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风情用什么形容_人文风情用什么形容词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摘 要]陈忠实在《白鹿原》的写作中运用了大量的陕西方言,这些方言词汇鲜活且具有生命力,尤其是具有修饰限定作用的形容词,将陕西关中的地域风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摘 要]陈忠实在《白鹿原》的写作中运用了大量的陕西方言,这些方言词汇鲜活且具有生命力,尤其是具有修饰限定作用的形容词,将陕西关中的地域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细致梳理、归纳了文中出现的33条典型方言形容词,对其进行释义,探讨方言形容词的巧妙运用及艺术效果。
[关 键 词]《白鹿原》;陕西方言;形容词[中图分类号]I207.425[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2095-8854(2022)15-0059-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米利娟 许巧枝
.《白鹿原》中的陕西方言形容词研究[J].名家名作,2022(15):59-61.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白鹿原》中的陕西方言词汇研究”(项目编号:202110347013)一、引言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五市一区,主要方言是中原官话关中片、秦陇片及汾河片。
关中方言区不仅包括西安、渭南、铜川等五市,而且包括商洛地区的商州、丹凤、洛南,延安地区的黄陵、洛川、黄龙、宜川、富县以及榆林地区的定边共53个县市陈忠实先生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展示了一幅恢宏的民俗风情画卷,讲述了清朝末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白鹿村的历史变迁,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史诗”。
白鹿村是关中地区的风土人情和乡村社会的缩影,上演着白鹿两家祖孙三代的明争暗斗,将中国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大量方言词汇的使用使得作品地域特色鲜明本文拟采取文献法、对比分析法对《白鹿原》中所运用的具有代表性的陕西关中方言形容词进行分析归纳,并总结其表达效果。
二、《白鹿原》中陕西方言形容词个案分析形容词主要用来修饰名词、代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或属性准确、生动的形容词往往能够揭示出描写对象的具体特征,以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白鹿原》中的方言形容词非常丰富,大致分为单音节形容词、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式形容词三类。
(一)单音节形容词1.“秕”“秕”,中空或不饱满的谷粒本义为谷物结实不满,引申义泛指一切事物不饱满例如:鹿惠氏再也吐不出泄不下什么来,肚腹里完全空秕(《白鹿原》第25章)2.“争”“争”,会意字,金文字形,上为“爪”,下为“又”,中间表示某一物体,像两人争一样东西。
从手,义同在陕西方言中作形容词,表示厉害、能干、勇猛、了不起例如:贺老大说;“你们比我争!”(《白鹿原》第13章)3.“瓷”“瓷”的本义是用高岭土等烧制成的材料,质硬而脆,白色或发黄,比陶制细致在陕西关中方言里,“瓷”作为形容词,有引申义,作坚硬、结实。
关中方言常用“瓷”来形容一个人反应迟钝不机灵,如“瓷麻二愣”就是形容人呆滞木讷的神情例如:魏老太太开玩笑说:“一瞅见嫂子眼都瓷了!”(《白鹿原》第26章)4.“浑”“浑”,全,满,具有或保持着应有的各部分,没有损坏或残缺。
例如:他一边用毛笔在奇形怪状的石块上写字,一边慨叹:“人心还能补缀浑全么?”(《白鹿原》第14章)5.“嫽” “嫽”在现在陕西关中方言里出现的频率很高,一般用来称赞人或事物,美好的意思《方言》卷二:“釥、嫽,好也。
青徐海岱之间曰釥,或谓之嫽好,凡通语也”“釥”即“俏”的古借字《诗经·陈风·月出》:“佼人嫽兮”关中方言常说“嫽扎咧”“嫽得太”,意思是“好极了”“棒极了”,极言赞美“嫽”字以及“嫽”字组成的短语体现出关中人豪爽、开朗的性格特征。
例如:我不当你的官只受你的禄真是嫽扎咧!(《白鹿原》第33章)6.“骚”“骚”指举止轻佻,作风放荡这里引申为小孩调皮,爱惹事例如:父亲说这娃儿野,又骚(顽皮),让他改改(《白鹿原》第5章)7.“碎”“碎”,形声字,从石,卒声。
