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起凫举(兔起凫举的意思)硬核推荐
《说文解字》第204课:细说“起”字《诗经》有“念彼不迹,载起载行”,这里的“起”是什么意思?
标题里的问题答案先行奉上:《诗经》有“念彼不迹,载起载行”,这里的“起”是引起、兴起,并不是站立,起立的意思详见内文解释,无兴趣内容可自行忽略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204课,讲《说文解字》“走”部汉字中的一个汉字:“起”,这个字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相对前几天的生僻字来说,课程会稍稍有趣一些。
详情如下:起读qǐ《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能立也从走巳声古文起从辵(chuò,意思为走走停停,也是《说文解字》540部首之一,后面的课程会讲到)”在古文字形里,他从“辵”部,形声字本义是立的意思,指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
先说字形:
(《字源》里有关起字的字形发展)关于起字里面的“巳”注意,说文所说的是“从走巳声”,但现代汉语“起”字的写法,里面不是“巳”,而是“己”为什么这样呢?桂馥的《说文义证》称:“巳声者,《玉篇》:‘巳,起也。
’晋《乐志》:‘巳,起也’《白虎通·五行篇》:‘太阳见于巳,巳者物必起’”所以,这里的“巳”,是兼表意的声符《说文解字》对巳的解释是“四月,阳气巳出,阴气巳藏,万物見,成文章,故巳为蛇,象形”每年的四月,这个时节阳气已出,阴气已藏,万物生发,成文章,所以巳是蛇的象形。
后来专家们研究,“巳”是小儿在襁褓中之形(汇总:小儿初成,蛇冬眠刚出,上午9点到11点之间,太阳已经高高升起,所以“巳”本身就有起的意思因为“巳”也是540部首之一,到本字时再详细说)
(十二时辰对照表)接着说“起”字的本义:《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楚庄王听到(申舟被杀的消息),一甩袖子就站起来。
(庄王出征雕塑)又比如柳宗元《零陵郡復乳穴记》:“以为不信,起视乳穴”这里的乳穴是石钟乳穴现代汉语董必武先生也有诗《霜降后二日偶成》:“何处跌交何处起,起来重整跌时衣”用的也是本义本义之外,“起”的用法很多,比如:。
(1)(物体)竖立,耸立《书·金縢》:“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孔传》称:“郊以玉币谢天,天即反风起禾,明郊之是”旱灾之时,禾苗倒伏,王进行郊祭(之前我们讲过“郊祭”),天就下雨了,禾苗也全部竖立起来了。
《书经》记载这样的事情,认为郊祭是正确的事再比如《素问·皮部论》“邪之始于皮也,沂然起毫毛,开腠理”王冰注称:“起,谓毛起竖也”毫毛立起的意思晋代《庐山记略》有:“东南有香炉山,孤峰秀起”孤峰耸立,很像一座香炉。
(庐山香炉峰)(2)起床《孟子·尽心上》:“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叫便起床,孜孜不倦地行善的人,是舜一类的人物《礼记·内则》:“孺子早寝晏起”孺子很早就睡很晚才起(3)飞《孙子·行军》:“鸟起者,伏也。
”张预注称:“鸟适平飞,至彼忽高起者,下有伏兵也”鸟正在平飞,到了某个地方突然高高飞起的,说明这个地方有伏兵再比如明王彝有诗《秋林高士图》:“风杉落叶响,惊起楼烟鸟”也用此义(4)升起比如《荀子·儒效》:“如是,则贵名起,如日月。
”王念孙《读书杂志》:“言贵名之显著也”像这样,那么(君子)尊贵的名声就会像太阳、月亮一样升起来(5)凸起《尔雅·释兽》“犦牛”晋郭璞注称:“即犎牛也,领上肉犦胅起,高二尺许”这种牛,很可能指的是印度瘤牛品类,大致样子如图:。
(犦牛)又比如《后汉书·张衡传》:“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樽,饰以篆文龟鸟兽之形。”
(候风地动仪)(6)引动,兴起《玉篇·走部》:“起,兴也”《广韵·止韵》:“起,兴也,作也”《易·姤》:“包无鱼,起凶”孔颖达《疏》称:“起凶者,起,动也无民而动,失应而作是以凶也”厨房中失去一条鱼,兴起争执必有凶险。
又比如《诗经·小雅·沔水》:“念彼不迹,载起载行;心之忧矣,不可弭忘”郑玄笺称:“彼,诸侯也诸侯不循法度,妄兴师出兵,我念之忧,不能忘也”诸侯们不循法度办事,使我心生彷徨,心忧国事,终日焦虑不能忘这里的起,指引起,兴起不安的情绪,并不是简单地坐下又站起的坐立不安。
