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笃定泰山(笃定泰山歇后语)
长期以来,无锡人民在口语中提炼产生了大量的俗语。它是无锡方言土语中闪光的明珠,是无锡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
作者:侯家欣无锡地处美丽、富饶的太湖之滨,人杰地灵长期以来,无锡人民在口语中提炼产生了大量的俗语它是无锡方言土语中闪光的明珠,是无锡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一俗语是指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行、通俗形象的定型词组或句子。
一般认为谚语是俗语的一种,而且是俗语的主体部分成语、歇后语、惯用语等也包括在俗语之内从无锡地方俗语的组成结构、形式以及名称分类上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除谚语外,也包括歇后语,成语、惯用语等等(一)无锡的谚语。
谚语是通俗浅易、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常以口语的形式,比喻或概括手法表现人民群众实际的生活经验与感受,是一种在群众中广泛流传和使用的“现成话”无锡地方俗语大都属于这一类例如:不识货,货比货金乡邻,银亲眷。
弯扁担弯弯在,硬扁担硬爽脆村上有个好嫂嫂,满村姑娘齐好学烂泥萝卜,揩一段吃一段叫化子(乞丐)不留隔夜食自扳砖头自磕脚(二)无锡的歇后语从体式上看,有的无锡地方俗语是歇后语它原则上由前后两个语言片断构成,前一部分用来对某一事物或某一行为动作加以比喻、形容或描绘,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所说的意思加以解说或点明,即所谓“前‘喻’后‘解’”。
用歇后语说话,本来只说前一部分,后一部分不说,留给人家去体会,所以叫歇后语现在常见的是前后两部分都“和盘托出”例如:大浮杨梅——只吃不袋出头椽子——先烂等天落雨——干死稻老和尚敲木鱼——实笃笃和尚要钱——经(竟)要卖。
宜兴的茶壶——突出一张嘴三个指头捏田螺——稳拿驼子跌跟斗——两头不着实人情急如债——顶着锅子街头卖(三)无锡的四字俗语与成语有的无锡地方俗语是四字结构的习惯词组,具有较强的比喻、借代性质,可算是四字俗语。
例如:额角头高嚼舌头根啃老骨头死蟹一只宝塔结顶笃定泰山朝南面孔贼勿空手一句闲话无锡地方俗语中有一些四字结构、整齐精练的习惯词组,虽没有在《现代汉语成语词典》中“落户”,但可以找到同义的成语,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例如:昏说乱话——胡说八道、胡言乱语瞎三话四——胡说八道、胡言乱语瞎七搭八——胡说八道、胡言乱语瞎七八搭——胡说八道、胡言乱语不二不三——不三不四不着不落——不三不四有种像种——有其父必有其子神气活现——趾高气扬
神智无知——稀里糊涂当官当面——正大光明日长世久——天长地久性命交关——人命关天有滋有味——津津有味失头忘脑——丢三拉四还有些虽难以找到同义的成语,但本身较像成语,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经常出现例如:面熟陌生。
心急慌忙身发财发强凶霸道清水光汤死样怪气七峤八裂五颜六色金光锃亮凸角四方碧绿生青活剥鲜跳——严格说来,有的只能算是“A里AB”式的形容词组例如:邋里邋塌疙里疙瘩活里活络小里小气糊里糊涂尴里尴尬古里古怪慌里慌张
——有的是“A头A脑”式的形容词组例如:寿头寿脑野头野脑噱头噱脑犟头犟脑呆头呆脑笨头笨脑戆头戆脑滑头滑脑——有的是“ABAC”式的形容词组例如:吃辛吃苦恶形恶状像模像样假痴假呆莫知莫觉自说自话疑心疑惑熟门熟路
