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人文风景指什么_人文风景什么意思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04-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我和遵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韩中州相识已久,在原县级遵义市文化局共事时,我就喜欢读他的诗歌他出版的《世纪回眸》《中州哲语》《浮云尘土》《行走中国》我均有收藏每每读

人文风景指什么_人文风景什么意思

 

我和遵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韩中州相识已久,在原县级遵义市文化局共事时,我就喜欢读他的诗歌他出版的《世纪回眸》《中州哲语》《浮云尘土》《行走中国》我均有收藏每每读他的诗歌和散文诗作品,总让我思绪万千,爱不释手。

近期读了他新出版的中国首部地理风景诗歌集《行走中国》,仿佛跟着他游历了那些心慕已久的山河大地、风光美景,为他灵敏的文化嗅觉和开阔视野而欣然他早期的诗歌偏重于抒情和哲理,其间创作了很多红色经典诗歌,常常在遵义举办各种纪念活动时朗诵传播。

这些红色诗歌多次在《解放军报》上刊发近些年,他的创作手法越发多样,除了创作新写实主义诗歌外,他还创作了大量唯美隽永的地理风景诗歌行走大江南北,漫游白山黑水,饱览山川风物,凭吊名胜古迹,游目骋怀地理风光,中国风景、中华文化、中国元素在他的笔下视界独特、意境唯美,诗意呈现形而下的具象风光,形而上的灵魂风景。

我们从他新近创作的一首新写实诗歌《中轴线》切入他的远方、远景、远行

▲额济纳胡杨林  图/韩中州这里原本无水/为了依山傍水的隐喻/在宏大建筑前/开挖了一方人工湖/中轴线是宏大建筑/向外延伸的一段风水/从勒石立碑起步/近三公里的廊桥/凌空飞架公园绿地/彩色步道一路堆砌/大剧院,美术馆/文化馆,文化宫/档案馆,奥体中心/这些高大尚的文化元素/花信风吹,从初春到暮秋/春夏绚烂古典的奢华/秋冬铺陈现代的低调/在花言树语中穿行/每一株花树/都成为通关的文牒/似乎在开启一座新城/风生水起的布局运势/每次漫步中轴线/那一线蜿蜒架空一切的廊桥/总让人想起那些年/风云流转的往事/风云一时的人物。

这首诗明眼人一看就是写新蒲中轴线的,写实的诗句意蕴独到,让人在回味风云流转的往事和风生水起的运势时留下无尽遐想毫无疑问,中轴线既是实写新蒲中轴线,又是行吟中国大地的中轴线,它的文化脉络文化灌注,亮出一派无限风光的活力和气势。

人们迷惑于现代生活的起跑线,迷失在风生水起的中轴线视觉的冲击力以线的坐标,勾勒云蒸霞蔚的城廓,感触中轴线上一处处人文细节的时候,映入眼帘的风景风物,彰显着文化的个性、艺术的魅力、历史的遗存、时代的经典、现代的风光、弥新的展望......透过韩中州“中轴线”的视野,我们能够感受诗人行走中国的远方、远景、远行时的心之幻想、脑之幻境、梦之幻境,领略诗人地理人文和时代风景的唯美意境。

通过他“中轴线”诗歌取向的延展性和诗歌文化的想象力,我们可领略《行走中国》诗篇的主调与脉络,感受那份漫步“中轴线”的辽阔与壮美从《行走中国》四个章节《古城古镇》《山川风物》《地理文脉》《名胜古迹》,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独特的创作视野,对诗歌语境意蕴唯美的审视和他驾驭语言形象思维的把控能力。

他的诗句深情并茂富于哲理:江湖的变流/抬高的是仁山智水的眼界/低下的是观山阅水的诗心(《三峡书》)。上善若水的哲思在这里诠释了诗人观山阅水的诗心。

▲壶口瀑布  图/韩中州《行走中国》漫游于诗意中国的中轴线上,如同龙的传人驾骑在神龙脊梁上遨游神州,无论漫游白山黑水之间,还是遨游祖国的“山川风物”,揽游“名胜古迹”,“古城古镇”,都离不开心里所指和地理所归的中轴线。

