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下愈况(每下愈况什么意思)一篇读懂
“每”字的基本常用义是很清楚的,那就是指代全体中的任何一个,亦即各个、逐个的意思。然而它的构字理据却十分费解,至今也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而从跟“每”字有关的(用“每”作偏旁的字)”敏“字和”毓“字来看似乎也跟”每“字的构字理据有着一点联系。
本文约3300字,阅读约需要7分钟(本号逢双日更新,敬请关注)汉字形义溯源(153)每况愈下——谈“每、敏、毓”(上)朱英贵一、话说“每况愈下”的“每”字今天常说的“每况愈下”这个成语原本作“每下愈况”,它的意思是越往下越明显,表示基层或细节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
这个成语源自《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
”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这样的:东郭先生问庄子说,“你所说的道,到底在哪里?”庄子说:“哪里都在。
”东郭先生说:“不确指,可不行”庄子说:“在蝼蛄,在蚂蚁”东郭先生说:“怎么这样低下哟!”庄子说:“在旱稗,在水稗”东郭先生说:“怎么更低下了哟!”庄子说:“在瓦,在砖”东郭先生说:“动物降到植物,植物降到无生物,怎 么愈来愈低下哟!”。
庄子说:“在屎,在尿”东郭先生觉得恶心,赌气不再问了庄子说:“道嘛,哪里都在我不是已经回答了吗?可你问个不停,问又问不到点子上我不得不用秽物搪塞你,抱歉不过,你再三说低下,我不敢苟同我要用奴仆询问屠夫怎样挑选肥猪来证明为什么底下的地方也有道。
屠夫的回答从猪头说到猪胯,如果连猪脚都长满了肉,那么这只猪就肥得不能再肥了,所以越是低下就越是明白,这就是“每下愈况”,越往下越能够看到真实情况观察屎尿都能发现道呢,何况观察人生,观察万物,观察宇宙你不要只抓住某一物,因为道嘛哪里都在,没有一物能脱离道。
反过来说,道也不能脱离物,所以论道也不能脱离物讲空话”这就是“每下愈况”这个成语的初始含义,近数十年来,由于缺少文化积淀的原因,许多民间人士不能够理解“每下愈况”这几个字的组合,于是就将这个成语篡改为“每况愈下”了,那意思虽然也是表示越往下越明显,然而却侧重于表示情况越来越坏的意思,简直是跟“每下愈况”的初始义背道而驰了。
本文就先来谈谈“每况愈下”或者“每下愈况”中的“每”字。
二、对“每”字构字理据的考释与解读“每”字的基本常用义是很清楚的,那就是指代全体中的任何一个,亦即各个、逐个的意思然而它的构字理据却十分费解,至今也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每”字有一个很明显的构件就是“母”,对此学界诸论没有异议,费解的关键就在于“每”字上部的一撇一横究竟是什么意思,那就先来看看许慎是怎样解释这个“每”字的吧。
《説文解字》卷一屮部:“每,艸盛上出也从屮,母声”许慎解释的大致意思为:“每”,就是草叶茂盛,叶片向上长出的样子它的字形采用“屮”作为表意偏旁,采用“母”作为标音的声旁许慎是将“每”当作形声字来讲的,其中的重要构件“母”,仅仅是当作一个标音成分来对待的。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顺着许慎的说法,又对“艸盛上出也”作了这样的补充解释:“左传舆人诵曰:原田每每杜注:晋君美盛,若原田之艸每每然魏都赋兰渚每每用此俗改为莓按每是艸盛”段注这段话的意思是:据《左传》一书记载,驾车的人口里念道:“原田每每”,杜预为《左传》所作的注解认为,那意思是说晋国国君健美强盛,就好像田野中的草生机勃勃似的。
左思的《魏都赋》中就有“兰渚每每”一句,用的就是这个意思由民间俗人将“每”改为“莓”,那是不对的,其实“每”就是草盛的意思后来,徐鉉等人对《说文》的注释也添加了案语:“《左傳》原田每每今别作莓,非是”当代学人何金松先生在其《汉字文化解读》一书中认为:
先秦典籍中,每字有盛美义,当由女子有盛美的首饰引申,但不是形容人,而是形容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杜预注:“喻晋军美盛,若原田之草每每然”许据此和篆文,释义为“艸盛上出”,解形为“从屮”。
何金松先生这段论述,至少表达了如下三层意思:一是“每”字有盛美义,而这种盛美义应该是由女子有盛美的首饰引申而来的,其言外之意为“每”字的构字理据含有女子有盛美的首饰的初始义二是“每”字的盛美义,在古代文献中并没有发现用于人(女人)的例证材料,现在能够看到的出自《左传》的书证材料却不是形容人,而是形容草的。
三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每”字的解义,根据的就是《左传》的用例以及杜预的注释,而对“每”字的解形,则是根据它的小篆形体对于以上三层意思,第三层意思无疑是对许慎《说文解字》解说的客观判断,愚以为这是十分公正的;。
