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博硕肥腯(博硕肥腯意思)怎么可以错过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03-3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潮汕人的年夜饭,其实也就是家家户户的潮菜大荟萃,讲究的是要“滂沛”,要吃得好,还要吃出文化,表达出对新年的幸福、美好祈望!

博硕肥腯(博硕肥腯意思)怎么可以错过

 

      潮汕人的年夜饭,其实也就是家家户户的潮菜大荟萃,讲究的,首先就是要“滂沛”     所谓的“滂沛”,就是菜式丰盛平日里吃饭如菜式丰盛,就会说“滂沛过廿九/三十暝(夜)”“滂湃”是个古汉语词繁体做“霶霈”,原义是大雨滂沱的意思,引申指充沛、丰足,指菜式丰富多样就是丰盛的意思了。

      那么,一桌年夜饭多少道菜式才能算得上滂沛呢?通常都会有12道菜,通称“十二菜桌”。当然富足人家与普通人家各自的12道菜食材档次会有不同。但其中几道肯定是一样的。

       第一道就是主打硬菜——狮头鹅大鹅为王,潮人祭祀祖先和神明,必备“三牲”,或“三牲”的升级版“五牲”,这是上古祭礼古代老祖宗最重量级的“三牲”是“猪牛羊”,可能是全猪全羊+牛头,而且讲究要博硕肥大。

古汉语形容肥大为“肥腯”,潮语就保留了这个词,叫做bui5 tuh8《左传·桓公六年》:“吾牲牷肥腯”又“博硕肥腯” 晋· 杜预注:“腯,亦肥也”《礼记 · 曲礼下》:“豚曰腯”《诗· 周颂· 我时》:。

“我时我享,维羊维牛” 汉·郑玄笺:“我奉养我享祭之牛羊,皆充盛肥腯” 潮语现在也引申从来形容少年儿童胖嘟嘟的如说:“个孥囝肥腯肥腯,过趣味(这孩子胖嘟嘟的,很可爱)”      所以,沿袭古礼,在某个民间的祭祀节日,各地有赛大猪、赛大鹅之民俗,比赛的是“大只雅”,要让祖宗和神明满意。

      宰杀祭祀祖宗或神明用的大鹅,不能按平时说“刣”(tai5,本字是“治”),要说“用鹅”,我这是从我奶奶和外婆口里学来的,后来在澄海同乡前辈秦牧先生的大作《语林采英》里也写到了“用”是来自上古的避讳说法,《左传·庄公二十五年》:。

“二十有(又)五年……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 可见,宰杀三牲以祭祀,古代说“用”目不识丁的奶奶和外婆,居然懂得“用”字的这种保留古礼的说法,我真服了她们了。

当然,这里面的密码是潮人对中华传统文化(古礼)的执着地保护和传承

      第二道主菜是一个“暖炉”(火锅)“暖”字潮音读ruang2,原来我以为是“转”字的变音,旋转的意思,看了古代文献资料才知道应该是“暖”字的变音旧式暖炉用金属制成,高档者为铜制,中间置一小筒贮木炭,四周放以汤和肉、菜,食久不冷,可以保暖,故谓之“。

暖炉”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九:“有司进暖炉炭,民间皆置酒作暖炉会也” 吕元明《岁时杂记》:“京人十月朔……炙脔肉于炉中,团坐饮啖,谓之暖炉” “暖” 声母属《广韵》泥母,泥母字潮音有与日母字混读的现象,如泥母字读。

“溺腻酿尿挠赁”等,此正合古音“泥娘归日”之规律      吃火锅潮语叫“食暖炉”,一个暖炉就是现在流行的一道“大盆菜”,往里面搁啥都可以,猪/牛骨头汤或者鸡汤打底,鲍鱼、海参、牛肉、五花肉、鱼片、大虾、鱼丸、牛肉丸可依次投放,各人也可以选择自己爱吃的食品“焯”(。

cog4,涮也)而食之,不亦乐乎!