玉嘴玉面搞七搞八有板有眼投五投六(四)无锡的三字俗语与惯用语无锡地方俗语中有的仅三个字,是三字俗语如:做人家百有份人来疯轻骨头煨灶猫骂山门喇叭腔老油条三只手吃得开横竖横落场势收骨头意不过路道粗娘娘腔脚碰脚
门槛精(进)有的三字词组就其结构比较定型,并且有固定的引申意义(其意义不能单从字面上理解,必须了解它的比喻、借代意义),大都又为动宾词组等特点看,属于惯用语例如:掼纱帽掼死蛇触霉头戳璧脚撑台面领市面吃排头
吃生活横戳枪调枪花相野眼瞎来腔拆烂污拎勿清兜圈子搭架子半吊子拍胸脯担肩胛吊胃口吊心火别苗头打野鸡偷死瓜磨洋工打折扣出花头上板眼罪过人活死人小儿科流行在无锡人口语中的如“热络、闹猛、乐胃、登样、和顺、知趣、识相、整脚、独魁”等等词语,是不是无锡地方的俗语呢?笔者认为这些只是无锡方言词。
如无锡人说“独魁”的意思是“好得不得了”,有“独占鳌头”的意思而上海人说“老嗲”“穷嗲”“邪起好”;北京话说“盖了帽了”;而东北人一般说“没治了”,其他如“热络”相当于“亲热”,“闹猛”相当于“热闹”,“蹩脚”相当于“差劲”。
二无锡地方俗语的内容相当广泛,真是包罗万象,丰采多姿,遍布于自然与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反映旧社会阶级对立,人与人之间不平等,不合理状况的,有“牛吃稻柴鸭吃谷,泥菩萨住瓦屋”讲穷与债关系的:“冷在风里,穷在债里”。
——有总结生活经验的,说面条和稀粥吃了不耐饥:“面黄昏,粥半夜”“暴(刚)穷不要吃粥,暴(刚)富不要造屋”则是说不要因为开始穷就喝起粥来,把肚皮撑大了,反而越吃越多、越吃越穷;而刚富裕起来,也不要急于造房砌屋,还是等积蓄多了再说。
因为“没有三年陈油酱,请不起泥水匠”——在恋爱婚姻上,需要“挑挑拣拣”,但是挑人品呢?还是挑门户呢?“会拣拣人头,不会拣拣门头”;而有的是“先看房、后看郎”——子女必须从小就抓紧培养教育,打好基础,因为“不怕不长,只怕不养”“从小看看,到老一半”。
而讲到孩子将来有无出息,一些人常常这样断定:“好么楼上楼,不好么楼下搬砖头”——“看看不长,立出来一丈”,是讲人不可貌相人需要打扮,但过分打扮会适得其反:“生得俏只是俏,装得俏引人笑”——“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是讲适可而止,不可贪吃贪心。
——“看人挑担不吃力”,是说要设身处地地为人家想想,也有“事非经过不知难”的意思——讲人言可畏的有:“舌头底下磕煞人”,“冷粥冷饭好吃,冷言冷语难受”比喻请人不当,识才有误:“造房子请着个箍桶匠”——讲节气与穿衣的关系:“捂春三,冻八九”;“白露身不露”。
预测天气阴晴:“晴天落早雨”;“干燥冬至邋塌年”;“小暑头上一个雷,半个黄梅又重来”“夏至不给人家莳秧,冬至不给人家看更”,则是讲夏至白昼最长,冬至则夜晚最长——反映农业生产的农谚:“麦要抢,稻要养”;“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说明了水稻在白露以后的四个节气中成熟、收割的情况。
有的无锡地方俗语道出了一部分无锡人的社会心态,如“一蓬风”(一窝蜂)反映了从众心理“一白遮三丑”代表了人的审美观点,以为长得白就好看“金银窝,不如自己家的草窝”,说出了一些无锡人的恋乡心理有的无锡地方俗语有较强的思想性,有规劝、忠告的功用,可作为指导人们的信条。
如“吃啥饭,当啥心”,叫人要有责任感事业心,要尽职尽责“越吃越馋,越歇越懒”,“只有懒人,没有懒地”,“猪困长肉,人困拆屋”都是劝人要勤劳,莫懒惰“若要享福,鼻头朝北”是说人生在世,不要光想享福“相骂无好话,相打无好拳”,是说相骂吵架都不是好事情。
这些俗语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富有哲理性和教育意义,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积极的作用以上虽然仅属举例,但“管中窥豹”,确实可看到无锡地方俗语内容的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及人事,都有俗语点到说到。
