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环境失调包括哪些方面(校园人文环境包括哪些方面)真没想到
通过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易中天品三国》而红遍大江南北的易中天教授,相信大家一记不会陌生。记得易教授在给一所高校师生的授课过程中,在讨论关于
01 这个严肃话题,从一则笑话说起……通过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易中天品三国》而红遍大江南北的易中天教授,相信大家一记不会陌生。
作为易中天教授的一名忠实粉丝,我收集了不少他给各大院校、地方部门授课的声视频记得易教授在给一所高校师生的授课过程中,在讨论关于“人文素质”的话题时,他讲了一则轻松诙谐但又寓意深刻的笑话某天,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到一所高校视察指导工作。
刚开始,视察工作进展的相当顺利,这位领导也十分满意。不过,领导向该校的学生会主席(理工男)问了一个简单问题:“同学,你知道阿房宫是谁烧掉的吗?”
只见这位学生会主席脸色立马一白,万分紧张地回答道:“领导,不是我烧的!”这时,在旁边陪同的一位学校领导,也急忙跳出来帮忙,只见他一边拍着胸脯,一边说道:“这位同学一直是品学兼优,我敢保证,阿房宫绝对不是他烧的!!!”
此时,那位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一脸愕然……听到这则笑话后,我不禁在哈哈大笑的同时,又不由心生万千感慨不管这则笑话是出自易教授的杜撰,还是真实的存在,都反映出一个当下不争的事实:高校理工科学生,尤其是研究生“人文素质不足”的现象愈发明显,实在是令人可叹、可惜。
杨叔子院士曾经说过:“没有人文教育,人类将堕入科学进步带来的文化黑暗及社会灭亡的深渊”。那么,何谓“人文素质”?
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科学知识的了解和传承,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品质科学文化偏向于求真务实,人文文化偏向于求真至善,只有两者的结合才是高等院校教育的典范但是,当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失衡,已成为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尤其是理工科教育的软肋。
02 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现代人文教育的思想认为:高等教育如果只进行科技教育却缺少必要的人文教育将是不完整的,属于灵魂缺乏的教育当今,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曲折不断的发展前途,在要求高校理工科研究生在拥有敏锐的科研学术能力的同时,还应该具备厚重的人文素养。
然而,目前高校对理工科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培育还不够重视,发展相对滞后,普遍存在“人文素质不足”的状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文素质培育目标缺失多年来,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制定的各个专业培养目标,大都是以技能培养为主,并没有对人文教育培养的目标及要求进行具体明确,存在着一定程度的。
“重专业、轻人文,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
高校往往只重视培养专业素质好、创新能力强、科研业绩多的研究生,对学科之外的传统文化、社会伦理、道德美德培育等人文因素问题缺少关注即使学校开设了自然辩证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为数不多的人文科目必修课,但因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对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培育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的传授,并没有做到深入人心,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
二是人文素质基础普遍薄弱从高中文理分科开始之时,理工科学生在人文科目投入的精力明显变少在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理工科学生受到纯粹的人文教育机会变得更少对理工科学生而言,人文素质基础普遍薄弱,人文科学兴趣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直接导致了他们人文知识的贫乏,进而影响其人文行为与人文精神的培育,由此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
有的研究生奉献意识淡薄,过度关注个人经济、名誉等利益的得失,对投身学术研究、实现人生价值等核心问题考虑较少;有的研究生道德水准滑坡,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法纪观念淡薄,从而造成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例如:前不久,一批国内985高校顶级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组团“洗钱”案件的发生;
有的研究生文化素养缺失,正如易中天讲的那个笑话一样,对于文史哲基础知识了解较少,甚至连最基本的文字表达都存在缺陷,这一点在学术论文的撰写中体现尤为突出;少数理工科研究生的论文,用我导师的话来讲,写的就是“产品说明书”,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只是把研究产品的主要性能、使用的软件、运用的方法简单地讲述一下。
有的研究生心理素质不佳,受到挫折后就立马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导致近年来接连出现自杀现象,实在令人痛心疾首三是人文素质运用能力不足当前,高校理工科研究生主要根据科研学术型人才的模式进行培养,但随着进入高校执教的门槛越来越高,走进社会谋打拼成为越来越多研究生的无奈选择。
而此时,传统科研学术型研究生人文素质运用能力不足的缺点渐渐显露出来:他们人文素质本就普遍薄弱,致使部分理工科研究生步入社会后,容易受到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以及物质化价值取向的影响,个人岗位适应能力差他们过度关注眼前的物质利益,却缺少内心深处的人文关怀情怀、责任感以及奉献精神;。
