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踢天弄井(踢天弄井是什么意思)原创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03-3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这行者厉声高叫道:“带我耍耍儿便怎的!”

踢天弄井(踢天弄井是什么意思)原创

 

百回本通俗小说《西游记》中运用了大量的淮安方言,这是证明吴承恩是这部书作者的重要证据之一这个问题在200多年以前已经被人们注意到了乾隆年间,吴玉搢在他著的《山阳志遗》卷四中指出:(《西游记》)书中多吾乡方言,其出淮人手无疑。

阮葵生在他的《茶余客话》卷二十一中说:观其中方言俚语,皆淮上之乡音街谈,巷弄市井妇孺皆解,而他方人读之不尽然,是则出淮人之手无疑吴、阮二人的说法后来为丁晏所继承此后,清桐乡人陆以湉的《冷庐杂识》,近人邓之诚的《骨董琐记》等,也都因袭了这个说法。

到了鲁迅先生指出《西游记》的作者是淮安人吴承恩以后,这个问题再没有人提起了,而且似乎也没有提出这个问题的必要了但是,吴玉搢、阮葵生等人的说法,并没有多少说服力因为他们没有进行正面论述,没有具体地指出,哪些是淮安“吾乡方言”,哪些方言是外乡人不尽理解的。

现在,就让我们来听听孙悟空讲的淮安话。这些话当然不全是孙悟空所“讲”,也包括对他行为举止的描述词语等。我所使用的《西游记》的本子,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1980年重排本。

[演]行者随往后面,演到厨中,锅底上摸了一把,将两臀擦黑,行至前边(第34回)“演”就是悄悄地,乘人不注意的时候走到某处的意思“演到厨中”就是悄悄地走到厨房中《西游记》中“演”字作这个意义用的有好几处[撮]

八戒道:“哥哥,不消商量,我们到那没梆铃,不防卫处,撮着师父爬过墙去罢”行者笑道:“这个不好,此时无奈,撮他过去,到取经回来,你这呆子口敞,延地里就对人说,我们是爬墙头的和尚了”(第77回)“撮”就是提起、托起、帮扶的意思。

例如,两个人面对面一同将笆斗提起放到一个人的肩膀上,这个动作叫“撮”;将人托起使之爬到高处,也叫“撮”;帮人做事叫“撮忙”,帮人做点小事叫“撮打”[攀]八戒道:“哥啊……你是定不肯挑,但师父骑的马,那般高大肥盛,只驮着老和尚一个,教他带几件,也是兄弟之情。

”行者道:“……这都是各人的功果,你莫攀他”(第23回)认为自己比别人做得多,比别人劳苦,要求别人同自己一样地去做,淮安方言叫做“争较”、“攀”或“攀较”[软]行者道:“你莫诡诈欺心软我欲为脱身之计果然是要保护唐僧,略无虚假,你可朝天发誓,我才带你去见我师父。

”(第19回)“软”就是软化、使之心软的意思,通常又常说成“软款”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第27回)

[带]那些老儿,正然洒乐这行者厉声高叫道:“带我耍耍儿便怎的!”(第26回)这里的“带”字并非带领的意思,而是同意接受参加的意思,“带我耍耍”就是让我同你们一起耍耍[畜]行者道:“我才进来时,那右手下有一重小门儿,那里面秽气畜人,想必是个五谷轮回之所。

你把他送在那里去罢”(第44回)淮安方言中“畜”读[XU],入声意思为刺鼻难闻的气味熏人、呛人,“畜”、“旭”在淮安方言中同音,故第六十七回亦写作“旭”:行者与八戒,一齐赶来,忽闻得污秽之气旭人,乃是七绝山稀柿衕也。

[抉]大圣夺过如意钩来,折为两段,总拿着又一抉,抉作四段,掷之于地(第53回)淮安方言中“抉”读[trl]或[drl],入声用手将棒子、枝条折断或扳弯的动作叫抉,但被折断、扳弯的东西必是硬质的,折断软的东西,如绳子、布条、链条等则不能叫抉。

