩舆而往,启钥入亭女即趋下迎拜;元丰打发仆人回家回禀夫人夫人一听,又是惊,又是喜,便坐着轿子赶来走进花园,小翠迎接跪拜夫人捉臂流涕,力白前过,几不自容,曰:“若不少记榛梗

【榛梗:草木丛生,阻塞不通;喻隔阂,前嫌】,请偕归,慰我迟暮【迟暮:喻晚年迟,晚】”女峻辞不可夫人拉着小翠的胳膊,老泪纵横,真诚地检讨以前的过错,简直不能谅解自己又说:“如果你心里不怀恨我,就请你一同回去,让我的晚年得到安慰。

”小翠坚决推辞,不肯答应夫人虑野亭荒寂,谋以多人服役女曰:“我诸人悉不愿见,惟前两婢朝夕相从,不能无眷注耳;外惟一老仆应门,馀都无所复须”夫人因为这花园太荒凉,打算多派些丫鬟仆人来侍奉小翠说:“别的人,我都不愿见,只要原先的那两个丫头。

相处的日子长了,我很相信她俩,就让她俩来吧照应大门,派个老仆人就行别的人一概用不着”夫人悉如其言托公子养疴园中,日供食用而已夫人就按小翠说的做了,对外人就说是元丰在花园里养病每天送给他们食物和日常用品女每劝公子别婚,公子不从。

后年余,女眉目音声,渐与曩异,出像质之,迥若两人大怪之小翠常劝元丰另外娶亲,元丰不依过了一年多,小翠的面孔和声音渐渐和从前不一样了把画像取出来一对,简直判若两人元丰非常奇怪女曰:“视妾今日,何如畴昔美?”公子曰:“今日美则美,然较昔日则似不如。

”女曰:“意妾老矣!”小翠说:“你看我比以前美吗?”元丰说:“今天你美倒是美了,但是跟从前不一样了”小翠说;“你这意思是说我老了?”公子曰:“二十余岁人,何得速老?”女笑而焚图,救之已烬元丰说:“你才二十几岁,怎么会老呢?”小翠笑了笑,把画像烧了,元丰要去拿,已经变成了灰烬。

一日,谓公子曰:“昔在家时,阿翁谓妾抵死不作茧【抵死:到老死;终究不作茧,以蚕不作茧比喻妇女不能生育】今亲老君孤,妾实不能产,恐误君宗嗣请娶妇于家,旦晚侍奉翁姑,君往来于两间,亦无所不便”一天,小翠对元丰说:“公公说我到死也不会生孩子。

现在双亲都年老了,你又孤零零一个弟兄也没有,我不会生育,怕要贻误你们的宗嗣你还是另娶一房妻子,早晚可以侍奉公婆,你两面跑跑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公子然之,纳币于锺太史之家【纳币:下聘礼见《青娥》注太史:古史官。

明清时,因修史之事归于翰林院,因称翰林为“太史”】吉期将近,女为新人制衣履,赍送母所及新人入门,则言貌举止,与小翠无毫发之异元丰答应了,就向钟太史家求亲迎亲的日子快到了,小翠给新妇做了新的衣服和鞋袜,然后送到钟家去。

新娘进门,她的容貌、言谈和举止,竟然跟小翠没有丝毫差异大奇之往至园亭,则女已不知所在问婢,婢出红巾曰:“娘子暂归宁,留此贻公子”元丰十分惊奇,到花园去找小翠小翠已不知去向,问丫鬟,丫鬟拿出一块红巾,说:“娘子回娘家去了,留下这个叫我交给公子。

”展巾,则结玉玦一枚【玉玦:玉饰,形为环而有缺口,古时常用以赠人表示决绝《苟子·大略》:“绝人以玦,反绝以环”】,心知其不返,遂携婢俱归虽顷刻不忘小翠,幸而对新人如觌旧好焉元丰展开红巾,上面系着一块玉玦,这是表示她永远与元丰分别了。

