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人文景观英语翻译怎么写的_起床英语翻译怎么写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04-2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看到成绩时感到一丝茫然,心情有些复杂,多少有些不敢相信。回想自己一年的备考历程,大概可以总结成一句话和四个词。

人文景观英语翻译怎么写的_起床英语翻译怎么写

 

看到成绩时感到一丝茫然,心情有些复杂,多少有些不敢相信回想自己一年的备考历程,大概可以总结成一句话和四个词一句话是:引静待潮,好事多磨,不要吝啬自己的时间首先,考研的备考准备是相对漫长的,既然做了考研的决定,一定要静下心来付出行动;当然可以因为一时的进步高兴,但也要明白“哀兵必胜,骄兵必败”,面对考试、面对知识要保持谦卑和谨慎的心态。

其次备考的历程肯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无论是一时间难以攻克的难题,还是各种时间安排上的冲突,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备考的状态因此备考过程中尽量不要过分计较,不要因为一时计划的错乱而陷入焦虑,也不要因为快题、理论一时的表现不好而丧失信心。

记得秋季学期的时候,因为学校连续的实习作业、每周的风景名胜区规划汇报、毕业设计的调研和开题,导致我整个九月、十月甚至十一月初的复习时间非常零散、效率也比较低下,心态也比较焦虑,但是一定要静下心来分析漏下了哪些内容、接下来该怎么更高效地复习。

最后,有很想去做的事,哪怕看起来与直接的学习没有太大关系,也可以不需太顾虑地适度抽时间去做,如若强行控制自己不去,反而会影响学习效率八月底的北京实习,作为本科的最后一次集体实习,我满怀欣喜地与同学们相聚京城,甚至提前一周去了承德专门踏查了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回到学校,几乎每周的风规作业之后我都会和朋友们去校内外聚餐一次;也专门抽时间去给朋友过生日;当然也有时会去专业楼门口的一运踢踢球。

当然,所有的这些需要与正事,也就是考研,保持一个能够更好维持状态的平衡点由于我不是一个特别擅长甚至有点厌恶严格遵循计划的人,整个考研期间我从来没有做过仔细到天甚至小时的详细计划,基本上都是每周想好自己这周要干些什么,比如理论要看哪些板块、快题是不是要画一两套。

做不做计划,做什么样的计划,主要看自己适合哪种,像我这样当然也可以,但心里一定要有一杆称,明白每一段区间要完成哪些内容、之前是否有落下的内容,否则很容易乱了阵脚四个词是:觉悟、毅力、信息、陪伴觉悟决定了你考研的动力是否充足,是否具备足够的“爆发力”,当你秉持有足够的决心,就像《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里说的,“当你全心全意梦想着什么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协同起来,助你实现自己的心愿”。

毅力决定了你在接近一年的备考过程里的耐力,考研是一场持久战,行百里者半九十,耐得住寂寞、受得住压力回想起来,备考的这一年,尤其是9月之后,时间过得尤其快,每天都是前一天的翻版和重复,但是一定要有毅力坚持下去,直到十二月底的考试。

信息也很重要,这一点在专业课上尤其体现,无论是理论还是快题,华农的风格都是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因此能够历年真题在专业课尤其是理论的准备就尤其重要快题的话,跟着柠檬温老师稳扎稳打坚持练习就没有任何问题了!老师平常上课的话,除了华农的历年的题以外,也会筛选到各种可能考察的题目类型中各大院校的历年真题。

最后,备考期间如果能有两三研友一起前进的话,个人觉得会对复习备考更加有好处,无论是不是考相同的专业或者学校一是各种考试的信息可以互通,二是有了研友的陪伴,考研这条路也就没有那么孤独也很建议大家偶尔和好朋友出校聚餐玩耍一下。

劳逸结合,效率更高日子过得也更有实感一、基本信息我本科来自华中农业大学,一战上岸初试第一373分,政治70、英二81、理论115、快题107华农并不歧视本科学历,每年顺利上岸的本校比例并不高,大概占比都在1/4-1/5左右,大多数都是普通一本,相对是非常公平公正的。

报考自己学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本身对学校、专业、老师、同学比较有感情也比较熟悉,其二是学校有自己感兴趣愿意钻研的方向,其三是客观来讲报考本校是一个比较稳妥的选择英语方面,我的英语底子比较好其实我应该是三年级才正式接触英语,但非常幸运的是从小学开始的辅导班都一直都碰到了一脉相承的非常好的老师们,打下的基础比较夯实,也培养了比较好的语感,一直都使用亚历山大的教材,看听学四册、新概念前三册都学过,课上也经常听原文小说(歌剧魅影、简爱、罗密欧与朱丽叶……)看原声影视。

