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传心(以心传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在中国佛教,有八大宗派,其中“禅宗”的核心之义可以以一首偈语来概括。偈语云: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
在中国佛教,有八大宗派,其中“禅宗”的核心之义可以以一首偈语来概括偈语云: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相传此禅宗一大宗旨或特色来源释尊灵山拈花微笑、迦叶破颜微笑,即所谓以心印心,释尊心传于迦叶。
佛陀在“灵山一会”这样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禅宗宗旨的意思是,在用文字语言传教的方式以外,通过“禅”的方法,即探究人的本心的一种方式, 让人直接的知道世界本然 ,而现量的“明心见性”,为成就佛道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外别传”,是指用语言、文字教义之外的传授方式传授佛法,所谓心心相印、以心印心也,即通过心的领悟传授。“不立文字”,是指用心去领悟,而不要借助语言、文字等等媒介来悟道。
语言、文字是了解文化知识、佛经意义的工具,但不是本身所以,修证佛法,也应当涤荡扫除不过,有人会问:那为什么佛陀还要讲经说法、度化众生呢?因为不借助语言文字,要想进入禅就很困难,不得其门而入所以,惠能大师在《坛经》中有解释说,所谓不立文字,并非不用文字。
六祖惠能大师说:“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
不立文字者,就是不执著文字,但又不能离开文字,还是要用语言文字作标月之指,“因指见月,得月亡指”,这就是语言的功能因此,释尊说:49年讲经无一法可说、无一众生可度如果有人说佛陀有法可说、有众生可度,是名谤佛。
这是为什么呢?诚如《金刚经》中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佛陀在破除众生对法的执着,即破除众生的法执《金刚经》上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所以,佛经、佛法就像渡河的工具,到达彼岸成佛了,自然放弃渡河的工具“不立文字”是警戒修道者不要执着文字相,佛法顿悟心即佛、佛即心、心佛不二之理,即臻至以心印心、以心传心。
“教外别传”,意思是指与教下诸宗有别的顿教法门。
“直指人心”,就是直指众生心性,直断分别心,不做渐次因心生万法,万法源一心故,心生则法生,心灭则法灭心即佛、佛即心那么,自心就是自佛,自佛当然是指自性佛不识本心,不见自性若识本心,则见自性;那么,见自性则成佛。
“见性成佛”,是指见诸法性,直入如来地,不假方便。禅宗修行人都是上根利器,否则很难体悟其真实义。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既是禅宗根本宗旨也是古来禅宗的一大主要特色然而“不立文字”则是此一特色的代表性语句之一重点在强调禅宗“以心传心”的特质亦即禅宗以为心法只能以心相传,故不须别立文字。
佛陀说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法门,无非都是教人觉悟的法船、开悟的工具,然而不是开悟本身,不是证得佛法理则或法则本身。
修道者一定要明白,禅宗语言作为一种顿悟佛法的语言工具,总是试图将修道者引向对绝对、超越对象的思考,这种性质决定了禅宗语言“不立文字”的必然性,因此有离相、离境,无念、无心,超四句、绝百非之说进而,“禅”是不可说的、是基于禅自身的若干特质。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文摄影作品欣赏_人文摄影作品欣赏非洲
在我的摄影学员当中,有位叫@蓝天鸿的学员,他在非洲尼日利亚阿布贾工作生活多年,同时用手机拍了很多照片,记录当地的生活习俗以及人文…
-
人文摄影什么意思_什么叫人文摄影
飞哥一直潜心研究摄影比赛的规律,经常被影友当作“投稿指南”用。最近影友问我,一些摄影比赛的分类中增加了一项“…
- 人文摄影什么意思_什么叫人文摄影
- 人文摄影和纪实摄影的区别_人文摄影的特点是什么
- 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_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until1—until8
- 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_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until1—until8
- 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答案_国开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