它是我们无锡人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知识的总结与智慧结晶尽管一条俗语只是概括总结了一点认识、一条经验,许多俗语又都属无名氏之作,但细细琢磨,无不显示了人民群众认识社会、了解自然的能力,我们可以从一句好的俗语中领悟到做人之道、办事之理。
无锡地方俗语充分体现了全民性俗语的许多共性一是短小、凝练,有极强的概括力,像压缩饼干一样,把丰富的内容浓缩成精辟的语言表达出来,像“百步无轻担”,“懒人挑重担”,“懒人说懒话”等都是用简洁扼要的语言阐明了深刻的道理。
二是也具有双句结构形式两个分句往往成双结对,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如“火要空心,人要实心”,“船头相骂,船尾搭话”,“聪明一世,懵懂一时”,“虱多不痒,债多不愁”三是双句结构的俗语常用尾韵如“三月三,大蒜炒马兰”,“六月六,猫狗沐冷浴”,“说得紧张,见得平常”,“早起三光,晚起心慌”,“黄毛丫头十八变,临上轿还要变三变”。
有的甚至前后句最后一个字相同如“一日三顿,夜饭安顿”,“对你客气,你当福气”,“屋有千间,还少一间”,“一个泥水匠,十八个赖衬匠”,“媳妇做到头,阿婆一凑头”这些俗语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音乐美,也便于记忆。
四是用字平易,显得质朴自然,像家常絮语,深入浅出如“三日新鲜四日厌”,“嘴大喉咙小”,“帮忙帮忙,越帮越忙”,“癞痢头儿子自己的好”无锡地方俗语又有哪些个性呢?主要表现在:其一,鲜明的地域性,打着清晰的地方文化的印痕。
无锡地方俗语是俗语的地方变体“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说一方话”,它是在无锡人所生存的一定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产生出来的,同太湖流域、江南水乡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密切相关如“螺蛳壳里做道场”,“吃屎吃着酱板头”,“说着风,就扯篷”,“小暑头上一个雷,半个黄梅又重来”等俗语中的“螺蛳壳”“酱板头”“扯篷船”“黄梅天”都是当地所有,又都为无锡人习见、熟知的,体现了俗语同言语环境相适应的规律,展现了地方特色,而又有生活气息。
无锡的一些风俗习惯,也萌生了一些俗语如舅舅,无锡人一般称“老娘舅”,他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是仅次于父母的至爱亲朋,家中有了纠纷,要请他来调停裁决,因而就产生了“天下娘舅大”这句俗语有的人把热心街道里弄调解民事纠纷的干部也称为“老娘舅”。
“朝南面孔”是因为无锡人请客吃饭,有名望的人或长辈总是朝南坐有关而“吃素碰着月大”是过去老年人常要吃一个月素食,有时碰上大月,就得多吃大素所以后来常用这句俗语来比喻事不凑巧其他如“立夏见三鲜”,“冬至大如年”,“做媒人吃十八只蹄髈”等俗语也都展现了风俗人情。
其二,受语言风格的影响,有的无锡地方俗语往往表达得幽默诙谐,具体形象俗语的创造和最有实践经验的广大劳动人民的语言(尤其是口语)密切相关一些无锡人平常会话较幽默风趣,能拙中见巧,俗中有趣如发起火来要打孩子,尽管心头非常光火,可嘴上压住了火,只是骂道:“不识相,请你吃辣花酱!”如果拿起竹竿要打,则又会说:“请你吃笋烤(拷)肉!”你倘不慎丢了东西,有的人会用“死人还看口棺材呐”这句话来奚落批评你,说得相当尖刻!因此,不少俗语如“强盗女儿贼外甥”,“阿巧爷碰着阿巧娘”,“吃饭不知道饥饱,困觉不晓得颠倒”,“修了牙齿,坏了脚跟”作为群众日常用语的升华,无不诙谐有趣,说得有理。