本义是破碎在陕西关中方言中是小的意思例如:田福贤站在台口瞅着跪在脚下的三个求饶者说:“我那碎娃子要吃辣子”(《白鹿原》第14章)8.“酽”“酽”,形声字,从酉,严声“酉”与酒有关本义指茶、酒等饮料味厚例如:向馍铺掌柜讨了一壶酽茶喝了,算是自己给自己过了个年。
(《白鹿原》第18章)(二)双音节形容词1.“忽灵儿”“忽”,快速的,一瞬间“灵”,灵活,有灵性“忽灵儿”状态形容词,用来形容白嘉轩的第二房媳妇模样可爱、眼睛灵动例如:这女子又正好比他小两岁,模样俊秀眼睛忽灵儿。
(《白鹿原》第1章)2.“瞎瞎病”“瞎”在方言中读音与“哈”相同,“瞎瞎”的意思在普通话中就是“不好的”,“瞎瞎病”顾名思义就是不好的病例如:嘉轩一边送行一边问父亲得下的是啥病,冷先生说:“瞎瞎病”嘉轩几乎无力走进门楼。
(《白鹿原》第1章)3.“熬煎”“熬”,形声字,从火,敖声意思为煎干、炒干“煎”形声字,从火,前声两个字都是火煮的意思,引申为痛苦至极而有了忧虑、忧伤、忧戚的意思例如:他心里开始起了熬煎,这女人要是住下半年几个月,自己非得被厌烦致死。
(《白鹿原》第29章)4.“瞀乱”“瞀”,形声字从目,敄声本义是眼睛昏花“瞀乱”是心绪纷乱的意思例如:我要是两天手不捉把儿不干活儿,胳膊软了腿也软了心也瞀乱烦焦了(《白鹿原》第17章)5.“豁脚扬手”“豁脚扬手”,形容无忧无虑、情绪激昂的样子,手脚都不知道放在哪了。
例如:白嘉轩瞪着眼瞅着鹿三豁手扬手的大动作(《白鹿原》第25章)6.“紧沉”“紧”,物体因受外力作用变得固定或牢固“沉”,沉重“紧沉”密切连接,中间没有多余的东西或空隙这里是指钱财是否富足例如:门户不紧沉喀!(《白鹿原》第18章)。
7.“零干”“零”表示没有数量“零干”,意思为了断、清楚例如:这回我把俺爷儿们的疙瘩算是弄零干了……这与你无关(《白鹿原》第20章)8.“皮实”“皮实”,坚固,牢固,意思是人的身体健壮,不容易得病例如:这人没咱兄弟皮实。
(《白鹿原》第22章)9.“扑稀邋遢”“邋遢”,不整洁,不利落“扑稀邋遢”,形容人落魄,不干净整洁例如:鹿子霖这身装束一下子改变了两年狱牢生活扑稀邋遢的倒霉相(《白鹿原》第31章)10.“烧包”“烧包”,嚣张,嘚瑟,意思是“有点钱总想花出去”,比喻很得意,有炫耀的意思,也比喻贪图享乐不计后果。
例如:鹿三突然把搅草棒子一摔,又变出那个烧包女人的声音(《白鹿原》第25章)11.“失牙摆嘴”“失牙摆嘴”,丢掉信用或和别人因为某件事争论拌嘴,在陕西关中方言中指因失信或不讲理与别人发生争执例如:你爷爷就在白家干了一辈子,连失牙摆嘴的事也没有一回。
(《白鹿原》第8章)12.“秀溜”“秀”,会意字,石鼓文,上为“禾”,下像禾穗摇曳本义是谷物抽穗扬花形容人时指人的容貌姿态美好秀丽“溜”形容词词缀“秀溜”在这里形容女子身形苗条或脚形小巧例如:两只秀溜的小脚麻利地扭着。
(《白鹿原》第9章)13.“款款”“款”,缓,慢“款款”指缓和,不紧张,做事从容不迫的样子例如:鹿相,你款款吃(《白鹿原》第9章)(三)重叠式形容词1.AABB式(1)“豁豁牙牙”“豁”,做动词讲时是裂开的意思。
“豁豁牙牙”,形状像牙齿一样高低不齐,形容事物边缘缺口的凌乱不整齐该词是对事物形态直观的感受性描绘,形象、准确、富有画面感例如:翻上一道土梁,他已经冒汗,解开裤带解手,热尿在厚厚的雪地上刺开一个豁豁牙牙的洞。
(《白鹿原》第1章)(2)“哭哭咧咧”“哭哭咧咧”是对哭的形态的描述,是一种刻意表现的、夸张的、时断时续的边说边哭,多用于女性第23章中,鹿兆鹏冒险来见白灵,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白灵却要加入共产党,想到牺牲的同志,看着眼前的爱人,鹿兆鹏泪水喷涌。
白灵在这里用“哭哭咧咧”形容鹿兆鹏,让我们看到了白灵如男子一般的坚强、固执、决绝、爽利的性格,以及加入共产党走反抗救国道路的毅然决然的信念例如:白灵说:“我讨厌男人哭哭咧咧的样子”(《白鹿原》第23章)。
(3)“恓恓惶惶”“恓惶”,惊慌烦恼,重叠后加重了悲伤、忧戚、烦恼不安的程度“恓恓惶惶”,状态形容词,形容小娥孤身一人无人照顾例如:我看她一个女人家恓恓惶惶(《白鹿原》第20章)(4)“木木讷讷” “木讷”形容人朴实迟钝,不善于说话。
“木木讷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鹿三被鬼魂缠身之后,变得不反应迟钝,精神受挫的样子例如:鹿三木木讷讷说了一句“回来了”的应酬话,转过身就去卸牛,直到晚上吃饭之前,再没有和她照面(《白鹿原》第26章)(5)“愣愣呆呆”
“愣”,形声字,本义是呆,失神,傻气“呆”不灵活,发愣“愣愣呆呆”,形容词重叠式,表示程度的加强例如:白孝武惊讶得转不过弯儿,愣愣呆呆地问:“你说你想去探监?”(《白鹿原》第26章)(6)“趔趔趄趄”“趔趄”,形容身体摇晃、站立不稳的样子。
元代郑廷玉在《后庭花》第二折中这样写道:不觉的身趔趄,不觉的醉模糊《红楼梦》第四十四回中这样写道:说著,也扬手一下,打的那丫头一个趔趄例如:儿媳被打得趔趔趄趄在原地转了一圈,晕头昏脑地问:“爸,你不跟我好了还打我?”(《白鹿原》第28章)。
2.ABB式(1)“忽悠悠”“忽”,快速的,一瞬间“忽悠悠”,意思为轻快地移动、摇摆、浮动文中说冷先生的绸衫绸裤忽悠悠地抖,从侧面表现出冷先生手脚轻快例如:冷先生是白鹿原上的名医,穿着做工精细的米黄色蚕丝绸衫,黑色绸裤,一抬足一摆手那绸衫绸裤就忽悠悠地抖。
