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护理人文关怀心得体会_护理人文关怀心得体会500字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04-1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微信公众号“知护圈”,中国护士学习交流平台,专业、实用、权威

护理人文关怀心得体会_护理人文关怀心得体会500字

 

《人文护理与学科发展论坛》暨《人文护理学》新书发布会在广州成功举行2023年7月22日,由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主办,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中山大学医学院承办的《人文护理与学科发展论坛》暨《人文护理学》新书发布会在羊城圆满落下帷幕。

嘉宾代表大合影▲国家卫健委机关党委卫生健康监察专员、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党支部书记杨威、协会唐祖玉副理事长、协会原秘书长罗冀兰女士、广东省卫健委二级调研员李俐辉女士、《人文护理学》主审张大庆教授,顾问张金钟教授、主编潘绍山教授、张新庆教授、孙宏玉教授及全体编委,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护理专委会主任委员刘义兰主任等核心专家、南部战区总医院院长郑溪水、政委吕洪凯、全体常委、广东省护士协会彭刚艺会长,院校专家及临床护理工作者500余人出席了会议。

会场大合影▲论坛开幕式上,国家卫健委机关党委卫生健康监察专员、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党支部书记杨威发表讲话杨书记充分肯定了人文护理专委会在两任主任委员的带领下,团结全国至力于人文护理探索和研究的护理人员、联袂多学科专家、学者,在人文护理理论、临床、教育、科研、管理、培训、标准制定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探索,取得的丰硕成果。

杨书记说,潘绍山主任领衔编写的《人文护理学》的出版,是我国人文护理领域又一颗闪亮的结晶他强调人文护理的发展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凝聚人文学术力量,打造有温度的护理,让人文精神注入护理发展血脉,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举办“人文护理与学科发展论坛”,就是要进一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贯穿人文护理与学科发展始终,立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护理服务需求,为推进人文护理和学科发展、推动人文护理专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各方智慧和卓越共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家卫健委机关党委卫生健康监察专员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党支部书记杨威讲话▲

南部战区总医院郑溪水院长致欢迎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发来祝贺视频,认为《人文护理学》是国内第一本完整阐述人文护理理论、系统性介绍临床人文护理实践操作和应用的专著,不仅凝聚了国内一大批护理学界知名专家,也号召了一批人文社科学者参与编写,体现了本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反应了当前护理学“海纳百川”的学科发展思路,对以后我国护理学科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力。

钟南山院士视频致辞▲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吴欣娟教授视频致辞吴理事长提出,人文护理在护理学科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要求强化护理人文关怀《人文护理学》专著的问世丰富了护理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对人文护理实践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也将为我国护理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中华护理学会吴欣娟理事长视频致辞▲广东省护士协会彭刚艺会长现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分享了她对人文护理的理解与思考,强调《人文护理》一书的落地,将在提升患者体验、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广东省护士协会彭刚艺会长讲话▲中山大学医学院许可慰院长强调人文是医疗护理的本质,《人文护理学》在行业中将带来示范效应。

中山大学医学院许可慰院长讲话▲论坛开幕式由人文护理专委会候任主委、苏州大学护理学院李惠玲院长主持。

苏州大学李惠玲教授主持开幕式▲新书发布仪式由中山大学程瑜教授主持,12位来自不同领域的领导专家与《人文护理学》一书的主审、主编、副主编共同启动了新书发布仪式。

12位领导和专家共同启动新书发布仪式▲

中山大学程瑜教授主持新书发布仪式▲潘绍山主编分享了专著编写的心路历程:人文护理生逢盛世,但《人文护理学》从最初的构思,到今天的出版发行,历经坎坷,编者们付出的艰辛,个中体会历历在目一是要在一张白纸上,几乎没有可参照的样书,构建人文护理学学理篇章和知识体系难;。

二是采用跨学科合作的编写组织形式,在国内首开先河,30多家机构,60多名作者参与,组织、协调、发挥好这支庞大、跨界、各有特长、名校名院名家名师的编写队伍具有挑战性;三是实践中体会到跨学科合作中,难以进入共同的学术语境,多学科间如何融合,原创内容多,涉及古今中外,准确驾驭难上加难。

