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奉天承运(奉天承运皇上诏曰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硬核推荐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03-3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其实明代以前,圣旨的“开场白”是没有这八个字的,凡是出现了的,都属于“戏说”和“穿越”。

奉天承运(奉天承运皇上诏曰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硬核推荐

 

略知一二

在数不清的历史剧中,常会有宣读圣旨的镜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实明代以前,圣旨的“开场白”是没有这八个字的,凡是出现了的,都属于“戏说”和“穿越”比如,古装剧《楚汉传奇》中,赵高和李斯商量伪造始皇帝的遗诏。

李斯大笔一挥,写下“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秦王朝肯定没有这个说法,不知道李斯闹腾个什么劲先说“皇帝诏曰”,应该和秦始皇有点关系,秦始皇称雄天下后,不再满足于王的称号,定名号为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其玉玺上就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以昭示其合法性。

再说“奉天承运”在中国古代,圣旨的开头语也不全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历朝历代是有区别的这里重点说说朱元璋和“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几个字朱元璋建立大明政权后,非常喜欢用“奉天”这个词,他认为结束了元代的暴虐统治是顺应天道的,所以动不动就跟人家说自己是“奉天而行,非敢自专也”。

在南京定都后,便将南京更名为“应天府”,又将皇宫里规模最大的金銮殿取名为“奉天殿”,甚至有时候还会自称是“奉天法祖”这里的法并不是指法律,而是指效仿,这里的祖也并不是指朱元璋自己的祖先,而是泛指整个汉族的祖先。

朱元璋如此喜欢“奉天”二字,也不是从登基开始敲定了的,而是经历了一番周折

开国的前十年里,朱元璋写圣旨都是直接点题的,没有什么特定的格式,“天底下还有这么坏的人”“有难题解决不了的可以来南京找我”之类的话在圣旨中有很多后来,朝廷各方面的机制逐渐完善,朱元璋也讲究起来,对自己的皇帝位子一再强调是“天意”,把手拿的玉圭也刻上“奉天法祖”的字样。

他亲自撰写《御制记梦》一文,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梦见天宫,见到了“道法三清”至此,朱元璋开始自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他再颁发圣旨时,便以这八个字作为“开场白”了这在明朝文学家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一书中有记载。

大清的皇帝们也想学朱元璋,表明入主中原是天命所系,所以将本族发祥地盛京改称“奉天府”,同时在诏书中也采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作为开头,一直用到宣统帝退位值得一提的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正确断句法应是:。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不是影视作品中“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读法。

有声世界 无限精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央广娱乐广播感受语言的温度让阅读触耳可及

长按二维码识别并关注 给你“好听”

声明:本文部分图片、资料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网站。图文编辑:刘辰莹 李津婵 赵倧博内容审核:付淳  崔海涛合作联系:ylgb@cnr.cn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