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高中人文地理包括哪些方面_高中人文地理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04-1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红色资源地理研学方案设计以南京红色李巷为例
文章摘要
本文基于目前的市场环境——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对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乡村地区

高中人文地理包括哪些方面_高中人文地理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红色资源地理研学方案设计以南京红色李巷为例

文章摘要

本文基于目前的市场环境——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对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乡村地区南京李巷,进行红色资源地理研学方案设计,本方案旨在通过研学方案设计对青少年进行红色教育,以此来吸引其他游客前来李巷,为李巷的经济发展添一份助燃剂,同时促进乡村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推进城乡的协调发展,缓解国家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战略问题。

01

南京红色李巷区域地理环境概述

1.1地理位置溧水区隶属江苏省南京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南京市南部,属秦淮河上游,地处东经 118º51´-119º14´,北纬 31º23´-31º48´之间,东北与句容市接壤、东南与溧阳市接壤,北靠南京市江宁区,南接南京市高淳区,西南临石臼湖,与安徽

省马鞍山博望区接壤、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隔湖相望,行政区域面 1067.26 平方公里红色李巷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石头寨村下辖村,横跨溧水区白马、晶桥两镇,东起曹山一带西至东庐山生态保护区,南至赭山头水库,北至白马南京国家农高区,辐射周边约 50 平方公里范围。

红色李巷片区是苏南党政军首脑机关和新四军主力部队的驻地,是苏南区行政公署的成立地。陈毅、江渭清、钟国楚、李坚真等众多新四军将领都曾在此战斗和生活过,被史学界称为“苏南小延安”。

1.2地形地貌溧水区在大地构造中属长江古陆的下扬子沿河凹陷带,由于溧水高斜和湖泊沉积作用以及岩性影响的结果,地域形成了以剥蚀低山丘陵为主,河谷平原及湖滨河口三角洲平原为次的地形地貌溧水区多山,除石臼湖沿岸外,几乎都有岗丘散布,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区。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呈阶梯形,较高的山体有东庐山、廻峰山等1938 年 5 月,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长白山、五台山、太行山、泰山、燕山、茅山等山地抗日根据地“将是抗日游击战争最能长期支持的场所,是抗日战争的重要堡垒”;“江北的洪泽湖地带、江南的太湖地带和沿江沿海一切敌人占领区域的港汊地带,都应该好好地组织游击战争,并在河湖港汊之中及其近旁建立起持久的根据地,作为发展全国游击战争的一个方面”。

溧水大李巷,地处茅山山脉西端,地势偏僻,地形复杂,群山环抱,物产丰富,农民吃苦耐劳,抗日爱国热情高涨,是建立抗日游击战争根据地的最理想的地方溧水大李巷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战争根据地,成为苏南新四军向南发展,开辟皖南、浙西根据地,进行大反攻,夺取苏南抗日斗争胜利的前进基地和重要后方。

南京市地图红色李巷卫星图

1.3水文条件溧水区地域主要分属石臼湖水系和秦淮河水系,按流域面积划为:秦淮河流域 464.82 平方公里,石臼湖流域 599.39 平方公里,仅东南角有 2.73 平方公里山区属太湖水系的湖西地区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东西向横贯区境中部,将区境内河。

流流势分为南北两向,北水流归秦淮河,南水汇入石臼湖,天生桥闸是两大水系南北的分水岭该地区复杂的水文条件为开展长期作战提供了的得天独厚的优势1.4气候类型溧水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湿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年平均气温 16.4℃,年平均相对湿度 76%,年平均降水量 1204.3 毫米,年平均雨日123 天,年平均日照 1980.0 小时每年 6 月中下旬到 7 月上旬为梅雨季节 亚热带季风气候属于较宜居的气候,游击队员在此处开展长期战斗,不仅有较为舒适的气候条件,同时又有低山丘陵的掩护。

1.5土壤植被溧水区在大地构造中属长江古陆的下扬子沿河凹陷带,土壤类型属于红黄壤溧水区境内山丘起伏,具有独到的农业自然资源耕地面积 64 万亩,盛产水稻、小麦、棉花及油类等农作物林地面积 36 万亩,遍布林、桑、茶、果、麻等,有徐长卿、苍术、桔梗、沙参、明党参等中药材 500 余种。

