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文轻武是什么意思(弄文轻武指的是什么动物)不看后悔
上期回顾:本质上北宋三冗问题是为了应对唐朝中期整个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崩溃后出现全国性危机而进行一次系统性重新设计而产生的恶果,也就是重文轻武、强干
王安石变法专题(二)宋太宗的政策调整上期回顾:本质上北宋三冗问题是为了应对唐朝中期整个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崩溃后出现全国性危机而进行一次系统性重新设计而产生的恶果,也就是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加强集权、守内虚外的客观结果。
而重文轻武这一政策是宋太祖立国以后鉴于唐末及五代十国的乱局进行政策调整的结果但宋朝又是如何从武德充沛转变为羸弱不堪的,这又与宋朝的财政问题有什么联系,今天我们来聊聊宋太宗政策的调整与转向中国为什么会从强大的盛唐变成积贫积弱的北宋
宋朝是一个让我们很难理解的王朝,一方面几乎所有的历史著作都明确记载其“三冗两积”的问题,或者说,财政问题严重,军队战斗力虚弱;但另外一方面宋朝又是中国历史上民间商业最繁荣的王朝之一,汴京城更是汇集天下之精华,人口百万,行商云集;可是在农村,宋朝的农民负担又是极其沉重,自开国不到50年,就罕见地出现了大规模农民起义——王小波李顺起义,基层的兵变更是层出不穷。
这种矛盾也是王安石变法的根本因素,也是我们去理解王安石变法的根源“斧声烛影”的结果
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兄弟两个饮酒谈话,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又有文章说是“好做”)。
随后宋太祖驾崩,晋王赵光义继位,也就是历史上的宋太宗当然“斧声烛影”之谜的故事更多是来源于文莹《续湘山野录》以及司马光《涑水记闻》的记载,是各路小说电视剧及其喜欢的桥段,但难免有不尽不实之处然而赵光义登基称帝中有波折乃至于有合法性的问题这一点却是客观存在的,至少赵光义对于自己继位后的政局稳定,是否能够让太祖提拔起来的一众文臣武将心服口服存在质疑。
而这一切最终的结果就是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宋太宗的突然登基以及随后一系列为了加强皇权维持统治的措施导致了宋王朝政策的整体转向,也为随后宋王朝统治埋下了一系列问题当年改元违背礼法中国古代表面上用什么年号什么时候用是皇帝本人的事情,更是有让学习唐史的朋友深恶痛绝的李治武则天这夫妻两个,年号被他们做成了“年抛型”。
但是认真审视,武后改元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都是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或者炫耀自己的功绩,695 年的“证圣”则是将出家为尼的经历神圣化,用“证圣”这一佛教用语表明自己“出家为尼,证得圣果”;改元“神功”则是为了纪念“契丹李尽灭等平”,不仅“大赦天下”,还“大酺七日”。
但是,一般来说王朝内无论是父死子继还是兄终弟及,后代帝王改元一般都要放在第二年更改,即“翌年改元制”,因为“臣子之心,不忍一年而有二君也”刘禅就是因为当年改元而饱受批评,虽然可以解释当时朝政混乱,需要用“建兴”年号来释放政治讯号,稳定统治。
但即使这样,也被陈寿《三国志》指责“不守礼法”,且认为诸葛亮在教导刘禅方面出了纰漏而宋太宗赵光义也是当年改元“太平兴国”,这也是后世疑心宋太祖死因有疑的重要原因,最关键的问题是,改元之时,已经到这年的十二月了,也就是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就到新年,宋太宗赵光义也不愿意等,或者说不敢等。
而就在登基之初,宋太宗迅速召回了征讨北汉的军队,而这就是另一个悲剧了“统一”天下,征服燕云,军队腐坏宋太宗登基之初召回北伐军队一方面是太祖皇帝新丧作战不详,另一方面就是自己不能明说的小心思了宋太宗获得晋王开封府尹这个“皇太弟”的头衔本质上是因为立国之初太祖的儿子只有九岁,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赵匡胤经常上前线,一有闪失乱世少主只会给自己招祸,因此二十出头的赵光义就是一个不错的继承人选择。
但是,赵光义通常坐镇京城,是没怎么上过战场的,换言之,他对上到曹彬潘美等将领,下到普通禁军士兵没有什么恩情,也没有什么威信
于是赵光义一方面把之前已经投降于宋王朝的吴越、南平等地收入宋朝直接管辖,另一方面北伐北汉,通过踩平这个已经基本崩溃的国家来展现自己的武功但是问题在于,攻下太原之后,宋太宗突然兵锋一转,直接越过太行山直接进攻燕云十六州。
最终在高粱河之战遭遇惨败,本人也喜提“高粱河车神”的称号而在宋太宗脱离军队失踪的几天,军队甚至要拥立太祖之子赵德昭为主因此宋太宗坚定了打击军队的决心,从此以后,统兵将帅不仅要受到文官及宦官的监视,甚至是一些传达皇帝旨意的“走马承受”这些小官也不敢得罪。
即使统兵将帅掌军十万、戍守千里,只要皇帝片纸下达,就得立刻奉命,将帅几乎没有任何权力而从高粱河之战开始,宋辽之间的和平时代结束,正式开始了为期三十多年的战争,但是由于将帅几乎毫无自主性可言,每次作战只能像木偶一般,“想想自己的家人”。
到雍熙三年再次趁着辽朝皇帝新丧孤儿寡母准备欺负一把新掌权的萧燕燕,最后先胜后败还折进去一个杨业而这些战争胜败的背后实际上是赵光义在其兄长基础之上继续加强对将领约束,防止武人乱国的结果在战略上,赵光义脱离战场实际情况,下发阵图,要求将领“依计而行”,“权任轻而法制密”,将领考虑到自己以及自己家人的安全,没有几个敢于违背皇帝的命令自行其是。