另外,有的无锡地方俗语假以生动的形象,活灵活现,极富生活情趣如“男子吃饭赛狼虎,女子吃饭像绣花,(还有‘女子吃饭数珍珠’的说法)”,说得生动形象极了“鼻涕说鼻涕,自己鼻涕嗒嗒滴”,“面皮老老,肚皮饱饱”,有力地嘲讽了一些人“正人不正己”,“有嘴说别人,无嘴说自己”以及那种“检讨一阵子,舒服一辈子”的现象,这些无锡地方俗语之所以表达得形象生动,含蓄深刻,正是建立在无锡人口语具体形象,生动的基础上的。
其三,在俗语用词上,带有明显的无锡方言词或方言音无锡方言土语在俗语里的使用是无锡地方俗语的又一特点无锡人一般说“不”为“勿”,所以好多俗语中的“不”要念“勿[fe]”音如“看人挑担勿吃力”,“勿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又比如“死”字,在俗语中由“煞”代替如“等天落雨干煞稻”,“热豆腐烫煞养媳妇”,“皇帝不急,急煞太监”,“一钿(钱)逼煞英雄汉”,“处暑处暑,热煞老鼠”“冷在风里,穷在债里”,用无锡方言念,又得念“冷勒风里,穷勒债里”。
“金窝银窝,不及自己家的草窝”中的“窝”要念成“窠[kou]”由于念的方言音,所以,有的无锡地方俗语说得写不得,如“□[a]卖不值钱”“□[a]着不是轮着”中空着的字念“啊”音,强迫之意,但字形不知如何书写为好。
还有如“莳秧照上□[da]”的□念“汰”音,行的意思,也不知怎样写为准其四,在引用上,有的无锡地方俗语原则上离不开上下文,需一定的语境因为它只说了比喻部分,不说出说明部分,所以为了领会起来效果更好,在引用时,前要有铺垫。
如“租田当自产”,往往是在人家借了东西,迟迟不归还的情况下说的,意即把人家的东西借来当成自己的了其他像“蚂蟥不能听见水响”,“聋听不见狗咬”,“狮子大开口”,“拣不落的菠菜头”,“要吃三年萝卜干饭”,“冷灰里爆出热火星”等等俗语的使用也是如此,因为使用的不是它们的本义,只是作为喻体,成为语言中一种很形象的材料,以用来喻说事理。
当然无锡地方俗语与其它的地方俗语一样,在使用范围及对象上有不少局限随着时代的前进,无锡地方俗语也在不断发展、变化,逐渐淘汰了一些思想内容低劣或者难以理解的方言;一些带有新的思想内容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甚至靠近普通话的方言正在产生。
我们在使用地方俗语的时候,尤其在书面上使用时,应该注意语言的再加工,以有助于普通话的推广,不悖汉语规范化的宗旨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文摄影什么意思_什么叫人文摄影
飞哥一直潜心研究摄影比赛的规律,经常被影友当作“投稿指南”用。最近影友问我,一些摄影比赛的分类中增加了一项“…
-
人文摄影什么意思_什么叫人文摄影
分享一首歌人文摄影又分类为。(纯记录性的摄影,虽然有些以人或人的活动为拍摄对象,但是习惯上已经列入文献或资料类的记录摄影去了…
- 人文摄影和纪实摄影的区别_人文摄影的特点是什么
- 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_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until1—until8
- 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_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until1—until8
- 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答案_国开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答案
- 人文英语3边学边练答案带题目_人文英语3边学边练1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