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人文景观的介绍_人文景观的介绍怎么写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04-2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梅溪公园人文景观简介梅铁山\x0a一、会庆堂:又名柏山祠,为宣城宛陵梅氏总祠。始建于北宋至和二年(1055),是宋诗祖梅尧臣祭祀父梅让、叔梅询,供奉其画像、灵位而募资建造。

人文景观的介绍_人文景观的介绍怎么写

 

               梅溪公园人文景观简介                          梅铁山一、会庆堂:又名柏山祠,为宣城宛陵梅氏总祠始建于北宋至和二年(1055),是宋诗祖梅尧臣祭祀父梅让、叔梅询,供奉其画像、灵位而募资建造。

后宛陵梅三望始祖梅尧臣、梅辅臣、梅禹臣画像、灵位也供奉其中祠旁有寺庙,供护祠僧人居住;门前存有历代碑刻会庆堂自北宋以来,就代表着千年的梅氏文化,承载着宣城厚重的人文历史,因而受到历代官府的保护、修葺,成为士民顶礼膜拜的圣地。

二、宝章阁:为宋诗祖梅尧臣及历代梅氏后人珍藏皇帝诏书,御赐文字、文物的建筑据传,梅尧臣曾赋诗云:“选来金殿尽英豪,帝笔亲承始是遭就里少年唯贾谊,其间蜀客乃王褒善经有意尊儒甚,推泽方知待士高归付子孙传百世,深堂闲挂也风骚。

三、景梅亭:始建于明弘治庚戌年(1490)是宣城郡守范吉(字柏轩,天台人)为景仰宋诗祖梅尧臣与其家族所造,后官府多次修复此亭位于会庆堂左,池涵曲楹,景色秀美,亭西有通道与会庆堂相联属,游人题咏甚多

四、尚书府:梅氏故居,北宋诗祖梅尧臣诞生之处。此处历来视为形胜之地,坐西向东,梅溪迴抱;前拥响山、宛溪,后倚双羊、柏山。占尽风水地理,以至千年梅氏,文风蔚然,历久弥新,为宣城首族。

五、都官墓:宋诗祖梅尧臣之墓。原墓左右有梅尧臣先后两位夫人南阳县君谢氏、渤海县君刁氏墓。墓前有高大的石碑,刻有欧阳修为梅尧臣、谢氏夫人所作的墓志铭,为历代文人、学士瞻仰圣地。

六、双母墓:又名双归山,宋诗祖梅尧臣嫡母仙游县太君束氏、庶母清河县太君张氏之墓。原墓为宋代早期古墓,有两座,梅尧臣所建,至友裴如晦撰墓志铭,墓茔巍峨,草木葱郁,古迹甚多。

七、石犼:据上世纪文物专家在梅氏故居遗址地发现考证:此石器名石犼,为门前拴马、跨马所用;或者是一双,置于门前,用来作为避邪的“镇物”。此物为千年梅氏历史的见证。

八、九同碑:梅氏文风昌盛,柏山遗址被视为风水祥瑞之地,虽历代官府饬令保护,盗葬时有发生清道光十八年冬至,梅氏三望族人公议,在总祠会庆堂后开挖吉穴九眼,迁葬先祖遗骸,并刻新会庆堂碑文以纪其事九块相同的墓碑寄寓着文运,遂成了后世的胜景。

九、柏山胜景:柏山原名双羊山,会庆堂守祠僧人澄展,世受梅氏恩德,于山中广植翠柏,日久天长,柏林蔽日,古木参天,花香鸟鸣,为游人寻幽访古之胜景。

十、梅溪、柏山桥与双羊古道:梅溪又名九曲河,清流潺潺,源自敬亭独秀峰,九曲环绕梅氏故居;有三块巨大的麻石搭成的古桥,历经千年坚固如初,古藤盘绕,朴拙可人;过河有一条青石铺就的进城小道,直通城南熏化门,路旁有唐大将许诸墓前的石羊,故梅尧臣有“风雪双羊路,梅花溪上村”之名句。

                                         撰于2012年7月注:此文载宣城梅溪公园各景点标牌与梅氏文化展示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