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技网:食品科技网糖高宗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杨沙沙 环球时报驻泰国、巴基斯坦特派记者 杨一 程是颉 】今年6月以来,全球变暖叠加厄尔尼诺的影响,多地都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高温盛夏。多家国际机构警告,极端天气导致泰国和印度等主要产糖区甘蔗产量减少,可能影响全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杨沙沙 环球时报驻泰国、巴基斯坦特派记者 杨一 程是颉 】今年6月以来,全球变暖叠加厄尔尼诺的影响,多地都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高温盛夏多家国际机构警告,极端天气导致泰国和印度等主要产糖区甘蔗产量减少,可能影响全球糖产量与出口量,进而抬高全球糖价。
受多重因素影响,国内白糖价格从今年年初开始大幅上涨,期货与现货价格在5月冲上7100元/吨高位,创下6年新高,被戏称为“糖高宗”什么原因导致国内糖价上涨?涨价是否会影响老百姓日常生活?《环球时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印度限制出口是“导火索”“全球糖价并不是今年被推高的,”中粮期货白糖资深分析师岳鹏飞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糖价上涨是从去年印度限制出口开始的据路透社报道,印度政府去年6月1日宣布对本国食糖实施出口总量限制。
2022-2023榨季,印度政府允许国内糖厂在2023年5月31日前向海外市场销售的额度仅为600万吨,较此前正常出口水平“腰斩”,导致国际糖价抬头岳鹏飞称,“印度的做法,导致国际白糖由供应过剩过渡到维持紧平衡的状态。
”据了解,印度甘蔗每年种植三季,今年连续两季遭遇反常天气,影响农户种植意愿。《印度快报》称,不少农户考虑在第三季放弃种植甘蔗,这有可能进一步影响今年印度食糖总产量。
国际白糖贸易中,巴西、印度和泰国占据全球出口总量七成以上彭博社报道称,除了印度,泰国甘蔗近期也因干旱减产泰国第三大食糖生产商孔敬糖业预计,2023年至2024年,该公司甘蔗产量将下降10%至15%该公司还预测,2023年至2024年,泰国的甘蔗产量约为8000万吨,低于此前1亿至1.05亿吨的目标。
泰国加工商预测,当地的糖产量会下降,这将减少对世界市场的供应,进而推高国际糖价岳鹏飞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从今年4月份开始,巴西进入新榨糖季,一直持续到11月份尽管巴西糖逐步流入国际市场,填补了供应缺口,抑制了糖价涨幅,但整体来看,目前国际糖价仍处在高位震荡态势,即使今年巴西糖增产,也改变不了全球供应偏紧的局面。
岳鹏飞判断,北半球产糖国家榨糖季从10月份持续到次年4月份,由于极端天气频发,今年北半球产糖量、出口量也难以保证中国甘蔗没有被卡脖子7月底,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糖料专家指导组成员杨本鹏,从甘蔗主产区广西、云南调研回来。
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由于高温干旱影响,今年甘蔗生长情况比去年同期稍差一些,只要后期雨水基本正常,不会影响全年产量“2023-2024榨季,国内蔗糖产量应该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也就是1000万吨左右”杨本鹏表示,去年由于干旱,广西甘蔗减产,今年的情况预计会好转。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食糖按糖料划分,可分为甘蔗糖、甜菜糖,比例分别为90%与10%左右食糖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据统计,2018/2019年度,国内食糖消费量为1520万吨,其中国内产糖1076万吨,自给率为70.79%。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累计进口食糖110万吨,同比减少66万吨,处于近年低位“国际糖价上涨导致进口量减少,”岳鹏飞对记者表示,中国主要从巴西和泰国进口糖此外,国家存有一定数量的储备糖,也有进口糖补充,基本不存在国内食糖不够的情况。
相比国际糖价,国内糖价长期偏高杨本鹏表示,这主要因为中国食糖的生产成本较高“在所有的甘蔗种植国家中,中国的种植条件是最差的,”杨本鹏告诉记者,纬度高、干旱、低温霜冻、种植坡度较大等,严重影响了甘蔗的生长。
此外,中国土地成本高、人工费用高等条件也限制大规模甘蔗种植而从种植甘蔗的技术水平来讲,中国是最好的国家之一杨本鹏表示,中国甘蔗农业单产达5吨/亩左右,居于全球前列“中国甘蔗种子(种茎)没有被国外卡脖子,”杨本鹏告诉记者,甘蔗是一种比较脆弱的植物,其他国家和地区研发的好品种拿到中国,因为纬度、气候等原因,往往长得不够好,甚至云南选育的品种拿到广西种植,也表现不好。
这倒逼中国甘蔗专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下决心选育适合中国种植的甘蔗品种“我们一般要花费10-12年才能选育出一个新品种,推广品种还需要3-5年时间,这是一个非常艰辛漫长的过程”杨本鹏称“让大众重新聚焦蔗糖”
一根甘蔗如何变成老百姓食用的糖?岳鹏飞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广西甘蔗往往五六月份开始种植,10月底、11月初,甘蔗被收割并运到糖厂榨糖,11月新糖上市尽管糖价上涨背后有诸多因素,但目前老百姓用糖并没有受到影响。
记者在北京朝阳区一家超市看到,无论是袋装白糖,还是糖饮料、食品等,价格都没有明显上涨日前,世界卫生组织下属机构宣布,阿斯巴甜“可能致癌”消息一出引发不少争论,杨本鹏认为,这一消息将让大众重新聚焦蔗糖等天然植物糖,有利于提高国内蔗糖产量,促进国内糖产业发展。
杨本鹏特别强调,“天然植物糖是人每天都需要的能量物质,人工合成的甜味剂不利于人体的健康”为了提升蔗糖产量和质量,杨本鹏表示,首先,要从品种突破入手,提高单产和蔗糖分;二是研究适应机械化耕作的新品种;三是推广水肥药一体化栽培,克服异常天气的干扰,使农民种植甘蔗每年都有稳定收入。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食品科技网:食品科技网糖高宗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杨沙沙 环球时报驻泰国、巴基斯坦特派记者 杨一 程是颉 】今年6月以来,全球变暖叠加厄尔尼诺的影响,…
-
创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企吗
金融界2月7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创元科技提问:你好,公司股价大幅下跌,作为一家国企,公司及其控股大股东是否有回购或增持的计划…
- 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黄山金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科技帝国:科技帝国从山寨系统
- 成发科技:成发科技股票
- 宇星科技:宇星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 湛江现代科技职业学院:湛江现代科技职业学院学信网查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