[左]八戒笑道:“哥哥,你担干事,就左我们”行者道:“如何为左你?”(第31回)淮安方言中“左”当“抓”讲,常用在争夺、争打时,抓住别人衣服,就说成左住别人衣服亦可作抽象意义使用,“左住我们”,就是孙悟空拉住猪八戒一起做事。

[犯对]行者道:“你看你说的话!不是他吃了,他还肯出来招声,与老孙犯对?”(第15回)“犯对”就是作对、顶撞的意思例如,甲说话或做事,乙总是出来反驳、挑剔、指责,甲就说乙:“我做事总要你来犯对干什么?”第三者则说:“乙老是跟甲犯对。

”[识耍]行者笑道:“你那老儿,年纪虽大,却不识耍我把这话儿哄你一哄,你就当真”(第18回)“识耍”,就是经得起开玩笑,开玩笑不恼、不变脸,俗又说成“识顽”反之,“不识耍”就是把开玩笑话当成真的,与人争执。

有时也用于调侃,如行者笑道:“兄弟,实不瞒你说,“自从降了黄风怪,下山来,这个把月不曾耍棍,我见你和他战的甜美,我就忍不住脚痒,故就跳将来耍耍的——那知那怪不识耍,就走了”(第22回)这里的“不识耍,就走了”,是把与沙僧相斗说成“耍一耍”,即开玩笑,把沙僧败走说成开玩笑恼了,不肯再与他们开玩笑就走了。

这就是吴承恩的诙谐笔法[贯脓](孙悟空)自家心焦:“晦气!晦气!这颗头今日也不济了!常时刀砍斧剁,莫能伤损,却怎么被这金光撞软了皮肉?久以后定要贡脓纵然好了,也是个破伤风”(第73回)“贡脓”就是化脓,淮安方言中又称为“鼓脓”。

[安、圆气]行者道:“大凡蒸东西,都从上边起不好蒸,安在上头一格,多烧把火,圆了气,就好了,若安在底下,一住了气,就烧半年也是不得气上的……”(第77回)“安”就是安放,多用于锅、炉、笼等炊具方面例如:“把锅安了再去”,就是将锅放在炉子上,让炉子烧起来,然后离开。

“锅里安上水”,就是在锅里放好水蒸煮食物时,火功足了以后,食物内外熟透,在锅盖四周冒起腾腾的白色水蒸气,这种现象俗说叫气“圆”了,或说“圆气”了平时人们习惯看锅气圆未圆来判断食物熟木熟

[走动些]行者道:“那所在不是观宇,定是寺院我们走动些,到那厢方知端的”(第24回)在某些动词后边加上“动些”二字,便加重了动词的语气,使之有迅速进行的意思,这是淮安方言中一个特殊现象“走动些”就是“走快一些”的意思,《西游记》常这样使用,如第33回:。

行者道:“师父莫虑,且请上马那呆子有些懒惰,断然走的近慢你把马打动些儿,我们定赶上他,一同去罢”“打动些”就是把马打得快些走,“趱动些”就是把马赶快些[插]行者道:“管他甚么转风不转风,且走路”因此,遂都无言语,恨不得一步。

插过此山(第40回)“插”在淮安方言中读Cà,就是“跨”的意思将两腿分开站立叫“开腿”,向前迈开一步,叫“插一步”,走几步,叫“插几步”迈大步跨过障碍叫“插过去”第38回:“行者举步插入”,就是行者迈步跨入御花园的门内。

“插”有时写成“蹅”例如:维河架海还容易,独木单梁人怎蹅![哈话]行者道:“老儿,莫说哈话,我们出家人,不走回头路”(第20回)淮安方言称说话做事没分寸,用钱大手大脚没算计叫“哈”,“哈话”就是没有分寸、不中听的傻话。

