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人文景观作文600字高中_人文景观作文600字高中作文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04-2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依据这六大“母题”,对2017年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进行权威解读。

人文景观作文600字高中_人文景观作文600字高中作文

 

想获取更多免费资料和服务?欢迎加入QQ群语文匠高中教师总群  292261115    语文匠高中学生总群  484012933语文匠家长提分育儿群  3717758732017高考作文必考六大“母题”(一)

【语文匠说明】这篇文章较长,来自于《创新作文》的2017年12月刊,文章对于高考备考很有价值,这次分作6次推送感谢《创新作文》的稿约,语文匠刘老师忝列六大“母题”名师团队的第四位,欢迎关注2016年9月

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据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事关今后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众多事项,因此也被誉为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中高考评价的“风向标”而这其中的六大素养甚至可以看作是2017年高考作文必考的六大“母题”。

为此,本刊特邀多位对高考作文命题有深入研究的高中名师,依据这六大“母题”,对2017年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进行权威解读,并结合往年高考作文真题,对2017年高考作文命题做出预测,以期为大家的高考作文备考助力!

01“母题”人文底蕴名师简介>>张兴武,执教于湖北省示范学校、荆楚名校——松滋市第一中学张老师是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语文优秀教师,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冰心儿童文学奖、海峡两岸儿童文学征文特优奖等多项文学奖,有。

300多篇文学作品在《人民日报》《散文》等报刊上发表,公开出版发行《校园短笛》《作文文体攻略》等专著,系《课堂内外·创新作文》特约编辑母题”阐述什么是人文底蕴?一般来说,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人文景观、人文科学、人文精神三个方面。

而底蕴则包含着三层含义:文明的积累、蕴涵的才识、深刻的含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1. 人文积淀重点: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指向很明确,有意识地去做就可以了“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中的“认识”是指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实践”是指用实际行动改造世界和社会。

这两点需要我们拿出自己的智慧,并做到长期坚持训练自己2. 人文情怀重点: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情怀是指充满着某种感情的心境,而感情是指对人或对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

我们培养起了对人文领域的一切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拥有人文情怀自然就水到渠成了3. 审美情趣重点: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审美是体味品评人、事物或艺术品的美;情趣,则是指人的性情和志趣、情调和趣味当我们知道这里的艺术领域主要包括文学、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后,有意识地坚持用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等方法去体味品评,即可培养起健康的审美情趣。

真题解析1. 2015年高考浙江卷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文体明确,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这是一道典型的考查考生“审美情趣”的题目题目虽然在立意上十分明确,但是在素材的要求上有一定的难度,一定要是文学家或者是艺术家的例子要求考生既要熟悉作家,更要熟悉作品的风格志趣一言以蔽之,本题比拼的是考生的阅读底蕴。

中国传统强调“颜文合一”,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文章是修身养性的手段;外国则认为写作仅是一种技艺,与人品无关如果从这方面切入,会写出不一样的文章文如其人是少数,绝大多数的作者品性与文字风格没有必然关系,蝇营狗苟者也能写出磅礴大气的文字。

如要写出其中的深意,则需要考生眼观社会,有一定的辩证思考能力2. 2016年高考山东卷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人应该怎样生活?做什么事都要有充分的准备,要适当地减负,要保持好的心态,缺着不灰心,得着也不得意……这些自然地体现出了写作者对“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方面的关切。

3.2015年高考北京卷作文试题《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

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梅花”,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自选一物”体现出学生“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的素养写作中,需要明确此物本身的特点以及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情感内涵等,这便涉及“人文积淀”;而此物又是怎样让“我”热爱它,热爱又是怎样深入“我”的灵魂的,很自然地又回到了对“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方面的关切上。

命题预测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深秋,北京郊区的潭柘寺千年古树前排起了顶礼膜拜的长队,白发苍苍的老人,对着古树闭目祈福,神情专注,良久方罢一棵古树为什么能够激发人们的敬畏之心?或许是因为古树是时间的一个具象符号,人们向古树祈祷,实际上是在向时间表达敬畏。

而时间的深沉力量,正在于其涵养了文化,塑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与心灵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指津:材料的事件是老人对古树顶礼膜拜,关键词是“敬畏”,文章立意的重点应该放在谈自己对“敬畏”的理解。

同时,材料中还出现了一个词语“时间”,突显的是一种历史感,是一则比较典型的体现人文情怀的材料写作时,可以从审美的角度,以古树为审美对象,谈敬畏;也可以跳出材料,写敬畏其他的事物,评述敬畏对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的影响。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久前,法国首都巴黎的市长宣布将对市区老式书报亭进行改造,谁知却引来了潮水般的反对声“新书报亭的设计看起来像垃圾箱”“这是在破坏巴黎的浪漫文化”……媒体的冷嘲热讽,市民签字请愿,让巴黎市政府一时间陷入了进退不得的尴尬局面。

在巴黎市民看来,老式书报亭这个诞生于150多年前的绿色穹顶小屋,早已和卢浮宫、巴黎圣母院以及埃菲尔铁塔一道,成为巴黎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有人感慨,巴黎若没有书报亭,就像伦敦没有红色电话亭,纽约没有黄色出租车,似乎整个城市都变得不完整了。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指津:材料涉及人文景观,隐含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多样性的内容,写作时展示写作者的审美情趣可从保护文化传统与推进时代进步这两者的辨证关系上立意。

比如:避免对旧事物“一刀切”,顺应时代发展,精准把握需求,才能实现消费需求与文化传承的双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