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国防科技大学在哪:国防科技大学在哪一个省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10-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许多人都知道考的上清华北大,不一定进的了国防科大。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享有“军中清华”美誉的国防科技大学,你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吗?

国防科技大学在哪:国防科技大学在哪一个省

 

许多人都知道考的上清华北大,不一定进的了国防科大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享有“军中清华”美誉的国防科技大学,你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吗?国防科技大学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其前身是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著名的“哈军工”。

1970年学院主体南迁长沙,改名为长沙工学院;1978年改建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999年长沙炮兵学院、长沙工程兵学院、长沙政治学院并入组建为新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学校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防信息学院、西安通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以及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为基础重建,校本部设在长沙,内设学院位于长沙、南京、武汉、合肥等地。

国防科技大学本部(湖南长沙)“哈军工”诞生于抗美援朝期间1952年,新中国可以说刚成立不久,面临着巨大的重建和发展任务同时,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让中央领导层意识到国家安全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性战争中,美军先进的武器装备与中国军队落后装备形成了鲜明对比,暴露出中国在军事技术人才方面的巨大缺口。

为改善这一状况,以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央军委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一所能够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高等学府,“哈军工”因此应运而生“哈军工”曾经是中国军事工程技术的最高学府,是亚洲最大的军事工程学院,也是世界上海、陆、空三大军种、诸多兵种、数十个专业学科科研教学全部集成在一所院校里的超级综合军事技术学院。

“哈军工”办学十七年(1953年到1970年),培养了十三期12000余名毕业生,其中包括两弹元勋“任新民”院士在内的39位两院院士,30多位省部级领导,200多位将军,以及在国家国防、高科技产业从业的10000多名高级技术骨干。

完成了数百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包括国内第一艘实验潜艇、第一辆轻型坦克、第一艘水翼艇、第一台舰载计算机、第一个超音速风洞、第一个现代弹道实验室、第一套条带 测深仪等数十项科研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双工型潜器、气垫船、梯度声速仪等成果摘取过世界第一的桂冠等等。

“哈军工”为我国军事科技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哈军工的创立,体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果断而有远见决策的正确性

1953年9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成立即第一期开学典礼提起“哈军工”的创立,我们也一定绕不开一个人,也必须铭记和怀念的他就是“哈军工”的筹建者~开国大将陈赓将军1952年6月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代司令员的陈赓奉调回国,临危受命和勇担重任负责筹建“哈军工”。

谁都知道此时的新中国千疮百孔和百废待兴,要在短时间内建成一所高水平军事技术院校,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无论是在学校的选址和校舍的建设,还是师资的筹集,还是到确立一整套科学先进、符合我国高等军事技术教育实际的办学方略等等方面,陈赓将军都可谓亲力亲为和倾注了大量心血,直到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病逝前还在为“哈军工”的建设和发展殚精竭虑,真真做到了“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陈赓将军成功的创办了新中国的第一所军事工程学院,开创和引领了我国高等军事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军事技术教育事业名副其实的奠基者和开拓者陈赓将军是“哈军工”的第一任院长兼政委,自然也是国防科技大学的第一任校长。

国防科技大学首任校长~开国大将~陈赓(今湖南省湘潭湘乡市人)“哈军工”为什么会搬迁到湖南长沙?原因主要有五:第一,国际形势的考虑:当时的国际环境的变化和中苏关系的交恶,使得国家考虑将重要的国防教育和和科研机构迁移到更安全的地方,以防止外国突然袭击,确保国防科研人才的安全,经过考察,中央军委决定将“哈军工”主体迁往湖南长沙;第二,地理位置:湖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而长沙作为湖南省的省会,交通发达,便于沟通和联系。

