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区别在哪里呢_贵州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区别
旅游地学研学科普基地
旅游地学研学科普基地贵州石阡县“仙人街”你不知道的另一种景观贵州旅游地学研究院 陈明华一、原景区景观仙人街景区位于贵州省石阡县龙井乡关口坪村,拟规划投资11.2亿元,主要景点:世界上最长的悬挑空中玻璃走廊,悬空于
550米高的悬崖峭壁之上,整体由山体伸出直线长达230米、悬挑91.8米;有渡仙桥,桥面采用9D玻璃安装,自带感应功能,在有的路段,人踩上去玻璃不仅会出现碎裂效果,更能清晰听见玻璃破碎的声音;可以体验悬崖秋千,分别由
15米、25米高的铁栏,坚固铁链做的安全带,背后一条固定的绳索保持摆渡,坐在悬崖边荡秋千,荡起来像飞在空中;还可以体验步步惊心、悬崖滑索、悬崖餐厅等自然景观主要为万亩天然花海及大石板在景区成立后,因停车困难,拟把大石板作为停车场供旅游客停车(图。
1)。
图1 “大石板”远观在以往景区的开发中,“大石板”不在其开发之列景区开发的主要景点为杜鹃花海(图1)及人工打造的玻璃栈道、人工秋千、人工溜索、空中船型玻璃长廊等景点(图2),总体上是依托独特的碳酸盐岩陡壁地貌及碎屑岩地貌,以人工建造的设施为主,主要为高空体验性娱乐项目为主的旅游景区,对自然风光开发相对较少。
老人、小孩对这些体验式旅游的参与性相对较弱,如此一来,景区游客就会弱化。如何把现有的景区打造成老少兼宜的旅游地,估计也是景区方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图2 仙人街景区的空中玻璃栈道作者等一行地质工作者通过实地考察后,发现了大量的地质遗迹景点,是极好的旅游地学研学科普基地,稍加打造后即可以开发并且很多都是已清理出来,只是稍加科普路线设置挂牌及加以解说词,即可投入使用。
二、新发现地质遗迹景观(一)大石板大石板长约2000米,宽约100米,总体向北东倾斜,倾角较缓,一般5度左右,总体较为平缓大石板上有千余处古生物化石点、“油炸豆腐石”(节理)、眼球状灰岩构造(硅质岩透镜体)、近亿年的地质不整合面(见铁锰质风化壳)等地质遗迹景观,由于地势平坦,适宜做为研学基地,科普基地野外地质教学体验场馆。
由于面积大,可同时容纳2千人次以上,加上地质遗迹资源丰富,是不可多得的户外地学教基地(二)“油炸豆腐石”在大古板中部靠沟谷一侧,岩石被切成了方方正正大小约近一平方米的块体,由于风化后,表面或边角不甚整齐,远观象极了我们贵州的名小吃“油炸豆腐”,所以被戏称为“油炸豆腐石”。
图3 仙人街“油炸小豆腐石”景观是什么力量把那么紧硬的石头切成这样子呢?这是由于地质运动,岩石受挤压,当受力到极限后,岩石发生破碎,被切割形成了现在的样子岩石对于这些小沟沟缝缝,我们地质上称为节理,而两组相交的,我们又称共轭节理(节理,也称为。
裂隙,是岩体受力断裂后两侧岩块没有显著位移的小型断裂构造节理是很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现象,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的裂缝,或称岩石的裂缝共轭节理是指岩石受剪切应力破裂形成的裂隙,共轭解理又称X型节理,两组剪切面上同时发育两组剪切节理,故称为共轭节理。
)经调查,在仙人街进门右侧的沟谷中,发育一条断层,其两侧的岩层由于受应力挤压,形成了各种小型节理等断裂构造,所以,在仙人街大石板上就形成了我们看见的整齐的“小豆腐石”,大自然的力量之大,把那么紧硬的石头象切豆腐一样分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三)大石板化石群在平淡无奇大石板上,被地质人员发现了大量生活在距我们现今约2.7-3亿年前的二叠时期的古生物化石群分布最多的是类似于我们现代的贝壳类化石,经专家初步鉴定,其多为腕足类化石,此外还有较多的植物碎片及虫管等遗迹化石。
图 4 仙人街大石板的腕足化石
图5 大石板上的虫迹化石
图6 大石板上的藻类化石及植物化石左:藻类化石;右:植物茎化石碎片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殆尽;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
我们把这些石化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因为在较老的岩石中的化石通常是原始的较简单的,而在年代较新的岩石中的类似种属的化石就要复杂和高级从大石板的生物化石可以判断,以2-3亿年前的远古地质时期,这是一片浅海海滩或三角洲边滩,生物繁盛,水体清澈,是动植物的乐园。
他们外形十分美观,有如身穿百褶裙的少女,又如飞舞的海燕,让人目不暇接时过境迁,沧海桑田,经历了数次地质构造运动,在地形不断抬升及风化作用下,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地貌样式谁料想,我们现在的高山,两三亿年前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大海?。
(四)地质剖面地质剖面又称地质断面,是沿某一方向,显示地表或一定深度内地质构造情况的实际(或推断)切面地质剖面有人工形成或天然形成,人工一般修筑工路或建设等切出的断面,天然的则是自然出露地质剖面是地质人员了解岩石地质构造的窗口。
