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铜壶滴漏(铜壶滴漏的用途)难以置信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04-0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所谓“一炷香的功夫”

铜壶滴漏(铜壶滴漏的用途)难以置信

 

焚香本身就有计时功能,因为通常一炷香都是在固定时间内燃尽的,所以适合用来计时古文中常见的“一炷香的功夫”,就是这么来的古代修行人打坐,也常用香来计时,称为“坐香”;诵经念佛的功课以香计时,则称为“课香”;弟子犯错受惩罚,也用香计时,称为“罚香”或“跪香”。

古代计时古代没有钟表,常见的计时方法是打更、滴漏和日晷。日晷只能用于白天。晷面上刻有时辰,太阳的影子照在了哪个时辰,就是哪个时辰。

打更不用说,我们常在古装影视剧中看见,那一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真是再经典不过了只是令人好奇的是,那打更的更夫,又是用什么来计时的呢?因为日晷只能白天用,所以他们应该是依据铜壶滴漏知道时辰的铜壶滴漏是铜壶和水的组合,在铜壶上刻着时辰,水有规律地往里面滴,每一次水面达到所刻的哪个时辰,就是哪个时辰。

滴漏十分浪漫,在宋词中经常出现。例如苏东坡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又如李清照的《行香子》中写道:“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除了这些,焚香也是古人常用的计时方法,尤其是篆香(PS:古代其实还有一种计时方法,就是养公鸡,因为原理比较复杂,这里就不说了)焚香计时焚香本身就有计时功能,因为通常一炷香都是在固定时间内燃尽的,所以适合用来计时。

古文中常见的“一炷香的功夫”,就是这么来的

古代修行人打坐,也常用香来计时,称为“坐香”;诵经念佛的功课以香计时,则称为“课香”;弟子犯错受惩罚,也用香计时,称为“罚香”或“跪香”此外,篆香中有一种“百刻香”,在洪刍的《香谱》中有明确记载,这是专门用来计时的。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一百刻,因此“百刻香”全部焚烧完一次,刚好就是一昼夜与此同时,由香粉组成的图案或文字上,都写有一天中的一百个刻度,这样烧到哪个刻度就是时间走到了哪一刻,用起来十分方便(有没有觉得这“百刻香”,明明就是篆香做成的手表呢?)。

不过话说回来,铜壶计时称为滴漏,那焚香计时,可否称为“香漏”呢?还别说,古代还真是有香漏的最著名的,就是龙舟香漏和屏风香漏具体原理这里就不作分析了,总之就是用烧香计时,香烧到某一刻的时候,有一个小金球就会掉下来发出声响,相当于古人的闹钟。

可见,焚香自古就有计时的妙用,可如今已经不用了,看着它青烟袅袅,含情脉脉的样子,总觉得它似乎十分委屈-END-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为“慧通香学研究院”原创,如需转载请于公众号后台留言

喜欢本文,欢迎点击右下方“在看”分享给更多朋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