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同捷怎么样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09-2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雷雨成,男,同济大学汽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博士。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SAIC-同济汽车造型与内饰设计中心副主任;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会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悬架专业委员会、制动专业委员会委员。在业内,雷雨成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同捷怎么样

 

雷雨成,男,同济大学汽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博士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SAIC-同济汽车造型与内饰设计中心副主任;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会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悬架专业委员会、制动专业委员会委员。

在业内,雷雨成先生有“自主品牌设计之父”的美誉雷雨成的求学经历虽然在哈工大,但其主要职业生涯均在同济大学,即是老师,又是同济同捷(现为上市公司同捷科技)的创始人之一但在同捷科技上市后,雷雨成经历了被罢免和回归的历程,下面文章来自《第一财经日报》,也是雷雨成近况的一篇报道。

------------------------------------------被股东“罢免”3个月后,有着“自主汽车设计教父”称号的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同捷科技”)第一大股东、原董事长雷雨成于日前回归同捷科技,并重新担任董事长职务。

同捷科技为中国本土最早的汽车设计公司,创立于1999年,雷雨成为同捷科技创始人和大股东以管理不善、决策失误、涉嫌关联交易等为由,今年8月股东大会投票将雷雨成“罢免”孰料时隔三月,同捷科技再次发布公告称,今年11月26日召开的临时董事会会议选举雷雨成再次担任公司董事长。

接近同捷科技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雷雨成被罢免与回归是股东(投资人)之间矛盾斗争的结果而雷雨成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回顾执掌同捷科技13年的历程,最大的反思是企业发展不应以上市或扩张为目标,吸引风投进入,导致公司控制力分散,“应该滚动发展,慢跑快进”。

截至目前,同捷科技共有61位股东(公司与自然人),最大的股东雷雨成持股13%,前三大股东累计股比不到50%,没有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雷雨成表示,当前同捷科技最大的危机在于现金流,董事会正在讨论全体股东配股增持方案,计划募集2.5亿元资金渡过难关。

本报记者获悉,包括雷雨成在内,61个公司法人、自然人股东关于配股方案意见并非一致,该配股方案能否实施,关乎同捷科技何去何从罢免与回归短短三个月,雷雨成经历了被罢免和重新上台11月26日,同捷科技召开今年第10次临时董事会会议,会议选举雷雨成担任公司董事长,增补吴克忠担任公司副董事长,聘任陈江为代理总经理。

原副董事长沈玮仑、总经理王锦田卸任而3个月前,雷雨成背负管理不善、涉嫌关联交易等多项指责,股东大会以53:47的投票免去其董事长职务这一场同捷科技管理层的人事震荡,折射出长期来公司经营业绩的恶化以及股东之间难以弥合的分歧。

同捷科技创立于1999年9月,由马路得、李小华等7人共同出资120万元2000年,雷雨成等30位自然人被吸收为公司新股东通过设计软文出价和其他股东转让,雷雨成获得同捷科技19.45%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并从当年起担任同捷科技董事长。

作为同济大学汽车系原教授,雷雨成以其独到的洞察力预见到汽车设计的市场空间同一年,奇瑞汽车刚刚在安徽芜湖成立,李书福的吉利汽车还未获得轿车生产资质但随后的10年里中国汽车市场急速增长,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公司蜂拥而上,雷雨成瞄准的即是本土汽车公司设计外包的市场机会。

2003年,同捷科技承接昌河整车开发项目,此后参与到东风汽车、江淮汽车、长城汽车等多家自主品牌产品开发项目2006~2008年是同捷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营收分别为1.007亿元、1.367亿元、1.4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93万元、2472万元、2541万元。

2009年,同捷科技启动总投资15.5亿元的模具制造和超级汽车平台项目,其方案为提供平台化的产品给不同的品牌商,成为汽车行业的“富士康”与此同时,同捷科技推出浙江绿野汽车、潍坊瑞驰汽车等多个整车制造项目。

现在看来上述项目大多与行业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失败的投资与扩张导致同捷科技财务紧张,并使股东对雷雨成的公司管理能力产生质疑据媒体报道,沈玮仑初期与雷雨成交好,后因公司战略分歧关系恶化2009年创业板申请上市之前,雷雨成实施扩张策略,计划收购吉林凌田汽车,提出学习保时捷造超级跑车,并决定投资模具制造。

而沈玮仑认为汽车设计属于轻资产行业,而投资模具则是一项危险的资本游戏2006~2011年,同捷科技营业收入与净利润保持连续增长,经营性现金流均为正,其中2010年净利润达6616.5万元,为上述6年最高。