元丰知道她不会再回来了,便带着丫鬟回去元丰虽然时刻想念着小翠,幸而见到新娘犹如见到了小翠一样始悟锺氏之姻,女预知之,故先化其貌,以慰他日之思云元丰这才明白:和钟家女儿成亲的事,小翠早已料到了,因此她先化成钟家姑娘的模样,这样就可以安慰元丰后来对她的思念啊!。

异史氏曰:“一狐也,以无心之德,而犹思所报;而身受再造之福者【再造:犹言再生】,顾失声于破甑【失声于破甑(zèng赠):东汉孟敏荷甑而行,甑堕地破裂,孟敏不顾而去,认为“甑已破矣,视之何益”见《后汉书·郭泰传》。

这里反用其意,借以指责王太常毫无涵养,竟然惋惜已碎的玉瓶,诟骂对王家有再造之德的小翠失声,不自禁而出声甑,陶甑,古代炊器】,何其鄙哉!异史氏说:“一个狐狸,受到那么一点点并没有过多用心的恩德,还想着要报答呢。

而像受到人家再造之恩的王太常,对恩人打碎了他的一个破瓶子,却痛哭流涕,多么鄙陋呀!月缺重圆【月缺重圆:指小翠盛气离开王家,后在园亭又与公子重新团圆】,从容而去,始知仙人之情,亦更深于流俗也!”月亮残缺了会有圆的那一天,大大方方地离开,从中可知神仙的感情,更比时代流俗深厚啊!”。

.原文王太常,越人总角时,昼卧榻上忽阴晦,巨霆暴作,一物大于猫,来伏身下,展转不离移时晴霁,物即径出视之,非猫,始怖,隔房呼兄兄闻,喜曰:“弟必大贵,此狐来避雷霆劫也”后果少年登进士,以县令入为侍御生一子,名元丰,绝痴,十六岁不能知牝牡,因而乡党无与为婚。

王忧之适有妇人率少女登门,自请为妇视其女,嫣然展笑,真仙品也喜问姓名自言:“虞氏女小翠,年二八矣”与议聘金曰:“是从我糠覈不得饱,一旦置身广厦,役婢仆,厌膏粱,彼意适,我愿慰矣,岂卖菜也而索直乎!”夫人大悦,优厚之。

妇即命女拜王及夫人,嘱曰:“此尔翁姑,奉侍宜谨我大忙,且去,三数日当复来”王命仆马送之妇言:“里巷不远,无烦多事”遂出门去小翠殊不悲恋,便即奁中翻取花样夫人亦爱乐之数日,妇不至以居里问女,女亦憨然不能言其道路,遂治别院,使夫妇成礼。

诸戚闻拾得贪家儿作新妇,共笑姗之;见女皆惊,群议始息女又甚慧,能窥翁姑喜怒王公夫妇,宠惜过于常情,然惕惕焉,惟恐其憎子痴;而女殊欢笑,不为嫌第善谑,刺布作圆,蹋蹴为笑着小皮靴,蹴去数十步,绐公子奔拾之,公子及婢恒流汗相属。

一日,王偶过,圆訇然来,直中面目女与婢俱敛迹去,公子犹踊跃奔逐之王怒,投之以石,始伏而啼王以告夫人,夫人往责女,女俯首微笑,以手刓床既退,憨跳如故,以脂粉涂公子,作花面如鬼夫人见之,怒甚,呼女垢骂女倚几弄带,不惧,亦不言。

夫人无奈之,因杖其子元丰大号,女始色变,屈膝乞宥夫人怒顿解,释杖去女笑拉公子入室,代扑衣上尘,拭眼泪,摩挲杖痕,饵以枣栗公子乃收涕以忻女阖庭户,复装公子作霸王,作沙漠人;己乃艳服,束细腰,婆娑作帐下舞;或髻插雉尾,拨琵琶,丁丁缕缕然,喧笑一室,日以为常。