所以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宋军的战斗力并不弱,即使辽军太后亲临,于越亲至,以数倍兵力围困孤军,导致全军覆没,但在具体交换比上宋军经常是占便宜的这就是我们说的“阶段性取胜,整体性溃败”的由来而屡战屡败之后就需要继续加强对军事实力强大的辽朝的防御,因此在河北就需要继续修建更多的防御工事,征募更多的军队。
因此宋朝军队在太宗朝开始发生了质变,宋朝从士兵到将领的社会地位进一步下降,“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失去社会地位的军队虽然战斗力下降,但对于皇帝来说就更好约束,只要钱给够就行宋代士兵有口粮、月钱、衣料钱,数量颇为可观,此外还有各种特支、特赏,开战有预支和额外添给。
只考虑到正常状态,禁军一名士兵一年至少要五十千钱,厢军要三十千钱而在太宗开宝年间军队数量已经有378000人,到太宗至道年间军队人数进一步膨胀到666000人,此后又是逐年膨胀,直到仁宗最高峰庆历年间的1259000人。
把士兵的费用乘以总兵力数,我们会发现宋朝初年之时,军费就已经几乎可以完全压垮宋朝的财政某种意义上宋朝不是因为有钱才花得多,而是因为开支太大所以要不停地寻找新的财源即便如此,宋朝的军费开支就成为“三冗”中最重要也是最麻烦的“冗兵”。
改革科举,扩大招生,士大夫阶层出现科举制虽然是唐朝便出现了,但是在当时制度相当不成熟,而是规模很小,考试时间不仅不定,而且每次考试只录取十几人,并且由官员主导,容易成为官员施恩的工具从太平兴国二年(宋太宗事实上的登基第一年)开始,让考生想不到的是,皇帝亲自主持殿试,而更加让他们惊喜的是,这次的录取人数多的惊人。
当次科举就一次录取了109人,与之对比太祖一朝十五次才录取了188人而且宋太宗把录取的进士、同进士以及诸科进士270人一起送到了吏部,可以免选直接当官,彻底掀翻了唐代维持几百年的人事任免制度所有人当官都来考试!。
宰相们惊呆了,但是赵光义很清醒,他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政治动物对于武将他以打压为主,而文臣他一方面要收买,另一方面要换血他需要足够多的人才尽快代替之前大哥留下来的文臣,也需要足够多的人才对全国上下的官员进行进一步的监督。
宫崎市定的《科举史》,了解科举必备因此在新科状元吕蒙正向皇帝辞行时,赵光义吩咐道:“到了任上好好做官,要是发现了什么不便于百姓的事情,可以尽快处理”尽快处理,就是不必上报自己看着办同时赵光义担心他们没钱起行,每个人赏赐二十贯(大概相当于五个禁军的年薪)作为行装钱。
毫无意外,这一科的进士,如吕蒙正、李至等人均飞黄腾达,四个人当上宰相,最快的四十岁便位列宰执,其余省部级高官更是比比皆是而以此为基础,宋朝形成了一套叠床架屋,层层监督的官僚体制有人做事,就要有人监督,甚至还需要监督那些监督者,因此相对于唐初贞观年间的精简机构,宋太宗之初官僚队伍则在不断膨胀。
而偏偏宋朝对官员待遇极好,因此读书、做官、高福利、买田经商就形成了宋朝开始独有的士大夫阶层当然士大夫阶层一方面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阶层粘合剂,如果没有这个阶层的稳固也难以实现对一个三百万平方公里以上面积的广袤帝国的统治,也就难以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承。
但另一方面从宋代开始,士大夫阶层也就成为了整个国家的潜在隐患,一旦失去对其的约束,任其欲望肆意增长,形成既得利益集团,最终会导致王朝财政崩溃,帝国毁灭总体上来说,宋太宗继位存在问题,导致他的心态是失衡的:
希望通过军队实现收复燕云一统江山的愿望,来证明自己的地位,却同时要防备着军队作乱割据;既仰赖官僚系统统治人民,又害怕文官权力膨胀;既以文武官员为爪牙,又担心文官武将造反宋太宗有一句名言:“国家无外忧必有内患。
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奸邪共济为内患,深可惧也”宋太宗一朝几乎所有制度都是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之下进行的,因此也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之中形成一个结果:花钱办事如果说宋朝有什么超能力的话,那就是宋朝有钞能力但是这个习惯有一个问题,花钱是永无止境的,赚钱是很难的,一旦花钱办事成为习惯,生产力发展平缓的封建社会之下财政总有崩溃的一天。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文摄影作品欣赏_人文摄影作品欣赏非洲
在我的摄影学员当中,有位叫@蓝天鸿的学员,他在非洲尼日利亚阿布贾工作生活多年,同时用手机拍了很多照片,记录当地的生活习俗以及人文…
-
人文摄影什么意思_什么叫人文摄影
飞哥一直潜心研究摄影比赛的规律,经常被影友当作“投稿指南”用。最近影友问我,一些摄影比赛的分类中增加了一项“…
- 人文摄影什么意思_什么叫人文摄影
- 人文摄影和纪实摄影的区别_人文摄影的特点是什么
- 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_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until1—until8
- 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_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until1—until8
- 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答案_国开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