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只好的意思(琴瑟相和的意思)干货分享
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子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
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原典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子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今据不然。
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年》释义上文中的“据”,指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梁丘据梁丘据善于揣摩齐景公的心思,对于齐景公交办的事务从不敢怠慢,总是卖力而为,因此深得齐景公的赏识。
齐国大夫晏子却视其为“社鼠”(社庙中的老鼠,指危害国家和社会的危险人物)在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中,晏子批评梁丘据能同而不能和:国君认为可以的,梁丘据也说可以;国君认为不可以的,梁丘据也说不可以接着,晏子用了两个比喻,“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意思是说,如果用清水来给清水增加味道,谁能喝得下去?如果只是一琴或一瑟,谁能听得下去?并得出结论:“同之不可也如是。
”“和”与“同”,表面上看很相似,实质上大异其趣“同”,是绝对的一致,既无变动也没有多样性,因此它代表了单调、沉闷和死寂“和”如“和羹”(为羹汤调味),必须齐之以味“琴瑟专壹”为同,《礼记·乐记》孔颖达疏云:“唯有一声,不得成乐故也”。
琴瑟相和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故《诗经·鹿鸣》曰:“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解读“和而不同”,是中国人处理“关系问题”的一个基本态度:和睦,但不求一致这句来自《左传》的古语,讲的也是这个问题就像烹调汤羹,水、火、盐、醋、酱油等都要有,才能做好鱼肉;就像演奏音乐,乐器、演奏者、感情、旋律、歌词都要有,才能相辅相成。
现在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谁愿意住在这样一个单调的地方呢?习近平同志还引用了法国文豪雨果的说法: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他借这句话说明,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摘自《习近平用典》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文摄影什么意思_什么叫人文摄影
飞哥一直潜心研究摄影比赛的规律,经常被影友当作“投稿指南”用。最近影友问我,一些摄影比赛的分类中增加了一项“…
-
人文摄影什么意思_什么叫人文摄影
分享一首歌人文摄影又分类为。(纯记录性的摄影,虽然有些以人或人的活动为拍摄对象,但是习惯上已经列入文献或资料类的记录摄影去了…
- 人文摄影和纪实摄影的区别_人文摄影的特点是什么
- 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_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until1—until8
- 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_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until1—until8
- 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答案_国开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答案
- 人文英语3边学边练答案带题目_人文英语3边学边练1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