王公以子痴,不忍过责妇;即微闻焉,亦若置之同巷有王给谏者,相隔十余户,然素不相能时值三年大计吏,忌公握河南道篆,思中伤之公知其谋,忧虑无所为计一夕,早寝女冠带,饰冢宰状,剪素丝作浓髭,又以青衣饰两婢为虞候,窃跨厩马而出,戏云:“将谒王先生。

”驰至给谏之门.,即又鞭挝从人,大言曰:“我谒侍御王,宁谒给谏王耶!”回辔而归比至家门,门者误以为真,奔白王公公急起承迎,方知为子妇之戏怒甚,谓夫人曰:“人方蹈我之瑕,反以闺阁之丑,登门而告之余祸不远矣!”夫人怒,奔女室,诟让之。

女惟憨笑,并不一置词挞之,不忍;出之,则无家:夫妻懊怨,终夜不寝时冢宰某公赫甚,其仪采服从,与女伪装无少殊别,王给谏亦误为真屡侦公门,中夜而客未出,疑冢宰与公有阴谋次日早朝,见而问曰:“夜,相公至君家耶?”公疑其相讥,惭言唯唯,不甚响答。

给谏愈疑,谋遂寝,由此益交欢公公探知其情,窃喜,而阴嘱夫人,劝女改行;女笑应之逾岁,首相免,适有以私函致公者,误投给谏给谏大喜,先托善公者往假万金,公拒之给谏自诣公所公觅巾袍,并不可得;给谏伺候久,怒公慢,愤将行。

忽见公子衮衣旒冕,有女子自门内推之以出,大骇已而笑抚之,脱其服冕而去公急出,则客去远闻其故,惊颜如土,大哭曰,“此祸水也!指日赤吾族矣!”与夫人操杖往女已知之,阖扉任其诟厉公怒,斧其门女在内,含笑而告之曰:“翁无烦怒。

有新妇在,刀锯斧钺,妇自受之,必不令贻害双亲翁若此,是欲杀妇以灭口耶?”公乃止给谏归,果抗疏揭王不轨,衮冕作据上惊验之,其旒冕乃粱秸心所制,袍则败布黄袱也上怒其诬又召元丰至,见其憨状可掬,笑曰:“此可以作天子耶?”乃下之法司。

给谏又讼公家有妖人,法司严诘臧获,并言无他,惟颠妇痴儿,日事戏笑;邻里亦无异词案乃定,以给谏充云南军王由是奇女又以母久不至,意其非人使夫人探诘之,女但笑不言再复穷问,则掩口曰:“儿玉皇女,母不知耶?”无何,公擢京卿。

五十余,每患无孙女居三年夜夜与公子异寝,似未尝有所私夫人舁榻去,嘱公子与妇同寝过数日,公子告母曰:“借榻去,悍不还!小翠夜夜以足股加腹上,喘气不得;又惯掐人股里”婢妪无不粲然夫人呵拍令去一日,女浴于室,公子见之,欲与偕;女笑止之,谕使姑侍。

既出,乃更泻热汤于瓮,解其袍袴,与婢扶之入公子觉蒸闷,大呼欲出女不听,以衾蒙之少时,无声,启视,已绝女坦笑不惊,曳置床上,拭体干洁,加复被焉夫人闻之,哭而入,骂曰:“狂婢何杀吾儿!”女冁然曰:“如此痴儿,不如勿有。

”夫人益恚,以首触女;婢辈争曳劝之方纷噪间,一婢告曰:“公子呻矣!”夫人辍涕抚之,则气息休休,而大汗浸淫,沾浃裀褥食顷,汗已,忽开目四顾,遍视家人,似不相识,曰:“我今回忆往昔,都如梦寐,何也?”夫人以其言语不痴,大异之。

携参其父,屡试之,果不痴大喜,如获异宝至晚,还榻故处,更设衾枕以觇之公子入室,尽遣婢去早窥之,则塌虚设自此痴颠皆不复作,而琴瑟静好,如形影焉年余,公为给谏之党奏劾免官,小有罣误旧有广西中丞所赠玉瓶,价累千金,将出以贿当路。