“哈”读hǎ[没头蹲]八戒道:“到水了!”行者听见他说,却将棒往下一按那呆子扑通的一个没头蹲,丢了铁棒,便就负水(第38回)跳水或被推入水时,全身下沉,水深过人长,连头部都急剧沉入水中,淮安方言叫“没头蹲”,在口语中,“蹲”常音转为“端”。

[磕头]那怪转过眼未,看见行者咨牙倈嘴,火眼金睛,磕头毛脸,就是个活雷公相似(第18回)“磕”就是向前突出,“磕头”形容人面部脑门子向前突出,俗称“磕头脑子”河岸边很陡,上层向外突出,无法作天然码头,称这样的地方为“磕头坂子”。

《醒世恒言》第十一卷《苏小妹三难新郎》中,描绘苏小妹的面貌说:“额颅凸出,眼睛凹进”这种面貌在淮安方言中就称之“磕脑门洼眼睛”这里的“磕头”是形容孙悟空的猴头向前突出的样子习惯上又常说成“磕额头”或“磕额”。

那大圣:磕额金睛幌亮,圆头毛脸无腮(第44回)[烂板凳]行者道:“老孙比在前不同,‘烂板凳,高谈阔论了’,如今保唐僧,不得身闲容叙!容叙!”(第16回)淮安方言中,称谈闲话没完没了,坐着老不想走的行为,或称有这样习性的人叫“烂板凳”,盖因坐的时间长,竟能坐烂板凳,是极为夸张的形容。

似此构词方式的方言词还有“烂马子”(指喜长时间坐马桶的坏习惯),与《何典》中第三回的“烂屁股”一词义同[刺闹]行者(变成的虼蚤)爬上那圈子,又咬一口那怪睡不得,又翻过身来道:“刺闹杀我也!”(第52回)。

身上受到汗水、脏物、虫咬、草刺等刺激感到不舒服叫“刺闹”另外,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再用不好听的话会刺激,也叫刺闹这个词也经常说成“刺刺闹闹”例如描绘生活懒散的叫化子的俗语云:“铺棉被,盖棉被,刺刺闹闹不好睡;铺稻草,盖稻草,一觉睡到早饭好。

”[踢天弄井]我老孙也捉得怪,降得魔,踢天弄井,都晓得些儿(第20回)“踢天弄井”形容本领很大,什么事都会干[得些]行者道:“不瞒师父说,我老孙五百年前,据花果山称王为怪的时候,也不知打死多少人;假似你说这般到官,倒也得些状告是。

”(第14回)“得些”在陈述句中,表示“得有很多”即“需要很多”的意思通常又可以说成“得一块子”“得些”这个词又多用于反问句中,意为“得有多少”故又可说成“得多少”除了这些“孙悟空讲的淮安话”,《西游记》中的其他淮安方言,相信读者也不会陌生。

如:[告诵]、[把家]、[把滑]、[选剥]、[没得]、[草科]、[嫩刮刮]、[骨冗骨冗]……

(文稿来源:淮安文史网)

     往期相关文章导读

《老残游记》中的淮安方言《老残游记》中的淮安味淮扬菜饮食文化用语与淮方言《金瓶梅》中的江淮方言江淮方言与江淮俗语江淮腔,听得懂的就是老乡!诗酒趁年华(淮安话混搭版)把《西游记》倒过来看才是真正的社会西游记人物到现代,悟空干快递,唐僧……

胡适改写《西游记》第九九八十一难《西游记》有意笑谈“惧内之风”《西游记》里的美食吴承恩,你是不是写错了?!唐僧蒸了吃,是妖界的基本共识?!天宫是根据什么写出来的西天神仙为何也要索贿神仙为什么不吃唐僧肉小儿心肝真能入药吗

为什么写了一个好国君二郎神为何不常驻天宫

淮上会淮安文化 · 教育故事 · 生活感悟

请点击关注上面的二维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