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每下愈况(每下愈况什么意思)燃爆了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03-0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每况愈下”与“每下愈况”由四个相同的汉字组成,只是排列的次序稍有差异,不少人就以为意思上差不多,其实,它们是根本不同的。

  每下愈况(每下愈况什么意思)燃爆了

 

“每况愈下”与“每下愈况”由四个相同的汉字组成,只是排列的次序稍有差异,不少人就以为意思上差不多,其实,它们是根本不同的这两个词都出自《庄子·知北游》东郭子向庄子问道的故事为了说明问题和读者理解上的方便,我们且把原文和译文分列如下:。

原文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

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译文东郭子问庄子:“平常所说的道,在什么地方?”庄子回答说:“无处不在”东郭子说:“指出一个地方来才成”庄子说:“在蝼蚁上。

”东郭子说:“怎么这样低下呢?”庄子说:“在稊稗里”东郭子说:“怎么更低下了呢?庄子说:“在瓦甓间”东郭子说:“怎么低下得越发厉客了?”庄子说:“在屎溺中”东郭子赌气不再问了(在他看来,“道”是很高洁的,在瓦甓已觉低下得厉害,又听说屎溺,就更觉得不堪了。

庄子知道他的内心活动,所以便针对这种思想解释)说:“先生的发问,本来就没有问到点子(实质)上集市上的市场监督官正获问屠卒怎样通过脚踏来鉴别大猪的肥瘦,回答便是,践踏猪的股脚——那个难肥的地方,愈往下踩,其肥瘦程度如何,就愈加明显。

‘道’的存在也是这样除非你不让我指明;既要指明,那就不能怕低下,因为‘道’是无处不在的,绝不能脱离具体事物;即使低下的事物,也是事物呀!更何况,愈是低下的,才越能体现‘道’的无所不在呢!……”很清楚,这个故事同时包含了“每况愈下”和“每下愈况”两个词语,不同的只是,一个直接见诸字面,而另一个则嵌藏于文义之中。

当庄子向东郭子逐一指明“道”之所在的具体事物时,从蝼蚁到稊稗,到瓦甓,直至人人掩鼻的屎溺,所举事物越来越低贱,真是“每况愈下”—一只不过文中没有直接出现这样的字眼;而当他借助比喻向东郭子进行具体解释时,则直用其词——“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

“每况愈下”是说每指明“道”的一种存在物就低下一等,越来越低,一个不如一个;而“每下愈况”则是借助“监市履狶”的比喻,说明“道”于物中的存在,越是往下,体现得越明显,越突出两个“下”字含义不同“每况愈下”的“下”指不断卑下的不同事物,而“每下愈况”的“下”,则指同一事物逐渐下移的不同部位。

两个“况”字的用法也不一样“每况愈下”的“况”指“比况”、“说明”,而“每下愈况”的“况”则指“明显”、“突出”,用章太炎的话来说,就是“愈甚也”可见这两个词在意思上是完全不同的有一种看法应该特别提出来说一下,就是,多少年来,人们总认为“每况愈下”给用错了,正确的应该是“每下愈况”,我以为这种看法值得商榷。

“每况愈下”这个词,早在宋人的文章中就见使用了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六里说:“《后山诗话》谓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余谓后山之言过矣子瞻佳词最多,其间杰出者如大江东去……”凡此十余词,皆绝去笔墨畦径间,直造古人不到处,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叹,若谓以诗为词,是大不然。

子瞻自言平生不善唱曲,故间有不入腔处,非尽如此,后山乃比之教坊司雷大使舞,是何‘每况愈下’,盖其谬耳”清代的大学问家黄宗羲在他的《吾悔集》卷一《外舅广西按察使六桐叶公改葬墓志铭》里也有类似的用法:“公与(孙)月峰,抗志稽古,各承家学,重规叠矩;公如长江,孙(月峰)如深坞,自公云亡,每况愈下。

”第一个例子是说苏词艺术上成就很高,不少词超过古人,只是他自谦不善唱曲,间有不入腔处;而陈师道却把他的词比之为教坊司雷大使舞,这不是越发低下了?我看是他自己错了第二个例子是追述叶、孙二人在世的时候,曾于文坛开创过一个颇有影响的局面,自从叶公死后,其情势就急转直下,一天不如一天了。

试问:这样两个例子,难道能用“每下愈况”吗?不行!因为“每下愈况”的意思是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而这里的意思则是越来越低下,越来越不景气,只有“每况愈下”才能准确地担当其任所以,这里的“每况愈下”不是用错了,而是恰到好处,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一个巧妙创造。

还应该说明的是,某些词典对这两个词语的解释,在具体处理上是不够妥当的如有一部成语小词典于“每况愈下”条里说:“语出《庄子·知北游》原作‘每下愈况’,现多作‘每况愈下’,表示情况越来越坏”这就给读者造成了很大的糊涂观念,仿佛这两个词意思完全相同,这就大错而特错了。

事实上“每况愈下”在《知北游》中并未直接出现,它是暗含于文义之中而由后人概括、提炼出来的至于“每下愈况”,则于文中确实出现了,但意思与“每况愈下”不同;且在现实生活中,其使用频率和范围,也要低得多、窄得多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