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知耻近乎勇(知耻近乎勇怎么理解)真没想到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2-2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来源:本期编辑:

知耻近乎勇(知耻近乎勇怎么理解)真没想到

 

点击上方“文明江西” 可以订阅哦!  "知耻近乎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中庸》,《中庸》是儒家四书五经中的四书之一,是儒家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其意思是:知道什么是可耻那就是勇敢的表现。

 儒家所说的"知耻近乎勇"的勇是勇于改过这里把羞耻和勇敢等同起来,意思是要人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夸耀的品质是对知羞改过的人的这种行为的赞赏这对个人至关重要,对国家和民族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

  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孙、孔鲤的儿子大约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享年82岁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

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思年六十二(当为八十二之误),而生卒年则不详按子思之父孔鲤,死于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当跟孔子的年代相当。

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文宗至顺元年,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知耻  二战之后,德国与日本同为战败国,但他们对于自己国家所犯错误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德国一直致力于检讨纳粹犯下的罪行,真诚地向受害者赔罪致歉并积极地进行战争赔偿在编写有关二战史实尤其是反映希特勒的残暴统治及其对周边邻国造成巨大伤害的教科书时,德国曾专门向波兰等国征询编写意见,还与相关国家开展共同编写教科书的合作。

 德国总理在华沙的惊人一跪更是让世人原谅了德国;日本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否认其战争罪行,美化其侵略行径,右翼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无一不使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民难以接受犯下相同错误的两个国家,一个知耻而后进从而赢得别国的尊敬,另一个却不知耻,终究落得为人所唾弃。

"知耻"之重要,可见一斑

  马克思曾指出:"耻辱就是一种内向的愤怒","如果整个国家真正感到了耻辱,那它就会像一只蜷伏下来的狮子,准备向前扑去"蒙受百年耻辱、进行百年抗争的中华民族,对这一真理的感知和理解尤为深刻只有"知耻",才能唤起洗刷耻辱、捍卫尊严的勇气,激发出改造自我与社会的巨大力量,从而战胜脆弱、委琐与渺小,为自我、群体乃至国家、民族赢得伟大与光荣。

来源:江西文明网综合本期编辑:汪增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