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沙成塔(积沙成塔,积水成渊是什么意思)速看
伴读·悦读·读会——谈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积沙成塔 积水成渊
——谈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文|谢钦袖
担任教育部部编语文教材总主编的温儒敏教授,提出了“得阅读者得语文”的改革方向,这反映出阅读在语文中所占的分量空前提高,也体现了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但阅读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结合我的家庭教育情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让阅读从“伴读”开始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言而喻,在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方面,父母的细心引导和坚持不懈十分关键我对儿子的引导源自幼儿园时期,那时的他对阅读还没有概念,只会识别一些简单的汉字但我发现他很喜欢听故事,和大多数孩子一样。
抓住这一“天性”,我进行了启蒙探索,主要采取“伴读”的形式所谓“伴读”,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我读你听”,每天晚上睡前抽出5~10分钟,给孩子读一篇他喜欢的故事,注重逐字逐句比划着读,方便孩子认识生字、积累词汇;
第二个阶段是“你读我听”,当孩子听过一定量的故事,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后,试着“互换角色”,主要由他来读,读错的地方帮他指出来;第三个阶段是“各读各听”,到了孩子基本能独立阅读的时候,就各自读自己喜欢的书,碰到生词和疑问时做好解答。
整个“伴读”过程贵在坚持,其中父母的坚持尤为重要,很大程度决定了孩子能否坚持下去两年多的时间来,我们基本做到了每天睡前“伴读”,而孩子的阅读习惯已悄然养成,通常每天都能独立阅读半个小时以上二、让孩子有“悦读”兴致。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宜采用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式,不可操之过急、过于心切,反而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由于每个孩子的求知欲望不同,我根据儿子喜好主要选购三类读物:第一种故事类,包括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探案故事、历史故事等,一起读完了《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中国神话故事》《父与子》《神探猫》《上下五千年》等。
第二种是百科类,涵盖天文、地理、科学、动物、人体等,如已读或在读的《幼儿画报》《十万个为什么》《昆虫记》《食物王国的色彩精灵》《神奇宇宙解密》《我长大了》等第三种是作文类,如《小学生作文起步》,也挺爱读。
到目前为止,读过的书已不下百册,积累汉字3000字以上在各类读物中,我发现漫画形式的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也是最快读完的因此,可尝试从“图多字少”的故事书开始,逐渐向“图少字多”的其他读物过渡,一点一点激发他们的兴趣,让阅读真正成为“悦读”。
三、让会读向“读会”转变阅读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一篇文章能读下来,那只能代表会读了,不代表已经“读会”了在与儿子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我尝试让他在阅读上寻求突破、更进一步一是从会读到会思当孩子读完一篇文章后,有时我会特意问他几个问题,看他是否真正入脑入心。
有时他也会问我一些问题,我能回答的当场给予解答,不能回答的马上找“度娘”,尽量让问题“不过夜”提问是个好现象,说明孩子已经学会思考二是从会读到会说凡有上台发言的机会,我都鼓励孩子上去说,他也乐意上去说,这是阅读带给他的“底气”。
首次“记者播报”时,他是上去读稿子的,随着阅读量的增大,也就渐渐脱稿了在少先队入队仪式上,在没有事先准备的情况下,也能在脑中“调用素材”讲好故事三是从会读到会写由于阅读的积累,孩子在写日记时,通常能够独立完成,为以后写作打下了基础。
“读思说写”当中,“读”是基础,只有会读之后,会思、会说、会写才有“源头活水”
总之,阅读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孩子素养提升的过程,相信有父母们谆谆善诱的引导,身体力行的表率,默默无闻的坚持,定能积沙成塔、积水成渊,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文字:谢永畅爸爸排版:邵芊滢妈妈审核:徐象升老师黑马中队|拾光拾趣|老徐随笔|家长视角
●拾·分享|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拾·分享|孩子的时间是个常量●拾文|试论家庭对低年级学生文明礼貌教育的重要性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文摄影作品欣赏_人文摄影作品欣赏非洲
在我的摄影学员当中,有位叫@蓝天鸿的学员,他在非洲尼日利亚阿布贾工作生活多年,同时用手机拍了很多照片,记录当地的生活习俗以及人文…
-
人文摄影什么意思_什么叫人文摄影
飞哥一直潜心研究摄影比赛的规律,经常被影友当作“投稿指南”用。最近影友问我,一些摄影比赛的分类中增加了一项“…
- 人文摄影什么意思_什么叫人文摄影
- 人文摄影和纪实摄影的区别_人文摄影的特点是什么
- 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_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until1—until8
- 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_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until1—until8
- 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答案_国开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