可养水域面积16.3 万亩,鱼、蟹、虾等水产资源丰富,菱、藕等水生植物繁多游击队员在此处有充分的粮食可以饱腹,若遇清剿,也可以找到充饥的食物

02

南京红色李巷相关旅游资源概述

2.1历史展馆(1)新四军地下交通总站这间屋子地下交通总站的负责人李孝廉同志的家,在这里还建立了抗战时期溧水第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大李巷党支部新四军第二支队四团驻防溧水地区后,活动范围扩大,情报网络逐步形成。

为了加强通讯联络、互通情报消息、传递文件指示、护送干部来往,新四军在溧水相继建立起递步哨、交通站等交通情报系统到 1939 年春,建成了地方组织的情报网

(2)中国新四军历史研究馆本馆 2021 年 6 月建成,是由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和溧水区三方共建而成馆内以图片、文字和视频的形式全面记录和展示了新四军成立、战斗的全过程全部内容经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多位专家精心审核、指导,部分内。

容是国内唯一公开展陈地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2.2文艺作品类(1)话剧隔空对话5 月 26 日晚,大型红色原创史诗剧《红色李巷》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上演这是南京首部新四军题材的史诗剧位于溧水区白马镇石头寨村的红色李巷故事,“跋涉“60 多公里来到南京市中心,光影交错中,抗日小英雄张一郎、新四军干部汤万益等穿越时空,与若干年后的亲人朋友隔空对话,讲述那段炮火纷飞的岁月。

2.3革命文物类

(1)生活烟火气与传统的红色教育基地不同的是,在李巷村参观学习如同串门,从钟国楚旧居出来后,没走几步路又遇到陈毅旧居,留下的原住民保留了村子的烟火气,李巷制茶坊、李巷照相馆、时光杂货铺等新的体验项目同样随处可见。

游客在参观学习的同时,还能尝试制作茶叶、手磨豆浆,穿上新四军装在战壕里照相,感受当时的战斗和生活场景(2)武器沉浸体验在展馆中和李巷参观途中的小道中,我们会发现在这些周围有着许多武器装备,这些武器是当地还原的革命时代的武器装备。

这些仿制的意义就是让大家去沉浸地去体验当年的硝烟(3)慢节奏邮局现代大家多使用快递来寄东西,可能是生活用品也可能是食品饮料,在那个充满硝烟的年代,他们用的只有邮局,我们现在已经很少写信了,但是随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强,因此,追怀过往,体验来者成为一种新潮流,而李巷的邮局正是满足大家现在的这种追求。

(4)宗祠接续血脉复建的李氏宗祠集苏南党政军首脑机关驻地旧址和溧水人民抗日斗争纪念馆为一体,三进三间,建筑占地面积 657 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 2400 平方米现存状况完好,免费开放宗祠的参观勾起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的精神基因。

2.4历史事件类(1)陈毅陈毅来过李巷三次,旧居内有陈毅雕塑,在李巷驻留时期的陈毅是其可考证影像资料中最为消瘦的时期陈毅来到溧水时,距他 1936 年冬天被国民党四十六师围困在广东梅岭仅时隔 1 年多的时间。

陈毅第一次来李巷就是著名的新桥会师,1938 年 6 月,陈毅率领新四军一支队与粟裕的先遣支队在新桥会师会师,之后他便来到了李巷住在了这户人家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 1939 年的时候,他来李巷视察工作1939 年的 4 月,陈毅第二次来到了溧水。

这次陈毅以新四军军分会副书记身份到溧水大李巷,在这里了解了苏南地区抗日斗争形势1939 年 10 月,陈毅第三次来到溧水大李巷视察工作,在公审匪首陈老幺、徐大山的公审大会上,陈毅作了讲话期间,在李氏宗祠主持召开二支队四团干部会议,研究布置溧水抗日斗争。

