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的概念(人文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这样也行?
【单选题】关于中国人口的来源,机械增长是指。【多选题】历史上,曾迁入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或今天中国范围。
中国人口的來源1【单选题】关于中国人口的来源,机械增长是指()A、本地人口出生、死亡的结果B、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死亡的结果C、外地人口死亡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D、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我的答案:D
2【多选题】根据记载,中国古代的人曾迁往()A、日本B、东南亚C、欧洲D、美洲我的答案:ABCD3【多选题】历史上,()曾迁入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或今天中国范围A、回鹘B、高丽C、契丹D、昭武九姓我的答案:ABCD。
4【判断题】关于中国人口来源的基本观点,“外来说”一派认为今天的世界人口来源于南美洲()我的答案:×人口与户口1【单选题】中国历代实际人口与户籍人口对比情况是()A、实际人口大于户籍人口B、户籍人口大于实际人口。
C、实际人口和户籍人口相当D、实际人口长期是户籍人口的两倍我的答案:A2【判断题】中国历史上真正符合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最早出现在清朝末年()我的答案:√3【判断题】中国古代,兵役制度对户籍登记的影响最大。
()我的答案:×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1【多选题】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总体而言是增长缓慢,也就是()A、高出生率B、低死亡率C、低增长率D、高死亡率我的答案:ACD2【多选题】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出现“两高一低”的原因是()。
A、初婚年龄早,有偶率低B、赋役制度C、核心家庭规模不大D、战争和自然灾害我的答案:ABCD3【判断题】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之一是比较平稳,没有大起大落出现()我的答案:ד两高一低”的原因1【单选题】秦国与赵国之间爆发的大规模战役(),秦国战胜赵国,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而告终。
A、邯郸之战B、长平之战C、伊阙之战D、破赵之战我的答案:B2【多选题】建安七子中,因瘟疫而亡的是()A、孔融B、陈琳C、徐干D、刘祯我的答案:BCD“大起大落”的真相1【单选题】中国历史上统计的人口数量第一次突破1亿是在()。
A、公元初B、盛唐C、北宋后期D、十七世纪初我的答案:C2【多选题】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落”的时期是()A、东汉末年到三国B、西晋到东晋期间C、乾隆统治期间D、唐末到五代我的答案:ABD3【判断题】中国历史上出现人口增长的“大起”实际是假象。
()我的答案:√人口增长的不平衡性1【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些因素曾在历史时期导致中国人口增长的不平衡?()A、地理环境差异B、阶层差异C、生产方式的不同D、文化宗教差异我的答案:ABCD2【判断题】中国历史时期,统治阶级、特权阶层的人口增长明显高于平均。
()我的答案:√3【判断题】中国历史上,阶层的不平衡造成社会供养比的失调,只有通过战争、战乱彻底打碎旧体系,赢得新朝廷,社会才能获得供养较合理的短暂时期()我的答案:√两次人口转变及原因1【单选题】19世纪末至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口转变为()。
A、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B、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C、低出生、高死亡、低增长D、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我的答案:D2【多选题】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转变的原因是()A、医疗与公共卫生的进步,降低了孕产妇、婴幼儿的死亡率。
B、有效防止传染病C、外来粮食作物的引入D、社会救济的改善和提高我的答案:ABD3【判断题】1953年中国人口普查,大陆人口超过了6.8亿()我的答案:×4【判断题】中国发生第二次人口转变的原因是社会经济、文化、社会保障和观念的进步,以及计划生育的实施。