在大石板的两侧,分别测制了两条剖面,分别对大石板上、下地层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及生物化石进行了详细观察从表上可以看出,通过这两条剖面,我们看见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岩石组合,在大石板之下及大石板,是一种是类似于现在海边砂质类沉积岩,主要岩性为石英砂岩粘土岩,另一种则是浅海中由于化学、生物作用形成的碳酸盐岩沉积岩,主要岩性为一套产较多生物化石的石灰岩、泥质灰岩,下部岩层中夹透镜状或似层状硅质岩。
在一步之遥的地方,是什么样的情况形成了如此差异之大的岩石类型呢?这里由于,大石板及底下的砂岩,当时是浅海环境,类似于现代的海滩,所以形成的是砂岩,而后,由于海浸,海水逐渐上涨,把海滩变成了浅海,由于水变深,沉积物发生了变化,就形成了碳酸盐岩。
这就是为什么这么此两处岩石不一样的原因岩石记录了地球的信息,正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研究地球的古气候及古环境,让人们更清楚地球的发展及演化特征,地质剖面正是人类了解地球的窗口(五)“眼球状”构造仙人街景区中,栖霞组灰岩中发育大量“眼球状”灰岩,适宜进行科普的点也很多,尤其以本次调查的
18号点“万仙瞩目”最为明显,长约30m,高约5m的公路壁出露皆为“眼球状”灰岩,其形态似诸多“眼睛”注视,蔚为壮观“眼球状”灰岩,也有人称之为瘤状灰岩、透镜状灰岩,因其形似眼球而得名“眼球状”灰岩由“。
眼球”和“眼皮”组成,“眼球”部分一般颜色较浅,为灰色—深灰色,成分较纯的灰岩或灰黑色硅质岩组成,其形状似枕状、透镜状或瘤状,顺层分布,长12-20cm,厚度一般8-15cm ,“眼球”周缘为的泥质灰岩,由于软硬度不一样,在压溶成岩时形成了眼球状的透镜体。
(六)不整合接触在仙人街景区,有一奇特的地质现象,地质人称为假整合接触从外观看,岩石层面平整地叠置在一起,但通过岩石组合、古生物化石等资料显示,区内岩层二叠系梁山组石英砂岩(即形成大石板那一层厚约1.5。
米岩石)直接与志留系含岩屑石英砂岩、粘土岩不整合接触,两者出现了约1.7亿年的沉积间断即是说在地球4.4到2.7亿的地质时间段内,仙人街一带是一片古陆而不是大海,此时间段内未有岩石沉积记录也即是说,在4.4
亿年前的志留系,仙人街是正常的大海,有正常的岩石沉积,4.4亿年后到2.7亿年间,这一带整体抬升成为陆地,在1.7亿年左右,仙人街再次被海水浸没接受沉积(七)地下水出水口在仙人街大关口山下,有一口自然流露的泉水。
泉水出露的地方,刚好于二叠系栖霞组灰岩与二叠系梁山组石英砂岩,粘土岩交界处灰岩是典型的含水层,而粘土岩则是隔水层,由于灰岩中有裂隙,形成地下水通道,在下伏隔水层之上于断崖处自然流出地表(八)其他地质遗迹资源
除上述典型地质遗迹资源外,二叠系栖霞组-茅口组有大理的腕足、蜓、珊瑚等化石,是极好的科普地而区内尚有断层、褶皱、岩溶竖井、岩溶洼地等较多的地质遗迹景观,具有极高的科普开发价值此外,区内的砂岩风化地貌与灰岩地貌外观差异明显,这是两种不同岩性抗风化能力不一样的结果。
图7 砂岩形成的平缓状地貌远观
图8 灰岩形成的帽状地貌三、新发现旅游地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仙人街景区地质遗迹景观丰富,科普、研学价值高,结合景区已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及景区旅游规划,合理安排旅游路线,使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能学习地学知识,增强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一)增设地学科普研学路线石阡仙人景区累计发现了42个旅游资源点,涵盖山地景观、水文景观、地质景观、生物景观、人文景观、特色文化等多种类型,资源类型丰富,种类多样从目前开发的情况来看,景区主要开发空中玻璃走廊、渡仙桥、悬崖秋千、步步惊心、悬崖滑索、悬崖餐厅等以人文建设为主的体验性景观,对地质遗迹景观一直未予开发。
根据前期调查成果,结合景区旅游建设规划,在不影响景区建设的前提下,拟设计地学旅游相关路线,突出地学旅游,适当增加部分人文景观资源,供景区规划参考路线:大石板地质遗迹观察(通过观看地质剖面,大石板腕足、遗迹化石观察,大石板节理节理观察)。
-不整合面-二叠系灰岩中串珠状化石观察-竖井(落水洞)-岩溶洼地--地下暗河出口-断层点-万亩杜鹃花海本路线长约2-3km,野外大约需要1-3天本路线侧重讲解灰岩与砂岩的区别(可增加一些小型实验,如用小刀试硬度,能划得动的是灰岩、划不动的是砂岩;或滴。
5%稀盐酸看起不起泡?起泡的为灰岩,不起泡的为砂岩),讲解化石的形成,可找一处区域让大家寻找化石,或于一角体验化石采集与修复;在不整合面处,讲解仙人街景区的海陆形成过程(可动手做一些模具,表现海陆变迁的过程);在落水洞、岩溶洼地处讲解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在地下河出口处,讲解地下水与灰岩的溶解关系(也做一些水质测试等小试验,提高学生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万亩花海,可讲解两个知识点,一是碳酸盐地貌与砂岩地貌不同之处,两种岩性抗风化能力讲解;另一是,植物对于岩性风化土的选择性,如杜鹃花只喜长在砂岩风化的土壤中而不喜碳酸盐岩,此应是不同石风化土的酸碱度有较大关系。