所以从小到大英语都是比较擅长的学科,高考142,四级一次性630、六级一次性530我英语复习相对比较轻松,这些分数可以供大家参考一下理论方面,基础也比较好,景园楼养人(希望大家都能上岸),感谢学校多年的培养~。

快题方面,不太有灵性,后期准备(秋季回到学校之后)也非常不充分,最后也只拿了这么个很有一点低的分数,但是还是要非常感谢温老师,带我从一个连快题基本结构都弄不清的小白到能够独立思考题目考点并按照合理的结构和逻辑完成一整套题目。

时间准备方面,由于学校大三下学期课程非常多加上自己也玩得比较多的原因,在寒假上了快题基础班之后,3-6月我基本没有复习任何内容,直到暑假开始才真正进入备考状态后面接近开学,又去北京实习然后完成实习作业,也花费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开学之后,学校里也一直有断断续续的毕设和专业课的任务我记得最后一节风景名胜区规划课是11月16日,所以9月到11月中旬的我的学习状态也有点断断续续,之后的一个半月才完整的进入100%的备考状态二、各科准备

1.政治政治初试70分政治是一门只要大家认真准备,后期持续练习,分数就不会太低,也不会和高分有太大差距的学科政治开始的时间一定不要太早(比如三四月就开始疯狂准备),一方面政治的很多热点都是下半年甚至考试前才会出现,另一方面政治的遗忘速度会比较快,很有可能前期花费很多时间的东西没有太大帮助。

我自己是从暑假才开始看徐涛老师的网课复习资料·课程:徐涛强化班(不管本科的思政学习如何,都推荐看一看,对考研政治构建一个基本的框架,熟悉考点的基本内容)·资料:基础阶段:徐涛核心考案(看网课用)、肖秀荣1000题(配徐涛强化班视频课使用),时间充裕可以后期二刷(本人只刷了一遍)

巩固阶段:徐涛背诵笔记、肖秀荣背诵手册+190、肖秀荣1000题(没做完的可以接着做)、徐涛刷题小程序冲刺阶段:肖八(主要做选择题)、肖秀荣时政(持续关注到考前)、徐涛六套卷、腿姐四套卷、肖四(选择题+大题背诵不解释)

学习方法政治很久不看一般会忘得比较快,所以暑假开始学习政治之后,每天多少都要抽一点时间学习政治,保持复习的连续性和状态我自己的政治复习大概是这样的:·7月-9月:每天1.5倍速1-2小时左右看完徐涛的网课视频,上课跟着用核心考案做笔记,课后完成1000题上的对应内容。

·9月-11月:开始巩固复习,每天可以跟着徐涛的带背复习整理当天相关的内容,同时利用小程序或者1000题(徐涛的题目也可以)刷题复习同时要开始自己总结梳理一些内容:史纲时间线,重要会议的内容和意义,重要著作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等。

这些内容的整理和熟悉需要一直持续到考前,是非常核心的考察内容这一段时间,我基本每天花1-2小时看政治·11-12月初:冲刺阶段,政治复习最重要的阶段,最重要的是多刷题、多拓展、看时政肖八一出就尽快买、早点刷、早点整理,题目覆盖范围比较广,难度也比较大,但是作为冲刺阶段的复习非常有效。

肖八的题目一定要每个题、每个选项都弄懂,每个选项涉及到的知识点也要去熟悉最后整体做完以后,一定要横向整理,看看自己经常犯错的板块是哪几个部分,然后就重点去攻这些板块,尽量把这些搞清楚另外,徐涛6套卷和腿姐4套卷也可以配合着做,多做些题目,自己的盲点就覆盖得越全面。

我当时就是一天两套题,一套肖八加一套徐涛或者腿姐换着做同时这个时候要开始看时政,时政需要一直持续到考前,肖秀荣的时政小册子、同时关注肖秀荣的账号(会有持续到考试的时政更新),熟读上面的热点信息,题目也尽量做一下,熟悉固定的搭配内容。