      另外一道“上座率”很高的菜是“蚶”,多为“血蚶”,洗干净后用开水烫泡半熟,掰开来时还是血淋淋的,外地人多见而怕之,像当年的韩文公一样为之“汗騂”(韩愈《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为什么要吃 “半生熟”的血蚶呢?是因为蚶壳潮语叫“。

蚶壳钱”,此乃远古以贝壳为币的遗风,凡从“贝”之字都跟钱财有关系,如“财账购贩货贸”等等,这还不如咱潮语就叫“蚶壳钱”来得直接故此,年夜饭一定要吃蚶,家里才有(蚶壳)“钱”储存,预示着新年贝多多、财滚滚也!。

      还有一道菜也跟钱财有关,那就是以“大蒜”为主要食材的菜式,如“大蒜炆乌尖”,或者“大蒜炒五花肉”等反正,就是得有大蒜俗语讲:“食蒜,有钱囥” “囥”,潮音keng3(劝),收藏也家里有有钱储藏,银行里的存款多多,当然是富足之家了。

其实,冬春之交吃乌鱼、尖头之类鱼鲜,正是当时,此所谓“寒(guan5)乌热(ruah8)鲈”也。

      潮人年夜饭吃鱼,除了跟北方一样讲究“年年有鱼(馀)”的好意头之外,有些地方,还有特殊的讲究据潮州市潮州菜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烹饪大师陈文标在央视节目中介绍,潮州有些地方要吃鲤鱼鲤鱼潮语名曰“鲤鮕(姑)”,谐音潮语“。

哩哩沽”(快快往里捞钱),所以也是好意头       年夜饭的点心主要是馃品,甜馃是必须的因为甜馃除了象征“甜甜蜜蜜”之外,通常甜馃是用圆形的笼屉蒸出来的,象征团团圆圆团团圆圆、甜甜蜜蜜,这是多么幸福的一家啊!。

      常见的馃品还有“鼠粬馃”鼠粬其实是一种有药效的青草,鼠粬馃有消除食积(zêg4,叔)、去除邪气的作用早在1500多年前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就有记录了:(三月三日)“是日,取鼠粬菜汁作羹,以蜜和粉,谓之龙舌䉽,以厌(压)时气。

” “䉽”,就是现在客家话的“粄”(ban),雷州话的“bua”,潮语则称“馃”也清代著名草药专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草·鼠粬》云:“(鼠曲)原野间甚多……茎叶柔软,叶长寸许,白茸如鼠耳之毛……故邵桂子《瓮天语》云:北方寒食,采茸母草和粉食……。

” 茸母草,鼠粬草之别名。又“粬”,潮音kag4(壳),酒粬也,别字也作麯、麴,现在的简体字通做“曲”,酒之大曲、二曲是也,千万别写作同音字“壳”!

      潮人之馃,最多者为“桃馃”,有些地方(如我老家澄海莲下)还叫做“馃桃”“桃之夭夭,其华灼灼”(《诗经·国风·周南》),象征着春和景明、桃李芬芳也象征着“三月三,桃囝李囝够(gao3)你担”,衣食丰足。

红馃桃之“红”,还象征着红红火火另外,桃馃的面上图案,通常都刻上吉祥的“吉”“寿”“福”等字样,也象征着吉祥如意、寿长(deng5)福大     当然,年夜饭开始之前,还要先“拜祖公”(敬飨祖先),以示慎终追远、不忘祖德!。

今日的好日子,源于历代祖宗的积德恩惠也!     总之,一顿年夜饭,不但要吃得好,还要吃出文化,表达出对新年的幸福、美好祈望!

【延伸阅读】1有心拜年初一二:换柑运动· 相巡· 上落· 行踏· 过家;2、龙年说“龙”;3、祝您:身体健康会春龙,事业发展大春摛!【鸣谢】本文配图均来源于百度网络资料,特此鸣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