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壶滴漏(铜壶滴漏的用途)全程干货
历史,是过去的故事;而你我,不管曾经多么风华,曾经多么落寞,都是时空
宜春同城合作热线:18172988383
历史,是过去的故事而你我,不管曾经多么风华,曾经多么落寞,都是时空走廊的过客而在宜春有一座古老的建筑,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雨在古代专门从事测时、守时、授时、天文观测工作,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地方天文台
据近年南昌大学物理系副教授栾杏丽、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天文史专家薄树人、北师大天文学院等专家多次现场考察,反复论证,最后认定宜春鼓楼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集测时、守时、授时三项工作于一体的专门从事时间工作的地方天文台遗址。
比哈萨克斯坦境内现存的帖木儿帝国时建造的天文台早两个世纪,比河南登封的观星台早76年。
——老时候的鼓楼路
——20世纪80年代的鼓楼
——90年代鼓楼路
——如今的鼓楼 听老人讲谯楼是古时候留下来的,古和鼓同音,所以她们的印象中一直叫它“古楼”,下面那个洞叫作“古楼洞”。
鼓楼穿洞而过的那条小街。当时叫胜利路后为鼓楼路。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宜春商业最繁华的黄金地段。当时,许多人对宜春的第一印象都停留在这条街道。
改革开放以后,这条古街日益繁华,城中百姓的吃、穿、用等各类商品应有尽有那些年,宜春还没有大型商圈,这里曾经是老一代宜春人最爱逛街、购物的地方,人流如潮这条小街承载了老宜春人无数而难忘的儿时记忆吧?
袁州谯楼(宜春鼓楼),作为全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地方天文台,弥足珍贵坐西朝东,世界现存唯一呈“π”字形布局的天文台南唐保大二年(公元954年)由袁州刺史刘仁瞻初建谯楼(普通的敲鼓报时用的城楼),当时是袁州府衙的一部分。
南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袁州知州滕强恕进行了扩建改造,增加了铜壶、夜天池、日天池、平壶、万水壶、水海、影表、定南针、添水桶、更筹、铁板、鼓角,有专人24小时轮流值班,候筹报时从而翻开了袁州谯楼天文台光辉历史的首页。
正因为滕强恕给这座谯楼加入了浓郁的天文气息。让鼓楼不是一个普通报时的城楼。
鼓楼以砖石筑台,台高12.8米,占地总面积780平方米,主台和南北观天台呈 “π” 字形布局,东西两拱上端各阳刻有“鼓楼”、“余晖”两个大字。
非常罕见的是,袁州谯楼不是坐北朝南,而是坐西朝东,呈“π”字形跨街而立,设有南北两个观天台。这有可能是全世界现存唯一一座“π”字形布局的古天文台。
鼓楼现存房屋六间,楼柱二十四根,均歪斜但楼顶平整,数百年不倒,是建筑史上的杰作和奇迹,可是在改造时却发生了一个故事谯楼扩建改造时,可采购梁柱木料遇到了麻烦派去选料的人因时限紧迫,左寻右找买回来的24根银杉树干虽然粗大,却都不够直。
滕知府立即召集工匠们商量办法。一位木匠对着24根木头来回睃视,说:“人双手撑开可以托起重东西,歪斜着应该也可以撑起屋子”。
于是就形成了东八柱、中八柱往东歪,西八柱往西歪相向倾斜格局,撑起了歇山重檐的谯楼其楼顶平正,近千年挺立不倒,足见当年建筑艺术之高超同时,也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要是现在去鼓楼还可以看到有点歪斜的柱子
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袁州知府郑淳典对天文台进行了修缮,不仅恢复了宋代滕强恕时代的旧貌还将古代天文学家袁天罡(唐朝)神像供在里面,据说袁天罡死后葬于宜春府衙西侧30步的地方当地人建了一座纪念他的祠堂,这也是最初的鼓楼旧址。
袁天罡是一位在很多古代神话小说、武侠小说描写得神乎其神能行云施雨的异人,他说袁州府地形象龟,要在宜春城区凿了龟鼻、龟眉、龟眼五口井,将龟形风水做活,如今城区留下的古井大多都是按他测算的方位开凿的。
谯楼或鼓楼,作为古代的报时机构,应设置有一套守时工具——漏壶,一套报时工具——鼓、钟或号角之类它的任务是向所在地报告准确的时间袁州谯楼不仅具有鼓楼的守时、授时功能,还有测时、观天象的天文功能,只不过鼓楼的各种原有设备现已完全失散,有的失散年代还并不久远,真是令人可惜。
在古代,袁州谯楼是如何从事时间工作的呢?
“铜壶滴漏”守时铜壶滴漏的原理,就是在铜壶底或靠近底部凿一个小孔,水从小孔逐渐滴漏下去,用以计时袁州谯楼的“铜壶滴漏”用了四只铜壶,由上而下依次为夜天池、日天池、平壶、万分壶,互相叠置最上面的铜壶“夜天池”装满水后,水即从壶底小孔逐渐流入“日天池”“平壶”,再从最下一级的“万分壶”滴流入“水海”,“水海”中有一根浮子托着的“漏箭”(刻有12时辰和100刻),水海中水逐渐增多,漏箭逐渐上升,就可从漏箭上读出时辰。
据研究,袁州谯楼的“铜壶滴漏”所测时间与现用的钟表相比,每天只差20秒。
“晨钟暮鼓”报时为适应中国古代晚上打更的制度,袁州谯楼还置备了“更筹”这种计数工具,从“漏箭”上读出时辰后即可定时报时,白天敲钟击鼓,晚上用梆子打更,让人们知道时辰在古代一夜划分五更,每更相当于现在2小时。
19时为定更,早上5时为亮更每到定更先击鼓后撞钟,告诉百姓该睡觉了到了亮更,则先撞钟后击鼓,告诉百姓该起床了古代钟鼓声对老宜春人的起居劳作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由于历史悠久,张衡研制的地动仪已经失传,没有留下任何有关的样品和图纸后人只能根据留下的文字复制原来的模样樽体外部周围有八只蟠龙,按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位布列龙头朝下分别对着八个蟾蜍,蟾蜍个个昂头张嘴,准备承接铜球。
谯楼的后面一片欢声笑语,练习舞步、乘凉、遛狗、唱戏让千年鼓楼充满活力。
鼓楼楼和重桂路交汇形成的十字路口,有很多经营服饰、百货、大排档等座落在这条街上,而节假日就更加热闹。成了中心城区最繁华的地段。
上千年的鼓楼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模样,对于鼓楼或许有少部分人还留有着特殊的情感。但是每天人来人往,旧时代的鼓楼在人们的印象里渐渐的淡忘。
在宜春长大的你是否对鼓楼有着特殊的情感?欢迎在文末留言。一起分享故事,一起回忆故事。— END —
编辑/萌姨合作/1817298838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铜壶滴漏(铜壶滴漏的用途)全程干货
历史,是过去的故事;而你我,不管曾经多么风华,曾经多么落寞,都是时空
-
铜壶滴漏(铜壶滴漏原理框图)学到了吗
聪明古人如何掌握时间,看看他们发明的计时器有哪些?
- 人文关怀病房创建方案赞美人的词语人文地理学专业
- 人文环境意见建议中国人文地理知识以人文环境提升营商环境
- 八年级人文地理电子课本人教版人文地理十大要素
- 人文特色是什么意思人文地理是什么门类类别人文素养养成
-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经典人文地理纪录片下载描述人文环境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