每天依旧是1-2小时复习政治·12月初-考试:决战阶段,最最重点是背肖四肖四出来之后,尽量保持刷题手感,可以隔几天做一套选择,一直到考试前面没做完的卷子可以接着做,前面的错题也可以继续整理、二刷重点是肖四的大题,我自己是只背了肖四的大题。

尽量留出两周的时间背肖四大题,尽量能够完整背两轮我最后两周每天都需要花3小时背肖四(非常不好背,而且背了也忘得快),一定一定要留出充分的时间考试前夕,最起码要熟悉每一个大题的要点句2.英语英语初试81分。

因为自己英语底子比较好,所以英语复习的方法可能不具有普适性,仅供大家参考每个人的英语复习方法差别比较大,主要是要找到自己适合的方法和节奏但最基本也是必须要做的是,单词一定一定要背完,至少要达到看到英语单词就能够比较肯定地反应出中文意思的程度。

其次是语法,语法熟不熟悉掌没掌握直接关系到你阅读能否看得懂个人认为,只要单词背完、语法掌握,英语二的难度和高考基本没太大差别、比六级要简单复习资料·课程:我自己是没有看课,基础不好的同学可以自行找些语法阅读课,写作课的话推荐大家都看一看(本人作文没有系统复习,最后分不高)。

·资料:近20年英一、英二真题(题目只用做真题),作文书学习方法英语复习最重要的是单词和真题,其次是作文大家在单词背了差不多的情况下再开始做真题,不然效果可能会比较差,做起来感觉也比较痛苦·9月以前:背单词。

根据自己需要选择APP背单词或者单词书背单词我自己是用的不背单词,因为单词相对比较全面,交互的页面也比较美观我背单词最集中的时间是暑假,平均每天新学200个词,基本上9月之前就可以基本背完了英语基础不太好的同学,背单词应该更早开始,最好是暑假以内尽快背完。

·9月-考试:复习单词+做真题+练作文单词一直要滚动复习到考试9月开始,我是先做的英一,英一的难度还是比英二大一些的因此大家先去做一些英一的题,这样当你开始做英二的时候,会感到比较轻松平均每天做一套的阅读+完型,整理真题里遇到的陌生单词,尽量坚持到考试前。

我自己是前期做英一的时候,阅读还比较有难度,值得精读、细看,切换到英二的时候,就感觉豁然开朗,到考前60分的客观题一般扣一两分,最多的一次扣三分考试的时候,客观题一定要争取少错,不要太指望靠翻译和作文拉分。

考完我只对了英语的答案,如果答案靠谱的话,我的客观题是没有扣分的,60分全部拿下,但是翻译+作文只有21分(可能有压分的缘故)所以大家,时间充裕的话,一定要认真准备作文,总结出一套自己能灵活使用的模板,有条件的话能找到老师改作文的话更好,最后最好能再练一练英文字。

我作文完全是看王江涛的作文书自己隔两三天写一套,最后考试出来作文的分就不太高考场上一定要注意作文的审题,我就是小作文略微发散过头,有些语句跟题目关系不紧密,字数也写超了考场时间也要根据自己情况注意分配,我是完全顺着做的,最后写完作文也还剩一些时间,但也听说有时间不够作文没写完的同学。

3.理论理论我考了115分,单科第一,今年普遍理论分都不高我的理论基础应该是还可以的,本科艺术原理、中园史、明清园林、西园史之类的理论课程全是满绩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而且华农的理论考题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非常有自己的特点,同时考察的重点内容都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需要大家持续、深入去系统整理和复习。

最最重要的内容是艺术原理、中园史、江南私家园林、北方园林(北京、承德)、西园史、绿规和热点同时华农喜欢考查也非常看重关于学科价值判断以及专业情怀方面的思辨问题,这些内容需要大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思考理论想要拿高分,应试只是一时,重要在于积累。

复习资料·重点书目:《中国古典园林史》(不解释)《风景园林艺术原理》《西方园林史》(朱建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风景园林综合实习指导书》(魏民)《风景园林综合实习指导——江南篇》(华农)·其他书目:《西现》(王向荣)《园冶》《景观生态学基础》《风景园林工程》《风景名胜区规划原理》《植物造景》

·可以读读:《园衍》《长物志》《闲情偶寄》《江南园林志》《红楼梦》《四时幽赏录》《陶庵梦忆》《牡丹亭》学习方法很难说理论应该怎样去备考,但基本要点可以归纳为:注重积累、系统整理、理解并输出,切忌死记硬背、只会默写。