而到2012年一季度,同捷科技业绩严重下滑,净利润为-1253.68万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5549.26万元,负债总额由2009年的1.58亿元增加至6.1亿元成飞集成(002190.SZ)终止收购同捷科技股份则成为其“下课”的导火索。

此事件导致多方矛盾集体爆发8月上旬,同捷科技股东大会以53票赞成、47票反对罢免了雷雨成董事长职务,沈玮仑牵头成立三人领导小组负责公司运营,雷雨成结束长达13年的董事长职务“有限”妥协快速的发展刺激同捷科技进一步做大的欲望,上市融资成为雷雨成的选择。

2004年开始,同捷科技谋求海外上市,纳斯达克一度是其目标上市地2005年,沈玮仑代表的Sino-JP Co., Ltd.(持股10.4%,同捷科技第二大股东)等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此轮增资之后,同捷科技股东增至42位(公司及自然人)。

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同捷科技转向国内创业板上市但同捷科技上市未能在2009年通过发审委审核此后该公司谋求与另一家上市公司成飞集成“合作”,由后者完成对同捷科技收购,而此前的战略投资者则可以顺势退出但这条道路同样被堵死。

今年7月,成飞集成发布公告称决定终止对同捷科技的收购事项,给出的理由包括雷雨成妻子控制的一家汽车设计公司,涉嫌与同捷科技存在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此后,同捷科技内部围绕话语权出现纷争,两套解决方案被提出其中之一为沈玮仑提出的换股方案,提出以每股一元的价格将同捷科技与其控制的杭州电动车公司换股,不过该套方案被雷雨成驳斥为“做空公司”。

另一套方案为董秘时永飞提出的配股方案:按照1∶1的比例,各股东以1.3元/股的价格增持同捷科技股份,如果股东不愿增持,可以将增股权转让给其他股东,计划募集资金2.5亿元雷雨成在10月的股东大会上投了反对票,缺少大股东支持的配股方案流产。

而雷雨成本人随后也被股东投下反对票,黯然出局董事会在上周五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雷雨成表示他已准备接受该套方案,但配股尚未结束而同捷科技内部人士称,雷雨成同意配股方案是其被重新选为董事长的条件之一但时隔不久,同捷科技股东内部不和谐的声音再次传出。

一名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雷雨成仅愿意增持所持股份的10%,按照其13%持股比例,雷雨成计划出资240万元左右雷雨成此举被股东解读为“缺乏诚意”雷雨成的反思捉襟见肘的同捷科技,一度到了难以按期偿还债务的地步。

今年10月,同捷科技发布重要事项公告称,由于现金流紧张,无法按计划偿还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同捷科技与其他合作方联合发行的上海杨浦中小企业2011年第一期集合票据,发行金额为3.35亿元,到期兑付日为2014年1月21日,其中同捷科技发行金额为1亿元。

按照资金偿付安排,同捷科技应于2013年10月21日前,向偿债专户存入本期集合票据发行人应兑付本金的10%(本金1000万元)同捷科技2013年三季度审计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和投资性现金流净额双双为负,其中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985万元。

该公司内部人士称,今年同捷科技资金链困窘到一度拖延发放员工工资的地步雷雨成则表示,现金流周转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约3亿账款未能收回,其中模具公司应收账款占比约一半以120万元资金起家,同捷科技经历13年发展为本土汽车设计公司领导者,雷雨成无疑是最大功臣之一。

同样因为雷雨成,同捷科技走到一个分岔路口在被问及过去13年最大的反思时,雷雨成认为过度分散的股权致使同捷科技控制力和一致行动性不足,“一个企业规模扩大尽可能不要引进风投,不需要风投1分钱,要靠滚动发展;先强后大,规模不大但利润率高。

不要以上市为目标,慢跑就是快进”(全文完)-------------------------------------------作为国内汽车/机械专业的领先学府,同济大学为中国汽车工业培育了无数人才,上至车企集团老总,下至普通工程技术人员,汽车圈里的“同济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引领着国内汽车行业在各个细分领域的发展方向。

“童济仁的汽车评论”将寻找那些汽车圈中普通的同济人,一起分享他们在自己工作岗位中的快乐与得失或者,告诉笔者您身边的同济人的故事召集令:如果您恰巧也是汽车圈里的“同济人”,欢迎关注“童济仁的汽车评论”,并把您的故事分享给大家,邮箱:georgeren123@163.com,或添加笔者微信:Autotong123.。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