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联袂而至(联袂而至造句)干货满满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02-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成语名字】:视如拱璧【成语拼音】:shì rú gǒng bì【成语释义】:拱璧:以两拇指尖与两个食指尖合围那样的大璧。是指看得极其宝贵。【成

联袂而至(联袂而至造句)干货满满

 

不支持的音频/视频格式请试试刷新重播播放00:00/00:00直播00:00进入全屏0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成语名字】:视如拱璧【成语拼音】:shì rú gǒng bì【成语释义】:拱璧:以两拇指尖与两个食指尖合围那样的大璧是指看得极其宝贵【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珠儿》:“始纳婢,经年余,生一子,视如拱璧,名之珠儿。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近义词】:视若拱壁【反义词】:视如粪土【成语造句】:1、“满汉双文、皇家风范,片纸寸金,视如拱璧。2、皇家风范,片纸寸金,视如拱璧。

【成语故事】:有个成语叫“视如拱璧”,本义指看作宝玉一般,比喻十分珍贵成语出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聊斋志异·珠儿》:“始纳婢,经年余,生一子,视如拱璧,名之珠儿”何谓“拱璧”?“拱璧”指大的玉璧,比喻珍贵的东西。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中写道:“与我其拱璧,吾献其柩”孔颖达注解为:“拱,谓合两手也,此璧两手拱抱之,故为大璧”可见,“拱璧”是两手合抱的大块璧玉,十分稀有珍贵“拱璧”也作“珙璧”,在古代,“拱”通“珙”,指古代的玉器。

如明代方孝孺《失砚叹》诗句“钱塘会稽屡游历,鬼神呵护同珙璧”“拱璧”也是古人爱用的热词,如: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在《答道州薛侍郎论方书》中写道:“辱贶之喜,信逾拱璧”宋代诗人彭龟年的《挽张南轩先生八首其一》诗:“拱璧堕泥涂,康瓠置坛墠。

天心与人事,颇似好乖舛”明代王世贞在《题》中写道:“而百六十年间,学士大夫宝之若拱璧”明代小说家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中写有:“得其片纸只字者,重如拱璧,一时称他为画仙”清代小说家吴研人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四回中写道:“求着他一副对子,一把扇子,那就视同拱璧,也不管他的字好歹。

“拱璧”是由“拱”和“璧”组成“拱”本意指拱手,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恭敬如,《荷蓧丈人》中“子路拱而立”的“拱”就是这个意思“拱”还有两臂合围的意思,多表示粗细“拱璧”的“拱”正是此意“璧”,一是指圆形扁平中央有孔的玉,古代在典礼时用作礼器,也作饰物。

如,《鸿门宴》中“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中“璧”就是指玉

古代还经常以“璧”喻人、物或日月,如,称容貌秀美如璧玉的人为“璧人(玉人)”;把像美玉结合在一起叫做“璧合”,比喻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把不受馈赠之物,并表谢意的行为叫“璧谢”;称像璧玉一样圆而亮的太阳叫“璧日”;称像璧玉一样圆而亮的月亮叫“璧月”。

【成语接龙】:视如拱璧 → 璧合珠联 → 联袂而至 → 至诚高节 → 节外生枝 → 枝分叶散 → 散发抽簪 → 簪盍良朋 → 朋党之争 → 争长竞短 → 短兵接战 → 战争贩子 → 子为父隐 → 隐隐约约 → 约定俗成 → 成何体统 → 统一口径 → 径行直遂 → 遂心满意 → 意气高昂 → 昂然而入 → 入不支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