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鼠饮河(偃鼠饮河读音)学到了
这种鸟做窝做得很细致,选择柔草、麻丝和软土等物做成蛋形圆囊巢,在整个大树上只不过占有一枝而已。这两个成语常被人用来比喻每个人真正的物质需要其实是
鹪鹩一枝,偃鼠饮河,越俎代庖成语“鹪鹩(jiāo liáo)一枝”中的鹪鹩,是一种小型、短胖、十分活跃的鸟这种鸟做窝做得很细致,选择柔草、麻丝和软土等物做成蛋形圆囊巢,在整个大树上只不过占有一枝而已这一成语的意思是说,鹪鹩为了生活和繁育而在树上造窝,树林子再大,只不过占一棵树上的一枝也就够了。
“偃鼠饮河”中的偃鼠即鼹鼠,是一种田鼠,在鼠类中算是一种体型较大的,它到河里喝起水来能喝许多,但喝得再多,也不过喝满肚子而已这两个成语常被人用来比喻每个人真正的物质需要其实是很少的,房子建得再大,你也不过只能住一室,家里的财富再多,吃饭即使是酒肉满席,你也不过一日三餐,吃饱肚子就行了,还能多吃多少?意在提醒人们不要贪欲过大,不必过度追求物质生活条件过好,只要有房子住、有饭吃就行了。
“越俎代庖”这一成语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其中的“越”为跨过的意思;“俎”是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指庖人,即厨师古代祭祀,主祭人的职业是主持祭祀,厨师的职业是制作祭祀的酒席,各人做好自己职内的事就行了。
“越俎代庖”是由庄子著作中的话“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主持祭祀的人)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转化而来的,原指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这一成语形成后,用来比喻超出自己的职业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有时也指多管闲事。
这三个成语同出于战国末期都于睢阳的宋国人庄周的著作《庄子·逍遥游》:“尧让天下于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道家前身),曰:‘日月出矣,而爝(jué)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庙中的神主,这里用其空居其位,虚有其名之义)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这段话说的是:远古时期的尧帝把天下治理得很好,人民安居乐业。
可是尧帝很谦虚,当他听说隐士许由很有才能时,就想把自己的政治位置让给许由他找到许由说:“太阳和月亮都已升起来了,可是小小的炬火还在燃烧不熄,它要跟太阳和月亮的光亮相比,不是很难吗?季雨及时降落了,庄稼不用灌溉了,可是还在不停地浇水灌地。
如此费力的人工灌溉对于整个大地的润泽,不显得徒劳吗?先生如能居于国君之位,天下一定会获得大治,可是我还空居其位我自己越来越觉得能力不够,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你许由回答:‘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获得了大治,而我要是去替代你,我将为了名声吗?名是实所派生出来的次要东西,我将去追求这次要的东西吗?鹪鹩在森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根树枝就行了;鼹鼠到大河边饮水,不过喝满肚子。
你还是打消你的念头回去吧,天下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啊!厨师即使不下厨,祭祀主持人也不会越俎代庖的!”庄子文中的“庖人”指的是负责宰杀三牲(牛、羊、猪)和办理酒席的厨子;“尸祝”,是掌管祭祀仪式和对鬼神祝祷的司祭者。
古时的人每逢祭祀的时候,庖人先要整治三牲,把供品准备齐全,尸祝负责把祭器摆好然后把酒斟在樽中,把杀好的牛、羊、猪搁在俎上,这些做完后才可以开始祭祀仪式如果庖人不宰杀三牲,尸祝也不能超越自己的职务范围去替代庖人的工作。
由于此,后来的人们凡是超越本人的职务范围去管别人职内的事情,就叫作“越俎代庖”,或称“尸祝代庖”于是“越俎代庖”和“尸祝代庖”就成了成语,有时也简化为“庖代”或“代庖”例句:“暂足为寄足,有似鹪鹩一枝”(清代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人事》)“所谓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者也。
”(清代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8回)“一时承乏,方慙越俎以代庖;数月为真,更愧操刀而制锦”(宋代秦观的《代谢中书舍人启》) (90)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文摄影作品欣赏_人文摄影作品欣赏非洲
在我的摄影学员当中,有位叫@蓝天鸿的学员,他在非洲尼日利亚阿布贾工作生活多年,同时用手机拍了很多照片,记录当地的生活习俗以及人文…
-
人文摄影什么意思_什么叫人文摄影
飞哥一直潜心研究摄影比赛的规律,经常被影友当作“投稿指南”用。最近影友问我,一些摄影比赛的分类中增加了一项“…
- 人文摄影什么意思_什么叫人文摄影
- 人文摄影和纪实摄影的区别_人文摄影的特点是什么
- 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_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until1—until8
- 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_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until1—until8
- 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答案_国开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