女爱而把玩之,失手堕碎,惭而自投公夫妇方以免官不快,闻之,怒,交口呵骂女忿而出,谓公子曰:“我在汝家,所保全者不止一瓶,何遂不少存面目?实与君言:我非人也以母遭雷霆之劫,深受而翁庇翼;又以我两人有五年夙分,故以我来报曩恩、了夙愿耳。

身受唾骂,擢发不足以数,所以不即行者,五年之爱未盈今何可以暂止乎!”盛气而出,追之已杳公爽然自失,而悔无及矣公子入室,睹其剩粉遗钩,恸哭欲死;寝食不甘,日就赢瘁公大忧,急为胶续以解之,而公子不乐惟求良工画小翠像,日夜浇祷其下,几二年。

偶以故自他里归,明月已皎,村外有公家亭园,骑马墙外过,闻笑语声,停辔,使厩卒捉鞚;登鞍一望,则二女郎游戏其中云月昏蒙,不甚可辨,但闻一翠衣者曰:“婢子当逐出门!”一红衣者曰:“汝在吾家园亭,反逐阿谁?”翠衣人曰:“婢子不羞,不能作妇,被人驱遣,犹冒认物产也?”红衣者曰:“索胜老大婢无主顾者!”听其音,酷类小翠,疾呼之。

翠衣人去曰:“姑不与若争,汝汉子来矣”既而红衣人来,果小翠喜极女令登垣,承接而下之,曰:“二年不见,骨瘦一把矣!”公子握手泣下,具道相思女言:“妾亦知之,但无颜复见家人今与大姊游戏,又相邂逅,足知前因不可逃也。

”请与同归,不可;请止园中,许之公子遣仆奔白夫人夫人惊起,驾肩舆而往,启钥入亭女即趋下迎拜;夫人捉臂流涕,力白前过,几不自容,曰:“若不少记榛梗,请偕归,慰我迟暮”女峻辞不可夫人虑野亭荒寂,谋以多人服役。

女曰:“我诸人悉不愿见,惟前两婢朝夕相从,不能无眷注耳;外惟一老仆应门,馀都无所复须”夫人悉如其言托公子养疴园中,日供食用而已女每劝公子别婚,公子不从后年余,女眉目音声,渐与曩异,出像质之,迥若两人大怪之。

女曰:“视妾今日,何如畴昔美?”公子曰:“今日美则美,然较昔日则似不如”女曰:“意妾老矣!”公子曰:“二十余岁人,何得速老?”女笑而焚图,救之已烬一日,谓公子曰:“昔在家时,阿翁谓妾抵死不作茧今亲老君孤,妾实不能产,恐误君宗嗣。

请娶妇于家,旦晚侍奉翁姑,君往来于两间,亦无所不便”公子然之,纳币于锺太史之家吉期将近,女为新人制衣履,赍送母所及新人入门,则言貌举止,与小翠无毫发之异大奇之往至园亭,则女已不知所在问婢,婢出红巾曰:“娘子暂归宁,留此贻公子。

”展巾,则结玉玦一枚,心知其不返,遂携婢俱归虽顷刻不忘小翠,幸而对新人如觌旧好焉始悟锺氏之姻,女预知之,故先化其貌,以慰他日之思云异史氏曰:“一狐也,以无心之德,而犹思所报;而身受再造之福者,顾失声于破甑,何其鄙哉!月缺重圆,从容而去,始知仙人之情,亦更深于流俗也!”