()我的答案:√中国人口转变的特点1【单选题】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包括()A、对家庭造成负面影响B、加速中国人口老龄化C、致使民众生育意愿降低D、导致人口负增长我的答案:D2【判断题】在中国古代,“孝”的本质是保持家庭和社会的延续。
()我的答案:√3【判断题】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口已经突破了4亿()我的答案:√现代中国人对科学的普遍误解1【单选题】由于对科学的误解,现代中国人在提到科学时,往往想到的是()A、技术B、理论C、自然科学。
D、理性思维我的答案:A2【单选题】中文中,最早将“science”一词译为()A、数理学B、自然学C、理道D、格致我的答案:D3【判断题】中文的“科学”一词实际上来源于日语对“science”一词的翻译。
()我的答案:√4【判断题】对于“科学”的分科特征的过分强调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教育缺乏创造性与整体意识()我的答案:√来自传统文化的影响1【单选题】现代中国对科学存在三大误解的原因不包括()A、来自传统文化的影响。
B、现代国际环境普遍价值观误导C、来自西学东渐特殊历史情境的影响D、science一词翻译方法存在误导我的答案:B2【单选题】自古以来,中国对于知识所持的态度是()A、理性B、理论C、实用D、实验我的答案:C。
3【判断题】严格来说,我们现代所说的“科学”是中国自古就有的东西()我的答案:×来自西学东渐特殊历史情境的影响1【单选题】西方科学首次传入中国是在()A、宋朝末年B、元朝末年C、明朝末年D、清朝末年我的答案:C
2【单选题】第一次西学东渐主要得益于()大量进入中国A、传教士B、教师C、外交官D、商人我的答案:A3【单选题】中国现阶段对于科学的推崇主要源于()西学东渐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第四次我的答案:B
4【判断题】清朝末年中国人对于西方的认知决定中国对西方科学的认知方向主要着眼于技术()我的答案:√西方“科学”一词的历史由来和演变1【单选题】19世纪前,一般将科学家称为()A、数理学家B、博物学家C、理论学家
D、自然哲学家我的答案:D2【多选题】现代汉语的词汇中,源自日语的有()A、自然B、哲学C、法律D、群众我的答案:ABCD3【判断题】翻译economics过程中,日本人借用了汉语早已存在的词汇“经济”,但是将其原本的含义扩大化了。
()我的答案:×4【判断题】德语中,任何有系统的知识都可以被称为科学(Wissenschaft)()我的答案:√人文的优先性1【单选题】将科学作为特殊的数理化的知识体系,可以将科学的起源追溯到()A、15-16世纪
B、16-17世纪C、17-18世纪D、18-19世纪我的答案:B2【判断题】从科学转化为技术的角度理解,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3世纪()我的答案:×3【判断题】人文的视角之所以是一种优先的视角、基本的视角,主要是由于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所有文化都是人类文化现象。
()我的答案:√人作为缺失者与有死者1【单选题】关于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是先天的缺失者B、人没有固定的本质和本能C、后天教养在人性养成过程中占有绝对的优势D、与人在本质和本能方面的特征类似的物种在生物界中不多。
我的答案:D2【单选题】对于有死者而言,生活应该是()A、活着B、有意义C、活着或者有意义D、活着并且有意义我的答案:D3【判断题】人类进化的方向决定人类不得不进行生物学意义上的早产,从而也导致了人类后天的可塑性极强。
()我的答案:√4【判断题】人作为有死者,就需要为自己的生提供意义辩护()我的答案:√传统中国的人文1【单选题】农业革命大约发生于()A、7000年前B、10000年前C、12000年前D、15000年前。
我的答案:C2【多选题】农业革命后社会的特点有()A、粮食生产B、贸易交流C、工具制造D、定居生活我的答案:AD3【判断题】中国传统文明中有很强的定居、安居意识()我的答案:√4【判断题】中国文明的历史上完全不存在海洋文化。
()我的答案:×仁爱精神:中华文化作为血缘文化1【单选题】中国的伦理主要强调的是()之间的关系A、地域B、氏族C、辈分D、年纪我的答案:C2【单选题】传统儒家文化中,“人”之“文”即为()A、理B、礼C、义
D、仁我的答案:B3【判断题】传统中国文化对迁徙的排斥造成中国人主要生活在陌生人的环境中()我的答案:×4【判断题】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爱的基本出发点是亲子之爱()我的答案:√5【判断题】传统儒家认为爱是没有差等的。
()我的答案:×自由精神:西方文化作为契约文化1【单选题】契约社会中,理想的人性是()A、服从B、负责C、自由D、守信我的答案:C2【单选题】朝鲜战争中,宣传层面上美国出兵的理由是()A、维护世界和平B、保障朝鲜半岛统一
C、保卫自由D、解决朝鲜生化武器威胁我的答案:C3【判断题】西方文明的两大支柱文明的早期均属于迁徙文化()我的答案:√4【判断题】西方文明早期的迁徙文化造就了后世契约文化的产生()我的答案:√希腊人的自由观念:理性即自由。
