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当仁不让(当仁不让于师)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04-0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朱熹注曰:“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

当仁不让(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载:“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朱熹注曰:“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今人多据此将这句话理解为:面对仁德,即便是老师,也不可与他谦让。当仁不让

1  维护好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固然重要,但在孔子看来,对仁德正义的维护显然更为重要不管是师生之间、上下级之间,还是亲戚之间、好友之间,一切的这些人情关系都不能成为弘扬仁义道德、维护真理正义的拦路虎孟子有言:“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上到高居庙堂的天子诸侯,下到身在江湖的平民百姓,仁义关乎人的生存发展,也理应成为高于人情、时刻为人所恪守的底线

2  同时,“当仁,不让于师”还含有另一层意思:“以仁为己任”,不可限于独善其身明知别人的所作所为有违仁德正义,而不从旁提醒、加以阻止,也是“不仁”、“不义”仁义当先、正义在前,遇不平之事而不作为,不敢去做那个据理力争的争徒、争友、争子,眼观他人一步步陷于不仁不义的境地,又岂是君子所为?。

3  此外,不管是朱熹旧解“以仁为己任”、“勇往而必为”,还是钱穆先生的新解“遇众所当行之事,在己尤当率先不复让”,都道出了“当仁不让”的第三层含义:主动承担起宣扬仁德正义的责任正如钱穆先生所言:“仁行善举,众皆当任,人各相让,则谁欤任此。

”遇行仁之事,应当率先向前、有责任意识,不必谦让,勇做出头椽子,仁义才能得以宣扬与申张

  由此看来,古人尚知“当仁,不让于师”,而今的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有当仁不让的气魄、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自觉,站在道德、正义、真理的一边,不徇私情,守好底线,方能从大局着眼、为大家着想,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办实事。

(赵宇恒)为您推荐,值得收藏更多相关新闻▲乔家大院的传奇: 24字"六不准"家规,成就200年晋商翘楚▲共产党员为什么要交纳党费?▲一个落马市委书记的忏悔!▲给纪委的举报信常见的6种"问题",告诉你如何避免

▲中央第九轮巡视反馈 20家单位 "问题清单"一览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