.译文王太常,是江浙一带地方的人他童年时,有一次白天卧床休息,忽然天色变得黑暗,雷电交加,一只比猫大一点的动物跳上床,躲在他身边.辗转不肯离开一会雨过天晴,那动物便走了这时他才发现不是猫,怕得不得了,隔着房间喊他哥哥。

兄长听他讲明原委,高兴地说:“兄弟将来一定会做大官,这是狐狸来躲避雷劫的”后来,他果然少年就中了进士,从知县一直做到监察御史王太常有个儿子名叫元丰,是个傻子,十六岁了,还分不清雌雄就因为傻,乡里人谁也不肯把女儿嫁给他。

王太常很是发愁有一天,有个老妇人领着一个姑娘找上门来,说是愿把姑娘嫁给王家做媳妇那姑娘满脸带笑,漂亮得像天上的仙女王太常全家很高兴,问那老妇人姓名,她自称姓虞,女儿名叫小翠,已经十六岁了商量聘金时,老妇人说:“这孩子跟着我,吃糠还不得一饱。

一旦住在这高房大屋里,有丫头仆妇供她使唤,有山珍海味给她吃,只要她舒心如意,我就心安了这又不是卖青菜,还要讨价吗?”王夫人大喜,热情地招待了她们老妇人叫女儿拜见了王太常夫妇,吩咐道:“这就是你的公公婆婆,你得好生侍奉他们。

我很忙,先回去三两天,以后还要来的”王太常叫仆人备马相送那老妇人说她家离这儿不远,不必麻烦了,说完出门径自走了小翠倒也没显出悲伤和依恋不舍的样子,就在带来的小箱子里翻寻花样,准备做活王夫人见她很大方,心里很是喜欢。

过了几天,老妇人未如约而来王夫人问小翠家住哪里,她只是露出一副痴憨的样子,竟不知家住在哪里,怎么个走法王夫人便收拾了另外一个院子,让小夫妇完婚亲戚们听说王太常找了个穷人家的女儿做媳妇,不免暗地嘲笑一番可后来见小翠伶俐漂亮,都大吃一惊,从此就再也不议论什么了。

小翠很聪明,会看公婆的脸色行事,老夫妇也特别疼爱她,唯恐她嫌元丰傻小翠却有说有笑,好像满不在乎的样子只是小翠太爱玩耍,常用布缝成个球,踢着玩,穿上小皮鞋,一踢就是好几十步远,骗元丰跑去拾取元丰和丫鬟们跑来跑去,往往累得满身大汗。

一天,王太常偶然经过,球从半空中飞来,拍的一声,正好打在脸上小翠和丫鬟们连忙溜走,元丰还傻乎乎地跑过去拾太常大怒,拣起块石子投过去,正打中儿子元丰趴在地上又哭又闹王太常回到房里,将事情的经过向夫人说了一遍,夫人过来斥责了小翠一顿。

小翠一点不在意,低头微笑着,用手指在床沿上划来划去夫人走后,她又照样胡闹,把胭脂粉抹在元丰的脸上,涂得五颜六色,像个花面鬼夫人一见,气极了,叫小翠来怒骂一顿小翠靠着桌子玩弄衣带,不害怕,也不吭声夫人无可奈何,只得拿儿子出气,把元丰打得大哭大叫,小翠这才变了脸色,跪在地上求饶。

夫人消了气,丢下棍子走了出去小翠把公子扶到卧室里,替他掸掉衣裳上的尘土,用手绢给他擦脸上的泪痕,又拿红枣、粟子给他吃元丰止住啼哭,又高兴起来小翠关上房门,把元丰扮做楚霸王,自己穿上艳丽的衣服,腰束得很细,扮成虞姬,姿态轻盈地跳起舞来。

有时又把公子装扮成沙漠国王,自己头上插上野鸡翎子,手抱琵琶,丁丁铮铮地弹个不停,满屋子里充满了笑声一天到晚,总是这样王太常因为儿子傻,也就不忍心过分责备、埋怨小翠,即使偶而听到,也只好装聋作哑与王家同一巷子里,还住着一位王给谏,中间相隔只十几家,但王太常和王给谏向来不和。

