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望闻问切(望闻问切的脉是什么脉)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04-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的四种方法,望闻问切具体指的是什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所谓中医四诊,是指 望、闻、问

望闻问切(望闻问切的脉是什么脉)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的四种方法,望闻问切具体指的是什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所谓中医四诊,是指 望、闻、问、切这是我国古代名医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四种诊法当时扁鹊称之为 “望色、听声、写影及切脉”。

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载:“诊法何如……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可见诊法是对人体进行全面诊察的方法,借以判断人的健康与疾病状态。

中医四诊法一直沿用至今,是中医诊断疾病和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1、望诊望诊,顾名思义就是用眼睛看,包括观察形体、精神状态、面色、舌头、排出物等,通过对患者进行观察来了解病情中医学长期的实践证明,人体外部和五脏六腑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人的脸部、舌部,因此通过对外部的观察,可以了解整体病变,即《黄帝内经》中所言:“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

”望全身情况包括望神、望色、望形、望态四个方面望局部情况包括望头面、望五官、望颈项、望躯体、望四肢、望二阴及望皮肤等望舌包括望舌质、望舌苔两部分,望排出物包括望分泌物、望呕吐物及望排泄物等另外,儿科还有专门诊法,即望小儿食指络脉。

2、闻诊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通过这两种手段来了解健康状况,诊察疾病听声音指的是诊察患者的呼吸、咳嗽、呕吐、喷嚏、肠鸣等各种声响嗅气味指的是嗅患者体内发出的各种气味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等气味人体的各种声音和气味,都是内在脏腑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过程中产生的,能反应脏腑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比如有的患者咳嗽声重浊沉闷,多属实证,为寒痰湿浊停聚于肺,肺失肃降所致再比如嗅病室之气,如一进病房就能闻到烂苹果样气味,多见于糖尿病重症3、问诊问诊是医生与患者直接进行语言交流的临床信息采集方法,在疾病诊察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对于疾病的很多情况如病史、家族史等,只有通过问诊才能得到了解这些情况,可以为医生分析病情,判断病位,掌握病性,进而辨证论治提供可靠的依据特别是患者尚未出现客观体征,仅有自觉症状时,只有通过问诊,医生才能抓住疾病的线索,做出诊断。

中医“十问歌”,把需要问诊的内容归纳在了一起,非常详尽,这也是每个中医人的必会歌诀之一4、切诊切诊是指用手触按病人身体,借此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切脉又称诊脉,是医者用手指按其腕后挠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

正常脉象是寸、关、尺三部都有脉在搏动,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从容和缓,柔和有力,流利均匀,节律一致,一息搏动四至五次,谓之平脉切脉辨证,早在《内经》、《难经》就有记载,经历三千年来的不断总结,对于何证出现何脉已有详细论述。

但对证象与脉象间的内在联系,却无明析的概念,不能令人一目了然,以致学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脉证间的内在联系,如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气血津液出现虚滞,五脏功能出现盛衰,才会出现不同脉证只有弄清气血津液的生化输泄与五脏间的关系,才能将气血津液虚滞和五脏功能盛衰出现的证象与脉象联系起来,也才明白切脉能够察其五脏病变的道理所在。

不同脉象的形成,与心脏、脉络、气血津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脉象的不同变化反映了心力强弱、脉络弛张、气血津液虚滞三个方面的变化由于气血津液都需五脏协同合作才能完成其生化输泄,所以气血津液的虚滞也就反映了五脏功能的盛衰,从而反映于脉,形成不同的脉象。

心脏搏动的强弱,脉络的弛张,是引起脉象变化的根源心脏搏动有力,脉象随其病因证象不同而呈洪大滑数等脉;无力则脉象常呈迟细微弱等脉心脏搏动与脉象起伏,都是肝系膜络交替收缩与舒张的反映如果血络松弛则呈濡、缓;紧张则呈弦紧;痉挛则呈结代等等。

只有将固定的心脏、脉络和流动的气、血、津液连在一起分析,才能揭示脉象变化的本质,对于何证出现何脉才有理有据,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气血津液虚滞变化,可以反映不同的脉象更多培训课程、新闻资讯,优惠信息,欢迎咨询:400-6169-615.微信:

67746730

以上信息版权、知识产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