理论对我来说是比较轻松的,一方面当然有一些我对本校的重点比较熟悉的缘故,另一方面来讲一直以来我对理论尤其是古典园林的兴趣就比较浓厚,本科期间这些方面的积累也有了一定的厚度尤其是古典园林方面,厚积薄发绝非虚言,在真正理解、在现场形成时空记忆之后,纸面上的题目基本很难把你考倒。

我举简单的几个例子来说吧从20年暑假填报高考志愿以来,我总共进过四次拙政园20年暑假和家人去苏州旅游,那时可以说只是单纯的向往,对造园可以说是尚未入门,和普通的背包客毫无区别22年夏天,上完艺术原理之后的暑假,我在7月连续两天两进拙政园,8月又进一次拙政园。

至此,拙政园的每一处院落、每一座建筑、建筑背后隐藏的故事甚至是重要的楹联,还有它的造园手法基本已了然于心看起来似乎有些莫名其妙,但每一次走进园林,都是新的体验和感悟不近园林、不进园林,不知园林之臆绝灵奇,不知园林之春色如许。

22年暑假,本来学校安排在7月初的江南实习因为杭州突然冒出的一个病例,在出发的前夜临时取消,系里加急通知让同学们退票退住宿,赶紧回家我和几位伙伴思考不久,拿着提前定好的车票和住宿,走了和大家相反的一段路。

我们如约坐上了去往江南的火车以下内容摘自我当时的实习日志,觉得冗长的同学可以跳过我们会带着怎样的心情与心境踏上旅途?在2022年7月的杭州、苏州、扬州、镇江、南京,处处留下了我们的身影,每到一处园林,我们就和我们能联系到的老师视频联系,恳请老师线上讲解园林的历史、造园艺术和它们背后的故事。

上文提到的7月连续两天进拙政园便是如此缘故第一天进园的时候,没有联系到老师,便请了一位景区的讲解员游园讲解员尽管对造园艺术也略知一二,但更多侧重于人文故事,当然也让我们对园子的人文轶事有了更多的了解第二天和老师线上约好之后,便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仔细学习了拙政园的造园手法。

此后以同样的方式,我们和诸位老师线上相约,学习踏查了杭州西湖,苏州的沧浪亭、耦园、网师园、留园、艺圃、环秀山庄、虎丘、退思园,扬州的个园、瘦西湖、何园,镇江的北固山、金山、焦山,南京的瞻园、愚园、中山陵、明孝陵、雨花台、玄武湖。

因此,我对这些重要的古典园林都形成深刻的时空记忆,对园内的建筑、院落、造园手法、人文故事都非常熟悉在延期到8月的实习之后,经过又一轮的熏陶,我对江南古典园林已经相当了解此后23年的北京实习也是同理,先于实习集合,我提前一周去了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因此整个明清古典园林我都非常熟悉。

除去现场的实习踏查以外,平常的积累也非常重要日常积累接触到的信息可能是很琐碎的、很细节的,但是当这些累计起来,你会发现,最后都会对你大有帮助比如大二实习回来,偶然一次翻江南园林志的时候,意外发现童先生在抗战时期走访江南各园时自绘的拙政园平面图中将现在的海棠春坞标记为“半窗梅影”,查阅《拙政园志》也能查到“半窗梅影”之记录。

因此和老师探讨,推测有可能是建国以后复原时并未按照“半窗梅影”时期去复原但“半窗梅影”之清冷感,的确与周围的“玉壶冰”、“听雨轩”更加融洽所有这样的日常,只要累积起来都会大有益处在最后,简单写一下我一年内的备考历程。

在暑假的快题班之后,加上了温老师建议的学长的联系方式,8月和学长畅聊了一次之后就参加了学长的课程学长的资料非常系统全面,对古典园林非常热爱,对造园也有独到的深刻见解同时课程对华农的题目也非常有针对性,讲课深入浅出非常有趣,非常棒。

·7月-9月:没有什么直接目的,看了些专业书籍,比如孟先生的《园衍》,重点看了收录在其中的《避暑山庄理法赞》,还有孟氏六义系统浏览了一遍《西现》,对西方现代景观的脉络有了基本的了解8月底去北京实习,回来做了北京园林因山构室手法的展板。

·9月:开始重温《中国古典园林史》(考前没完整看完,大家要早点开始,尤其是之前就不熟悉的同学),开始看学长的课程,同期开始做真题·10月:继续看学长的课程,继续做真题,整理明清以前的园林史部,整理了两次专业实习的相关内容。