那时正逢三年一次的官吏考核,王给谏嫉妒王太常做了河南道台,想找机会暗算一下王太常知道了,心里很着急,可是想不出对付的办法来一天晚上,王太常睡得很早小翠穿上太官上朝的服装,装扮成吏部尚书的模样,剪了一些白丝绒做成大胡子戴上,又叫两个丫鬟穿上青衣装成官差,偷偷地从马棚里牵出马来,说是“去拜见王先生”。

到了王给谏的大门口,便用马鞭打自己的从人,说:“我是要看王侍御的,谁要看什么王给谏啊!”拨转马头就走到了自家门口,门房以为真的是吏部尚书来了,赶紧跑到上房向王太常禀报王太常连忙起身出外迎接,才知道是儿媳妇开了个大玩笑。

王太常气得脸色发白,一甩袖子回到房里,对夫人说:“人家正找咱的岔,想整治咱家,这可倒好,媳妇反而闹出这种丑事,咱家灾难临头了!”夫人也气得不得了,跑到小翠房里,又是训斥,又是责骂小翠只是嘿嘿地傻笑,并不分辩。

打她吧,不忍下手;休掉她吧,又无家可归夫妇二人百般悔恨,一宿都没有睡好这时吏部尚书某公正声势显赫,他的穿着打扮和那天小翠装扮的一模一样因此王给谏也以为真是吏部尚书,屡次派人到王太常门口打听消息等了半夜,还没见吏部尚书出来,他怀疑吏部尚书和王太常正在商议什么机密大事。

第二天早朝,王给谏见了王太常,便问道:“昨晚尚书到府上拜访了吧?”王太常以为他有意讥讽,满面羞惭,只是低声含糊地应了两个“是”字王给谏越发怀疑了,从此不敢再暗算王太常,反而极力和他交好王太常探得内情,暗暗高兴,但私下仍叮嘱夫人劝小翠以后不要再胡闹了。

小翠也笑着答应下来过了一年,朝中首相被免职恰好有人写了一封私信给王太常,误送到王给谏家里王给谏大喜,便先托一位和王太常有交情的人,以此为要挟,向他借一万两银子王太常拒绝了王给谏又亲自上门来谈王太常忙寻找官服,哪知怎么也找不到了。

王给谏等了好一会,以为王太常摆架子,有意怠慢,气忿地正要离开,忽见元丰身穿皇帝的龙袍冠冕,有个女子从门内把他推了出来王给谏一见吓了一跳,假意含笑,抚慰公子,把衣冠脱下来,交给从人带走了等到王太常赶出来,客人已经走了。

王太常得知缘故,立时吓懵了,脸色如土,大哭道:“真是祸水啊!闯下这滔天大祸,眼看咱全家就要被抄杀满门了!”说着和夫人拿着棍杖去打小翠小翠早已知道了,关紧房门,听凭他们叫骂,全不理睬王太常见此情景,更是火上浇油,拿起斧子要劈门。

这时,小翠在门里笑着劝公公说:“爹爹不要生气,有我在,各种刑罚自然由我承担,定不要您二老受牵连爹爹要劈死我,这是想杀人灭口吗?”王太常一听有道理,这才把斧子扔下王给谏回去,果然上奏皇帝,揭发王太常谋反,有龙袍、皇冠为证。

皇帝惊讶地打开验看,原来所谓皇冠是高梁秸子编的,龙袍乃是个破旧的黄布包袱皮皇帝生气了,责怪王给谏诬陷好人皇帝又把元丰叫来,一看,原来是个白痴皇上笑了:“这样的傻瓜能当皇帝吗?”就交给法司看管王给谏又指控王太常家中有妖人。

司法官吏把王家的丫鬟仆人拘去审讯,大家都说:“哪有妖人?只有个疯疯颠颠的媳妇和一个痴呆呆的儿子,整天闹着玩儿罢了”四邻八舍也是这样讲这件案子才审定了,判王给谏诬告,充军云南从这以后,王太常觉得小翠很不平常,又因为她母亲一去不回,就揣度媳妇莫非是个仙女吧!就让王夫人去询问。