他们看重的并非能否充分发挥个人价值,为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而是待遇、薪水等经济收益带来的物质回报;他们往往集体观念淡薄,自我意识较强,任职后可能会遇到诸多难题,比如:无法正确处理和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从事岗位和所学专业差别较大无法快速适应角色转变,职位适应期过长甚至频繁跳槽,等等。
03 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原因综合分析,当前高校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质培育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以下三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教育方法理念存在偏差近现代以来,西方工具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理念逐渐渗透到我国的思想文化界,并掀起了一股。
“唯科学主义”思潮,人文素质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受到极大冲击,研究生教育呈现出明显的适应论、工具论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受到苏联的影响,我国以发展科学技术和快速完成工业化为目标,科学教育迅猛发展而人文教育却逐渐式微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发生了显著而又深刻的变革,尤其是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高等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高等院校也难以独善其身。
据统计,我国理工科领域的学生占全部研究生的70%以上,人文社科领域的学生只占不到30%,在高等院校理工科领域的研究生比例则更高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实行的是高度分化的专门教育,理工科过于强调科研能力的培育,却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部分院校甚至认为:只要开设了一定的人文课程,那就等于提升了研究生的人文素质这种直线型、理想化的人文素质教育方法理念,直接导致了教育内容的单一、空洞,人文素养的培育效果也可想而知二是课程培养体系不够完善目前,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设置的课程大部分都没有经过充分论证,课程模块单一、所涉及的领域较为狭窄,未能构成一个完善普适、科学合理且具有一定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院校开设的人文社科类课程课时和种类偏少,是限制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据调查,83%的高等院校所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构成、内容以及学时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比如: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平台——语文类课程,有些院校开设了64学时,有些院校开设了32学时,而有些院校根本就不开设;有些院校文科专业开设一些人文素质课,理工科类专业则不开设。
我国院校中人文素质课程学分占研究生全部修读学分的比例较低,通常在10%左右,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军事院校则在20%以上,甚至达到了30%以陕西省某普通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为例,即使将包括英语在内的所有和人文素质有一定联系的课程都计入其中,人文素质培育课程的总学时也只占到了所有课程总学时的12%〜19%。
如果只计算纯粹的人文素质类课程,这个比例大概只有2%〜5%以该校的通信工程专业为例,全部必修课的总学时为2668学时,和人文素质培育相关的必修课总学时有440学时,占比仅为16.5%三是研究生主观能动性不足。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整个人文素质的培育过程中,理工科研究生进行人文知识的自我储备和人文精神的日常培养是最为关键的一环,也是人文教育发挥见效的落脚点然而,由于高校理工科研究生在实验室承担着较重的科研任务,几乎是采取“996”“5+2”模式,在繁忙的工作学习下,他们主动学习人文知识、提升人文内涵的主观能动性明显不足。
此外,不同于科研成果评定、学术论文发表,有着清晰明确的考核标准去鞭策广大研究生不断努力,人文素质的涵盖面很广,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无法明确具体的考核标准,难以制定有效的政策性规定因此,人文素质的提升变成了一种纯粹的自我完善行为,并且短期内可能难以见到成效,广大高校理工科研究生学习人文、运用人文的主观能动性便得不到保证。
专业的知识背景,为我们提高步入社会的工作、事业基础储备,而人文血液的滋养,助力我们向更有思想、更有素养、更有人文底蕴的全方面人才发展正如一位人文学科的教师,在论述智商、财商和情商的关系时说:“有专业,活下来;有商业,活得好;有文化,活的有品味。
”欢迎关注【研究生的酸甜苦辣咸】,坚持每日更新,与一位不“误”正业博士后,分享心得,共同前行......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文环境失调包括哪些方面(校园人文环境包括哪些方面)真没想到
通过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易中天品三国》而红遍大江南北的易中天教授,相信大家一记不会陌生。记得易教授在给一所高校师生的…
-
人文环境失调包括哪些方面(幼儿园人文环境包括哪些方面)全程干货
昕冉跨世纪儿童之家\x0a我们期待在这里的每个孩子能够成为他们自己,让每个生命获得完整的成长,给予儿童一个完整的成长历程,为孩子…
- 人文环境失调包括哪些方面(幼儿园人文环境包括哪些方面)真没想到
- 人文环境失调包括哪些方面(人文环境包括哪些方面内容)居然可以这样
- 人文环境失调包括哪些方面(人文环境包括哪些方面内容)干货满满
- 高一生物必修一(高一生物必修一教学视频)这样也行?
- 人文环境有哪些方面(宁夏人文环境特点有哪些)这样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