第二层意思则是对“每”字有盛美义的有关书证的客观陈述,然而引自《左传》的“原田每每”的“每每”真的就是盛美的意思吗?拙论表示怀疑对于第一层意思,愚以为,“每”字的构字理据中含有女子的首饰意思,这个见解值得重视,然而那“首饰”在造字时代却未见得“盛美”,因为造字时代的远古人类还不敢奢望有盛美的头饰,这就从根基上动摇了“每”字的盛美义。
三、对“每”字造字本义的探求与假设让我们再来看看“原田每每”的“每每”究竟有没有盛美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有如下一段记载:楚师背酅而舍,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诵,曰:“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公疑焉子犯曰:“战也。
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这样的:楚国军队背靠着酅(地名,读作xī)这个地方扎营,晋文公担心这件事听到驾车的车夫念诵说:“原野田间任何一处都生机勃勃,何不弃旧图新”晋文公听了很是疑惑。
子犯(晋文公的舅舅)说:“出战吧!战而得胜,一定能获取诸侯之地;如果不胜,我国内外有高山大河做为屏障,也一定没有什么害处”以上理解,我是将“原田每每”的“每每”翻译为“任何一处都生机勃勃”的,愚以为,“生机勃勃”只是隐含之意,并非“每每”的意思,跟“每每”对应的理解应该是“任何一处”或者“各个”之意。
只有这样,“每”字的诸多含义才有了滋生的根本然而,从“每”字的古文字字形来看,却不一定能够找到支撑“任何一处”这样意思的构字理据,下面我们结合“每”字的甲骨文形体再做进一步的观察(参见下图):
“每”字的甲骨文形体从上图“每”字的众多甲骨文形体可以看出,“每”字的下部不一定是“母”,有少数字形为“母”,而多数字形是“女”可见,“每”就是在“女”或者“母”的头部增加了一个构件或者符号,那么,这个构件或者符号就是解读“每”字初始义的关键所在。
从这个构件或者符号的特征来看,有些是一个短横,像头发上别的簪,有些是倾斜向上的斜线或折线,像头上的装饰物或者标记物
如果说它是女人头上华美的首饰,在造字时代恐怕还没有这个条件;如果说它是“屮”(草),说头上长草或者用草来美化头部,这于情于理都是不合适的再来看这个构件或者符号是趋向于女性还是趋向于母性从“每”字的甲骨文形体来看,大多数字形都是从“女”,只有少数几个字形是从“母”,由此可以认为,“每”字的初文意思是以女性意义为根基的,而不是以生育繁殖等母性意义为出发点。
既然造字时代还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华丽的头饰,而且从当时父权社会的背景来看,即便有也落不到女人头上,比如“美”字那就是一个正面人形头上佩戴有兽角翎羽之类装饰物,那一定是男人之美这样看来“每”字上部的符号或者构件还够不上头饰的级别,有人认为,男人美为“美”,女人美为“每”,其实这两个字的字义是不对称的。
那么,“每”字头部的横线条、斜线条或折线条究竟是何物?我们不妨做个假说,设想它只是头上的一种标记物,标记什么?愚以为是标记女性的特有生理特征月经来潮对于远古人类来说,月经是一种神秘现象,对于女性来说它会周而复始地出现,由于是一种流血现象,又会给当事者带来一种恐惧感,或许也有可能会认为是上天的惩罚,于是出于一种避凶趋吉的心理,选择在头上别插物件(比如树枝之类的东西),来应付这种周期的变化,而且还真是只要插上几天月经就不见了,似乎可以证实其灵验性,下次月经再来就再插,于是“每”字就获得了每次、每逢、常常、屡次、任何一次等各种常用义,这些也就正是“每”字基本义。
(未完待续)相关链接:汉字形义溯源(152):母女之间——谈“女”与“母”(上)汉字形义溯源(152):母女之间——谈“女”与“母”(下)
可长按上图右侧二维码添加关注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文摄影作品欣赏_人文摄影作品欣赏非洲
在我的摄影学员当中,有位叫@蓝天鸿的学员,他在非洲尼日利亚阿布贾工作生活多年,同时用手机拍了很多照片,记录当地的生活习俗以及人文…
-
人文摄影什么意思_什么叫人文摄影
飞哥一直潜心研究摄影比赛的规律,经常被影友当作“投稿指南”用。最近影友问我,一些摄影比赛的分类中增加了一项“…
- 人文摄影什么意思_什么叫人文摄影
- 人文摄影和纪实摄影的区别_人文摄影的特点是什么
- 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_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until1—until8
- 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_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until1—until8
- 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答案_国开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