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白叟黄童(白叟黄童打一数字)难以置信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02-0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无忧泉泉如其名,当你看到清澈碧透的无忧泉时,所有烦忧就会抛诸一边。

白叟黄童(白叟黄童打一数字)难以置信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七十二名泉大观 无忧泉

编/济南史志办    诵读/一丝暖阳无忧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内,面积672平方米,深2米,北连趵突泉,在白雪楼西北角,名列金《名泉碑》等志书曾列金、明、清三代七十二名泉明晏壁《七十二泉诗》《无忧泉》咏道:“槛泉西畔漱清流,酌水能消万斛愁。

白叟黄童争击壤,春来有事向东畴” 诗中“酌水能消万斛愁”一句,道出了“无忧泉”名称的由来,而“白叟黄童争击壤”的描述,更是世人来此后“无忧”的具体写照清张善恒亦赋诗云:“盈涸本无常,自行还自止安得一寸心,化作无忧水。

”清代郝植恭在《济南七十二泉记》中说道:“曰无忧,欢喜境也” 据传说,饮此泉水可解忧消愁,故名无忧泉泉水出露形态为渗流,常年不竭,流入西护城河

无忧泉泉如其名,当你看到清澈碧透的无忧泉时,所有烦忧就会抛诸一边泉池呈不规则形,池岸为山石砌垒,以自然石缀岸,凸凹有致,高低错落泉池西南之自然石上镌刻有王羲之的集字“无忧泉”三字因泉池较深,大股的泉水从池底涌出后,在泉面激起层层涟漪。

泉水清澈碧透,水中清石随波颤动,池内嫩绿的水草在水中飘浮,泉池内锦鳞相互戏逐,闪光耀彩,夺人眼目长者近米,小者盈寸,色彩纷呈,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在泉池的北侧,有一自然石砌垒的石坝,水从石坝中潺潺流过,经由水榭廊桥下,流入趵突泉泉池中。

泉池周围,绿树成荫,池周松柏泄翠,绿柳垂荫,修竹映翠,景色秀丽,令人心驰神往无忧泉看似默默无闻,没有趵突泉的名气大但在历史上,无忧泉的名气可不小无忧泉最早载于金《名泉碑》,元《齐乘》标明其位置在“趵突南”。

金人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提到的玉环、金虎、柳絮、皇华、无忧、洗钚等为数不多的几个泉名中就有无忧泉元代济南文学家刘敏中在《韩云卿新居》诗序中称:“泺水上有楼,曰江山胜概,楼下有泉,曰无忧”元末明初的徽州歙县人郑潜在《济南名泉歌》序中写道:“予性嗜泉石,所至辄访求遗迹。

兹来山东,仅得观无忧、趵突二泉,余未瑕及也”这都说明无忧泉在当时也是一处盛景,名楼(江山胜概楼)名泉交相辉映,引得文人墨客慕名而来江山胜概楼,也称“胜概楼”,为金人所建,建于趵突泉西,楼下临无忧泉刘敏中、赵孟頫都曾写诗赞美。

赵孟頫诗曰:“楼下寒泉雪狼惊,楼前山色翠屏横”“济南胜概天下少,试倚阑干眼自明”,刘敏中有“齐鲁横分地,江山胜概楼相邀一轮月,共豁百年忧”“今夕天上月,正照水西楼月入水底明,影动楼上头”之句诗句不仅写出了胜概楼的壮丽,而且将胜概楼与楼下无忧泉水相互衬映的美景刻画得淋漓尽致。

可以说,当年的胜概楼一点也不逊色于后来的白雪楼可惜这座名楼命运远不及白雪楼,胜概楼建成后不久即被水冲毁,且再未重建因为胜概楼建在趵突泉边的泺水之上,而这里过去是济南南部山区雨季泄洪的主要通道之一,水上的任何建筑都难以承受洪水的反复冲击。

无忧泉的命运也是和胜概楼紧紧连在一起的楼去泉虽在,无处解烦忧胜概楼消失后,无忧泉也从此沉寂了,除了明代晏璧和清代张善恒的两首《无忧泉》诗外,历代志书对无忧泉的记载就只剩下“趵突泉南”“漱玉亭北”等寥寥数字了。

默默无闻的无忧泉,到底没有逃脱被填埋的厄运1928年出版的《历城县乡土调查录》称:“无忧泉,在趵突泉大门内西方,此次修建平”是谁将无忧泉破坏的呢?原来是军阀张宗昌张宗昌修筑趵突泉一事见于1927年出版的《济南快览》:“十五年(1926),(趵突泉)为督办张宗昌加以修筑。

前面修为楼房之市场,泉南侧加筑石山,山上盖一茅亭,以备游人眺望”1989年,趵突泉公园在原址附近重新恢复了无忧泉如今置身无忧泉畔,望着清澈的泉水、听着水声潺潺,看着水映池柳和自由自在的游鱼,整个人真的会不由自主地放松下来,一切烦忧顿时消失在这美景当中。

编辑|侯若萱排版|贺超洁诵读|一丝暖阳审核|穆思媛

济南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济南大学图书馆电话:0531-82765453QQ:2375127343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