(《白鹿原》第1章)(2)“苦咧咧”“咧”,做动词时表示嘴角像两边伸展“苦咧咧”,形容苦的程度深,苦得嘴都合不上了例如:嘉轩大为欢心,喝那苦咧咧的药汁如同喝着蜂蜜(《白鹿原》第1章)(3)“闲啦啦”“闲”,会意字,从门中有木。
本义是栅栏没有事情,没有活动,形容人无事可做“啦啦”,拟声词“闲啦啦”,读起来节奏感强,同时加重了人闲的程度例如,鹿子霖对田福贤摊开双手不屑地说:“白嘉轩这人,就会弄这些闲啦啦事!”(《白鹿原》第26章)。
(4)“嫩秧秧”“嫩”,形声字,从女,敕声本义是物初生时的柔弱娇嫩状“嫩秧秧”刚生出来的秧苗,形容人年纪小例如:你嫩秧秧子吃了屎了,最恁臭!(《白鹿原》第26章)(5)“胡咧咧”“胡”,表示随意乱来“胡咧咧”,形容人做事没有经过慎重的考虑。
例如:张团长却认真起来:“我看不是胡咧咧”(《白鹿原》第30章)(6)“慌惶兮兮”“慌”,形声字,从心,荒声本义急忙,慌乱“惶”,形声字,从心,皇声本义恐惧,惊慌“慌惶兮兮”,形容怅然若失、心神不定的样子。
例如:人一天到晚坐着浑身不自在,吃饭不香,睡觉不实,总觉得慌惶兮兮(《白鹿原》第27章)三、结语《白鹿原》中的方言运用是小说的一大特色作者用地道的陕西关中方言叙述故事,在整部作品中营造了一种真实、自然的氛围,让读者对小说中的情节感同身受。
陈忠实精心使用方言词语以适应环境和人物语言,方言的合理使用使文本语言十分独特,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同时,方言形容词的运用丰富了作品的语言内涵,提高了作品的文学表现力《白鹿原》通过使用生动鲜活的方言将陕西关中的地域风俗呈现给读者,使作品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
准确生动的方言形容词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展现了丰富具体的画面,塑造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极大地提高了作品的审美意蕴参考文献:[1]孙立新. 关中方言略说[J]. 方言,1997(2):19.[2]孙雅楠. 《白鹿原》的方言运用探析[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3):80-86.
[3]陈忠实.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4]刘洋.《白鹿原》关中方言词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5]李楠.《白鹿原》中关中方言的运用方式与效果[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34(4):92-95.
[6]王凌晨.《白鹿原》方言重叠词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2):67-69.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编辑:乔彦鹏《名家名作》杂志2016年度中国最美期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2095-8854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4-1373/I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并州北路31号电话:0351-8362625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文摄影作品欣赏_人文摄影作品欣赏非洲
在我的摄影学员当中,有位叫@蓝天鸿的学员,他在非洲尼日利亚阿布贾工作生活多年,同时用手机拍了很多照片,记录当地的生活习俗以及人文…
-
人文摄影什么意思_什么叫人文摄影
飞哥一直潜心研究摄影比赛的规律,经常被影友当作“投稿指南”用。最近影友问我,一些摄影比赛的分类中增加了一项“…
- 人文摄影什么意思_什么叫人文摄影
- 人文摄影和纪实摄影的区别_人文摄影的特点是什么
- 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_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until1—until8
- 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_人文英语3写作训练答案until1—until8
- 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答案_国开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