同时,湖南还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有利于学校与当地其它高校的合作和交流;第三,战略因素:长沙离边境较远,地理位置相对安全,历史上,围绕长沙尽管发生过许多战争,但多以敌方失败告终,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连续猛攻长沙也没有得逞,显示了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第四,历史因素:长沙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这对于“哈军工”这样的历史悠久的军事类院校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第五,人口优势:湖南是中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大省,也是人口大省,高考生源数量多,质量好,这为国防科技大学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长沙城数年抗击着几十万的日军,是中国抗日战场和东方战场的焦点,重挫日军

大型史诗抗日连续剧《长沙保卫战》

大型史诗抗日连续剧《战长沙》“哈军工”落地长沙五十多年了,如今蜚声中外的衣钵传承者国防科技大学又取得了哪些成就呢?五十年来,国防科技大学取得了以“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系统、“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关键技术、“天拓”系列微纳卫星、激光陀螺、超精加工、磁悬浮列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为中国“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做出重要贡献。

学校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连续六年摘得世界超算桂冠此外控脑技术、4D打印、量子通信技术、无人装备、军事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也非常厉害在人才培养方面,可谓桃李满天下,灿若星辰学校先后为国家和军队培养送输送了20多万各类人才,其中700多人担任省、部、军级以上领导职务。

据统计,学校共培养产生75位院士,1997年以来培养的本科生中产生了20位院士,在全国高校排名第七中央军委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尚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长、“天河一号”总设计师、银河-Ⅲ号总设计师~杨学军;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光纤制导导弹开拓者、红箭10总设计师~邹汝平;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原副部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指挥~张育林;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高超声速风洞发明人~唐志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副总设计师张柏楠、唐一华、张海联;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邹利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主任~于志坚;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系列总设计师、型号总设计师(东风17)、人称导弹之母的~祝学军;长征二号F火箭总设计师~容易;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姜杰;神州十六号载人飞船博士航天员也是工程师的~朱杨柱;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刘仓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小军;63650部队总工程师、核科学家~周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郝照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忠阳;被军委领导称赞通晓信息化、外军和联合作战的“领军人才”,在朱日和演练场上红蓝实兵对抗,不按常理出牌,不讲武德,暴锤红军,甚至让全军都发出:“踏平朱日和,活捉满广志”的蓝军指挥官~满广志等等皆毕业于国防科大。

国防科大空天科学学院应用力学系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承研单位,获“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

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连续六年摘得世界超算桂冠

国防科大电子科学院北斗团队能够进入到国防科大学习和深造是许多莘莘学子的梦寐以求除了一腔热血想要投身军旅、报效祖国外,国防科大学员的待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吸引学子们的重要筹码进入国防科技大学,成为生长军官本科学员,意味着开启了崭新的军旅生涯。

学员在校期间,享受部队供给制待遇在着装、伙食、学习费用、医疗保障等方面,均由军队承担根据入学年份的不同,学员每月还能享受到不同标准的津贴第一年每月1280元,此后每年递增100元,直至本科学习结束同时,军队还会按标准发放探亲路费,并为学员提供“军人依法优先”的便利。

毕业后,学员将被授予少尉军衔,成为正式的军官,享受相应的待遇级别和各类福利待遇这些待遇包括基本工资、各类津贴补贴、住房补助以及其它福利待遇等在完成本科学习后,国防科技大学的学员有多种发展途径可以选择一部分学员会选择继续深造,通过推免保送或直接报考的方式攻读硕士研究生(据统计,国防科技大学生长军官本科学员总体上硕士研究生的录取比例可达50%)。

同时,国防科技大学也为学员们提供了广泛的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平台学员毕业后,将根据专业和岗位需求被分配到各级军事单位工作,有机会参与到各种军事科研和管理工作中,为我国的军事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国防科技大学直属中央军委领导,是“985”和“211”双一流综合性大学,是中国军事院校中的顶一流存在。

如果说国防科大的创办人毛泽东主席是湖南人(湖南湘潭韶山市人),国防科大的筹建者、首任校长陈赓大将是湖南人(湖南湘潭湘乡市人)的话,现任校长黎湘少将也是湖南人(湖南长沙浏阳市人),同时黎湘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