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望闻问切读音)越早知道越好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 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Reading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 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格言联壁· 学问类》
《中药望闻问切》看到《中药望闻问切》这本书,我们作为“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班”同学感到高兴“望闻问切”最早由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提出,出自《难经》第六十一难,时至今日,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一直是为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
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和嗅气味;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是故从前只知中医有“望闻问切”,未曾听闻中药也可“望闻问切”,颇感新奇,遂即翻阅,直觉角度新颖,引人入胜,不禁沉醉其中细细研读后,顿觉豁然开朗,获益良多。
“神农尝百草”与《中药望闻问切》理论之结合,遵古而不复古,创新更适传承,揭示了《神农本草经》序录里的内容玄机-中药的形、色、气(药气)、味此书是初学中医药人员的良师益友,我已把它作为培养“青苗人才”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学生的教材,推广同学的学术经验、理论方法。
中药望闻问切 本书上篇主要讲解中医药相关理论知识,下篇则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全书引经据典,结合动、植物组织结构的作用特点对中药望闻问切四法、中医的四诊进行具体阐述,行云流水,通俗易懂,读之兴趣盎然,趣味横生。
本书由中医的“望闻问切”,创新性地推及到中药中去,并将“取象比类”这一经典的中医思维方式贯彻其中运用“望、闻、问、切”此四法把中药的来源、药用部位及中药的形状、颜色、气味、味道、质地等性状特征与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中药药性以及中药功效进行有机的联系起来,为中药理论的研究开拓了一种新的思路。
所谓中药的“望”,即观其形、色通过眼睛看到的中药原植物科属归类、中药的药用部位、中药本身的形状、动物类(包括甲壳类)中药一些生理特性和生长环境,以及中药的颜色等性状特征,按取象比类的一般规律分析归纳,最终对中药进行综合推断。
从中药的基原看,来源相近,药理活性成分相似,功效亦相似;从植物类中药的取材部位看,药用部位相同,其器官功能相同,功效亦有相同之处;从中药本身的形状看,形状与其功效更有密切的关系;从动物类(包括甲壳类)中药本身的生理特性和生长环境看,其功效与之有密切关系;从中药的颜色(青、赤、黄、白、黑)看,其颜色与中药的五行归经、功效等皆有关联。
所谓中药的“闻”,顾名思义,乃嗅其气味通过鼻子能否闻到一些中药的特殊气味及气味的厚薄,按一般规律分析归纳,最终对中药进行综合推断如具有芳香或辛辣燥烈之气的中药,多属温热之性,一般具有辛温解表、芳香化湿、温里散寒、活血行气等功效;如无气味或有清凉特异之气的中药,多属寒凉之性,一般具有发散风热、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退热除蒸、泻热通便、滋阴润燥等功效;如闻之有特异香气的中药,因其具有辛香走窜之性,多为开窍辟秽之品,其主要作用为芳香辟秽、开窍醒脑;闻起来有臭秽之气的中药,内服或外用可以祛除邪秽、开窍解毒;如有腥膻气味的动物类中药,中医认为多入里入血分,一般具有活血祛瘀、息风止痉等功效。
所谓中药的“问”,则指入门须口尝通过口尝得到中药的滋味,按一般规律分析归纳,最终对中药进行综合推断如尝之味酸多具有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等功效;如尝之味苦多具有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等功效;如尝之味甘多具有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等功效;如尝之味辛辣多具有解表行气、活血、温里等功效;如尝之味咸多具有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等功效;如某些中药浅尝即有刺激、麻舌之感,则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所谓中药的“切”,意为用手之感觉即用抚摸、掂量、触捏、捻压等方法,从手上得出的感觉,按一般规律分析归纳,最终对中药进行综合推断首先与四气相关,感觉温热者药性温热,寒凉者药性寒凉;其次与五味相关,感觉温热者辛而甘,寒凉者酸、苦、咸;又可与升降浮沉相联,如温热者浮而升,寒凉者沉而降;中药质地的轻重更与中药的升降浮沉相关,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一般具黏性的中药,多有滋补厚腻之性;粉性中药具有吸湿性,该类中药具有收敛作用;炭性中药多具有收敛止血等功效。
中医和中药本就互为表里,相互依存中医辨证论治离不开优质的中药发挥作用,中药的使用又依附于中医理论的指导“医先识药,识药先懂医无医不知药,无药不成医,医药不能离”在中医药体系中,医为唇、药为齿然举目望去,如今医药分家,重医轻药的现象积弊日甚,严重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
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唇亡齿寒,最终的结果,中医将因中药的传承和创新不足而逐渐消亡”而此书的编撰,“旨在提供一个全新的、高效的学习方法,供中医药从业人员推导中药药性及中药功效,更在于对广大中医药爱好者中医药知识的普及教育。
”作者的用心良苦使我动容路漫漫其修远兮,振兴中医药的路途纵然遥远崎岖,然仍有像作者这样的有志人士苦心孤诣,勤耕不缀,终将致远读罢名著,亦感作者知识渊博,根基深厚,论著通俗易懂,中医、药理论相融为中医药事业科学直观的研究后继有人、发展有望而感到欣慰。
编辑:崔明珠审定:朋汤义图片:网络
微信号|中药的望闻问切右方二维码|购书小程序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文摄影作品欣赏_人文摄影作品欣赏非洲
在我的摄影学员当中,有位叫@蓝天鸿的学员,他在非洲尼日利亚阿布贾工作生活多年,同时用手机拍了很多照片,记录当地的生活习俗以及人文…
-
人文摄影什么意思_什么叫人文摄影
飞哥一直潜心研究摄影比赛的规律,经常被影友当作“投稿指南”用。最近影友问我,一些摄影比赛的分类中增加了一项“…
- 人文摄影什么意思_什么叫人文摄影
- 人文摄影和纪实摄影的区别_人文摄影的特点是什么
- 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_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until1—until8
- 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_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until1—until8
- 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答案_国开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