槁项黄馘(槁项黄馘 释义)燃爆了
金元之际的彰德——解读《重玄子李先生返真碑铭》金元鼎革之际,战火纷飞,生灵涂炭,谓之“天纲绝,地轴折,人理灭
金元之际的彰德——解读《重玄子李先生返真碑铭》金元鼎革之际,战火纷飞,生灵涂炭,谓之“天纲绝,地轴折,人理灭”不为过也彰德居南北之要冲,所遭受的破坏亘古未有,所遭受的杀戮更是惨绝人寰重玄子李志方先生(1185-1260年),原名李益,字友之,少为彰德富家公子,成年后是彰德军节度使、丰王完颜珣的近侍,后保卫完颜珣返中都登基为帝,是谓金宣宗,又扈从宣宗南渡汴梁,在国破家亡的痛苦时刻,他看破红尘,皈依全真,开启了一段曲折传奇的另类人生。
李先生声名并不显赫,业绩更谈不上卓著,但在他的身边,不乏一时之雄杰,乱世,本就是淬炼英雄、创造传奇的时代让我们跟随李先生的脚步,去看一看金元之际的彰德,那或是一段在正史中看不到的历史【原文】金朝故事1,新天子即位,例出诸王为方镇
2大安3、崇庆4间,宣宗5以丰王来彰德6,先生时以高资家7推择为功曹掾8,有廉平称,尤精算术,因之出入府中,雅性重厚,复小心畏慎,故见亲任至宁元年9,宣宗入继大统,明年10车驾幸汴梁,扈从以行,补户部令史。
当艰难之际,柄臣高琪11蔑视文吏,其持下急如束湿12,从事者为之惴恐,稍稍引去先生以直道,自任气殊,不少衰13会被檄14漕米馈燕师15,抵霸州,值北兵16大入,几至不测,然忧世之恳每见于颜间,议者谓秩无崇卑,顾力行何如耳,若是而进武,则功名爵位其畏不显?一日忽报谢病归隆虑山,闻者愕然。
【注释】1故事:先例,成例2方镇:掌握兵权、镇守一方的军事长官清吴廷燮撰有《金方镇年表》3大安:金卫绍王第一个年号,用于1209年—1211年4崇庆:金卫绍王第二个年号,用于1212年—1213年四月5宣宗:即金宣宗完颜珣,金世宗完颜雍庶长孙,金显宗完颜允恭庶长子,金朝第八位皇帝,在位十一年。
宣宗即位前,任彰德军节度使即位后,对内对外政策频频失误,直接导致了金朝灭亡6彰德:指彰德府,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相州升为彰德府,即现在的安阳市7高资家:财力雄厚的家庭8功曹掾:官职名,实为小吏。
9至宁元年:至宁,金卫绍王的第三个年号,仅用于1213年五月至九月10明年:指金宣宗即位后的第二年,即贞祐二年(1214年)11高琪:即术虎高琪,女真族,金宣宗时期的权臣贞祐四年(1216年)升尚书右丞相,跋扈擅权,对蒙古防御战屡失良机,又挑起宋金冲突,使国家陷入两面作战的泥潭,国势日蹙。
兴定三年(1219年),被金宣宗处死12束湿:形容官吏驭下苛酷急切13不少衰:不屈服14被檄:被征召15燕师:被围困在中都(今北京)的金朝军队16北兵:蒙古军队【原文】适与丹阳马公17之高弟卢公18相遇,便请执礼为全真
19,师既付授有源,未几,默有所契,径入栖霞谷无忧洞20,深坐练化,木茹涧饮,其节愈坚,苦学道者,难言之行元帅府宗室惟良21、招抚使杜仙22,皆一时豪杰,日加敬异,在屯戍扞御中,尝率僚佐致谒,其他可知甲申
23,闻长春丘公24应召还,附卢公远迓25,得赐名志方,号重玄子卢公有北京之命,谓先生缘在彰德,俾之南行总管赵德用26请住迎祥观,观虽兵烬27日久,凡事草创,先生一顾奂28焉,有承平旧物之渐29丁亥30
,长春公上仙31,携法众往祭,因宿留32檀顺33,若致心丧34焉【注释】17丹阳马公:即马钰(1123-1183年),金末高道,是全真道祖师王重阳在山东收下的首位弟子,居“全真七子”之首,金世宗大定十年(1170年)王重阳逝世后,为第二任掌教。
原名从义,字宜甫,入道后更名钰,字玄宝,道号丹阳子,世称马丹阳18卢公:道号柔和子,金末蒙初道士,是李志方的师傅在本碑铭中,谓卢公是马丹阳的高徒,但在《栖霞观碑》中,谓卢公是马丹阳高徒光真子于公的门人,即卢公是马丹阳的徒孙。
19全真:指全真道,又称全真派,与正一道并称道教两大派别金代王重阳创立,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20栖霞谷无忧洞:卢公、李志方师徒的修行之所,传周人庐子綦曾隐居于此,在县西南四十里21惟良:即完颜惟良,金宗室成员。
金宣宗兴定二年(公元1218年),完颜惟良行林州元帅府事,在与蒙古、南宋的彰德争夺战中未落下风金宣宗元光元年(公元1222年),完颜惟良离任,《金史》云:“在林五年,政尚宽厚,大得民心,今兹被召,军民遮路泣留。
”22杜仙: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年),林州蚁尖寨众乱,驱逐招抚使康瑭,金廷任命杜仙为彰德招抚使金哀宗正大二年(1225年),林州失陷,杜仙转任怀孟等路招抚使,受朝中奸党排斥,引退而去金朝灭亡(1234年)后,杜仙出家为道。