又比如《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冬十月丙申,王起师滑”杜预注称:“起,发也”指起兵,发兵的意思(7)出发,动身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走部》:“起,本发步之称”比如《墨子·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公输盘为楚国造了云梯那种器械,造成后,将用它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了,就从齐国动身,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国国都郢
(墨子与公输盘)(8)治愈《吕氏春秋·察贤》:“今有良医于此,治十人而起九人,所以求之万也”如果这里有位良医,治疗十人而使九人痊愈,那么求他治病的人就会成千上万又比如《后汉书·韦彪传》:“彪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
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这里的起,亦用此义(9)(使死者)复活《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医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又比如王安石的诗《杜甫画像》:“惟做对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你看,王安石多敬佩杜甫,希望老杜复活,然后跟着他。
(杜甫像)(10)举用;征聘。比如《战国策·秦策二》:“起樗里子于国。”高诱注称:“起,犹举也。”樗里子指樗里疾,曾任秦右丞相,国力大增。
(樗里疾像)(11)应聘;出仕《东观汉记·李业传》:“公孙述欲征李业,业固不起”不应征,不出仕再比如《世说新语·方正》:“诸葛靓后入晋,除大司马,召不起”同样的意思(12)出自比如《汉书·萧何曹参传赞》:“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
”萧何和曹参这样的汉大臣,最初的出身都是秦时的小吏(13)扶持《国语·晋语四》:“平王劳而德之,而赐之盟质,曰:‘世相起也’”韦昭注称:“起,扶持也”以后互相扶持啊,这是订盟时应景的客套话(14)开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走部》:“起,引伸之为凡始事、凡兴作之称。
”比如《史记·李斯列传》:“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其实,整个中国史,大部分规矩都是从秦始皇开始的
(秦始皇雕像)(15)诗文结构或章法的开头我们经常说写文章写诗要讲究起、承、转、合比如《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林黛玉教香菱写诗时的句子她认为写诗很容易
(87版《红楼》黛玉教诗)(16)兴建《汉书·郊祀志下》:“起步寿宫”《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田虎就汾阳起造宫殿”这两例里的起,都是兴建的意思(17)建立,设置《礼记·礼运》:“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
”郑玄注称:“以其合于义,可以义起作”以义的名义设立、建立比如曹操《军争篇》:“聚国人,结行伍,选部曲,起营为军陈”这里的起,也是此义(18)草拟比如起草《后汉书·百官志三》:“一曹有六人,主作文书起草。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张巡)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现代汉语里也经常用“起稿子”、“起个草稿”这样的说法(19)跑,疾趋《吕氏春秋·论威》:“知其不可久处,则知所兔起凫举死殙之地矣”高诱注:“起,走,举,飞也,兔走,凫移,喻急疾也。
”懂得哪些地方军队不可长久滞留,那就知道哪些地方是该迅速避开的死绝之地(20)翻动,疏松《齐民要术·种胡荽》:“开春冻解地起,有润泽时,急接泽种之”石声汉校释:“开春后,解冻了,地也松动了”又《种谷》:“春锄,起地;夏为锄草。
”石声汉校释:“起,使土疏松”现代汉语里也有“起土”的说法,但意义稍有差别,一般起土指挖土的意思这里的胡荽,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芫荽,也称香菜,它的生长,需要疏松湿润的土壤
(种胡荽)(21)取用(证件、书信、文书等)比如《镜花缘》第五十六回:“(唐)闺臣同众人去赴试,先在府县起了文书”现代汉语也用,比如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一:“这么一来,人们除了起路条,都不上农会”去农会都是为了取路条。