·11月:继续学长的课程,准备热点,继续真题,整理西方园林(因为我大三下学期完整学过一遍,所以复习的比较快,也没有去重新看书,大家可以早一些开始)、绿规。

·12月-考试:真题+热点,各个板块的最后整理(工程、生态、植物、著作、写仿、设计师与作品、画图题)整个复习过程中,我纯背的板块非常少,可能只有工程的一些内容、生态学以及植物拉丁文之类的关键在于理解和有效输出,只要理解了并且有自己的思考,就不愁考试时候的输出。

4.快题快题的话,107分的我可能可以当个反面教材来说了哈哈哈(不好意思啦温老师),大家可以更多去参考其他高分大佬的经验我就大概说一下我是怎么备考的以及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做哪些不一样的事去更好地准备。

我自我感觉我快题欠缺的是总结整理以及横向的思考,以及后期的练习次数和强度不够,最后考前甚至只以不太差地画完为目标·寒假:因为疫情,这年寒假只有线上班同期开课时间又赶上了学校各课程的交图DDL,所以基础班一开始就比别人落下了好一些,再加上线上课程在家画图的效率大打折扣。

最后课程上完,有好几张图都没有画·春季学期:本来打算按老师提醒的去横向整理,然后把落下的图去补上的,但因为学校的繁忙课程以及这个学期玩的比较多的原因,也没有如期完成基本算是三四个月没怎么碰快题·暑假:我上的是强化班的二期班,这一段时间是我整个一年里快题提升最大的一个时期。

从第一套图充分暴露我寒假上的效果不太好,到最后能够结构大致正确、表现方法能够过关地一般速度地画完如果秋季也还是这样子学习,可能最后分数会高一些,哈哈·9月-11月中旬:出于那时不知怎的冒出的更集中学习、补上其他科目的想法,我没有报温老师的冲刺班,事后证明这是一个不太明智的选择。

因为学校一直非常忙,实习、毕设、专业课不断,我从10月到11月中旬只画了三套快题,横向的整理也没有做完,跟温老师的联系也不是太多所以快题水平基本没有什么提高,甚至有些可能画的还没有暑假的好·11月中旬-考试:严重意识到快题有大问题的我,开始以3天一次的频率疯狂练习(感谢温老师发给我的题目),最后勉强能够略微超出六个小时左右画完,但是快题的质量属实不高,比较平庸、模式化比较严重。

最后在考场上,第一次在6小时以内画完,但是事后想起来对题目的在设计上的呼应的确不多,模式比较老套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继续报温老师的冲刺班,没有报就好像已经累积到了一定量变,就快要发生质变的时候突然撂摊子不干了一样。

同时自己会横向整理完各类问题、各种场地、各种手法的横向整理,面对考点能够快速反应出正确的设计思路在建筑的复试班之后,我做了比较详细的横向整理,的确感觉思路要清楚很多

三、感想开头说,看到初试成绩的时候心情比较复杂几分紧张的余韵,几分惊喜,几分茫然,几分悲伤茫然,是历经千帆再回首的烂柯人之感悲伤是确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本科四年马上就要结束了我知道有好些班上同学等着看这篇,但下面的这些话我还是想说。

整个考研期间,我没有去过一次图书馆景园楼的教室是我最理想的备考场所,大家的陪伴让我几个月的备考平静而心安感谢班级教室里的每天相伴的几位研友和教室里备战考公的小湾感谢最后和我把理论的画图写满整整几个黑板的小白兔姐姐,不知道这满满几黑板的内容对你是否有所帮助,祝贺你成功上岸!。

感谢王律师,你最后一个月直接住在教室的精神值得我终生学习,每天的soccer time让人难忘,祝福你未来安好、得偿所愿感谢某西,尽管一学期没见过你几面,甚至这学期也还没见过你,可是偶尔的互相报团取暖、信息互通,以及若干次都11点才起床的互道早安,让我知道并非我一人。

祝贺你成功上岸!感谢豆子和长辈们,尽管大家都很忙,但每次一起吃饭都是一个星期的盼头,最好的朋友,爱你们最后,感谢班上的大家,和你们相识是我一生的幸运,也是四年里最宝贵的财富尽管是一句离别的话,但还是要祝大家前途似锦。

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也祝所有考研的同学前途似锦,求有所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