23甲申:金哀宗正大元年,蒙古太祖十九年(1224年),岁甲申该年,丘处机觐成吉思汗后从西域回到中土24长春丘公:即丘处机(1148-1227年),金末高道,“全真七子”之一,字通密,道号长春子,后世称长春真人。
金宣宗兴定三年、蒙古太祖十四年(1219年),成吉思汗派使者邀请丘处机前往会面,金宣宗兴定六年、蒙古太祖十七年(1222年),丘处机西行万里,实现龙马相会(成吉思汗属马,丘处机属龙)耶律楚才将两人的对话编成《玄风庆会录》,李志常将西行见闻写成《长春真人西游记》。
25远迓:远迎26赵德用:金末蒙初安阳县人(与临漳县毗邻),世为农家,蒙古铁骑洗掠彰德时,与妹夫临漳人盖春一起“据栅自保,避难者多依之,众至万人”,后投降经略中原的木华黎,从东平严实,以军功任彰德总管兼行博州事,后专任东昌路总管,七十岁时弃官回乡务农,逾九十而寿终正寝。
在《彰德府志》中,“彰德路总管”名录载有赵德用,但名字靠后,其实赵德用是金、宋、蒙三方拉锯混战时期的总管,若论时间先后,赵德用应排首位27兵烬:战火28奂:崭新29渐:趋势30丁亥:金哀宗正大四年、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
岁丁亥该年,丘处机逝世,成吉思汗驾崩,龙马于地下重逢矣31上仙:逝世32宿留:滞留33檀顺:指大都东北方向的檀州和顺州檀州,今北京密云顺州,今北京顺义34心丧:古时老师去世,弟子守丧,称为“心丧”有“心丧三年”的说法,从丁亥(1227年)到庚寅(1230年),李先生心丧三年不虚。
【原文】庚寅35,复还,士庶逢迎,欢动闾里36,皆曰:“吾家先生来也”总帅萧仲通37暨同列,奉疏请主盟天庆宫38宫之荒废略如始住迎祥时,先生力为经度,不数岁,大敞而新之,殿堂庭庑,坛藏厨库,下逮厩湢39
,咸备40,而法视他郡邑为冠丁巳41,宗王穆哥42崇向高风,遣使持金冠、云锦羽衣焜耀之,仍加真人号以庚申43二月九日,春秋七十有六,怡然留颂44而逝门弟子葬之王裕村某原,从治命45也所著《地元经》若干篇,行于世。
【注释】35庚寅:金哀宗正大七年、蒙古帝国太宗窝阔台汗二年(1230年),岁庚寅该年,李先生返回彰德36闾里:大街小巷37萧仲通:即萧德亨,字仲通,小名哈准行,契丹族石抹氏(又译舒穆噜氏),赐姓萧,先祖为大辽贵族,辽灭后,世代仕于金。
金宣宗兴定四年、蒙古太祖十五年(1220年),蒙军攻破大名府,萧德亨投降木华黎,后以战功屡获升迁金哀宗正大四年、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萧德亨彻底剪除金、宋残部,再次收复彰德,升林州彰德总管府事。
此后盘踞彰德二十多年,战后重建,厥功至伟,是太宗窝阔台系的封疆干将蒙古宪宗元年(1251年),在政治大清洗中身亡,葬彰德西北之丰安里(即今殷都区西郊乡丰安村),后移葬建善村(即今北关区彰东街道东西见山村)。
38天庆宫:据《安阳县金石录》,“关帝庙,盖元天庆宫遗址”39厩湢:厩,马棚,泛指牲口棚湢,浴室40咸备:全部具备41丁巳: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岁丁巳该年,赐李先生金冠、云锦羽衣,仍加真人号42穆哥:即蒙古宪宗蒙哥(1209-1259年),太祖成吉思汗之孙,睿宗拖雷长子,世祖忽必烈之兄,在位九年。
设立行省,平定云南,远征西域,亲征南宋,帝国版图趋于鼎盛九年,崩于合州钓鱼城下43庚申:蒙古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岁庚申该年,李先生逝世44颂:高僧或高道临终时的书面遗言,称为颂《安阳县志》记载:李先生平生不作诗,惟羽化时留颂曰“四大既还本,一灵方到家。
白云归洞府,明月落栖霞”投笔而逝此诗收录于《全金诗》45治命:遗嘱【原文】甲子46春,提点47赵志璞48偕法兄弟持状49来谒,曰:“先师宁神冢上之木拱矣,而旌纪50寂寥,诚惠顾之以铭,死且无恨敢请”鸣51
以先生之行有应铭者,盖先生少时,已自不碌碌,虽由文法进,人皆以远大器许之况潜邸52旧人,依光日月,君臣相遇,古人谓之千载,虽方驾汉名臣可也,乃今挺然不顾,槁项黄馘53,自弃于淡泊无端倪之地,以至成道,非烈丈夫孰能如此?以是概之,真可铭也已。
若夫万鹤绕醮坛54而翔,飞蝗抱祭器而死,虎承牒55而杀田豕,雪失道而作司南56,其灵异类此者甚多,皆先生平日所不喜道,亦不敢具书先生字友之,相州安阳人,初讳益,既入道,止以法名行【注释】46甲子:蒙古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岁甲子。