(二)增设地学科普基地建立地学科普研学基地,是在发展以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主的旅游业同时注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以及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普及地学知识,查明地质景观的成因及特征,做出科学的鉴定与评价,可以作为科学导游的内容和普及科学知识的渠道。
针对相关特色地质现象及特殊地质实践进行研学活动,通过相关的地学研究可以确定研究区内地质景观的形成条件、历史、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直接为旅游区的建设与开发服务地质遗迹是在长期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典型地质现象,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典型性景观的构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能够提供给游客较多的美感种类及较高的美感强度;第二,其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能深刻地体现出某种文化的特征和精髓;第三,在大自然变迁或人类科学文化发展中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仙人街有较好的志留系至二叠系地层层序剖面露头,志留系回星哨组之上为二叠系中统梁山组,缺失志留系中统、上统、顶统及泥盆系、石炭系,为古剥夷面,与地质历史上古生代加里东造山运动后期的广西运动有关二叠系中统梁山组地层在该处未发育区域上极具特征的铝质风化壳,及区域上梁山组普遍存在的炭质粘土岩、煤线露头,较为罕见,极具研究价值。
“大石板”石英砂岩层面上发育的大量无脊椎动物化石-腕足,在区域上极其罕见,是科普和研学的优质场所,具有较高的典型性和稀有性在通过地学旅游开发,建设旅游地学科普基地后,每年可接收数万-几十万学生前来参与科普活动,这直接带动了景区的经济收入。
作者简介:陈明华,男,生于1971年10日,贵州省贵阳市人毕业于贵州省地质学校区域地质调查及找矿专业,长期于贵州省地质调查院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及找矿工作,地质正高级工程师2016年参加贵州旅游资源大普查工作,并主持编制了《贵州省旅游资源大普查总报告》。
现任贵州旅游地学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地质公园申报、规划及地质遗迹调查等相关工作参与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调查、兴义世界地质公园申报等相关地质遗迹调查及规划编制工作,现在力推贵州旅游地学研学基地建设工作,致力推广贵州旅游地学科普工作。
电话:13885048080,邮箱:QQ738133357。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区别在哪里呢_贵州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区别
旅游地学研学科普基地
-
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_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知行合一”的建筑创新——对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UAD)实践中“创新性”内涵的建构与思考Architectural Innovation with…
- 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交相辉映_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
- 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_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区别
- 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什么区别_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哪个更吸引你?为什么?英语_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哪个更吸引你?为什么?英语翻译
- 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_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吸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