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克绍箕裘(克绍箕裘 踵武赓续)难以置信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2-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江西固州张氏承志堂族谱点校杂感

克绍箕裘(克绍箕裘 踵武赓续)难以置信

 

你好,这里是鄱湖FM电台主播:局外人声频混剪:局外人文章作者:杨春发“我们渴望能用文字温暖每一个孤独的灵魂,你看到的,不只是我的故事,也是你和她的故事此去经年,夜深路长,我的故事你听吗?”国有史,县有志,族有谱。

族谱承载了一个家族的历史,见证一个大时代下小人物的生老病死在正史中没有他们的一席之地,族谱却证实了他们曾来世上走一遭族谱形制,始创于北宋欧阳文忠公,以五世为界,暗合五星汇聚、五行循环、五服亲疏,历代相承。

族谱虽滥觞于宋,彼时修谱者还多为士大夫家,到明清两代修谱才蔚然成风明清两代论子孙瓜瓞、家族兴旺,特以江浙一带为盛,特别是浙江钱氏家族、海宁查氏、陈氏家族这些家族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关注,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家族官运亨通、身居显赫,而一些微小的家族却无人问津,这却也是情理之中,因为这些家族所记载下来的不过乡间邻里的小事,真实却也无聊。

固州张氏承志堂位于江西吉安吉水县,其家族自十三世士敏公以来,世代恪守儒业,张士敏公育有八子,有荀氏八龙之美誉但是,固州张氏毕竟不是钱氏、查氏那样的望族,而是作为一个小地主的存在其表现就是虽世代读书,但做官者极少,大多都是县训导、教谕这样不入流的小官,影响力也不超过一个县的范围。

张士敏公虽仅担任县衙库房一职,然眼光超前,为家族买房置地,延请塾师,对固州张氏建立不朽功业,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这就是明清之际一个小地主的发家之路士敏公后人虽世代读书,但其中也不乏抛弃儒业,而从事商业、手工业者,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其家族的财力并非十分雄厚。

南京大学郭文安老师在《清代的地方望族:江西吉水固州承志堂张氏》一中表明,张氏族谱可信度较高,原因有二,其一是没有攀附名人钜族,开基祖张仕渊只是普通百姓;其二是修谱的资料来源,除了亲身经历,主要就是发现的墓碑,尽量做到有据可依,而非凭空捏造。

郭文安老师的论断可谓切中肯綮,说到了修谱的要害之处自族谱泛滥以来,修谱者动辄比附皇亲贵胄、文臣武将譬如昔年上海滩鼎鼎大名的杜月笙请章太炎修家谱,青帮大佬摇身一变成了帝尧之后,着实不能令人信服而承志堂族谱则不同,它尽量还原了一个家族真实的奋斗史。

其中不少的赠序与祝寿之文也是难得一见的史料,对晚清下层文人的交游往来可窥豹一斑

现如今的历史叙事视角常常是将一个小人物放置在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并将小人物的力量夸大,造成一种小人物是历史的弄潮儿的假象,这种做法并无不可,但过犹不及相比这种做法,我们更愿看到,一个小人物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做出的微小挣扎。

就如同一个家族毁于兵燹,子孙流离失所,又继继绳绳的发展起来,虽然这对于时代来说无关紧要,但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伟大的事   小人物应该回到小人物的世界,但是一回到琐屑的生活,大抵人人都变得雷同,作为历史的尘埃注定不会得到过多的关注,无奈却真实,小人物不值得被记录的一生大概是族谱最好的注脚吧。

后记:暑假之时,胡华平师发来一份文件,让我帮忙标点,我忝列门墙,有幸得见此份家族秘藏族谱然当时俗务缠身,只能在闲暇之余稍微点了一部分,并未帮上多大的忙,十分惭愧胡诗波学长也参与了点这份族谱,但也因学业而作罢。

在副标题中我最终选择了“点校”二字,这两个字用得心里着实发虚,因为只有“点”而无“校”,所谓“校”,不过是将一些明显的错字改了过来,这些错漏我与胡师开始都断定是由于扫描的缘故,后续标点过程确实证明了这一判断。

当时在点的过程中确乎感慨万千,然囿于学识,辞不达意,难以诉诸笔端,实在赧颜,行文之中,有赖方家指正。承志堂族谱今由胡先生点校整理,于固州张氏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作者简介:杨春发,系南昌大学共青学院中文与教育系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2班学子,素爱旧体诗词等。其作品《八声甘州 昨夜有人楼上吹笛》曾入围由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2019年短诗大赛。

往期FM

编辑人员 | 唐志平图文来源 | 杨春发电台制作 | 鄱湖之声广播站电台运营 | 团委新媒体中心校对人员 | 唐志平、严金彪、袁晨懿、万桢审核人员 | 胡明、熊自超、胡华平、汪善华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