虽然陈毅只来过溧水三次,但是每次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新四军来到溧水后,先后创建了阳溧高、江当溧、江溧句三块抗日根据地,位于溧水境内的这三块根据地形成了一主两翼的犄角态势,这是整个抗战期间,我们党领导的离日伪统治中心最近的根据地,它就像一个铁三角,牢牢地钉在了敌人的心脏里,溧水也成为了整个苏南名副其实的抗战中心。

(2)江渭清1938 年,江渭清跟随陈毅第一次来到了苏南地区,那时的他是一个副团长(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1942 年,在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上江渭清作了发言,这一发言谈到了反“清乡”、反扫荡的一些经验,这得到了刘少奇等领导的重视,认为他不仅做政治工作出色,在军事斗争中也非常有经验。

也是在这次会议上,江渭清被正式委派去苏南主持工作自此江渭清便开始了从领导苏南抗日到主政江苏的光辉生涯

(3)李坚真李坚真是溧水第一位女县委书记,也是中共历史上第一位女县委书记李坚真是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之一,是 30 位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的女红军之一李坚真是随她的丈夫邓振询一同来到苏南工作的,她初到溧水先是担任了苏南区委党校的校长,而后又成为了溧水的县委书记,她是溧水的第一任女县委书记,也是中央苏区的第一任女县委书记。

1942 年到 1944 年,李坚真一直坚守在溧水地区工作,为溧水抗日根据地全面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4)梅章1941 年塘马战斗后,梅章来到了溧水工作当时为了安全起见,梅章在李巷很多村民家里都居住过,李巷周边 80 岁以上的老人基本都听过梅章的名字,还能记得她住过哪里,还能说出与梅章有关的生活趣事。

梅章和她的丈夫李广就是在李巷办的婚礼,当时还给村民发喜糖、教村民唱歌,一时被传为佳话1942 年秋,梅章参加了溧水秋收斗争,溧水减租减息是作为中共苏皖区委的试点县进行的,梅章当时负责新桥区笠帽乡她和同志们发动群众,挨家挨户,详细讲解各项政策的具体规定,溧水减租减息运动,经过全体干部的努力,成果丰硕。

她和同志们开展的斗争,为坚持苏南抗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思想基础(5)钟国楚钟国楚是在溧水战斗时间最长的新四军高级将领,他去世后也葬在溧水的中山烈士陵园钟国楚将军是江西兴国县人,1938 年随新四军来到了溧水地区,随后便在这里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工作和生活。

苏南地区地处日伪首脑机关的卧榻之侧,当时这里的局势十分严峻,新四军在这里先是开展游击战争,逐步建立了各级根据地

03

南京红色李巷红色资源在地理课程中的开发

为了给南京李巷红色资源的开发提供合理思路,选取人教版新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选择性必修教材,通过对教材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寻找南京红色李巷课程资源作为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适用内容和方法,并以此为指导开发设计具体的可应用的课程资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为人文地理,教材内容包括人口、城镇、产业区位、交通运输和环境发展五部分内容,知识宽而浅根据必修二的教材内容,将南京红色李巷红色资源融入教学,最终得到表 2 基于高中地理必修二课程标准的南京红色李巷红色资源地理课程资源开发。

04

南京红色李巷研学方案设计

4.1主题确定红色资源是革命历史的见证,凝结着中国共产党在奋斗历程中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据了解,红色李巷 2017 年开村,至今来参观游览的人数已达上百万次,展开的党员培训课程累计了 7400 余场,2021 年,红色李巷还成为江苏省爱国主。

义教育基地红色李巷位于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石头寨村抗战时期,新四军第十六旅旅部和苏南党政领导机关转移到李巷地区后,这里便成为苏南敌后抗战的指挥中心陈毅、江渭清、李坚真、钟国楚等党政军领导人都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

在红色李巷的周边,除了红色遗迹,采摘、垂钓、美食,不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而且吸引了大量的短视频拍摄者,网红打卡地的增加,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不同的乡村,一个个山明水秀,有万物灵气,又天然去雕饰,鲜活美丽的乡村。