1【单选题】来源于()的自由的概念强调选择的能力A、古希腊B、文艺复兴C、基督教D、启蒙运动我的答案:C2【单选题】身份之所以可以识别,是因为具有()A、客观性B、同一性C、外延性D、体系性我的答案:B。
3【多选题】在西方的观念中,“自己”的概念一般强调的是()A、自身B、地位C、确定性D、内在性我的答案:ACD4【判断题】中国人在考虑“我是谁”的问题时更倾向于考虑因外部社会关系而变化的身份()我的答案:√。
追求确定性1【单选题】古希腊强调的理性知识一般不包括()A、数理实验B、形式逻辑C、演绎数学D、体系哲学我的答案:A2【单选题】希腊人认为的自由的知识是()A、为了其他的目的而存在B、为了自身的目的而存在。
C、同时为了自身的目的和其他的目的而存在D、不为自身目的而存在,也不为其他目的而存在我的答案:B3【判断题】古希腊人所说的演绎的知识是不确定的知识()我的答案:×4【判断题】古希腊人认为,自由的知识和确定性的知识是不等同的。
()我的答案:×纯粹科学的非实用、非功利性1【单选题】古希腊人认为,有用的知识应该是()学习的A、自由民B、统治者C、哲学家D、奴隶我的答案:D2【多选题】古希腊人所崇尚的知识是()A、游戏性的B、实用的。
C、非功利的D、成体系的我的答案:AC3【判断题】古代世界主流的文化中,只有古希腊人强调真正的知识应该是无用的()我的答案:√希腊科学的内在演绎特征1【单选题】演绎科学是从()出发的A、形式B、主观C、概念
D、经验我的答案:C2【单选题】根据古希腊人的观点,()是真正的桌子A、第一张桌子B、现实中的桌子C、图纸上的桌子D、理念中的桌子我的答案:D3【判断题】希腊人认为人类是从理性世界得到了经验世界()我的答案:√
4【判断题】第欧根尼支持芝诺关于运动的观点()我的答案:×何谓数学1【单选题】希腊科学的特征不包括()A、非功利B、非实用C、演绎的D、运动的我的答案:D2【单选题】mathematics一词来自希腊语máthēma,其希腊语原意是()。
A、能学能教的东西B、逻辑严密的东西C、可以记录的东西D、用于推演的东西我的答案:A3【单选题】古希腊人认为,数学可以学习的原因是数学是()A、简单的B、思辨的C、先天的D、后天的我的答案:C4【判断题】数学在古希腊传统中属于中阶课程,仅次于哲学。
()我的答案:×希腊算术与中国算术的根本区别1【单选题】关于古希腊的数学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亲和数是指两个数字彼此的全部约数之和(本身除外)与另一方相等B、古希腊人认为偶数具有正面意义C、1、4、9、15属于正方形数。
D、6属于完全数我的答案:B2【单选题】古希腊人发现根号二的存在主要是从()的计算过程中发现的A、梯形面积B、圆的面积C、直角三角形边长D、正方形边长我的答案:C3【判断题】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即数,数即万物”。
()我的答案:√4【判断题】数学在古希腊文化中代表着一种基本的人性教化的学问()我的答案:√第一次数学危机1【单选题】古希腊数学中算术的地位受到挑战是因为()的发现A、虚数B、循环小数C、无理数D、有理数。
我的答案:C2【判断题】第三次数学危机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微积分的诞生()我的答案:×3【判断题】第一次数学危机后,几何学代替了算术学在古希腊数学中的地位()我的答案:√《原本》与几何学精神1【单选题】关于《几何原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欧几里得的著作B、有效地传承了古希腊早期其他数学家的著作C、非常系统完整地对希腊人在数学方面的工作做了一次整理D、由浅入深,以非常适合学习的方式而编排我的答案:B2【单选题】爱因斯坦认为,近代科学的两个思想来源是()。
A、《几何原本》和逻辑思辨B、《几何原本》和演绎方法C、《几何原本》和实验精神D、《几何原本》和理性精神我的答案:C3【判断题】根据古希腊人的观点,学习几何学是为了要有基本的人性认同,树立人之为人的基本内在特征。
()我的答案:√4【判断题】从启蒙运动开始,几何学被认为是一门工具意义上的理科学科。()我的答案:×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文的概念(人文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这样也行?
【单选题】关于中国人口的来源,机械增长是指。【多选题】历史上,曾迁入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或今天中国范围。…
-
人文的概念(人文的概念和本质)全程干货
陈仁仁 先秦经典《周易》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文化”和“人文”这两个概念最早的出处。“文化”即人…
-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应用题易错题)不要告诉别人
- 人文的概念(人文的概念最早源于哪个国家)新鲜出炉
- 人文的概念(人文的概念内涵)难以置信
- 人文风情和风土人情(风土人情和人文风情一样吗)奔走相告
- 人文风情和风土人情(风土人情和人文风情有何区别)快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