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铜壶滴漏(铜壶滴漏的用途)满满干货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03-2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1982年,故宫因在奉先殿内开设钟表馆,铜壶滴漏和自鸣钟作为计时器,从皇极殿搬迁至奉先殿,至今39年。本次项

铜壶滴漏(铜壶滴漏的用途)满满干货

 

1982年,故宫因在奉先殿内开设钟表馆,铜壶滴漏和自鸣钟作为计时器,从皇极殿搬迁至奉先殿,至今39年本次项目任务是将这两件文物从奉先殿搬迁至皇极殿,并对其进行修复与保养两件文物整体表面干涩,木材干缩变形严重。

铜壶滴漏伤况统计缺失、开粘、开裂、变形等共计208处;自鸣钟伤况缺失、开裂等统计60余处,向西北倾斜

铜壶滴漏在奉先殿(修前照)铜壶滴漏的补配采用相同材质的楠木以纯手工制作变形的部件运用加湿加热法进行物理整形,严格监控整形力度,分次逐级进行黏结剂使用与文物原件一致的鱼鳔胶保养,运用擦蜡的工艺手法在修复中解决文物存在的伤况和安全隐患、完整搬迁组装、实现文物的展览展陈作用,不包括其运行功能。

自鸣钟的木材较杂,有松木、杉木、椴木,修复选用松木,表层漆面采用同等漆料和工艺修补解决自鸣钟倾斜的安全隐患问题及其存在的缺失开裂等伤况问题、完整搬迁组装、实现文物的展览展陈作用,恢复自鸣钟走点报时功能

铜壶滴漏和自鸣钟运输场景搬迁与修复的工作程序分为四大部分:拆、运、修、装,通过14个步骤完成修复工作分为:铜壶滴漏和自鸣钟的木质结构、铜壶滴漏的铜壶部分、自鸣钟的表面漆层、钟表机芯四部分铜壶滴漏和自鸣钟的木质部分修复,经过了除尘-缺失补配-粘接-整形-保养等程序完成。

钟表机芯修复,分为除尘、拆卸、清洗、安装、调试五大步,因机芯体量较大,又是采用重锤带动齿轮的运动模式,需要搭建平台来对机芯的走时、打点、打刻进行调试

自鸣钟补配装饰件技术难点,铜壶滴漏和自鸣钟的体量是中国现存已知的可移动木器类文物之最,形式是复杂的建筑样式,实操涉及拆解、搬运与组装。

铜壶滴漏在皇极殿(修后照)铜壶滴漏由铜壶与木建筑两部分组成,铜壶6件;木建筑为四方重檐攒尖顶式亭,整体采用榫卯相连铜壶滴漏的开合点在重檐顶层的房檐下,首先需要将顶层的房檐打开,房檐采用挂榫,只要将整片房檐向上托起便可取下,下面由一根灯芯木和四条老戗组成的结构,这个结构需要5个人一起向上托起,一旦开启,其他结构便分层暴露于眼前,所有层节便可迎刃而解。

自鸣钟二层安装自鸣钟分为机芯和木楼两部分,其隐藏的结构是挂檐板的部分,采用走马销的榫卯结构,第一步拆掉这一部分,其他便可自上而下一层一层拆解。

自鸣钟修后照通过此次项目解决了铜壶滴漏和自鸣钟的拆解、运输、组装问题;通过修复解决了文物268处伤况;机芯的修复使其恢复了走点报时的功能;通过对历史背景的研究完成了其位置考证;通过对环境的检测采用地台解决了文物的防潮问题。

本文刊登于《文物天地》2022年第6期

本公众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编辑:王龙霄审核:李珍萍监制:朱   威

欢迎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