李巷的蓝莓和黑莓的好品质远近闻名,除此之外还可以采摘樱桃、草莓、蓝莓、沃柑、柠檬,西红柿、土豆、茄子等,而这里的黄教授烧鸡、溧水龙力佳脆梅、溧水特产蓝莓果汁、溧水常力金陵花蜂蜜、溧水南粳大米、大溪地牛排,都会让

你体验溧水美丽乡村的独特韵味结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以及选修五旅游地理相关内容作为理论支撑,开展对南京市溧水区红色李巷展开研究性学习;白马镇蓝莓和黑莓种植业区位条件分析;李巷红色生态文化旅游开发条件分析;白马镇自然环境要素研究。

4.2目标设定(1)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李巷的游击战争红色历史、风土人情、自然山水和特色农业等内容,在地理课外研学中开展红色地理主题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学习白马镇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实质(2)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

带领学生认识白马镇的自然地理环境、聆听李巷游击战争故事、体验蓝莓、黑莓农业种植,提升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与认知水平,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3)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红色李巷的研学活动,学生可以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现状,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团队合作与交流在研学活动中,学生需要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他们还可以与当地居民和其他游客进行交流,拓宽视野,增进人际关系4.3地点选择活动围绕主题内涵和研学目标,深入挖掘红色李巷周边自然地理环境与红色历史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机串联烈士故居、李氏宗祠、中国新四军历史研究馆、回封山烈士陵园、白马镇、蓝莓采摘园等地,将其作为研究旅行的地点,以此为参考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的规划研学路线。

4.4前期准备首先,向学校申请研学活动,明确对红色李巷的研学主题和课程目标,并收集相关材料,完成研学旅行总体方案设计,制定详细的研学活动计划,包括活动地点、行程、时间表、学习内容、所需材料等接着,开班会通知学生研学安排,。

收集学生的研学设计方案,形成最终版研学计划书,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知识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他们了解活动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根据活动需要,将学生分组并分配具体的角色和任务同时根据活动方案准备预算,并确保所需资金到位,。

评估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急措施与红色李巷的管理者或者相关人员进行沟通,确保活动得到支持和配合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教学材料、设备、交通工具、活动指南、工作手册、观察记录表等对可能出现的。

紧急情况进行预案演练,确保学生和老师知道如何应对。在学校收集红色李巷相关历史,了解白马镇自然条件、新四军等红色资源的价值内涵,初步感知本次研学旅行课程的意义。4.5研学安排

4.6小结结合教育课程内容,通过实地考察、实践操作、调查研究等方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让同学们在户外活动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利用红色资源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研学活动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教学和学习提供参考

05

结论和展望

本文以党和国家热点话题——红色文化为主题,结合目前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将南京李巷红色资源与地理课程资源相结合确立研究题目在设计研学方案的过程中,着眼于挖掘红色资源,采取实地考察、采访调研等方法,结合多元知识和丰富的地理理论知识,研究李巷周边的人文地理环境和该段历史的红色资源,并将其引入到地理教学中。

从李巷成功的经验来看,在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产业兴旺必须摆在第一位,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没有建立强大的产业,农户的收入就难以得到保障,就会引起人口外流、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等一系列问题,村庄也就很难保持长远的发展。

在乡村振兴的工作推进中,各地应该充分意识到产业的作用,为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如何发展产业?必须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李巷依据当地自然条件选择种植蓝莓和黑莓这类作物,利用当地独有的红色足迹,挖掘红色历史,打造红色文化景区,这些都是依据现有条件制定的战略规划。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不可完全模仿在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时,各地必须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走出真正适合当地的特色发展道路,才能实现真正的产业兴旺南京红色李巷红色资源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开发能够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丰富红色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深化红色文化研究和帮助地理教学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次地理研学设计虽然对李巷的红色资源进行了收集处理,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可应用于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具体内容以及地理研学的安排方案,但对于红色资源的教学设计还不够完善,具体的运用方式还待实践创新在之后的地理研学方案设计以及教学实践中,还需要不断丰富完善具体的可运用的李巷红色资源教学案例。

END

新媒体宣传中心编制编辑:王娜 莫涴贻 张欣 刘雨涵责任编辑:萤火 莫涴贻 李芯雨审核:鲍佳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