小翠只是笑,一句话也投有夫人再三追问,小翠捂着嘴,笑道:“我是玉皇大帝的亲生女儿,娘还不知道吗?”过了不久,王太常又升了官这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经常为没有孙子而发愁小翠过门已经三年了,每夜都和公子分床睡眠。

夫人就派人把公子的床搬走,嘱咐他和小翠睡一张床过了几天,公子就找夫人告状了:“那张床搬走了,怎么老不归还?小翠每夜都把脚搁在我肚皮上,压得我都喘不过气来!又好掐人家的大腿……”丫鬟仆妇们听了都捂着嘴吃吃地笑,夫人连喝带打地把他赶走了。

一天,小翠在房里洗澡,元丰见了,要和她同浴小翠笑着拦阻他,叫他等一下小翠洗完澡出来,把热水倒在大瓮里,然后给公子脱去衣裳,和丫鬟扶着他下了瓮公子觉得非常闷热,大叫着要出来,小翠不听,又用被子给他蒙上过了一会儿,没有声响了,打开一看已经死去。

小翠很坦然地笑着,一点也不惊慌,慢慢地把公子抬出来放在床上,给他擦干身子,随后盖上两床被子夫人听到儿子洗澡给闷死了,嗷嗷哭着跑了来,骂着说:“疯丫头,怎么把我儿子给弄死了!”小翠微微一笑,说:“这样的傻儿子,还不如没有哩!”夫人一听这活,更是气得发疯,用头去撞小翠。

丫鬟们连忙把夫人拉开正闹得不可开交,一个丫鬟跑来报告:“公子哎哟着起来啦!”夫人收住眼泪,过去抚摸元丰,见他咻啉地喘着气,浑身冒大汗,把棉被也湿透了过了一顿饭的功夫,汗也完了,元丰睁开了两眼,四下张望看家里的人,好像一点不认识,开口说:“回想过去的事,真像做梦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呀?”夫人听了这话,好像不是出自傻子之口,觉得很奇怪,领着他见王太常。

太常多方试探,果然不傻了一家都高兴得不得了,真是如获至宝老两口又暗暗地叫仆人把原先抬走的床再抬回去,放在原处,铺好被褥第二天再去看,被褥一动没动从那以后,元丰的痴病再也没有复发,夫妻二人非常和谐,出出进进,形影不离。

又过了一年多,王太常被王给谏一党的人弹劾,罢了官,还要受处分王太常家中有个广西巡抚赠送的玉瓶,价值几千两银子,准备拿出来贿赂大官小翠很爱这花瓶,常拿在手里玩一次一不留神掉在地上,摔个粉碎她十分羞愧,忙去告诉公婆。

老两口正为丢官而烦恼,一听玉瓶摔碎了,气上心头,齐声责骂小翠小翠气忿地走出房门,对元丰说:“我在你家几年,替你家保全的不止一只花瓶,怎么就这么不给我一点面子?老实对你说,我不是凡间女子,只因我母亲遭受雷劫时,受了你父亲的庇护,又因为咱们俩有五年的缘份,这才让我来到你家,一则是报恩,二则是了却这一点心愿。

我在你家不知挨了多少骂,真是数也数不清了我之所以没走,是咱俩五年缘分未满如今我还能呆下去吗?”说罢,小翠气冲冲地走了出去元丰追到门外,已经不知去向了王太常觉得自己做得过分,但后悔已来不及了元丰走进房里,见到小翠用过的脂粉和留下的首饰,睹物思人,不禁号啕大哭起来。

白天不吃饭,晚上不睡觉,一天天瘦下去王太常很着急,想赶快为他续娶,以便解除他的悲痛,可是元丰仍不快乐,只是找来一位名画师,画了一张小翠的像,每天供奉祷告不已这样差不多过了两年一天,元丰偶然因事从外地归来。