这是传统文化植根于骨髓的造化,更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文化归属的映照作者始终站在文化“中轴线”上,以诗意致远的旷达,寓意深远地眺望着远方的盛景    阅读《行走中国》古城古镇篇——“风,吟咏一首诗,水,波动一座城”的《镇远,真的不远》;游览《周庄,一朵湿漉漉的乡愁》,《平遥,千年一叹》的印象。

领赏山川风物篇——“江湖的流变,抬高的是仁山智水的眼界,低下的是观山阅水的诗心”从多情的“西湖”,曼妙的“沪沽湖”,到深情的“秦淮河”,美丽的赤水河《水,从丹霞石上流过》;自驾《穿越河西走廊》,登上《中华大山》的脊梁上吟诵,诗人的神情是那么的豪放。

地理文脉篇——“春夏绚烂古典的奢华,秋冬铺陈现代的低调”在这里,《黔北高原》映衬《人文沙滩》的墨香;在这里,《井冈山》《西北坡》《延安窑洞》折射万里长征的铁流;在这里,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铸造了《遵义,目光葱茏的吉祥福地》;在这里,站在历史“中轴线”上的《天安门》,感受“所有飞扬的激情至诚的信念,所有坚实的足音和奋进的身影”倾听“一个湘音开天辟地地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名胜古迹篇——“隔着时空,我与森森列阵的青铜玉器对视良久,互相揣摩对方,穿越古今不为人知的心事”。

从大禹治水,到李冰修筑《都江堰》;从《云游黄鹤楼》《麦积山》到《大雁塔》《滕王阁》《三星堆博物馆》,无处不彰显神州“中轴线”上文化的辉煌与璀璨

▲西岳华山图/韩中州一本好书,与一首好诗享有同样的重量韩中州地理风景诗,大善其美,在高度上激活了诗的灵动,在广度上浓缩了诗的精华,在厚度上淬炼了诗的经典,是当代中国第一位以诗歌专集的形式集中曝光神州美景、山河大地的行吟诗人。

《行走中国》是山河大地的诗篇 ,以诗意的歌吟、哲理的倾诉,幻变令人心弛神往、游目骋怀的远方、远景、远行,给心有所念,梦有所想的游历者提供了灵魂行走的归宿文化的行走是力量的传递传播,是中华文脉的赓续传承当今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已成为社会大趋势,不仅仅表现在经济方面,更体现在人们对文化精神的生活需求上。

如果你热爱旅游、喜爱中国文化、热爱故土家园,中国首部地理诗歌专集《行走中国》定是你旅游公略不可缺少的诗意导游附:韩中州:《山河大地》第一篇章——古城古镇篇韩中州:《山河大地》第二篇章——山川风物篇韩中州:《山河大地》第三篇章——地理文脉篇

作者简介brief introduction

周邦华:男、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文化馆馆长(原),从事群众文化事业、致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组织管理四十余年,文稿在国家、省、市级主导媒体、报刊杂志上发表、多次获奖-END-往期推荐 Recommend贵州人文 | 李发模:山中写意

贵州人文 | 巩章玉:十次国展见真功 ——遵义美术家协会主席邓永平剪影贵州人文 | 李发模:为蒲家兴摄影配句贵州人文 | 彭一三:闲话《莫道君行早》贵州人文 | 陈国举:初识李发模贵州人文 | “诗歌保姆”郭思思作诗以外的日常点滴

贵州人文 | 李光华:遵义行记贵州人文 | 李发模:品赵兰英书签画小记贵州人文 | 吴文彦:游乌江寨贵州人文 | 陈华强:仁江河,您从我心中流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