(22)搬运比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一回:“即刻连夜开夜工起货,只怕到天亮也起完了”(23)开征(赋役)《管子·臣乘马》:“起一人之徭,百亩不举,起十人之徭,千亩不举”也指交税比如《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只有续置一个小小田庄,未曾起税,官府不知。
”(24)用刀将肉横切成薄片。宋代王谠《唐语林·补遗二》:“时豪家食次,起羊肉一斤,层布于巨胡饼,隔中以椒豉,润以酥,入炉迫之,候肉半熟食之,呼为‘古楼子’。”这接近我们现在经常见到的肉夹馍。
(肉夹馍)也用作揭起,比如,元代佚名《神奴儿大闹开封府》:“你若犯在我那衙门中,该谁当值,马糞里污的杖子,一下起你一层皮”指打得重,一打就揭起一层肉皮(25)蚕儿打眠后脱壳起食比如韩愈《潮州祭神文五首》之二:“蚕起且眠矣而雨,不得老以簇也。
”清代周凱《饲蚕》之六:“现当大起时,采叶不离手”(26)启发,开导《论语·八佾》: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何晏注:孔子言子夏能发明我意,可与共言《诗》已矣孔子的意思是:“商(子夏名卜商,字子夏。
)啊,你悟到我的用意了!能开始和你谈《诗》了“(27)开启,张开《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锋塔》:“那女人同丫鬟下船,见了许宣(原文如此),起一点朱唇,露两行碎玉,向前道一个万福”起同“启”,张开嘴唇
(《白娘子传奇》中的许仙和白娘子、小青)(28)取出《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二:“又叫人起出骨殖来与他带去”现代汉语如孙犁《风云初记》九:“把埋藏的枪枝起出来”(29)清宫用语指皇帝召见或进见、进谒我们现在看清宫剧还经常听到“叫大起”之类的台词。
《负曝闲谈》第二十六回:“陆大军机歇息一会,上头叫起,陆大军机就和一班大臣进去”(30)扮演角色,即某脚饰何人叫“起”《中华大字典·走部》:“起,演剧,某脚饰何人亦曰起”(31)用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的趋向、开始或完成,表示动作关涉到某事物。
比如《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问起根由,至亲三口,抱头而哭”
(评剧剧照:卖油郎独占花魁)(32)用在动词后常跟“不”、“得”连用,表示能(不能)经受住,表示够(不够)标准比如:看不起人《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讨赊账不起,不得脱身”(33)介词放在时间或处所词的前面,表示始点,相当于“从、自、由”。
比如杨朔《北黑线》“起北安到黑河,顶三百多里路程”(34)量词。《红楼梦》第二十回:“你只护着那起狐狸,哪里还认得我了呢?”这是李嬷嬷(宝玉的奶娘)对贾宝玉的埋怨,怪他只记得身边的年轻丫鬟们。
(87版《红楼》李嬷嬷和宝玉)又比如《醒世姻缘传》第六十一回:“恰好庄间狄员外大兴土木,创起两座三起高楼”三起类似于三层,但跟现在的三层有差别此外,起还是姓氏,《千家姓》有载起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起字的小篆写法)(【说文解字】之204,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文摄影作品欣赏_人文摄影作品欣赏非洲
在我的摄影学员当中,有位叫@蓝天鸿的学员,他在非洲尼日利亚阿布贾工作生活多年,同时用手机拍了很多照片,记录当地的生活习俗以及人文…
-
人文摄影什么意思_什么叫人文摄影
飞哥一直潜心研究摄影比赛的规律,经常被影友当作“投稿指南”用。最近影友问我,一些摄影比赛的分类中增加了一项“…
- 人文摄影什么意思_什么叫人文摄影
- 人文摄影和纪实摄影的区别_人文摄影的特点是什么
- 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_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until1—until8
- 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_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until1—until8
- 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答案_国开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