该年,嘉议大夫、吏部尚书高鸣为李先生撰写返真碑铭道家认为人死后归于自然,故以“返真”婉称死47提点:道教官名48赵志璞:李先生的高徒49状:即行状、行述,也称为事略,叙述死者生平事迹的文章50旌纪:旌表纪念的文字。
51鸣:作者高鸣的自称52潜邸:又称潜龙邸,指皇帝即位前的住所53槁项黄馘:面黄肌瘦54醮坛:道士祭祀神灵的坛场55承牒:依照国家的文书56司南:指南针【原文】铭曰:贪魑伥伥57,不胶者臧58在昔所难,在我翕张。
城旦刑书59,家令智囊顾乾龙未跃,已丽乎初九之阳迨云雾滃然60而从,相得益彰果以功名自任,于一代宗臣而有望政屑就代来之议,犹作封侯之宋昌61胡舍彼而取此,抑可谓有天德沉潜之刚翩翩独征,淡与世忘拥肿之与邻,寂寞之为乡。
是宜为下士所笑,而耿耿自信者,廓兮其心光此孰得孰失,计必有能辨其详或乘白云,或下大荒,千年夜旦62,曾不失处顺安时之常有丰者碑,植立墓旁繄攓蓬之日63,虽樵童牧竖64,知有道者为不亡65【注释】57贪魑伥伥:恶鬼非常猖狂。
58不胶者臧:臧,称赞指李先生不畏术虎高琪,是值得赞誉的59城旦刑书:城旦,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名,作四年筑城的劳役60滃然:烟雾弥漫之貌61宋昌:西汉初,陈平、周勃铲除诸吕后,迎立代王刘恒代王诸大臣皆曰不可信,唯宋昌力劝代王往长安,果即位为汉文帝。
寓李先生扈从宣宗登基,有宋昌一样的功劳62夜旦:夜晚和白天出自《庄子》:“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的生死,是命中注定的,如同白昼和黑夜的更替,是自然的规律寓李先生顺应命运的安排,是明智之举63攓蓬之日:攓蓬,指时光匆匆。
攓蓬之日,指未来的某一天64樵童牧竖:砍柴的儿童,放牧的小子,泛指涉世不深的人65有道者为不亡:有道德的人,是永垂不朽的【后注】《重玄子李先生返真碑铭》的作者是高鸣高鸣(1209-1274),字雄飞,其先祖是太原人,故人称河东先生,徙家于安阳县,故又是安阳人。
高鸣少以文学闻名于世蒙古宪宗三年(1253年),亲王旭烈兀将征西域,闻高鸣有贤才,再三邀请,高鸣为旭烈兀建议西征二十余策,王数称善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亲王旭烈兀推荐高鸣为彰德路总管(在萧德亨之后)。
高鸣在政务闲暇时,亲往学校讲经,彰德一带有经学,自高鸣始蒙古世祖中统初年(1260年后),任命高鸣为翰林直学士(王遵继任彰德路总管,重修儒学,许有壬有记,曾有善应山水之游,刘骥有记),累官至吏部尚书至元十一年(1274年),高鸣薨于吏部尚书任上,归葬安阳县秋口乡武官村,“临穴者几万人,僚属士友会哭皆失声。
”追封魏国公,谥文忠(或文献)高文忠公祠在林县西南新安社,元至元间建著有《河东集》高鸣生前曾为全真五祖淳和子——汤阴人王志坦撰写道行之碑高鸣有三个儿子,高书训是翰林直学士、高易训是河北道廉访副使、高诗训是太常博士,都有显赫的官职。
孙高格明,隐居不仕,赐谥贞孝作者:许瑞昌,网名夫子,文史爱好者,龙安区马家乡交口人。安阳古都学会供稿
投稿邮箱:zdfwhpt@126.com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文摄影作品欣赏_人文摄影作品欣赏非洲
在我的摄影学员当中,有位叫@蓝天鸿的学员,他在非洲尼日利亚阿布贾工作生活多年,同时用手机拍了很多照片,记录当地的生活习俗以及人文…
-
人文摄影什么意思_什么叫人文摄影
飞哥一直潜心研究摄影比赛的规律,经常被影友当作“投稿指南”用。最近影友问我,一些摄影比赛的分类中增加了一项“…
- 人文摄影什么意思_什么叫人文摄影
- 人文摄影和纪实摄影的区别_人文摄影的特点是什么
- 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_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until1—until8
- 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_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until1—until8
- 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答案_国开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