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箫心(箫心与剑名)一篇读懂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01-1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箫,最具中国传统审美灵魂的乐器之一。其简单的构造,深邃的内涵是中国道家“大繁若简、大音希声”的最好注解;吹箫

箫心(箫心与剑名)一篇读懂

 

箫,最具中国传统审美灵魂的乐器之一其简单的构造,深邃的内涵是中国道家“大繁若简、大音希声”的最好注解;吹箫讲究“天人合一”、“内观、内视”亦是中国人修炼身心、平衡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内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箫具有独特之审美属性。

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国文人对它内涵的理解不断丰富当文人把箫的审美文化体验与本体结合得更为紧密,以至成为可以摆脱具象而存在的内在心理诉求时,“箫心”一词喷薄而出:“我有箫心吹不得,落花风里别江南”、“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沈思十五年中事,才也纵横,泪也纵横,双负箫心与剑名”。

值此,杭州图书馆和钱塘箫社在2018-2020年的合作基础上,继续联合举办2021“箫语箫心”系列活动,传播传统音乐非遗项目“江南洞箫艺术,弘扬传统文化,倡导优雅的人文精神,让喜欢箫的市民读者更全面地了解箫的外在音乐性以及内在的人文内涵,不断提升和丰富杭州图书馆的公益艺术品牌活动的内容,为杭州市民提供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

主办单位

杭州图书馆钱塘箫社

支持单位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发展工作委员会

活动时间

2021年9月线上欣赏

活动内容

本期“箫语箫心”之“鸾凤和鸣”赏析活动将为读者们呈现洞箫和古筝共同演绎的《梁祝》最早的关于梁祝故事的音乐演绎大约起自东晋,但“化蝶”情节的出现则要更晚一些《梁祝》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据毛先舒《填词名解》卷二引《宁波府志》云:东晋,越有梁山伯祝英台尝同学,祝先归,梁后访之。

乃知其为女,欲娶之然祝已先许马氏之子,梁忽忽成疾后为鄞令其死,遗言葬清道山下明年,祝适马氏,过其地而风涛大作,舟不能进,祝乃造冢,苦之哀恸其地忽裂,祝投坟而死之今吴地有花蝴蝶,盖橘蠹所化,童儿亦呼梁山伯祝英台云。

明末清初时已经完整的出现了《梁祝》中共读、哭坟、同冢、化蝶等经典要素现当代梁祝的音乐传播主要有两条线:一条线是越剧经典《梁山伯与祝英台》,另外一条线则是1959年由陈刚、何占豪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由于小提琴协奏曲的旋律优美、简单、通俗,且音域和人声音域相符,“梁祝”在当代也被改编成了流行歌曲《化蝶》。

嘉宾简介

沈英彪,号“武林箫史”,洞箫教育家、演奏家。钱塘箫社创办人、“江南洞箫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洞箫教育实践基地主任、中国古琴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笛箫社特聘洞箫指导教师。

观看视频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往期推荐

9月让阅读带你披荆斩棘!

杭州图书馆2021年9月活动一览

杭州图书馆关于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杭州书馆221月活动一览◆  推荐阅读●一键借阅,太方便了!关键还是免费的……●亚运真人图书馆来了,就在位于市民中心的杭图◆  粉丝福利●写出1001篇烧脑小说,成功预言了人类的未来!

●赠书 | 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急救指南●赠书 | 给大家介绍一些老好吃的经典东北菜!●这个圈子里,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赠书 | 让我们一起观云识天,读懂天空的表情 !●赠书 | 原来,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楚门的世界里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