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物必先腐 而后虫生(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下一句)奔走相告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04-0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清廉鹤投
01警句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等文中引用02原典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

物必先腐 而后虫生(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下一句)奔走相告

 

清廉鹤投

01警句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等文中引用02原典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

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北宋﹞苏轼《范增论》。

03释义《范增论》是苏轼早期的一篇史论文章,收录在《古文观止》卷十在写作技巧上,该文采用一点展开、多方证明、层层深入的方法,极尽回旋变换之能事苏轼针对陈平用计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史例,翻空出奇,立意新颖地提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东西总是自身先腐烂,虫子才会寄生,说明事物总是自己先有弱点然后才为外物所侵项羽正是由于生性多疑,听信谗言,才会被敌人利用,从而惨遭失败“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腐败问题的关键在于腐败者自身道德素养不高,自控能力差,容易受到金钱和美色的诱惑因此,我们要自重、自省、自警,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04解读“必先”与“而后”两相对比,把孰因孰果表达得一目了然,习近平同志正是借此阐明“腐败规律”:内心自律失守,外在诱惑才能乘虚而入。

一些领导干部在落马后往往感叹诱惑太多、风气太差、监督太松,似乎一切都与自己无关,要怪就怪社会文化、政治生态,一些人甚至称之为“被动腐败”以权谋私还要怪风气不正把自己带坏了,贪污腐败还要怪环境不好把自己拖下水了。

果真如此吗?其实,思想防线崩塌、原则立场不稳、理想信念动摇,才是根本原因,毕竟“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就会“缺钙”、行动就会“软骨”,如何能抵御欲望洪流的惊涛拍岸?因此,补足精神“钙质”、加强党性修养、筑牢自律防线,才能锻造金刚不坏之体、百毒不侵之身。

来源:《习近平用典》✦✦

长按二维码感谢您的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