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好考公吗(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可以考一建吗)这都可以?
掐指一算,这是我读研究生的第四个月了。短暂的新鲜过后,是无尽的烦恼。 俗话说的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可是我,既有远虑,也有近优。 不同于别的同
掐指一算,这是我读研究生的第四个月了短暂的新鲜过后,是无尽的烦恼 俗话说的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可是我,既有远虑,也有近优 不同于别的同学,我是跨考到城乡规划学的,虽然学校的城乡规划考研的时候不需要考快题,也就意味着是偏地理的城乡与区域规划,而不是偏设计的城市规划。
但是,一个本科旅游管理的学生,背了四本专业书,靠着死记硬背终于读了研,以为美好的生活就要开始的时候才突然发现,差的还很多 我的近忧就在于,即便不是偏设计的城市规划,即便是不需要做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学科教学,我不会的东西太多了。
我像极了一个什么也不会的外行人,考研背的四本书也不能帮我往这门学科的屋子里迈进一点点腿,我够不到那个门槛上课老师讲课的内容可以听懂,很多时候讲到专业名词的时候就需要偷偷查一下百度比如在书上只背过城市六线,可是上课老师突然讲了一个城市九线;比如老师讲到俞孔坚,是规划界和出名的人物,大家都在讨论或者批判俞孔坚的思想,我才意识到,只有我不知道。
这些是考研的时候背不到的东西,是大学四年逐渐累积和潜移默化的专业素养,我没有 很多同班的研究生同学本科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他们既学地理也学规划,规划的专业素养我没有,但好歹大学的时候也算是个不错的学生,把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拿到了,感觉自己地理方面还算懂一点吧,但老师问到中部城市群有多少个城市的时候还是一脸懵逼;导师让学习计量地理的时候,也学的比人家慢。
更不用说同班同学中有一个本科是规划设计出身的,虽然毕业于三本院校,和我们总是很谦虚的说自己的出身不好,但是在规划院实习了一两年,规划的专业知识方面得心应手,老师都对他赞叹有加再看看自己,一个班就十个人,我是专业最不好的那个。
远虑自然就跟着来了,偏理科的硕士毕业生能去干嘛无非是继续读博士、去规划院、去当公务员,再不行就去当个地理老师,可是就我这样的专业知识如此薄弱,去哪个规划院呢,想都不敢想 作为一个学生,当你的学习不好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莫名的自卑。
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感受到这种感觉,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所以就什么也都不想做,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明明知道自己要学的很多,要学的软件很多,要看的论文很多,英语的口语也不好,要想找一份好工作你必须从现在继续学习。
一天有24个小时,你要学软件,看论文,学英语,要看各种专业书课外书,要上课,要出去调研;同龄的工作的同学都已经挣钱了,你每个月拿着600元的补助不够又不想再和父母要了,还想每天做一个小时的家教;进了学生会,还要策划各种活动;到期末要交七八篇论文,其他同学有本科的东西,甚至本科同学的东西顶一顶,你只能自己写。
可是奇怪的是,越是很多的事情堆在这里,越想再等等开学四个月,感觉每天自己过的都很忙,但是回过头看一看,什么也没有干,手里也没有实质性的成果,要说多了什么具象的收获,大概是我吃胖的肚子吧 你以为考研的时候一天学习10多个小时,考上了就万事大吉了,读了研你才发现,每天学习的时间也是10多个小时,甚至更多。
之前有人说过,考研的过程是不断摧毁你自尊心和骄傲的过程,就像你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房间里洗衣服,不到最后一刻就不会知道是不是会成功读研就是你换了一建看得见的屋子,和堆积如山的衣服,告诉你说,洗不完就出不去,有的人进屋的时候衣服就比你少,有的人比你洗的快,有的人有外援,你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不断质疑自己,为什么我要进来,为什么我比别人慢。
但你不会放弃,也不会认输所谓守得云开见月明,不见得是每个人都有在黑暗的时候突然豁亮自达,但我在努力在挣扎在奋斗,总有一天会有惊喜 行程慢一点,在路上就好。 祝考研的的宝宝们顺利上岸!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小学生相声台词(小学生相声台词搞笑)越早知道越好
这个儿童节我们即将毕业。甲: 人家生日还没到呢!甲: 不会吧,你连今天是什么日子都不知道呀?乙: 噢,我知道了,是国庆节!…
-
英文绕口令(英文绕口令peter piper picked)学到了吗
作者:小雅和英美友人
- 人文环境什么意思(人文环境好什么意思)难以置信
- 人文环境什么意思(医院人文环境什么意思)新鲜出炉
- 人文环境怎么写(日本的人文环境)这都可以?
- 人文环境怎么写(澳大利亚人文环境)学到了吗
- 手机经典台词(电影手机里的经典台词)这样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