但大家始终坚持以创新发展中国特色人文护理学为宗旨,打破各自的学科壁垒,从初始目录的修改、样章、初稿到主编统稿终审10多道程序历时五年多,在反复争鸣、辩析、探索中,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直到初步形成共识终于完成了当前国内第一本《人文护理学》专著。

她一再强调的是:《人文护理学》采取护理专家和跨学科学者,联袂编写的形式,这在国内是第一次尝试但专著本身的学术水平,仅仅是编写团队的初次探索,正如封面设计的“叶芽”,希望得到大家的呵护,一切有待实践的检验。

潘绍山主任分享专著编写背景方法与内涵概述▲发布会之后,进入嘉宾讲座环节主讲嘉宾有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人文素质教学指导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天津中医药大学张金钟教授;《人文护理学》主审、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张大庆教授;《人文护理学》主编潘绍山教授;《人文护理学》第二主编、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张新庆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护理学组负责人之一、海军军医大学护理学院周兰姝教授;《人文护理学》第三主编、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孙宏玉教授;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刘义兰等,他们从不同的专业视角,以他们的真知灼见、原创的成果,分享了他们对《人文护理学》一书从概念到理论、从实践到推广运用的解读与展望的思考,视角独到、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格局高远,给听众以很大启发。

张金钟教授讲授:人文护理—当代护理发展的基本趋势▲

张大庆教授讲授:人文护理—赋能医护融通▲

张新庆教授讲授:人文护理学的学理基础与学科发展▲

周兰姝教授讲授:护理与人文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孙宏玉教授讲授:《人文护理学》的应用及推广▲

刘义兰主任讲授:人文护理临床实践▲贵州省护理学会江智霞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护理部胡德英副主任、湖南省肿瘤医院原副院长谌永毅教授、武汉城市学院赵光红副校长、广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周英院长、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办公室朱小平主任、河南省人民医院患者权益维护办公室郭舒婕主任等人文护理专委会副主委担任讲座主持。

大会特设圆桌论坛环节中华护理学会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李映兰副院长、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徐桂华教授、中山大学护理学院张美芬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原护理部主任周春兰教授、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于瑞英副院长、河南省护理学会刘延锦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辛霞主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原护理部主任邢彩霞教授、泰安市立医院戴冬梅院长、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学科负责人李小寒教授等专委会副主委作为嘉宾,围绕新书发布进行了热烈讨论。

结合当前人文护理与学科发展在院校与临床不同的要求和现状,大家畅谈了在院校与医院不同领域、不同方向推广运用人文护理学的现实意义与方法从理论到实践,与专家讲座相得益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护理部卢根娣主任、空军军医大学护理学院人文心理教研室张银玲教授担任本环节主持。

人文护理专委会专家圆桌论坛▲《人文护理学》的出版发行,不仅体现了编撰团队精诚合作,打破学科壁垒的创新精神,更重要的是锲而不舍,甘于付出的匠心精神将会激励后人2021年、2022年,人文护理专委会以该书为框架,举办了两届全国人文护理师资培训班,1500多名学员对课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相信该书的推广应用,有助于推动我国护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部战区总医院护理部黎蔚华主任分享新书阅读体会▲

首届全国人文护理师资班学员遵义医科大学刘竹博士分享了学习的心得体会▲闭幕式由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职业技术学院贾启艾教授主持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南部战区总医院谢红珍主任从领导重视论坛规格高、新书发布鼓舞人心、论坛内容系统丰富、多方协同保障有力四个方面对论坛的成功召开做了总结。

新书发布会,既是对编委们的凝聚心血、辛苦耕耘的总结回馈,更是对中国人文护理学科建设更上一层楼的新的出发点

谢红珍主任做闭幕总结▲作者:郭涛 谢红珍   摄影:王爱敏   审核:刘义兰来源:关爱生命网转载已获授权  如需转载本篇文章,请联系原作者授权推荐阅读加群:各种专科护理微信群,赶紧加入投稿:欢迎护士相关的原创稿件投稿

视频号:护理干货和大咖直播关注:按护士科室分类的微信公众号买书:护理书籍,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购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