那时天色已晚,明月当空村外原有他家一座花园他骑马从墙外经过,听到墙里有笑声,便停下来,叫马夫拉住马,自己站在鞍子上,隔着墙朝里望去,看见有两个姑娘在园中戏耍,因为月亮被云彩遮着,朦胧不明,看不甚清楚只听得一个穿绿衣裙的姑娘说:“死丫头,该把你赶出去!”穿红衣裙的姑娘说:“这是俺家的花园,你反倒赶我,到底该赶谁呀!”绿衣姑娘说:“真不害羞,不会做媳妇,被人家休了出来,还敢冒认是你家的花园哩。

”红衣姑娘说:“总比你这没有主的老姑娘强得多!”元丰听话音很像小翠,便连忙喊她绿衣姑娘一边走一边说:“我暂时不跟你争论,你的汉子来了!”红衣姑娘走过来,果然是小翠元丰高兴极了小翠叫他攀上墙头,接他过去,说:“两年不见,你竟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架子了。

”元丰握着她的手,泪流满面,把思念之情详细给她讲了小翠说:“我都知道,只是没脸再进你家大门今天跟大姐在这里游玩,没想碰到了你,可见姻缘是逃不掉的”元丰请她一同回去,小翠不肯;请她留在园中,她答应了元丰打发仆人回家回禀夫人。

夫人一听,又是惊,又是喜,便坐着轿子赶来走进花园,小翠迎接跪拜夫人拉着小翠的胳膊,老泪纵横,真诚地检讨以前的过错,简直不能谅解自己又说:“如果你心里不怀恨我,就请你一同回去,让我的晚年得到安慰”小翠坚决推辞,不肯答应。

夫人因为这花园太荒凉,打算多派些丫鬟仆人来侍奉小翠说:“别的人,我都不愿见,只要原先的那两个丫头相处的日子长了,我很相信她俩,就让她俩来吧照应大门,派个老仆人就行别的人一概用不着”夫人就按小翠说的做了,对外人就说是元丰在花园里养病。

每天送给他们食物和日常用品小翠常劝元丰另外娶亲,元丰不依过了一年多,小翠的面孔和声音渐渐和从前不一样了把画像取出来一对,简直判若两人元丰非常奇怪小翠说:“你看我比以前美吗?”元丰说:“今天你美倒是美了,但是跟从前不一样了。

”小翠说;“你这意思是说我老了?”元丰说:“你才二十几岁,怎么会老呢?”小翠笑了笑,把画像烧了,元丰要去拿,已经变成了灰烬一天,小翠对元丰说:“公公说我到死也不会生孩子现在双亲都年老了,你又孤零零一个弟兄也没有,我不会生育,怕要贻误你们的宗嗣。

你还是另娶一房妻子,早晚可以侍奉公婆,你两面跑跑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元丰答应了,就向钟太史家求亲迎亲的日子快到了,小翠给新妇做了新的衣服和鞋袜,然后送到钟家去新娘进门,她的容貌、言谈和举止,竟然跟小翠没有丝毫差异。

元丰十分惊奇,到花园去找小翠小翠已不知去向,问丫鬟,丫鬟拿出一块红巾,说:“娘子回娘家去了,留下这个叫我交给公子”元丰展开红巾,上面系着一块玉玦,这是表示她永远与元丰分别了元丰知道她不会再回来了,便带着丫鬟回去。

元丰虽然时刻想念着小翠,幸而见到新娘犹如见到了小翠一样元丰这才明白:和钟家女儿成亲的事,小翠早已料到了,因此她先化成钟家姑娘的模样,这样就可以安慰元丰后来对她的思念啊!异史氏说:“一个狐狸,受到那么一点点并没有过多用心的恩德,还想着要报答呢。

而像受到人家再造之恩的王太常,对恩人打碎了他的一个破瓶子,却痛哭流涕,多么鄙陋呀!月亮残缺了会有圆的那一天,大大方方地离开,从中可知神仙的感情,更比时代流俗深厚啊!”

关注微信公众号“品听经典”、“品听诗词”后,即可收藏、阅读全部《聊斋志异》篇章,欢迎转发,谢谢支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