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克绍箕裘(庶几克绍箕裘)奔走相告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03-3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丁佛言( 1878—1931),原名世峄,初字桐生、息斋、芙缘,号迈钝,别号黄人、松游庵主、还仓室主,黄县宋家疃人近代著名书法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毕业于东京政法学堂第四期

克绍箕裘(庶几克绍箕裘)奔走相告

 

丁佛言( 1878—1931),原名世峄,初字桐生、息斋、芙缘,号迈钝,别号黄人、松游庵主、还仓室主,黄县宋家疃人近代著名书法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毕业于东京政法学堂第四期丁佛言是黄县丁氏家族光裕堂第15世孙,祖父丁培芬,父亲丁翰章,丁佛言为丁翰章第三子。

根据国家文物局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鉴定标准,丁佛言的精品和各时期代表作品被列入不准出境者名单

尺寸:136×21.5cm×2对联释文:得古鼎彝足备文献,有贤子孙克绍箕裘!《中国设计网》录用此对联释文“得古鼎彝正箙文献,有贤子孙克绍箕裘”有误!克绍箕裘:冶铁良匠的孩子,一定会学习做鼓气用的风裘制弓良匠的孩子,一定会学习制作畚箕藤器。

是指继承家业!后泛指继承传统!“得古鼎彝足备文献,有贤子孙克绍箕裘”是“耕读传家”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以半耕半读为合理的生活方式,以“耕读传家”、耕读结合为价值取向,形成了一种“耕读文化”。

《训子语》里说“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

尺寸:151×38cm×2 这副对联在1998年10月台湾历史博物馆展览过,并在台湾历史博物馆出版的《清末民初书画艺术集》著录为第130页图A65作品题款“皎忱仁兄雅属 迈钝丁佛言”联语释作“南峦易兔名文虎,东鲁孚居祝海禽”。

释文有误!应当是“南蛮乌兔(於菟)名文虎,东鲁爰居祀海禽”对联《南蛮於菟名文虎, 东鲁爰居祀海擒》释义南蛮:春秋战国时的楚国乌兔(丁佛言先生在此用乌兔替代於菟wū tú二字):《辞源》中解释:今湖北省云梦县址古称於菟。

与这一称谓有关的故事中讲述,楚国著名的政治家令尹子文是个私生子,被丢弃在云梦泽这一地方,被一只母虎抚育长大,其名谷於菟(ɡòu wū tú)谷,通“?”,哺乳当时楚国称老虎为“於菟”谷於菟意思是“虎乳育的”。

因而这地方被称为於菟令尹子文,指斗谷於菟,斗子文楚国“令尹”,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相当于后来的“宰相”一职对楚国的强大和北上争霸,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斗谷于菟任令尹时,正值楚国统治集团内争和子元内乱之后,困难重重,谷于菟能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毫不犹豫地“自毁其家”,尽力相助效劳,使楚国迅速度过了难关。

因此,斗氏之族从稳定楚国政局,到解决国计民生困难,均作出了巨大贡献斗子文的高风亮节和治国方略,不仅得到楚王的尊重和楚人的爱戴,也使得当时各诸侯列国很仰慕文虎:甲骨文“文”字是一个正面的“大人”,寓意“形象大”。

“文虎”就是大老虎东鲁:指春秋时期的鲁国爰居:海鸟名祀海禽:《国语》记载柳下惠批评臧文仲祭祀海鸟的故事一只名为“爰居”的海鸟停留在了鲁国都城东门外好几天了,臧文仲让都城的人都去祭祀它柳下惠却说,臧氏治国简直就是乱来,祭祀是国家的重要制度,而制度是治国能够成功的基础,所以要谨慎地制定关于祭祀的典章制度,而且这些制度要依据圣王的祭祀原则。

柳下惠,姬姓,展氏,名获,字子禽,一字季,食采柳下,谥号“惠”,故称柳下惠祖居利辛展沟,生于公元前720年,卒于公元前621年柳下惠被认为是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他“坐怀不乱”的故事中国历代广为传颂昔者秦攻齐,令日:‘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

死不赦’”(《战国策·齐策四》)秦攻齐,中间要经过鲁国秦军下令切实保护柳下惠在鲁国的墓地,并规定在柳下惠墓地五十步以内砍柴的人要处以死刑柳下惠在各诸侯国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孔子以为柳下惠是“被遗落的贤人”,孟子尊为“和圣”。

欣赏艺术,从来不能从“直观”的角度得出答案音乐,诗歌,书法,字画……..对联也是如此!南蛮乌兔(於菟)名文虎,讲的是“斗子文”的典故东鲁爰居祀海擒,说的是“柳下惠”的故事更深层次地理解:上联可为:做官要学“斗子文”一样,高风亮节,大公无私!。

