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淤泥而不染(出淤泥而不染全诗)干货满满
一阵凉风吹过湖波涟漪垂柳轻抚,湖岸边一大片荷叶荷花你推我搡如清纯的少女一般,叽叽喳喳煞是热闹,几枝含苞乍开的荷花高高的摇曳在湖面上,如亭亭玉立的美人顾盼生姿,如是醉人……
“烈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拖着行李挥汗离开了齐鲁大地,仍十分留恋那里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极美的景致。
老舍先生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他还说“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我倒觉得济南的每一个季节都有着别样的美,比如这夏季的济南碧波涟漪、柳荷盛装也有一样的风致。
藉着宽余,我缓步绕大明湖徐行,远眺蜿蜒连绵的千佛山、近观水波不兴的大明湖、驻足一片升平的舞榭歌台、瞻仰超然铁公稼轩遗迹,便觉得乐以忘忧心境平和,纵然衣服湿透也视而不觉。
小憩湖畔,杨柳依依亭亭玉立,游船往来水鸟嬉戏,始觉得天地一如,融化了自己。一阵夏风柔和荷香丝丝飘来,真的认为“四面荷花三面柳”,实是绝妙好辞!!!
莲花在国人心中是圣洁之花,是君子之花。据悉在宋以前人们以“松竹梅兰菊”喻“岁寒四友” “花中四君子”,待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的《爱莲说》一出,莲花便自然地成为“君子之花”,成为最高的道德典范之花。
周敦颐的《爱莲说》是国人的启蒙经典,其佳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成为千古绝唱,至今仍脍炙人口。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全文仅一百一十九字,却有着深邃的思想境界。笔意超越、言简意赅、情景交融、字字珠玑。
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周敦颐与沈希颜、钱拓共游雩(yú)都(今江西省于都县)罗岩,有诗刻石后来沈希颜在雩都善山修建濂溪阁,请周敦颐题词,周敦颐欣然作《爱莲说》相赠,笔墨轻点便“笔落惊风雨”,遂成绝唱。
周敦颐身居宦海,却始终儒者自立未曾放弃读书治学,著书立说,教育青年提携后进。宋代著名理学大家家二程程颐、程颢兄弟,便是他在赣州一手培养出来的弟子,以至于光照后世的朱熹,也是其再传弟子。
周敦颐不是个文学家,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名字主要是因为他是个理学家一部华夏文化道统,上溯至汉代是“经学”、魏晋是“玄学”、隋唐是“佛学”、宋代以后是“宋明理学”,而“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就是 “上承孔孟,下启程朱”周敦颐。
自周敦颐开理学鸿蒙始,薪火相传继于“为万世开太平”的张载、“大学之道”的程颢程颐兄弟、“道在是矣”的邵雍北宋五子,道统不绝文脉南下于南宋“集诸儒之大成者”的朱熹、“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陆九渊,穿越朝代彻亮于明代“知行合一”的王阳明,可谓起伏蜿蜒绵绵不绝,“程
朱陆王”代相传承,至于群星灿烂枝繁叶茂,雨露着华夏大地。
尽管周敦颐是个理学大家不是个文学家,但《爱莲说》使得周敦颐如启明星一般照彻朗宇,也使得《爱莲说》成为一部经久传唱的、不朽的经典。
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任南康(今星子县)郡守,曾在庐山的濂溪书院中写诗道:“闻道移根玉井旁,花开十里不寻常;月明露冷无人见,独为先生引兴长。” 赞叹周敦颐一生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情操。
晚辈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
《宋史·道学传》记载周敦颐:“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将周敦颐周子创立理学学派尊崇到了极高的地位。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花”也许就是释迦牟尼佛说的莲花。莲花生于泥污沼泽之中,而开洁净色美幽香之花,实是造化极品。
佛经中把佛教圣花称为“莲花”,把佛国称为“莲界”,把袈裟称为“莲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称为“莲蕖华合掌”。莲花是百花中唯一能花、果(藕)、种子(莲子)并存的,象征我佛“法身、报身、应身”“三身”一体。
可见,莲花不仅是儒家说称道的“君子之花”,也是佛家所认同的圣洁“佛花”,莲花承载着多少世出世外的悲心大愿。
人这一辈子,无论高低贵贱得失夭寿、无论帝室贵胄贩夫走卒终其一生均如白驹过隙般匆匆划过,不留一痕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清轻者上浮重浊者下沉从此物欲横流的五浊恶世走过,要想“质本洁来还洁去”,确实很难,但无论遭遇多大的委屈还是要抱持仁者之心,“。
出淤泥而不染”,以期功德圆满回归大道。
夏花莲为首,荷叶生葱茏。大者如斗笠,笠下遮雨淋。小者若团扇,动摇生清风。嫩荷尖尖角,着立彩蜻蜓。更有喜人处,花开一蓬蓬。濯泥而不染,古来有盛名。赤橙黄白紫,五色莲花生。滂沱雷雨过,扑面送香芬。
国学大师王国维说:“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诗人之境界,惟诗人能感之而能写之,若夫悲欢离合、羁旅行役之感,常人皆能感之,而惟诗人能写之只要能感之,就可以产生境界,但只有不仅能感之,还能写之,才能创造出艺术的境界。
”
胸中无三万卷书,眼中无天下苍生,谁能写出悲天悯人光照来世之文?大明湖畔这“江南才子”刘凤诰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无不是非常人才能道的大家境界,也只有这胸怀天地仁心的大家才能留给我们唯美幽深的境界,滋润我们筚路蓝缕困顿之心。
一阵凉风吹过湖波涟漪垂柳轻抚,湖岸边一大片荷叶荷花你推我搡如清纯的少女一般,叽叽喳喳煞是热闹,几枝含苞乍开的荷花高高的摇曳在湖面上,如亭亭玉立的美人顾盼生姿,如是醉人……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出淤泥而不染(出淤泥而不染全诗)干货满满
一阵凉风吹过湖波涟漪垂柳轻抚,湖岸边一大片荷叶荷花你推我搡如清纯的少女一般,叽叽喳喳煞是热闹,几枝含苞乍开的荷花高高的摇曳在湖…
-
天潢贵胄(天潢贵胄讲的什么)这样也行?
小天天最近路过西陵城的时候又看到了以前做任务的一个NPC太虚老爷爷——白虚美人迟暮,英雄末路是最让人悲伤的了…
- 天潢贵胄(天潢贵胄讲的什么内容)原创
- 天潢贵胄(天潢贵胄祁骁误会百刃是哪一章)不看后悔
- 天潢贵胄(天潢贵胄祁骁误会百刃是哪一章)满满干货
- 天潢贵胄(天潢贵胄车在哪几章)真没想到
- 天潢贵胄(天潢贵胄广播剧免费听)越早知道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