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闭门不出(闭门不出十年久 湖上重游一梦回)原创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01-1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游西湖——宋·苏辙

闭门不出(闭门不出十年久 湖上重游一梦回)原创

 

游西湖——宋·苏辙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樽共一杯。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诗词文本从《宋诗鉴赏辞典》 

赏析      元符三年(1100)哲宗去世,徽宗即位,想调停新旧两党元祐年间官至副相的苏辙从岭南遇赦北归,居于颖昌(今河南许昌市东)调停未成,徽宗很快又重新迫害元祐党人,而且比哲宗朝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避祸,苏辙杜门颖水之滨,自号颖滨遗老,“不复与人相见,终日默坐,如是者几十年”(《宋史·苏辙传》)说也奇怪,政和二年(1112),也就是他去世的这一年,苏辙突然改变了“不踏门前路”的决定,不但出游颖昌西湖,而且泛舟潩水,写了两首纪游诗。

      首联出句,一笔带过十年的生活这十年来,他对不出门、不见人是自持甚严的      徐度《却扫篇》卷中说:“苏黄门子由南迁,即还居许下,多杜门不通宾客有乡人自蜀来见之,侍候于门,弥句不得通宅南有丛竹,竹中为小亭,遇风日清美,或徜徉亭中。

乡人既不得见,则谋之阍人(守门人),阍人使侍于亭旁如其言,后旬日果出,乡人因趋进黄门见之大惊,慰劳久之,曰:‘子姑待我于此’翩然而去,迨夜竟不复出”这则轶事生动反映了苏辙晚年杜门颖滨的实际情况“湖上重游”点题,“一梦回”说明他时时梦游西湖,“闭门不出”完全是为时势所迫。

他在《泛潩水》中说:“早岁南迁恨舳舻,归来平地忆江湖”“忆”字也表明,“闭门不出”的生活是苦闷的      颔联写颖昌市民对他出游西湖的反应苏辙在颖昌虽然居住了十年有余,但当地闾阎(里巷)父老却很少见过这位昔日副相,因此争相打听他是什么人,以致连鱼鸟见到这位白发老人都为之惊猜。

出句还比较平淡,对句的拟人手法使诗味倍增      颈联是写自己的感慨,时仅十年,恍如隔世,举止非其党,无人共酒樽,反悔出没有同调的孤独之感      在徽宗时,已经变质的新党和蔡京辈当权,元祐党人贬的贬,死的死,到苏辙去世前,他的昔日同僚已经很少有人在世了。

因此,他晚年时时发出没有同调的感慨崇宁五年(1106)他在《九日独酌》中写道:“府县嫌吾旧党人,乡邻畏我昔黄门终年闭户已三岁,九日无人共一樽”可以参看      尾联写现实中既然没有同调,只好与古人为友了。

“归去”句抒发出一种无可奈何之情,聊可借以自慰的是“古人时向梦中来”,苏辙晚年除编辑《栾城》三集,修改《诗集传》、《春秋集解》、《古史》等学术著作外,还新著了《历代论》、《论语拾遗》等他在《历代论引》中说:“卜居颖川,身世相忘……复自放于图史之间。

”这就是结尾这一句的的具体内容    《游西湖》真实地记录了苏辙晚年的生活,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徽宗朝的政治黑暗。他晚年诗风变得沉郁苍凉,读了这首诗,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郁郁寡欢的神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