下联可为:做人要像“柳下惠”一样,遵守传统,坐怀不乱!此联不仅对仗工整,且,“虎”“禽”分别是“斗子文”“柳下惠”的“字”这就显得更加耐人寻味!由此可见,丁佛言不仅精通甲骨文,且对上古典故也了如指掌,否则,出不来这样的作品!足见学识之渊博!。

丁佛言的书法遗珍,1940年在黄县故里遭伪县长徐荫田劫取12箱,流传到台湾1984年,台北市由丁棣主编出版了《还仓室遗珍》一书,收录了流入台湾的丁佛言遗作,内含丁佛言先生书写的甲骨、钟鼎、隶、正、行、草各种书体及篆刻作品200余件。

该书由台湾考试院院长,孔子的77代孙孔德成先生题写书名,在台湾影响较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燕京大学校长、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先生归国前,欲出20万元美金,收藏丁佛言的遗墨和著书手 稿,托人代为说合丁夫人山湘云女士与丁佛言生前好友黄炎培、章士钊、沈钧儒等进步人士商量众人认为:

此系国粹,一旦流落国外,中国则难复得。于是,丁夫人便回绝了此事。建国后他将这部分遗墨全部捐献给山东省博物馆收藏。另外,山东省文物总店也藏有北京荣宝斋转来的丁佛言先生遗墨数十幅。

1986年8月,丁佛言先生的子女丁少言、丁孝佐,将家中珍藏 多年的104件丁佛言遗墨遗物捐献给了他的家乡龙口市人民政府,收藏在龙口市博物馆1990年9月,故乡人民为缅怀他,并弘扬他的书法艺术,建立了丁佛言纪念馆,将这批墨宝和遗物陈列展出,解放前,还有一部分书法作品和手稿分散于香港、台湾及海内外亲友、同好手中。

三、丁佛言书法特点丁佛言先生的书发初学正楷,从欧阳询入手,后习颜真卿;行书习苏东坡、黄庭坚;草书临王羲之、怀素;小篆先师邓石如,后改学李阳冰;汉隶学张迁、史晨、华山等碑;金文专功三代钟鼎彝器,又肆力于石鼓文。

丁佛言身居人才荟萃的京城近20年,览识日广,搜集益富自鼎彝龟甲至钱陶化布传形无所不藏,仅精拓先秦文字即达六、七千片这为他精鉴博察、探微决密以及书艺成熟提供了方便丁佛言拟“孟鼎”,圆中有方,挺拔绝伦他曾对人说:

“作此必须用浓墨、硬豪、粗纸、方能显出雄厚本色。”故丁佛言的书法在笔划交叉处往往擦起了毛,但宣纸不破碎,可见功力之深。

在书道上,丁佛言师承前人,法古而不泥古,集众家之长而出新,因而它的书法作品,不仅享誉神州,而且为东邻日本所推崇,每以重金求购,郑重珍藏个人政治经历1908年积极参与了同盟会领导的山东保矿会,反对德国侵占山东矿区。

1909年(宣统元年)当选山东省咨议局议员,开始从政1911年10月, 武昌起义爆发, 各省纷纷响应11月5日济南各界1000多人在省咨议局开会,同盟会山东支部主盟人徐镜心等草拟山东独立大纲七条,要求山东响应共和,脱离清廷,宣布独立。

丁佛言等将独立大纲改为劝告政府八条,提交山东巡抚孙宝琦,限三日内答复11月7日省城同盟会员等革命党人与绅商学各界人士集会,宣布取消省咨议局,成立山东全省各界联合会,作为全省立法和监督行政的最高机关,推举夏莲居为会长,丁佛言为秘书长。

11月13日山东全省各界联合会在济南原省咨议局召开独立大会,迫使山东巡抚孙宝琦于11月13日宣布山东独立,丁佛言发表演讲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1913年南京临时参议院迁北京后,他当选为北京临时参议院议员,为庶政委员会委员。

正式国会成立后,又被推举为第一届国会参议院议员丁佛言全程参与了《天坛宪草》的起草工作1913年5月,进步党成立,被选为党务部长10月18日脱离进步党,成立民宪党主编《中华杂志》(1914年4月到1915年1月停刊,出13期),以笔名“善哉”撰文针砭时政,反对专制,为袁世凯所忌恨,被誉为为新闻界三杰之一(另两名为黄远生和刘少少)较有影响的是《民国一年来之政党》《民国国是论》。

二次革命时,作为山东代表参加江宁会议,反对袁世凯称帝1914年4月,同乡徐镜心被袁世凯逮捕后,他闻讯曾多方奔走营救1916年,袁世凯死后,国会恢复,他再次出任议员职同年8月1日,任黎元洪大总统府秘书长,1917年2月25日辞职。

1917年7月,国会解散,张勋复辟他赴上海拜访孙中山后,去南方游说,力促恢复国会,继续制宪1922年旧国会恢复,他再次赴会,参与制宪他写出《说明对于省权限提案之理由书》1923年拒绝曹锟贿选,隐退归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