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逸才(旷世逸才的典故是什么)干货满满
旷世逸才—蔡邕
汉仪书法推出书法名家小故事专题,在这个专题里,将给书友带来各个时期杰出书法家的生平轶事,在每个小故事中,了解书法知识!
姓名:蔡邕别名:蔡伯喈、蔡中郎国籍:中国(东汉)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南杞县生卒年:133一192职业:文学家、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成就:开创“飞白”书体,著有杰出书论《笔论》《九势》等代表作:《熹平石经》等
人物小传蔡邕,字伯喈,陈留郡圉(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汉献帝时曾官拜左中郎将,所以后人也称他“蔡中郎”后来,他跟随汉献帝迁都长安,封高阳乡侯董卓遭诛后,他因表同情而被捕,最后死在狱中。
蔡邕通经史、天文、音律、绘画,擅辞章,精篆隶,尤以隶书著称他善于总结前人的用笔经验,融会贯通,并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书法结构严整、点画俯仰、变化自如,有“体法百变、穷灵尽妙、独步古今”之誉经典记忆蔡邕嵩山学书。
蔡邕曾到嵩山学书法有一次他在山中石洞游玩时,竟然在洞中的一个石室里获得了一卷素书(即写在绢素上的书)书中字体运笔飞动流畅,笔锋锐利刚劲、八面玲珑,像是秦朝人李斯和史籀等人的用笔法蔡邕如获至宝,捧着它连续三天都没顾上吃饭,并不停地欢快大笑。
他沉浸在素书之中,仔细揣摩了三年之久,终于领悟了它的笔法从此,他的运笔一改常态,超越众人当蔡邕奉命将五经撰写在大学前的石碑上时,其绝妙的书法引得众学士惊叹不已,对他的书法赞不绝口。
熹平石经残石蔡邕创“飞白书”祭邕从小就对书痴迷,后来汉灵帝任命他担任朝中校对书籍的史官有一次,因为工作需要,他要去皇家藏书的鸿都(汉代藏书之所)查阅资料来到鸿都,他才知道灵帝正命工匠整修粉刷它蔡邕在那儿呆看了一会儿,不由被工匠吸引了。
看着工匠用扫白淞的笤帚蘸着石灰水刷墙,蔡邕从中受到启发,经过反复实验、钻研创造出了“飞白书”这种书体,笔画中丝丝露白,似用枯笔写成,为一种独特的书体唐张怀瓘《书断》评论蔡邕飞白书时说:“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
”
飞白书倒屣相迎蔡邕曾任左中郎将他十分好客,家里常常是高朋满座,真乃“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但在所有的客人中,他最敬重诗人王粲有一次,蔡邕因公事劳累了一天,回到家准备上床休息,忽然听到家丁来报王粲造访他竟丝毫不顾疲劳,急忙起身去迎王粲。
因为太性急,他竞然忘记了穿好鞋子,拖着鞋就奔了出去这就是成语“倒屣迎之”的由来蔡邕曾多次发帖设宴,每次王粲来都请为上宾宴罢,送客时,蔡邕每次都要亲自送王粲至府门外许多客人很难理解为什么蔡邕对王粲如此热情。
蔡邕解释说:“王粲此人,才能非凡,我不及之啊!”蔡邕救琴蔡邕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和书法家,他尤其喜爱音乐,擅长弹琴,并对琴很有研究关于蔡邕爱琴,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被世人称颂的故事有一天,蔡邕在房间里弹琴,突然听到从隔壁传来爆破之声。
他不由得心中一惊,抬头竖起耳朵细细听了几秒钟,大叫一声“不好”跳起来就往灶间跑原来是隔壁的女房东在灶间烧火做饭,木些在灶膛里燃烧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蔡邕不顾火势,伸手就将灶膛里正在燃烧的桐木拿出来,大声喊道:“别再烧了,别烧了,这可是一块做琴难得的好材料。
”好在抢救及时,桐木还保存完好,他惊喜得爱不释手,急忙花钱将它买了下来,却全然不顾及被烧伤了的手后来,他费尽心血,精雕细刻,终于把这块桐木做成了一张琴这张琴音色美妙绝伦、盖世无双,因而得以流传下来,成了世间罕有的珍宝。
因为它的琴尾被烧焦了,人们叫它“焦尾琴”声明:图片部分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推荐阅读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旷世逸才(旷世逸才的典故是什么)干货满满
旷世逸才—蔡邕
-
旷世逸才(旷世逸才的逸是什么意思)太疯狂了
江西作家文坛欢迎您来展示才华,作品择优采用。本刊宗旨:发现作家,培养作家,扶持鼓励文学爱好者。江西作家文坛第…
- 旷世逸才(旷世逸才的拼音)满满干货
- 旷世逸才(旷世逸才的意思)难以置信
- 不朽之盛事(不朽之盛事上一句)没想到
- 不朽之盛事(不朽之盛事阅读答案)学会了吗
- 和衣而睡的意思(和衣而睡的意思打一肖)居然可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